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圈鄙視鏈 , 你在哪一環?

09-24

" 為什麼有些人總喜歡鄙視別人啊?"

" 可能因為生活艱難,所以他們才需要靠點優越感活下去吧。"

-- 壹休

2 個月前,我們都被一則中國式相親價目表刷屏,相親鄙視鏈油然而生:

男性直接以資產來排序

而女性則排序為:北京戶口 + 貌美如花>貌美如花>容貌一般>女博士>屬羊。

前幾天又看到一篇文章,也是 10W+,說什麼朋友圈也有鄙視鏈,讓讀者對號入座(以下排序由高到低):

(1)冷漠看戲呵呵噠

(2)咖啡看書性冷淡

(3)日常曬娃秀恩愛

(4)自拍美顏九張圖

(5)曬包曬吃愛炫富

(6)求贊求投票求轉發

(7)微商代購曬轉賬

(8)謠言雞湯震驚瞭。

這讓我想到瞭一些朋友圈文化:" 曬旅遊凹造型 "、" 曬電影票根 "、" 聚餐動筷前先發朋友圈 " 等等。

有人捧你點贊,有人認為你在裝逼,也有人覺得你是 LOW 逼。

類似的文章還有很多。

而我今天要談的,不是具體哪一種鄙視鏈,而是從心理學的角度思考,鄙視這種行為本身。

短期,鄙視好像幫人獲得瞭優越感,但長期來看,現實往往是:你鄙視瞭別人,卻害瞭自己。

這些鄙視鏈中,一定有你

首先得搞懂,鄙視是什麼?

我們常說鄙視某某人,這是個體間的鄙視;但互聯網文化興起後,鄙視往往發生在群體間。

這種群體鄙視,社會心理學傢稱之為:

內群體偏好(in-group favoritism):認為自己所屬的群體更優越

外群體歧視(out-group derogation):貶低其他群體的價值

比如我大學玩瞭 2 年的 Dota,和 LOL 類似的一款遊戲,你隨便到貼吧、微博、知乎上搜搜,就會發現 Dota 玩傢群體和 LOL 玩傢群體撕逼特別兇。

撕什麼呢?主要就是爭論誰比誰高級。

玩 Dota 的鄙視玩 LOL 的:我高級,你垃圾!

LOL 玩傢也以同樣的形式回擊:我才高級,你才垃圾!

這條鄙視鏈的上遊還有魔獸和星際爭霸,下遊還有王者農藥:)

鄙視鏈還可以列舉出無數條:

城市鄙視鏈:

香港>北京>上海>深圳>杭州>廣州>其他

動漫鄙視鏈:

日漫愛好者>以喜羊羊、熊出沒為代表的國產動畫

讀書鄙視鏈:

哲學>世界名著 / 社科經典>通俗小說>成功學 / 雞湯>中國教科書>教輔資料

專業鄙視鏈:

" 在大學裡,理科學生瞧不起文科學生,外國語文系學生瞧不起中國文學系學生,中國文學系學生瞧不起哲學系學生,哲學系學生瞧不起社會學系學生,社會學系學生瞧不起教育系學生,教育系學生沒有誰可以給他們瞧不起瞭,隻能瞧不起本系的先生 " ——錢鐘書《圍城》

……

再比如,各大內容平臺的鄙視網

看到網絡上形形色色的鄙視鏈,有人急忙對號入座,想知道自己在哪一節?被誰鄙視?又應該鄙視誰?

那一刻,優越感爆棚,可是他們從未想過,鄙視鏈的危害。

" 傲慢才是生存的障礙 "

鄙視鏈有哪些危害?

