活久見!為躲 160 萬債款,妻子改名“玩消失”,丈夫醉駕“求坐牢”

03-21

欠債還錢,天經地義,可當今總有一些人想要借錢不還,還企圖用各種奇葩的方式躲避債主。

這不,3 月 1 日,邵陽市綏寧縣人民法院就曝光瞭一起借貸公司狀告欠債人的官司——被告夫妻為逃避 160 萬元貸款,不惜搬傢改名、醉駕撞車,甚至還請來親妹妹 " 演戲 ",企圖虛假訴訟分攤債務 ……

為躲高利貸,妻子改名 " 消失 "

民間有句玩笑話——借錢的都是大爺。殊不知,這話對綏寧縣 " 榮發金融 " 民間借貸公司總經理李茂才來說,還挺有道理。

3 月 1 日,綏寧縣人民法院曝光瞭一起借貸公司討債案件。整整 6 年時間,借貸公司討債未果,最終隻能申請法律援助。直到今年 2 月,經過綏寧縣人民法院、縣公安局等部門多次調查清收後,借貸公司才追回瞭所有債務。

這傢借貸公司到底遇上瞭怎樣的 " 對手 "? 今日女報 / 鳳網記者來到 " 榮發金融 " 民間借貸公司,請李茂才詳細敘述瞭案件的整個過程 ……

2012 年 5 月 27 日,傢住邵陽市綏寧縣的張亮軍、劉碧蓮夫婦因投資建立采山砂場時資金短缺,於是,夫妻倆向 " 榮發金融 " 貸款 160 萬元,年利率 36%,也就是俗稱的 "3 分月利息 ",分兩年還清。

可誰知,僅過去一年,張亮軍、劉碧蓮正準備擴大采山砂場規模,並計劃把產業做大做強時,恰逢當地政府加大對山林環境整治。由於作業設備大多買的是二手貨,太過陳舊,又加之采砂環境過於簡陋,張亮軍的砂場被停業整改。

眼看一單單生意接不瞭,貸款也快到全額還款期限,夫妻倆愈發焦慮。最終,在四處借錢無果的情況下,兩人萌生瞭躲債的念頭。

為瞭讓借貸公司難以追債,張亮軍和劉碧蓮各出一招。" 一方面,夫妻倆把他們原來居住的房子拿出去出租瞭,之後將借貸公司的聯系電話‘拉黑’,兩人還把工廠的地址變更瞭。" 另一方面,李茂才說,劉碧蓮原名 " 劉金蓮 ",當初的借款人也是劉金蓮,但是,眼見還不瞭錢,劉金蓮便直接改瞭名。

李茂才說,由於劉碧蓮面容姣好,所以她在當地公安機關申請改名時,特意借以 " ‘金蓮’的名字給她帶來不少閑言閑語 " 為由,最終得以成功改名。

之後,劉碧蓮又將自己的銀行賬戶、醫療卡,甚至婚姻證明等都一一更正。就這樣,由於 " 榮發金融 " 借貸公司之前並不知道劉碧蓮已改名,故貸款人資料也更新不瞭。

結果,待還款期到,借貸公司卻發現貸款人的相關信息竟然套不上,之前借錢的 " 劉金蓮 " 離奇消失瞭。之後的四年,夫妻倆為瞭保險起見,又先後兩次以各種理由前往當地公安機關變更姓名。

不過,任憑夫妻倆耍小心思 " 玩消失 ",李茂才還是想盡辦法並最終找到瞭張亮軍鄉下老傢的大致位置,打算將兩人逮個正著。

追債人上門,丈夫醉駕 " 求坐牢 "

2017 年 1 月 27 日,農歷大年三十。

這天,和過去幾年一樣,張亮軍開車前往鄉下老傢準備過年,可在距老傢 2 公裡遠的一處鄉鎮加油站加油時,他卻被借貸公司安排的人手盯上瞭。公司得知消息後,很快通知蹲守在鄉鎮的 20 餘人開車前來追債。結果,張亮軍又 " 神奇 " 地躲過瞭。

鄉鎮面積不大,道路也就那幾條,這次,張亮軍又是如何躲債的 ?

2018 年 3 月 2 日,綏寧縣人民法院工作人員向今日女報 / 鳳網記者出示瞭一份醉駕訊問筆錄,裡面詳細還原瞭當時的場景——醉駕者就是張亮軍。

" 這是他故意喝酒醉駕,隻為讓警方拘留躲債。" 工作人員說,當時,張亮軍給車加完油不久,就發現不遠的馬路邊突然停下幾輛車,之後有 20 餘人迅速下車並一臉怒容地向他沖來。一看情況不對,張亮軍迅速駕車駛離。在經過一處拐角時,他立馬變道開車駛入瞭一條小巷道暫時躲避。

不過,考慮到鄉鎮道路不多,容易被追債人撞見,張亮軍盡管在巷道裡停留瞭大半個小時,依然不敢繼續上路。就在這時,想到汽車後備箱裝有給父親過年買來的白酒,他打起瞭醉駕被拘留以此躲債的 " 歪腦筋 "。之後,他喝瞭半瓶白酒才開車上路。

