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爾要怎麼從巨無霸變成小鮮肉?

09-22

管理創新實驗室和海爾集團共同主辦的首屆人單合一模式國際論壇前天在青島拉開序幕,海爾集團董事局主席、首席執行官張瑞敏首先闡述瞭物聯網時代的商業模式。

爾後,繼倫敦商學院教授加裡 · 哈默闡述企業如何在新時代尋找優勢,幾位頂級商業學者也對新時代企業管理趨勢進行瞭探討。

(以下內容根據現場演講整理)

加裡 · 哈默

倫敦商學院教授、MLab 董事及創始人

尋找到優勢才能立於不敗之地

"

初創型企業有最大的優勢

什麼樣的企業才能最大限度地發揮人的能力,甚至創造未來?我覺得答案是非常明確的——一個初創型的企業。

在斯坦福大學,1/3 的 MBA 學生都會在畢業三年之內開創自己的企業,全世界 62% 的大學生畢業以後想創業。這真是太對瞭,因為在過去幾十年中,一次又一次證明瞭是新企業而不是舊企業在創造未來。

今天的大企業,都是被後來者帶著新興技術在圍剿。對,是圍剿。所有的大公司都面臨這樣的挑戰。

Facebook 剛開始的時候隻一個簡單的軟件,但是幾年時間裡,它已經成為瞭一個巨大的社交平臺,谷歌很大,但它錯過瞭社交媒體這個機遇,作為一個大公司它反應太慢。

這聽起來好像很瘋狂,你想大公司應該很有優勢才對:有雄厚的資本、大量的人才、海量的客戶數據、各行各業的商業合作夥伴,但是今天的世界是非常具有連接性的,資源的靈活性比資源的規模要重要得多。

"

重要的不是遠見,而是野心

新興公司的優勢到底在哪裡呢?很多人會說遠見,新興公司看到瞭未來的趨勢和機遇。但是我自己卻不太同意,在這個時代,大傢在數據和機遇面前是比較平等的,大公司也看的到趨勢和機會。

比如說美國的電信運營商 AT&T 在 1990 年的年代就已經預見到瞭,在 2005 年網絡視頻傳輸會迎來革命性的節點,但是他們卻沒有創造出 Youtube、Netflix 或者 AppleTV。他們錯過瞭這個機遇,不是因為他們缺少遠見,而是因為缺乏野心。

我的意思是,新興企業的優勢是它的組織非常小,可以面對面地溝通。同時勇氣很足,願意接受很大的挑戰,不會錯過已經看到的機會;也非常開放,願意接受並且利用公司外部的資源,因為隻有這樣,才可以讓公司運營下去。

"

大企業欠缺適應性和野心

大企業的適應性非常差,恐龍在幾千萬年以前滅絕瞭,而細菌到現在都活著。企業如果隻有一個商業模式、一種戰略,沒有辦法改變,很快就會遇到問題而滅絕。

所以海爾把自己變成瞭 2000 多個小微,都是小數量的員工,他們能夠獨立運營、獨立管理。轉型小微,比如像智勝,之前做冰箱,現在還給用戶提供冰箱的服務。孵化小微,比如像雷神,他們在做遊戲筆記本電腦。每個小微裡面都有一個小小的 CEO,但是卻沒有科層制,以保證靈活性和適應性。

大公司沒有很大的野心,對他們來說,保持現在的成績就好。海爾不一樣,每個小微都有 " 引領目標 ",覆蓋未來兩三年,不斷地敦促海爾人做得比競爭對手更好。

這是一位海爾小微主所說的話:" 如果你是市場第三或者第四名,引領目標迫使你思考如何成為市場第一名,如果已經是第一名,引領目標讓你思考如何比市場走的更快,擴大領先優勢。"

斯圖爾特 · 克雷納

Thinkers50 創始人

海爾將管理還給真正做實際工作的人

海爾在做的不僅是授權,而是將管理還給做實際工作的人。馬克思談財富再分配,我們談對管理的重新分配。

幾周之前我的銀行帳戶不知道為什麼被關掉瞭,銀行總共有六個人接瞭電話,每個人都想幫我,但沒有人能夠幫到我。中低端回答我電話的人沒有權力解決我的問題,高層的人則對我這個問題沒有興趣。

很多企業裡中層是真空的,所以必須要重塑管理架構來解決這一個問題。

如果問我從海爾身上學到什麼,那就是世界沒有放之四海而皆準的辦法,對公司也一樣,一個公司過去成功經驗不一定能讓他在未來也成功。

但很多企業不懂這個道理,他們常常會重復自己的成功經驗以期望得到成功,但結果不盡如人意。

馬歇爾 · 梅耶

賓夕法尼亞大學沃頓商學院管理學榮譽教授

後科斯時代的企業是怎麼樣的?

科斯的《企業的性質》是在 1937 年所發表,已經過瞭八十年。在他那個時代,主要的問題是對生產與銷售的統一協調。

但今天互聯網已經將價格發現成本幾乎降到瞭零,每一個人都知道產品的價格,所以沒有任何人具備持久的成本優勢。公司的優勢變成瞭要先於競爭對手預測並滿足客戶的需求,所以速度收益超過規模收益。

GEA 在美國的洗衣機組裝廠,這是一個以科斯模式來創建的公司,以規模效益和效率為主導目標。現在它正在變革成為一個很好的小微,海爾讓它轉換評估指標,好讓員工瞭解客戶的需求,從而為用戶提供服務。

作為科斯式的公司,會問成本是什麼,而後科斯時代的公司會問我們能夠創造什麼。

丹娜 · 左哈

量子管理理論創始人

量子式的公司會取代牛頓式的公司

我個人看來,海爾可以說是在全世界非常領先的量子管理的范例。

牛頓式的公司是原子化的,多個部門,不同分工,像一個機器,它是等級式的自上而下來管理的,其核心是效率,能在最短的時間內用最低的成本產出最多的利潤。

而量子式公司是一切都相互糾纏的、整體化的,不是被控制,而是一個有意識的鮮活組織。

它是由驅動力、價值觀、需求,甚至是偏見來推動,由所有的人共同創造,是一個活生生的動態能量體系。它除瞭利潤,還要考慮員工的動力和價值、客戶的目標,甚至是對社會的意義。

精彩圖片
文章評論 相關閱讀
© 2016 看看新聞 http://www.kankannew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