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斯維加斯的血還沒幹,美國現在就成瞭這樣

10-05

當地時間 2017 年 10 月 1 日,美國發生歷史上最嚴重的槍擊案。已造成至少 59 人死亡,500 多人受傷。

拉斯維加斯槍擊慘案後,槍支問題再次成為公眾熱議的話題。

民眾對槍支管制的呼聲越來越高!

62 歲的芝加哥人文森特 · 史密斯說:" 我們需要更嚴格的槍支管控,我們需要讓槍支遠離大街小巷。"

69 歲的紐約人米莉說:" 拉斯維加斯槍擊案證明瞭我們國傢有太多的槍支、太少的管制,我們必須對此采取行動瞭。"

在南舊金山工作的莉塔 · 惠勒說," 在槍支泛濫的情況下,美國是一個危險的國傢。"

但另有 67%的受訪者表示,槍擊案隻是 " 孤立的事件 "," 不應當把它視為更廣泛社會問題的證據。" 也就是說,多數美國人並不認為槍支暴力是嚴重的社會問題。

長期推動擁槍權的美國步槍協會(NRA)發言人羅棋 ( Dana Loesch ) 發推暗諷此時敦促禁槍的言論," 泳池、汽車、香煙、酒精、腳與拳頭 .. 捏造的傳染病不也都造成生命損失嗎。"

" 買槍持槍的人更多瞭 …"

頻繁發生的屠殺事件又加大瞭美國人對槍支的需求。

據 CNBC 網站報道,槍械制造商斯特姆 ⋅ 儒格 ( Sturm Ruger ) 與美國戶外品牌股價在 2 日盤中一度分別大漲 5% 左右 ,收盤價漲幅分別為 3.5% 和 3.2%。

據 CNBC 分析,美國的槍枝類股會大漲,顯然是投資人押註這起槍擊案會讓一些民眾趕在當局可能嚴加管控槍枝之前買槍,推升槍枝銷售。投資人也可能押註會有消費者買進更多槍枝以自保。

▲槍械制造商斯特姆 ⋅ 儒格 ( Sturm Ruger ) 12 個月內股價表現,2016 年和 2017 年槍擊案後漲幅大增。圖片:CNBC

數據顯示,以往在發生類似的槍擊案後,美國槍枝類股通常都會大漲。在大規模槍擊案發生後的一個月,斯特姆 ⋅ 儒格的平均漲幅接近 2.9%,美國戶外品牌平均漲幅約 5.4%。

▲ 1999 年以來 32 次槍擊案後槍支類股價的平均每次增長幅度。圖片:CNBC

很多早已習慣瞭 " 以槍為伴 " 的美國人對自己手裡的槍更放心!

Luboock 當地一傢槍械公司的負責人告訴媒體," 槍擊案讓人們意識到世界上有這麼多壞人,我們需要(購入武器)聯手抵抗他們,讓我們自己更強大。"

而一向民風剽悍的德州,也打破 100 多年來的規定,投票批準瞭居民公開持槍法案,成為全美第 45 個、也是最大的準許公開攜帶手槍的州。

允許公開攜帶槍支後,德克薩斯州現在變這樣子瞭 ……

走在大馬路上要帶槍:

去超市要帶槍:

去餐廳要帶槍:

傢裡開 Party 要有槍:

集會要帶槍

抱著娃不忘帶槍

去學校上課也可以帶槍

德州聖安東尼奧的一名大學教授頭頂鋼盔身穿防彈衣出現在瞭課堂上,教授稱,穿成這樣是因為怕被學生槍擊。

下圖也要變成真正的德州日常瞭:

" 美國精神病人也可以買槍瞭 "

就在幾個月前,美國還進一步放寬瞭對槍支銷售的限制。

美國總統特朗普在二月份簽署瞭一項法案,廢除瞭奧巴馬在任期間出臺的 " 禁止嚴重精神病患者持槍 " 的法規(是的,現在精神病人也可以在美國買槍瞭)。而該法案原本是奧巴馬政府一系列控槍措施的一部分,旨在遏制槍支暴力事件的發生。

特朗普競選總統期間,就獲得瞭美國步槍協會的大力資助。特朗普還在今年 4 月 28 美國全國步槍協會的年會上表示,他絕不會侵犯公民擁有武器的權利。

諷刺的是,特朗普費盡心機通過各種旅行禁令,以為這樣就能把來自中東的恐怖分子擋在國境之外,可是制造槍擊屠殺的兇手大多數卻是土生土長的美國白人。

" 拉斯維加斯之後,一切都不會改變 "

一直以來,美國槍支問題泛濫。

美國是全球平民持槍數量最多的國傢,平均每 100 人擁有 89 支槍。

美國也是發達國傢槍支死亡人數最高的國傢(絕大部分是自殺)。

涉及到大規模槍殺時,美國當仁不讓也高居世界第一。世界上近三分之一的大規模槍擊案都發生在美國。

但長期以來,無論是聯邦政府還是地方政府,無論是新聞輿論還是普通民眾,各方對於制定、頒佈和實施真正富有成效的槍支管控措施既缺乏熱情,更不抱樂觀態度。

美國聖托馬斯大學休斯敦分校政治學教授喬恩 · 泰勒表示," 槍支不會消失,美國也不會出臺任何嚴格禁槍的法令 "。

" 人們常在事後回想,這是一起可怕的事件,是一個悲劇,原本應該做點什麼來預防。可過瞭一周或者十天,又會有別的事情吸引人們的註意,對槍擊事件的關註就慢慢淡去瞭。"

有一句著名的話叫 "What happens in Las Vegas stays in Las Vegas"(拉斯維加斯發生的一切會留在拉斯維加斯)。

發生在拉斯維加斯的這起槍擊慘案也會很快被淡忘嗎?

噩夢從未過去,噩夢還將繼續。

精彩圖片
文章評論 相關閱讀
© 2016 看看新聞 http://www.kankannew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