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和他為啥上瞭《新聞聯播》頭條?

10-16

驅車一個半小時左右,就能從福建省寧德市市區抵達赤溪村。33 年前,走這條路花瞭王紹據 10 來個小時。

△ " 中國扶貧第一村 "

到村裡下車後,村民們看到他熱情地打招呼:" 王總編您來啦,傢裡坐坐啊 "," 不啦,還有事,您忙著。" 王紹據熱情地回應。

其實,這些村民王紹據並不都認識,可是村民沒有一個不認識他,連小孩子都知道他是 " 王總編 "。

一篇文章和全國戰役

政知見(微信 ID:bqzhengzhiju)在赤溪村見到瞭這位個頭兒不足一米七,總是笑瞇瞇的王總編。他現在的身份是福建省寧德市誠信促進會常務副會長,再之前是閩東日報總編輯,更早一些是福鼎縣委報道組組長。

△ 當王紹據還是王總編時       供圖 | 幸福福鼎

他和赤溪村的淵源,正始於福鼎縣委報道組工作期間。

下山溪村,當時是一個屬於赤溪村行政范圍內的畬族自然村,隻有 22 戶人傢,88 人。

△ 下山溪         資料圖

第一次聽說這個自然村窮到 " 婆媳共穿一條褲子 " 時,當時王紹據內心難以相信,他決定親自去看一看。

1984 年 5 月下旬的一天,他六點半從福鼎縣出發,輾轉 7 個多小時,到瞭下山溪村。這個村子像 " 掛 " 在半山腰一樣,房子都是木頭結構茅草頂,四處漏風,後面就是上百米的懸崖。村民們吃的半是野菜半是粗糧,所有孩子都光著屁股光著腳,學齡兒童也因沒錢沒路無法讀書。

△ 赤溪村       資料圖

當天晚上到傢已經 12 點多,他徹夜難眠,當即寫瞭一份以 " 窮山村希望實行特殊政策治窮致富 " 為題的情況反映稿,兩天後送到一傢權威媒體。本想借助媒體刊登內參,沒想卻挨瞭批評。

再三思考後,他毅然決定將這份稿子直接寄到北京,寄給《人民日報》。

讓他沒想到的是,不僅《人民日報》內參刊發瞭他的來信,他還得到中央領導的批示。更讓他想不到的是,沒過半個月,《人民日報》在頭版公開刊發瞭他的來信,並配發《關懷貧困地區》的評論員文章。

△ 人民日報頭版     資料圖

據王紹據告訴政知見(微信 ID:bqzhengzhiju),人民日報文章刊發後,先後有 23 個省市區的群眾給赤溪村、王紹據所在單位和他本人寫信。很多幹部、老師、學生、戰士把自己省下的糧票、油票、佈票寄到這裡。

彼時全國范圍內的扶貧工作也在醞釀。當年 9 月 29 日,黨中央、國務院下發瞭《關於幫助貧困地區盡快改變面貌的通知》,由此拉開全中國持續至今的扶貧大幕。

山村的 " 換血 "

現在,已經 70 歲的原下山溪村村民李先如還偶爾回到老木屋,想想過去。

40 多年前,就在這所老木屋裡,他眼看著妻子因難產來不及送醫而去世。當時往山下走隻有一條羊腸小道,別說抬個人下去,連自己走都很費勁。即便現在政府多有修繕,路依然難走。

△ 正在修繕的民居

赤溪村內如今建起瞭一棟 3 層的衛生院,正在進行內部裝修。今後有什麼急病、小病就能得到更高層次、更及時的醫治,類似的悲劇可能性大大降低。

李先如現在的房子,則是政府贊助、翻蓋瞭兩次的磚混結構三層小樓,外墻被統一刷成白色,一層大門外墻還裝飾瞭銀粉,共 120 多平米,寬敞明亮,十分氣派。不光他傢,所有赤溪村民現在都居住在這條 " 長安新街 " 上,傢傢戶戶房子結構、大小都一樣。

這些村民並非一開始就搬到瞭山下。下山溪村貧困聞名全國後,還有相當長一段時間仍在貧困中掙紮。

幾年過去,王紹據重返下山溪村時,發現早先送來的生活物資被用掉瞭;羊崽因為山上缺少嫩草、防疫跟不上,賣瞭幾胎羊羔後也都陸續死瞭;林業部門送來的 2000 株柳杉苗,也長不成材。

他得出結論,一方水土養不瞭一方人,必須將這 22 戶 88 人全搬到山下來。

△ 王紹據在補拍鏡頭

赤溪村黨支部書記杜傢住介紹,當時政府籌錢,為這 22 戶村民在赤溪村蓋房子。房子的木料需要村民自己從山上砍,其他的一概不用操心。然而寬敞的新房蓋好後,仍然有人不願意下山。

