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ppy Halloween!!
如果,在鬼裡鬼氣的萬聖節真遇到鬼,你會怎麼辦?
有沒有發現?同為人類,受到驚嚇後,反應截然不同 ~
尖叫、亂跑、呼吸急促、不知所措
拖不走、打不醒的石化
昏厥 / 卒(效果一樣就一個圖吧 ~)
鎮定旁觀,見機行事
直線光速逃跑
還有些人 ...
提問:你是上述哪一種?
戰鬥或逃跑反應
曾經有個壯漢深夜獨自回傢,路上經過一條幽黑的小巷,迎面一位長發白衣女子幽幽的勻速向他前進,壯漢當時血灌瞳仁,雙拳緊握 ... 兩人距離越來越近,忽然女子抬頭看瞭他一眼,壯漢才松瞭口氣。打劫都不會放在眼裡的壯漢,剛剛卻企圖襲擊一個不相識的無辜女子,因為懷疑人傢是鬼 ...
這種反映還有個名字叫做《戰鬥或逃跑反應》(Fight-or-flight response),美國心理學傢懷特 · 坎農同志在 1929 年就創建瞭該理論。
此類人群在腎上腺素(Adrenalin)的作用下,會加快呼吸以獲得更多的氧氣,為肌肉提供能量,心跳加快來加速血液流動,使循環系統運輸更多的養料到身體需要的部分(四肢),此時肌肉在充足的養分供應下會更快速的做出反映。雙眼的瞳孔放大,使視覺變得更清楚。急促的呼吸還能提升嗅覺 ...
事實上不少人在受到驚嚇後會不可控制的進入戰鬥模式。不管對方是男是女,先打之。
當然,如果戰鬥時處於不利局勢,他們剛剛輸送到四肢的養料也不會浪費,馬上能跑出畢生最快的速度。
石化
一位不願透露行業的姑娘,有個神奇的經歷——和同事搬屍體。費盡力氣的她們總算把屍體搬到瞭太平間,同行的同事發現工作人員不在,就出去找,姑娘獨自留下 " 照看 " 屍體,回過神來忽然發現一屋子的屍體,隻有自己一個活人 ... 同事回來後,發現她已經完全石化(僵硬)瞭。為什麼石化瞭呢?
現代心理學研究表明,當人體的神經系統受到刺激時,會導致內分泌和植物神經系統紊亂,而造成肢體活動上的障礙。
植物神經:
植物神經系統(VNS)是內臟神經纖維中的傳出神經、也稱自律神經;植物神經系統掌握著性命攸關的生理功能:如心臟搏動、呼吸、消化、血壓、新陳代謝等。
這種石化狀態類似於自然界中動物的假死,用於騙過天敵,人在處於此種石化狀態時,通常表情呆滯,身體肌肉僵硬,僵硬的肌肉是什麼手感呢?去摸摸超市的雞胸肉吧 ~~
這種手感可能使得一些食肉動物覺得我們是 " 不新鮮、不美味、有病 " 的食物而放過我們,所以我們就不自覺的把這種生理反應保留下來瞭。
昏厥
受驚昏厥在生活中比較常見,至少常上新聞 ...
國外有個整蠱節目,有一次模仿《行屍走肉》的劇情,讓一群化妝成僵屍的群眾演員,圍困 3 位乘坐公交車的女士,把 3 個 Lady 嚇得不輕,等群眾演員們破車門而入後,有一位女士當場昏厥 ...
驚嚇導致的昏厥屬於 " 血管迷走性暈厥 "。多見於年輕女性,在受到驚嚇後由於腎上腺素的作用,身體血液集中到四肢,周圍血管擴張,但心臟搏血量沒有增加,引起腦缺血、缺氧,從而導致暈厥。
這種昏厥也是一種心理保護機制,承受不起的刺激,索性不看。
醫生為什麼總要扒開昏厥者的眼睛看看呢?他要看看昏厥者是 " 血管迷走性暈厥 " 還是 " 心源性暈厥 "。
卒
被鬼嚇死的傳聞常常有,其實鬼殺人的方式主要就是靠嚇。
沒有心臟病就不會被嚇死嗎?答案是否定的。" 心源性暈厥 " 如果不及時救治會導致猝死。
即便沒有心臟疾病,受腎上腺素影響,有的人心跳加快,血壓升高後,心臟禁不住血液循環的沖擊,使心肌纖維撕裂,心臟出血,導致心跳驟停致人死亡。幼兒和老人的心臟功能弱,尤其經不起嚇。
由於圖中小朋友均未成年,我們對照片進行瞭處理 ...
就像這個小朋友這樣,稍微有點 ...
冷靜的見獵心喜
有一種人,天生脂肪膽(膽肥),日常生活中幾乎沒有天敵(迷之自信),我剛好有幸采訪到其中的一位,級別屬於 " 嚇死鬼 "。據傳在她年幼的時候,曾見過傢裡有個漂浮的不明物體 " 綠褲衩 "(鬼),結果她沖上前去抓它,嚇得綠褲衩魂飛魄散,再未出現過。對於這段經歷,她本人表示:" 因為害怕啊,不弄明白怎麼能安心睡覺?"
世上有沒有鬼不好說,但鬼一定很討厭這種人(囧)。古時候還有職業捉鬼師,不管是真是假,他們的膽子總是要比一般人肥的。
不怕鬼的人就無敵嗎?隻是怕的東西不一樣,有個朋友去醫院治痘痘,遇到一個五十歲左右的婦女向她問路,要求結伴繞遠(躲過醫院的太平間),朋友一口拒絕:不要,我怕曬太陽,還是喜歡太平間那條路。後來她跟我說:" 那女的真恐怖,非要和我一起走 ..."
怕鬼的人並非一無是處,不怕鬼也不是天下無敵,鑒於大傢的接受程度不同 ...
萬聖節,大傢還是內向一點吧。
[ 1 ] ( 美 ) 帕迪利亞 ( Padilla,M.J. ) 主編.《科學探索者:人體生理衛生》.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7-1 第 2 版:25-26 頁
[ 2 ] Richard Gerrig, Philip Zimbardo.《心理學與生活》 ( Psychology and life ) :人民郵電出版社,2003-10:363-364
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本刊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