危害一:通過鄙視鏈建立起的自尊,很脆弱

211 的小明通過鄙視三本、專科畢業的學生,獲得瞭自尊,卻不知這種自尊如泡沫般,短暫而脆弱,因為小明的自尊,過於被社會評價綁架瞭。

倘若 985 的學生嘲諷瞭小明,由於自尊建立在社會評價的比例太多,就可能導致他的種種情緒:或反擊,或憤怒,或抑鬱,變得不幸福。

危害二:因為鄙視和被鄙視,你很可能感到不幸福

我的住處是兩室一廳,和我合租的,是一對夫婦和他們的弟弟,夏天賣瓜為生,一傢人為瞭拉貨,經常得半夜三四點起床。

上海有段時間,三十七八度的天,弟弟睡客廳,隻有風扇。

在外人看來,他們很苦,估計要成為很多人心中,鄙視鏈的底端。

但我發現,他們的生活,可能比某些所謂上層鄙視鏈的人,還要幸福。

弟弟每天回來愛打王者榮耀,到瞭 9 點多,和傢鄉的寶寶和妻子視頻通話,某天周末,還練起瞭《一人我飲酒醉》,有腔有調。

而大部分人的物質生活比他們要好得多,卻過得很焦慮。

因為他們總恨,為什麼自己不在鄙視鏈的上一環?

月薪 5000 的恨自己沒有月薪 10000,月薪 10000 的恨自己沒房沒車,有房有車的恨不能年入百萬、千萬。

正如大劉在《三體》中所說:弱小和無知,不是生存的障礙,傲慢才是。

焦慮的他們,隻能通過鄙視下一級,獲得短暫的優越感。

告別鄙視:

成長型思維與安全性自尊

(1)通過做成事來建立長久的自尊,而不是鄙視他人獲得短暫的優越感

我大二的時候,特別迷茫,那時天天逃課回宿舍打遊戲,考試掛瞭好幾科,差點沒瞭學位證。

唯一的快感,來自遊戲的廝殺,分值的提升……

但我很快發現,這種分值提升帶來的優越感稍縱即逝。

回到現實,依然是個廢柴。

後來我開始讀書,開始寫一點文字,再後來開瞭公眾號,有瞭自己的作品,最後還幫我應聘成功瞭工作。

因為成事兒,我在哪發聲都有瞭底氣,這才是長久的自尊。

(2)認識到 " 做不好也沒關系,那並不意味著我很差 "

研究表明,低自尊的人面對某件事的失敗,容易歸因於整個人格——我是一個很爛的人。

其實,你隻不過在特定領域內,能力暫時缺乏,以後可以提升。

這種相信自己能夠提升能力、做好事兒的心態,又稱作成長型思維(Growth Mindset)。

想更深入學習這種思維方式,推薦你讀一讀卡羅爾 · 德韋克《看見成長的自己》這本書。

(3)建立「安全型自尊」

簡言之,安全型自尊就是和過去的自己比較,而不是過分和外在標準比較。

「與自尊建立在內部因素上的人相比,自尊主要依賴外部因素的人,自尊更脆弱,會經歷更多的壓力、憤怒、人際關系問題,甚至於吸毒、酗酒以及飲食障礙。」

——戴維 · 邁爾斯《社會心理學》

一點思考

社會學傢歐文 · 戈夫曼(Erving Goffman)在《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現》這本書裡說:

" 人生就是一出戲,社會是一個大舞臺,我們作為表演者,都渴望自己能在觀眾面前,塑造能被人接受的形象。"

如此看來,朋友圈每天都在上演大戲,每個人都在表演,展現幸福:曬自拍、曬旅遊、曬美食、曬正能量。但朋友圈就像劇場,有人喝彩,有人瞌睡,有人咒怨

喝彩的人,給你點贊、評論;

瞌睡的人,不怎麼刷朋友圈;

咒怨的人,暗生鄙視:你曬自拍他說你自戀,你曬旅遊他說你裝逼,曬美食他說你炫富,曬正能量他說你是雞湯王。

最不幸福的,是最後一類人。

作傢木心說:做生活的導演,不成。次之,做演員。再次之,做觀眾。

可說到底,我們既是導演,也是演員,還是觀眾。

人生如戲,何必拆穿。

- End -

如果你覺得文章不錯,歡迎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 靳小凡,公眾號:小凡聊書(ID:jinxiaofan233)

壹休   推薦

關註「職場實用心理學」,回復數字 1,查看 6 篇熱門文章

《高情商是怎麼拒絕別人的》

《你的辦公桌上,藏著你的未來》

《越優秀的人,越早想明白這 8 件事》

《缺乏這五種能力,你將永遠呆在社會底層》

《從幾號發工資,就能看出一傢公司的好壞?》

《深到骨子裡的成熟,是從不做這件小事》

精彩圖片
文章評論 相關閱讀
© 2016 看看新聞 http://www.kankannew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