杜傢住說,下山溪村村民都是畬族人,他們一是擔心與漢族群眾合不來,二是擔心下山後沒有土地瞭," 種一頭蒜一棵蔥都是別人的地方 "。村裡先解決瞭他們的生產生活用地,搬下來後,畬漢群眾也相處得很好。這時他們的思想開始動搖,慶幸自己當初下山的同時,對政府、對新政策新規劃也開始願意去思考、接受。

在隨後的 20 年中,赤溪村陸續將地處深山的 12 個自然村共 350 多戶村民遷至 " 長安新街 "。

△ 長安新街

赤溪村是全國最早實行 " 異地搬遷安置 " 扶貧方式的。這段時間,赤溪村自己總結為 " 換血式扶貧 "。

嘗出來的味道

" 嘗嘗這個味道怎麼樣?" 黃忠和又泡瞭一壺白茶,讓杜傢住和王紹據提提意見。

他 2000 年便外出謀生,在上海做瞭 16 年石材買賣,去年回到村裡創業。在赤溪村,幾乎傢傢都有茶園,黃忠和也一樣。他開瞭間茶樓,十幾平米屋子,落地玻璃門,空調、電視、茶臺一應俱全。與此同時,他還嘗試種植食用菌。

" 村裡現在可比以前好多瞭,以前就是種地,自給自足,基本掙不到錢。" 黃忠和告訴政知見(微信 ID:bqzhengzhiju)," 在外面總歸不如傢裡舒服,隻要努力奮鬥,多少總能賺一點 "。

近幾年白茶行情大好,隻要傢裡有兩畝茶園,保守估計一年年收入就會超過一萬元,何況很多人傢不隻有茶園收入,還有很多別的收入。

沿著 2015 年新開通的楊赤公路抵達赤溪村村口,最先展示給人們的是一個 " 旅遊接待處 " 和一塊 " 全國扶貧第一村 " 的石碑。

△ 赤溪村遠景     資料圖

石子鋪的路面上大約能停 20 多輛車,一旁有修造的水池、噴泉、竹質連廊和一個能唱歌跳舞的活動中心。赤溪村自 2003 年引入生態旅遊後,至今已打造出漂流、蝴蝶園、真人 CS、白茶體驗館、采摘等多個項目。僅 2016 年一年,小小的赤溪村就接待遊客 20 萬人左右。

現在的赤溪村村民,除茶園、生態種植、養殖外,還有一些人在村裡的旅遊公司上班,拿一份工資收入。另外,因為看好遊客帶來的效益,不少村民將自己的房屋改造,把一樓改成超市、餐廳、小賣部等等,還有的人租其他村民不住的房子開 " 高級 " 民宿。

每天要走 10 公裡

9 月 6 日王紹據再次回到赤溪村,其中一個原因是當地電視臺拍一部紀錄片,需要他配合補拍。

這些年來赤溪村二度 " 火 " 起來後,王紹據的工作與生活再次同赤溪村密切聯系在一起。

早在 2009 年,一直默默往前走的赤溪村就得到一個榮譽。當時國務院扶貧辦通知赤溪村,以 " 中國扶貧第一村 " 的名義進京參加新中國成立 60 周年成就展。這也是繼 1984 年《人民日報》刊登王紹據文章後,赤溪村被第二次如此大范圍的曝光給公眾。此後,這個 " 名頭 " 便有瞭。2013 年,村民還在村頭立瞭一塊 " 中國扶貧第一村 " 的石碑。

更讓赤溪村沒想到的是,2015 年 1 月,習近平在國傢民委的簡報上看到赤溪村人均純收入達到 11000 元後,專門做瞭批示。要知道,到 1993 年底時下山溪村的人均年收入還不足 200 元。

杜傢住說,總書記批示 5 天後,就有福建省辦公廳的一位副秘書長親自來到赤溪村,為他們傳達批示。

現在,杜傢住的一項重要工作就是給各級領導、媒體、來參觀學習的代表團介紹赤溪村的情況。他算瞭算,平均一天至少 3 撥。

△ 杜傢住接受媒體采訪       供圖 | 福建日報

" 別看我們村就這麼大,我每天至少要走 10 公裡。我們這麼個小地方,電話費這麼便宜,我一個月還要打兩三百塊錢。" 杜傢住告訴政知見(微信 ID:bqzhengzhiju)。

2016 年 2 月 19 日,赤溪村迎來瞭歷史性的一刻。習近平通過人民網的視頻連線,與赤溪村隔空相見。這一場景也上瞭當晚《新聞聯播》的頭條。

△ 視頻連線     供圖 | 人民網

連線時,在杜傢住流利地介紹完赤溪村的情況後,輪到王紹據跟習近平講話。當初他擔任《閩東日報》總編輯,正是由時任寧德地委書記的習近平挑選的,即便習近平後來當瞭福建省委副書記,隻要到寧德、福鼎調研,就會指定王紹據陪同。習近平在視頻中不僅一眼認出瞭王紹據,還親切地打招呼," 紹據,見到你我也很高興 "。

精彩圖片
文章評論 相關閱讀
© 2016 看看新聞 http://www.kankannew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