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歸花 200 萬留學回國被開 2000 底薪?沒毛病

09-12

一則 " 女生 6 年花 200 萬留學 回國被開 2000 底薪 " 的消息讓不少人大跌眼鏡。是就業形勢發生瞭變化?還是 " 海歸 " 自身出瞭問題?

近日,一則 " 女生 6 年花 200 萬留學 回國被開 2000 底薪 " 的消息引爆網絡。6 年前,杭州有一傢人賣掉唯一一套房子,拿瞭 150 萬,用 120 萬供女兒小林留學。6 年後,本來想回國大幹一場的她,找工作時卻處處碰壁。

每一次面試都是一次 " 碾軋 "。有一傢公司隻給海歸小林開出瞭月底薪 2000 元的條件,最後在父母的幫助才好不容易找瞭份月薪 5000 元的工作。

小林的境遇,在網上引發瞭一陣關於 " 出國留學究竟值得不值得,到底有沒有用?" 的輿論討論。有人認為,留學要量力而行,不要盲目跟風,而且國外的大學也分好壞:

有人認為,找不到好工作的主要原因在於自身的能力和閱歷,和是不是留學歸國的沒有太多關系畢竟國內的 985、211 大學也不少,有能力的人也不少:

還有人認為,留學生找不到工作是因為對國內的就業形式不瞭解:

不得不說,曾經,一個傢庭培養出一個留學生是多麼風光的事,隻要是海歸,都會被視為香餑餑。出國留學,一度成為一種流行。

01

曾經的留學熱

早在 100 年前,出國留學就被視為一種強國之策。21 世紀後,國傢廢除瞭自費出國留學資格審核制度,建立留學人員創業園區,設立國傢優秀自費留學獎學金等一系列措施,從此出國留學已不是部分有權有錢人的專利,普羅大眾的傢庭也能有基本條件支付得起留學費用,於是,出國留學的人越來越多。近幾年出國留學熱也是 " 高燒不退 ",高中階段出國留學更是熱上加熱。

" 據教育部公佈的數據,2016 年,我國出國留學人員總數為 54.45 萬人,比 2015 年增加瞭 2.08 萬人,同比增長 3.97%。

2015 年,中國的海外留學生為 126 萬多,約為國際留學生總數(500 萬)的 25%,即每 4 個留學生當中,就有 1 位中國人。"

同時,中國不僅是美、加、英、澳等英語國傢、同時也是日、韓、新加坡等漢語文化圈國傢的最大留學生生源國。據統計,中國留學生數量占美國、加拿大兩國留學生總人數的比例均超過 30%;在澳大利亞達到 27.3%;而在英國中國留學生占總數的比例較 2014 年雖有所下降,但也達到瞭 18.8%。此外,在以日本、韓國以及新加坡為代表的漢語影響范圍內的國傢,中國留學生也是人數最多的留學群體。

為何 " 出國留學熱 " 高燒不退?

除開政策和經濟條件基本具備瞭之外,還有思想上的變化。互聯網的興起和發展為各國文化在網絡上發生碰撞提供瞭便利,越來越多的人認為國外的教育水平、教育方式以及教育理念比國內的優秀,所以紛紛選擇瞭出國深造,以增廣見聞,擴充知識,增加實踐等。

再者,我國的高等教育的逐漸普及使得大學生不再是稀缺資源。這就使得大學生的就業壓力十分大,就業形勢也變得越來越嚴峻。很多學生因為就業的壓力太大,在高中階段結束後就選擇瞭出國留學,以獲得更好的就業競爭力和就業前景。

然而,隨著留學熱的出現,很多傢長盲目的讓自己的孩子跟風似的出國留學,造成瞭留學生魚龍混雜的現象。留學從 " 稀缺 " 變得 " 大眾 ",留學生的層次參差不齊,僅依靠身份標簽失去傳統的競爭優勢。

留學愈演愈烈,而歸國之勢也發展迅猛,在我國良好發展態勢和人才政策的感召下,回國漸成浪潮。

02

如今的歸國潮

在我國歷史上,已有兩次留學生 " 歸國潮 ",分別發生在上世紀 50 年代初和 90 年代初,2008 年全球金融危機爆發以來,第三次 " 歸國潮 " 便開始孕育," 八劍下哈佛 " 便是典型案例。

