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的,這個小時候的規定動作又來瞭!杭州兩萬多學生傢長馬上要為這種“神秘小動物”集體發狂瞭

03-21

春暖花開,杭州兩萬多小學三年級學生、傢長,馬上就要為一種 " 神秘小動物 " 集體發狂。這一神秘動物就是蠶寶寶,小學三年級的科學課有一項規定動作就是要孩子們養蠶,觀察蠶的一生。這項作業對傢長的難度就是要在全城搜索蠶寶寶的口糧 " 桑葉 "。

桑樹的嫩芽 剛吐出就被摘光瞭

黃女士的女兒,今年讀三年級,這個學期,學校科學老師給她女兒發瞭鳳仙花、蠶豆、綠豆的種子,另外還有一張紙,上面有密密麻麻的蠶寶寶卵。黃女士像藏寶一樣的,把蠶寶寶放在瞭冰箱裡。天氣冷,暫時還不能把蠶寶寶孵化出來。黃女士和同學傢長商量瞭,等天暖和再說。

" 蠶寶寶的卵一發下來,傢長群裡就有人在擔心桑葉瞭。杭州主城區三年級學生有兩萬多,這麼多人養蠶寶寶,桑葉會很缺,去年小區邊上有一株桑樹,嫩芽稍微吐出一點,立刻就被摘光瞭。" 黃女士說。

昨天,我們問瞭 7 位三四年級小學生傢長,他們都說孩子接到瞭養蠶寶寶的任務。而一位小學四年級孩子媽媽,更是以過來人的身份吐槽—— " 杭州人,隻要傢有孩子讀過三年級,誰傢會沒養過蠶寶寶呢?說起蠶寶寶,誰傢沒點瘋狂的往事啊。"

這位媽媽說,他們傢養蠶寶寶是去年 4 月份,女兒的作業。剛孵化出來的蠶寶寶,就像針尖大小,用牙簽或者羽毛轉移蠶寶寶的時候,稍微不小心就被戳死瞭。

慢慢地,蠶寶寶長大之後,就要開始為 " 口糧 " 發愁。" 我們學校老師還好,發瞭蠶寶寶的卵後,定期會給學生發一些桑葉,我們女兒每次都會小心翼翼擦幹,然後放進保鮮袋裡,保存在冰箱中。擦幹是為瞭保存得更好一點,蠶寶寶吃瞭也不會拉肚子。

" 不過,老師給的口糧也是很有限的,蠶寶寶大起來後,吃起桑葉胃口很好,都有沙沙聲,所以自己還要想辦法。傢附近的一個小區有棵桑樹,爺爺奶奶經常去薅羊毛——其實就是去偷桑葉瞭。後來我們還通過萬能的某網購平臺買桑葉,不過,也是有點不放心,桑葉都不大新鮮,班裡還有同學的蠶寶寶吃瞭網上買來的桑葉,遭遇‘滅門慘案’的。所以我們買瞭桑葉之後,都要洗過,然後晾幹,再保存起來。桑葉價格倒是不貴,20 多塊錢有一千克左右吧。買來之後,幾個同學可以分一下。

" 那時候為瞭找新鮮桑葉,真的是兩眼放光啊。三八節出去搞活動,看到野外的一棵桑樹,恨不得撲上去立刻采。還有傢長,打車去石橋路上的農科院,偷偷采摘桑葉。"

找桑葉雖然苦 但收獲更大

吐槽之外,收獲也不少。幾位傢長說,養蠶寶寶,不僅是一個科學觀察,也是一種非常自然的生命教育。

有位傢長講瞭個小故事——女兒喂養蠶寶寶時,把一隻蠶寶寶落在瞭紙盒外面,不小心踩死瞭,孩子人生中第一次面對瞭生命的消失,害怕、自責瞭好長時間,哭瞭好久。

" 幸虧前兩天剛看過《生和死》,我解釋瞭蠶寶寶會在她心裡活很久,再教她喂養蠶寶寶要更加細心,引申到爸爸媽媽把她養大不容易,女兒終於淚止。這個教育的過程對我們也很有觸動。"

