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大學生為流浪者訂餐 老板主動加量

10-24

春城晚報 10 月 23 日報道," 麻煩小哥一定送到,盡快!天冷不知道那個人有沒有吃飯,中午就看到他在那瞭!"10 月 22 日晚,昆明的主城區正在經歷著嚴寒和冷雨,得勝橋豆花米線蓮花池店接到的外賣訂單如此備註。

當米線店經理陳彪將此訂單分享在朋友圈後,這個最暖訂單紅瞭。而這個訂單背後,卻是一場 29 分鐘的溫暖接力賽:給流浪者訂餐的男生、" 擅自 " 加餐的餐館、優先送餐的外賣騎手。

本文圖片均來自春晚新聞

雨夜中的暖心訂單

德勝橋豆花米線蓮花池店 20 歲的謝雲達接到瞭當天最後一個訂單,此時離店裡打烊隻有 17 分鐘瞭,按照加入外賣一年來的經驗,此時謝雲達隻需飛快掃一眼菜品,然後在 3 分鐘內出品即可。

訂單的內容並不多,4 個叉燒包、一份加燜肉的豆花米線,一碗南瓜粥,價值 26 元。但謝雲達卻拿著訂單找到瞭門店經理陳彪。

" 他看起來很激動的樣子。" 陳彪看著外賣訂單上的信息,明白瞭小夥子激動的原因,這是一年來店內收到的最溫暖的一份訂餐。

訂餐人姓名一欄顯示的是 " 乞討者 ",地址寫著 " 昆明理工大學蓮華校區學府路正門天橋上正在睡覺的乞討者(一定要送到)",備註上寫著 " 麻煩小哥一定送到,盡快!天冷不知道那個人有沒有吃飯,中午就看到他在那兒瞭。"

盡管此時外面依舊下著雨,降溫也十分厲害,但感覺到瞭暖意的陳彪將訂單拍照發到朋友圈中,寫道:" 天氣雖冷,但人心很暖。好人一生平安!"

29 分鐘的接力賽

26 歲的劉武超是一名外賣騎手,做這一行已經 1 年多瞭。

晚上 8 點 46 分,他接到瞭這份特殊的訂單,這是他從業以來第一次給流浪者送餐。

" 我在這工作 3 年瞭,從來沒遇到過這樣溫暖的訂餐。" 該外賣平臺昆明配送部負責人殷鎔說," 這樣的訂單是我們非常願意送的。"

電話中,劉武超說,對於一份外賣騎手來說," 昆明理工大學蓮華校區學府路正門天橋上正在睡覺的乞討者 " 這樣一個送餐地址,讓他感受到瞭壓力," 我給訂餐者打過電話,知道他是個學生,我很怕送錯瞭餐,辜負瞭他的愛心。"

事實上,這份外賣,不僅有訂餐者的愛心在其中,餐館也將自己的一份愛心放在瞭餐品中。

陳彪希望能將這份溫暖傳遞下去," 我們在訂單的基礎上,又加瞭一份招牌豆面湯圓,豆花米線也加瞭雙倍的肉,分量也加瞭一倍。"

8 點 57 分,拿著手裡沉甸甸的外賣,劉武超騎上瞭車。此時的雨還未停歇,風穿過雨颼颼地刮在他的身上,這是他優先送的一單。

他找到瞭送餐目的地——昆明理工大學蓮花校區學府路正門天橋,一個僅著夏天長袖、面容有些模糊的中老年男子正蹲在地上。

" 這是別人給你點的餐,你趕緊吃,天氣冷,一會就涼瞭。" 劉武超說。

對方看著他,道瞭聲 " 謝謝 "。

此時是 9 點 12 分。

揭曉:昆工研三暖男王亞

通過陳彪朋友圈分享的訂單中留下的電話,我們聯系上瞭這位暖心訂餐人。

剛開始,訂餐者甚至連自己的名字都不想說," 這是一個很小的事情,不用說瞭吧,要不然給人感覺好像是炒作。"

在我們的堅持下,才終於得知瞭他的身份。

王亞,今年 25 歲,安徽蕭縣人,在昆明理工大學讀研三。

23 日下午,春城晚報記者趕到昆明理工大學蓮華校區見到瞭這位暖男,他剛剛參加完一場招聘會,而天橋上則沒有流浪者瞭," 今天早上我路過的時候就沒看到他,應該是去瞭別的地方 "。

" 昨天中午我在學校門口天橋上看到他,他就在那裡睡覺,他也沒有求助,也不像其他乞討的人在身前放一個碗。" 王亞說,因為平時天橋上並沒有乞討的人,因此印象比較深。

而當天晚上,他再次路過天橋時,此人居然還在那裡。

" 那個時候天很冷,還下著雨,而且還在睡覺。" 王亞說,他本想過去問一問,但對方在睡覺,他便沒好意思湊過去," 因為不知道什麼情況,也不敢貿然打 110 或 120,想著那麼冷那麼晚,如果是乞討者肯定就離開瞭,他還在應該是流浪者瞭,我估計他沒吃飯,幹脆就給他點一份外賣,想著吃的熱乎一點就沒那麼冷瞭。"

王亞介紹,當時流浪者就睡在這裡。

王亞點完餐後,並沒有多想," 我朋友圈發的很少,也沒想過要分享這個事情,因為真的是太小的事情瞭。" 記者隨後發現,王亞朋友圈甚至連一個月一條都無法保證,當天給流浪者送餐的事情,自然沒有出現在朋友圈中。

不過當得知餐廳加餐,騎手優先送餐的舉動後,王亞很意外也很開心,在他眼中的一件小事,卻成瞭一次暖心和愛心的接力賽," 肯定是有些成就感的,因為他們也獻出瞭愛心。"

精彩圖片
文章評論 相關閱讀
© 2016 看看新聞 http://www.kankannew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