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ogle 與中國的 2017

10-06

2017 年 9 月 12 日,Google 大中華區總裁石博盟 ( Scott Beaumont ) 在北京大學進行瞭一場演講。這是近半年來,這位 Google 高管第二次走近中國的校園。

上一次是在今年 6 月 28 日,演講的題目是《AlphaGo & AI for Everyone》,昨晚在北大的演講與這一主題一致,以 AlphaGo 為引例,講述瞭 Google 在人工智能領域方面的探索。

在演講開始前,PingWest 品玩 ( 微信號:wepingwest ) 在 Google 的北京辦公室和他聊瞭聊在過去一年的 Google 與中國。

從 AlphaGo 開始的人工智能熱

2017 年 5 月,中國圍棋世界冠軍柯潔與 Google 旗下圍棋人工智能 AlphaGo 的對決,可能是中國大眾眼中 Google 這傢公司自 2010 年以來距離中國最近的一次。

但在 AlphaGo 來到烏鎮之前,它的影響力早就已在中國引起瞭深入人心的變革——在中國狂熱瞭近兩年的人工智能,皆是因為 2016 年春 AlphaGo 與李世乭的那場大戰。

許多中國的人工智能創業者都曾在接受采訪時說,因為 AlphaGo 的出現,他們的公司第一次被投資人理解,他們的產品第一次受到大眾的關註。

中國的人工智能行業,其實一直都在,但在大眾和資本圈炒熱的功勞非 AlphaGo 和 Google 莫屬。

全世界見證歷史的會場

許多人認為 AlphaGo 和人類棋手的對弈是一種對抗性的,但回顧整個 AlphaGo 研發、誕生到最終取得勝利的過程,石博盟認為 " 這其實是一種人類與計算機的合作 "。

在整個對弈的過程中,人工智能工程師更深刻的理解瞭深度學習算法的工作模式,並在這一過程中實現瞭硬件算力上突破性的進展。而 AlphaGo 詭譎的圍棋風格也為這個人類鉆研上千年的遊戲帶來瞭全新的思路。

2016 年,AlphaGo 與李世乭對決時,使用瞭 Google 雲上的 50 個 TPU 進行運算,每秒搜索 50 步棋, 100000 個落子位置。而到瞭今年與柯潔的最終之戰,AlphaGo 僅動用瞭一臺獨立 TPU。

但更關鍵的是,在這個過程中讓人工智能這一概念深入人心——經此一役,普通用戶意識到人工智能是可以隨時影響到自己生活的、資本方意識到人工智能有著巨大的增長潛力、創業者意識到人工智能可以應用在各個領域、政府意識到人工智能可以解決以前永遠無法解決的問題。

這甚至影響瞭它在中國的老競爭對手——百度也在今年上半年宣佈瞭自己不再是一傢搜索引擎公司,而是一傢人工智能公司。

" 讓 AI 對每個人都觸手可及。"

之所以有這麼多的公司、學術機構和開發者參與到這場 AI 的浪潮中,並不隻是因為 AlphaGo 在公眾面前點亮瞭這一概念。

如何讓 AI 深入到每一個人的生活,是石博盟演講中另一個重要的話題,在矽谷這個話題有個更時髦的說法——人工智能的民主化。

如果一定要追溯,這一次人工智能熱潮的起點並不是 AlphaGo。而是從 2009 年開始,Google 嘗試將多層神經網絡在學界的成就應用於翻譯領域。

在之後的幾年中,多層神經網絡便在 Google 的各種產品中其實已經應用起來。但這並沒有讓人們感覺 " 人工智能來到我的身邊 "。

而真正讓人工智能爆發的,還是當人工智能從 Google 的手中 " 泄露 " 到其它開發者手中的時候。

在演講中,石博盟舉瞭幾個人工智能已經投入使用的例子:

比如用深度學習算法對視網膜病變進行篩查——

這一項目最初動用瞭 54 名醫師對 128,175 張疑似患者的眼底照片進行人工標記,在用這些標記好的數據去訓練一個 26 層的深度卷積神經網絡 ( 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 ) 。最終,機器在判斷患者的準確性上超過瞭專業醫師。

這個項目可以幫助易得視網膜疾病的糖尿病患者更早、更方便、更快的發現病變的前兆,及時進行幹預治療,擺脫失明的詛咒。

比如在日本有農場用人工智能分揀黃瓜——

日本的一名汽車工程師 Makoto 業餘時間利用 TensorFlow 為自己在鄉下種田的父母打造瞭一臺黃瓜分揀機,通過對黃瓜長短、厚度、形狀、顏色、質地等性狀的判斷,這臺機器能自動把黃瓜分為 9 個等級。

在黃瓜收獲的季節,Makoto 的父母每天要花 8 小時進行分揀,現在隻需要將收獲好的黃瓜倒進機器裡就行——而造好這臺機器的 Makoto 甚至直到機器做好都不會分辨黃瓜的好壞。

還有科學傢利用深度學習系統建立瞭通過衛星照片來監測海牛活動的系統,用於保護和研究海牛這種生物。

這些課題看起來都與 Google" 不怎麼相關 ",無論是醫療、農業還是環境保護,都不是 Google 最初開發人工智能的目的。但當 2015 年 11 月 Google 宣佈開源其人工智能框架之後,那些原本專註於自身領域與人工智能無任何關系的研究者們迅速的加入瞭這場巨大的變革。

