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 日下午,在山東大學第二醫院手術室,一臺下肢骨折手術正在緊張有序地進行。和普通骨折手術不同的是,這次接受手術的是 13 歲的小朋友樂樂(化名),由於患有罕見病線粒體肌病,樂樂發育有些遲緩,看起來隻有七八歲的樣子,十分惹人心疼。
經過反復討論和研究,負責手術麻醉的醫生決定采用局部麻醉的方式。這就意味著,樂樂在整個手術過程中都將保持清醒狀態,隨時可能會因為緊張或害怕哭鬧起來,而在這種情況下,線粒體肌病很可能會導致樂樂抽搐起來,對手術安全產生影響。
" 剛在手術室門口接到孩子的時候,他看起來就有些不情願,情緒有些焦躁,一直小聲哼哼。" 山東大學第二醫院第二手術部兒外專科護士張慧告訴記者,為瞭安撫樂樂的情緒,張慧試著跟他聊天,在得知他很喜歡看動畫片後,馬上從手機上下載瞭一些動畫片,準備手術時播放。
樂樂躺在手術臺上後,沒有地方可以放手機,在整個手術過程中,張慧就全程半蹲在旁邊,一直用手舉著手機,為樂樂播放動畫片。有瞭動畫片的陪伴,樂樂很配合,直到接近一個小時後,手術順利完成,樂樂被送回病房。
" 這都是正常的工作 ",當記者看到朋友圈照片,聯系到張慧時,她笑著說道," 我平時就很喜歡孩子,也很喜歡在兒外工作。" 據悉,自 2008 年剛參加工作時,張慧就來到瞭山東大學第二醫院,很快便定崗在小兒外科。
據悉,小兒外科接診的患者基本都在 18 周歲以下,而 12 周歲以下的孩子又占瞭多數,因此想讓他(她)們配合手術可謂難上加難。為瞭手術過程中的安全,多數孩子都會采用全身麻醉,或者使用微量麻醉藥物,讓孩子睡著,從而縮短和傢人的分離時間。但是有些孩子考慮到病情或者身體狀況,隻能采用局部麻醉,在清醒狀態下接受手術。
" 孩子們本來身體就不舒服,再來到手術室這樣陌生的環境,身邊沒有傢人陪伴,害怕或緊張都很正常,我特別理解,也想盡量滿足他們的小要求。" 張慧說道,這時自己就會想各種辦法和孩子多溝通,逗他們開心,用一次性醫用手套吹成小兔子氣球、畫個米老鼠、用手機放動畫片等都是她的小妙招," 再大些的孩子,就跟他們聊天,聊一會兒他們就覺得醫護人員也很親切,就不那麼害怕瞭。"
孩子在手術室內接受手術,由於無法陪在旁邊,其實更擔心更焦慮的是孩子的父母等傢人。" 請放心,孩子交給我們是安全的。" 張慧說道:" 我們小兒外科是個團結協作的團隊,大傢會齊心協力照顧好孩子。"
(齊魯晚報 · 齊魯壹點 記者 陳曉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