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 歲的廖先生來自益陽安化,因患 " 脊髓灰質炎 ",意志消沉,喜歡借酒澆愁。8 月 6 日,廖先生出現嘔血,在當地醫院診斷為肝硬化、門脈高壓、消化道出血。
9 月 13 日,因治療效果不佳,由救護車送入湖南省人民醫院介入血管外科。
入院後,廖先生再次突發嘔血約 1300ml,這對於體重僅 40 公斤的他來說,幾乎相當於全身總血量的一半。瞬間,血壓降至 65/32mmHg,脈搏微弱,四肢濕冷,處於休克狀態。
介入血管外科一病室張智明主任、龍林主治醫師等立即組織搶救,經過升壓、補液、輸血等治療後,為他緊急施行胃冠狀靜脈栓塞術。由於患者不斷嘔血,手術操作難度增加。醫護團隊一邊為他進行抗休克治療,一邊通過造影確認,迅速對患者高度扭曲出血的胃冠狀靜脈進行彈簧圈栓塞。出血暫時止住,患者轉危為安。
術後第 2 天,廖先生仍有少量嘔血和黑便。張智明主任指示,栓塞食道胃底曲張靜脈雖然暫時解決瞭出血的問題,但導致出血的根本問題——門脈高壓沒有解決,患者仍有再次失血性休克的風險。於是,醫護人員為患者急診施行經頸靜脈肝內門體支架分流(TIPSS)手術。術後,經過抑酸、降門脈壓、護肝、解毒等治療,廖先生嘔血、黑便終於止住,血紅蛋白上升到 75g/L。
術後第 7 天,廖先生病情恢復穩定,轉當地醫院繼續康復。省醫介入血管外科團隊通過一個小小的針眼,用一根神奇的導絲,把病人從死亡線上拉瞭回來。
龍林醫生介紹,經頸靜脈肝內門體支架分流術(transjugular interhepatic portosystemic stent-shunt,TIPSS)是一種介入手術方法,在肝靜脈及門靜脈之間建立人工分流通道,相當於在肝內人工開鑿一道 " 泄洪渠 ",使淤滯高壓的門靜脈血液得到有效的分流而出血停止,並通過這條分流道帶來的門靜脈壓力減低,防止再次大出血的發生。
據悉,TIPSS 手術適用於慢性和復發性食管胃底靜脈曲張出血,有出血或存在出血危險的肝硬化門脈高壓、頑固性腹水、佈加綜合征,以及肝移植術的術前準備。與外科傳統手術相比,這種手術最大的優勢在於安全、創傷小,隻有頸部一個 2~3mm 的針眼。由於難度高、集成度高、技術精度高,是代表介入治療最高水平的標志性手術。
瀟湘晨報記者張樹波 通訊員梁輝 謝鑫 莫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