剛行駛不過百米,張亮軍就朝著對面駛來的汽車撞瞭上去。隻聽 " 砰 " 的一聲,兩輛車的引擎蓋被撞得變形。被撞車輛司機下車後發現張亮軍一身酒氣,隨即報瞭警。

今日女報 / 鳳網記者從當時出具的血樣檢測報告中看到,張亮軍的血樣中酒精含量為 365.6mg/100ml,而現場精神、身體狀態經檢查,綜合評價為 " 清醒 "。不過,由於其酒精含量遠超法定入刑標準,隨即被當地檢察機關提起公訴。最終,張亮軍因在道路上醉酒駕駛機動車輛,被法院一審以危險駕駛罪判處拘役五個月,並處罰金 5000 元。

討債屢失敗,借貸公司求助法院

近半年的拘役雖然讓張亮軍再次躲過瞭債務,但從 " 鐵窗 " 裡出來後," 榮發金融 " 借貸公司還是成功找到瞭他——這次,借貸公司也不私下行動瞭,而是通過向綏寧縣人民法院提起訴訟,將傳票直接送到張亮軍的鄉下老傢。

李茂才告訴記者,關於張亮軍、劉碧蓮夫婦與 " 榮發金融 " 借貸公司的債務糾紛案,傳票是法院於 2017 年 7 月 5 日發放,8 月 4 日開庭。" 庭審那天,我們隻要求他們退還之前借下的 160 萬元本金及產生的利息,並及時保全兩人的房產和汽車。"

一周後,綏寧縣法院作出一審判決,除張亮軍、劉碧蓮夫婦借貸產生的利息按年利率 24% 計算外,公司的其他訴訟請求全部予以支持。拿到判決書後,李茂才長舒瞭一口氣,可誰想,事情遠遠未完。

" 他們夫妻倆的鬼點子真的太多瞭 !" 李茂才回憶,因張亮軍、劉碧蓮夫婦拒絕履行生效判決,借貸公司隻能向法院申請強制執行,但是執行過程並不順利:" 張亮軍的汽車早在庭審前就已經賣給瞭二手車商,而房產拍賣又遙遙無期。"

更讓人意外的是,張亮軍突然宣稱:妻子還欠有一百多萬元債務,債主也已經向法院提起瞭訴訟。

" 在庭審後不久,法院的確又收到瞭一份與劉碧蓮相關的債務糾紛訴狀。" 他們怎麼會又飛來一筆巨額債務 ? 李茂才覺得很蹊蹺,於是找委托律師調查,結果發現," 債主 " 劉金怡居然是劉碧蓮的親妹妹 !

之後,待這起突如其來的債務糾紛開庭後,旁聽的李茂才整理瞭該案的疑點,並代表公司以有利害關系的第三人身份,向法院提出要求查明涉案的一百多萬元款項的來龍去脈,以查清該借款是否真實、該案是否屬於虛假訴訟。

水落石出,妹妹成姐姐 " 假債主 "

通過法院多次實地調查取證,果然發現這是張亮軍、劉碧蓮夫婦 " 導演 " 的一場鬧劇。

原來,劉金怡得知姐姐劉碧蓮身負巨額債務,生活難以維持後,兩人一商議,決定讓妹妹假扮債主,並偽造出一筆高達百萬元的債務,企圖多個債主,分攤償還借貸公司的債務。

於是,2017 年 11 月,劉金怡也向綏寧縣法院起訴瞭劉碧蓮,稱姐姐於 2016 年先後向她借款 100 多萬元,並且提供瞭一張 70 萬元的借條。同年 12 月,法院開庭審理此案,法庭上,劉碧蓮承認瞭原告劉金怡的一切訴訟請求。

然而,庭審後,法官要求劉金怡、劉碧蓮分別提供銀行的交易記錄時,兩人卻沒有理會。隨後,劉金怡又莫名地向法院申請瞭撤訴。

" 顯然,劉金怡因為害怕,打起瞭退堂鼓。" 綏寧縣法院工作人員介紹,這些蹊蹺的細節引起法院的註意後,考慮到劉金怡沒有提供足夠的證據證明其和劉碧蓮存在真實的借貸關系,劉金怡當時已構成瞭虛構債權,所以,法院不準許其撤訴。

之後經法院查明,2016 年全年,劉金怡與劉碧蓮均未有任何銀行轉賬匯款記錄,而且雙方的賬戶餘額都不超過 20 萬元。據此,法院以姐妹倆制造虛假訴訟已涉嫌刑事犯罪,已將案件移送當地公安機關偵查。

此外,在法院的協調下,張亮軍、劉碧蓮的傢人們湊錢償還瞭 " 榮發金融 " 的全部債務。

( 文中除李茂才之外,其餘均系化名 )

精彩圖片
文章評論 相關閱讀
© 2016 看看新聞 http://www.kankannew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