從 1978 年改革開放到去年為止,我國大約有 458 萬留學生,回國 322 萬,也就是說,留學生有八成以上回國。

" 海外人才專屬發展平臺 Lockin China 聯合全球名校中國職業發展聯盟(GUCCU),以及招聘兄弟會發佈的《2017 海外人才就業分析報告》顯示,2017 年的歸國人數預計突破 60 萬,這個數字將明顯超過今年出國留學的總人數。

教育部公佈的數據也顯示,2016 年留學回國人員 43.25 萬人,比 2015 年增加瞭 2.34 萬人,同比增長 5.72%。"

21 世紀教育研究院副院長熊丙奇表示:" 我們可以看到一個很顯著的事實是,由於出國留學人數增多,海歸人數也會相應增加,從明後年開始,疊加的留學歸國人數可能就會超過當年的出國留學人數。"

留學人員 " 返潮 " 也並非一路 " 高歌猛進 ",而是經歷瞭從緩慢發展到高速發展再到高位運行的 " 三段式 " 發展期,這與國內就業吸引力增大密切相關。

不過,曾經在薪資水平上更具競爭力的海歸們,如今很多人的薪資待遇都達不到自己的心理預期,甚至低的離譜,這又是為什麼呢?

03

海歸何以貶值?

10 多年前,在人才市場,海歸人才招聘會都設在貴賓室,留學生是搶手貨。而今,這一現狀已發生劇變。曾經供不應求的香餑餑如今不再香氣逼人,反而在國內也處於就業難的尷尬處境。

" 最近一份招聘網站發佈的《2017 中國海歸就業創業調查報告》顯示,近 50% 的 " 海歸 " 初次就業稅後月收入低於 6000 元,68.9% 的受訪海歸認為遠低於期望工資。"

一位杭州大型企業裡的 HR 說:" 現在的留學生就像以前的研究生,或者是再之前的大學生,一抓一大把。以我們公司來說,留學生背景的優勢其實很小。除瞭英語優勢外,其他就沒有瞭。但是,英語好這一點,985、211 的大學生同樣能做到。"

《2017 中國留學生在美就業白皮書》指出,中國留學生身上一個非常鮮明的特質是 " 裸歸 "。" 裸歸 " 指在海外有教育經歷,但是缺乏實習與就業經歷的海歸。但相比學校成績,企業的雇主們更看重的是相關的工作經歷。

就美國而言,2016 年中國送出的 54 萬留學生中約 37 萬留學美國,占比 69%,然其中 90% 的學生都是裸歸。缺乏經歷的留學海歸們,在國內市場難以贏得比本地大學生更強的競爭優勢。"

此外,隨著出國留學人數的迅猛增長,出國留學人員的素質也參差不齊,歸國的人又多,海歸身份含金量下降也就在意料之中。很多海歸隻是花錢鍍金混個文憑而已,甚至不乏方鴻漸式的紈絝弟子,所以他們回國也不具有競爭力。

海南中學團委書記、國際部原副主任柳老師說:" 如今留學歸來的大有人在,海歸的競爭力並沒有想象中那麼強,加上現在國內許多崗位的需求又相對固定,海歸與本土畢業生相比,優勢不再突出。"

這樣看來,並不是海歸貶值,而是 " 海歸 " 這一身份在貶值,真正的知識、能力、品質等從不會貶值。如今,崇尚一技之長、不唯學歷憑能力正成為社會共識。打鐵還需自身硬,隻有留學的經歷和留學生身份,沒有競爭力,必然得不到社會和市場認可。

因此,培養 " 貴子 " 要量力而行,不要盲目跟風,並不是國外的月亮就一定比國內圓。不論是歸國留學生還是國內應屆生都不會有太高的起點,如何提升自己,並利用自身優勢在新的工作環境中成長,才是與他人拉開差距的關鍵。

精彩圖片
文章評論 相關閱讀
© 2016 看看新聞 http://www.kankannew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