緊跟 Google,Facebook、微軟也先後開源瞭自己在人工智能方面的工具庫。而中國,開發者除瞭可以利用 Google 開發者網站瞭解到 TensorFlow 之外,百度也公佈瞭其人工智能開源框架 Paddlepaddle。

你用到的推薦算法新聞客戶端、掃一掃就能出 AR 效果的神奇 App、網劇中由 AI 譜寫的背景音樂、電商對購買行為的智能預測、大數據對交通擁堵的治理、通過衛星對公路破損進行檢查、癌癥的早期篩查甚至是艾滋病疫苗的研發和經濟周期的研究 ……

人工智能並不是某一項公司推出的某幾款產品,而是通過開源的技術深入到每一個場景中去解決一個一個實際的問題。

你覺得科幻電影裡的人工智能離你很遠,而現實中你其實已經被人工智能包圍。

在中國,更是如此。

"Google 一直都在 "

2016 年 12 月,石博盟曾在時隔 5 年重啟的谷歌開發者大會 ( 北京 ) 以 "Google 一直都在中國 " 回應瞭記者。

重新梳理一下過去的一年,公開報道中 Google 的身影,也許你可以更加清晰的理解石博盟這句話的含義:

Google 開發者中文網站上線,為世界范圍內最大的安卓市場上活躍的開發者提供最直接的幫助 ;

通過開發者中文社區幫助中國的開發者更好的利用 TensorFlow 探索各種人工智能應用場景落地 ;

以中文書法美學為基底,與 Adobe 聯合開發瞭更適合高分屏和 WebFont 的中日韓襯線 ( Serif ) 字體,同時適配簡體中文、繁體中文、日文和韓文 ;

與國傢體育總局聯合舉辦烏鎮的人機大賽,推廣圍棋文化 ;

Google 翻譯的中國區 App 升級到搭載神經網絡算法的最新版本,幫助中國出境商旅用戶和外國到華遊客更方便的溝通 ;

Google 參與工信部下屬泰爾實驗室關於中國安卓推送國標的制定 ;

報道稱,Goolge 開始在中國招募更多的技術成員,組建人工智能團隊 ;

為更多的中國創業者提供瞭從技術、分發、推廣、盈利的全生命周期出海業務 ;

除此之外,石博盟也澄清瞭此前關於 "Google 中國團隊主要是營銷和出海業務員工 " 的傳言:

雖然並沒有公佈中國團隊的具體數字,但石博盟透露在 Google 的北京和上海兩傢分公司的人員總和,依然保有著一傢中國中大型互聯網公司的規模,而且其中一半以上的人員是與技術相關的工程師。

這些中國的 Google 程序員們一方面將 Google 在人工智能和移動開發領域方面的最新成果本土化到中國的開發者中去,另一方面也承擔瞭 Google 全球產品的重要職責。

在 Google 全體中國成員的努力下,Google 也成為瞭中國文化走向世界的一個重要出海口。

除瞭大傢所熟知的圍棋之外,其實 Google 的線上博物館 ( Google Arts & Culture ) 項目自 2013 年以來已經接入瞭包括故宮博物院、中國絲綢博物館、三星堆博物館等 28 個中國大陸境內的博物館,收錄 24,785 件藏品的高清大圖,讓不方便來中國的遊客、學者一覽中國文化。

石博盟說:" 現在的中國,是探索 AI 發展的最好的地區和時間。"

相比歐美,中國在對待人工智能這件事上資本、企業、學界和政府的合力更大。中國在三個方面有著巨大的優勢:中國有著先進的計算機科學教育,中國企業有著海量的數據儲備,中國的開發者還有著快速原型開發和產品落地的能力。

根據 Google 的官方統計,在廣受歡迎的 Python 編程語言在線軟件知識庫 PyPi 上,TensorFlow 的下載次數超過瞭 90 萬,其中 15% 來自中國。

而比起歐美,更重要的是中國政府在對待人工智能的態度上更為積極。中國政府更願意用人工智能,去解決那些原本需要投入更多人力和社會成本才能辦到的事情,比如:保護環境、高效的醫療、節省能源以及更多尚未發現的問題。

這對於人工智能企業來說,是莫大的幫助。

" 我來到中國已經有 4 年的時間,充分的意識到這是一個生機勃勃的市場,一旦有合適的激勵企業就會蜂擁而至。"

在評價中國的人工智能市場時石博盟說道。

" 但 AI 與已經完全成熟的互聯網業務不同。每沒傢公司都在試著去在更多的領域運用新的技術去解決問題。AI 能為人類帶來什麼的上限可能是由人類的想象力決定的,因此人工智能的競爭時代還遠沒有到來。所有的公司都在以開源、技術共享以及學界論文的形式進行合作。"

所以,不要再問搜索什麼時候回到中國瞭,因為 Google 已經不是一傢搜索引擎公司。

精彩圖片
文章評論 相關閱讀
© 2016 看看新聞 http://www.kankannew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