胡先生傢的女兒,今年讀三年級,也收到瞭老師發的蠶寶寶卵,去年,他已經讓女兒養過蠶寶寶。" 女兒挺喜歡,平時我們主要是靠女兒自己照料蠶寶寶,寫觀察日記,這也是培養她的責任心,對女兒也是一種鍛煉。今年打算繼續好好養,為瞭養好蠶寶寶,我還在院子裡種瞭一棵桑樹,不會再為缺少桑葉擔心。"

三年級下還要種鳳仙花

除瞭養蠶寶寶,三年級下學期的同學們,科學作業還要種鳳仙花。

昨天,杭州一民辦小學的學生傢長 " 快樂媽媽 " 說,今年開學,除瞭蠶卵,學校老師還發瞭鳳仙花、花生、綠豆、蠶豆的種子。老師規定,鳳仙花和蠶寶寶是必須得做的作業。我們的蠶卵不小心丟瞭,這兩天我們在淘寶上買瞭蠶卵,還是五彩的蠶,女兒很期待。不過最近天氣冷,蠶卵還在冰箱冷藏著。

" 快樂媽媽 " 說,這個學期,科學實驗多瞭很多,但女兒還是很開心的,她拿來瞭花盆、玻璃碗,分門別類地種瞭下去,一顆種子也不肯浪費。3 月 8 日,鳳仙花種子種下去,到瞭 3 月 17 日,也就是上周六清早,鳳仙花冒出瞭小小綠芽,女兒興奮得不得瞭。" 她爸爸好不容易周末可以睡會懶覺,都被孩子狠狠地搖醒瞭,就為瞭宣佈鳳仙花發芽瞭,她爸爸一臉的敢怒不敢言,我在旁邊看得笑死。"

昨天," 快樂媽媽 " 還給我們看瞭她女兒的其他成果。一隻玻璃碗裡,幾張餐巾紙吸滿瞭水,幾顆花生在上面,已發芽,長出瞭三四厘米的葉子。

另一團濕潤的餐巾紙上,四五顆蠶豆已經發芽,長出瞭綠色的葉子。這段時間,女兒每天都按照科學書本上的要求,記錄生長的數據。

" 我們女兒從小就喜歡做些小實驗。這些植物種子大部分是女兒自己完成,我有時候也會動手幫忙,也是補點童年樂趣。我們盡量讓孩子自己動手,有時候不太完美的作業我們也交上去瞭。"

抓來的蝌蚪都變成瞭癩蛤蟆

春天除瞭養蠶寶寶,種鳳仙花,很多小學生還喜歡養蝌蚪。" 這隻是拓展性作業,不硬性規定,但是孩子們的勁頭都很大。" 一位傢長說。

昨天,汪女士給我們看瞭她兒子剛抓來的蝌蚪,烏黑的蝌蚪,放在一個藍色大水桶裡。汪女士無奈地說,別看蝌蚪現在看上去萌萌的,但其實這些都是癩蛤蟆。

" 去年兒子也到小區附近的溝裡抓過蝌蚪,10 多個蝌蚪,放在小魚缸裡,兒子當個寶一樣。慢慢地,蝌蚪長出瞭後腿,身體的顏色也變瞭。我的天啊,這哪裡是什麼蝌蚪,都是癩蛤蟆。我在朋友圈裡發瞭,大傢都說,看得雞皮疙瘩都起來瞭。但兒子死也不肯把這些蝌蚪放掉。最後,蝌蚪變成瞭小癩蛤蟆在傢裡蹦來蹦去。"

吳女士也給兒子養過蝌蚪,她說,身邊很多朋友孩子在養蝌蚪,我突發奇想也給兒子養一個。還是回湖州老傢時,才抓到瞭一個蝌蚪,像個寶一樣裝在礦泉水瓶子裡,帶回杭州。過瞭 10 多天,突然發現,蝌蚪身體顏色變瞭,還長出瞭腿來,原來是癩蛤蟆,馬上就扔掉瞭。

九蓮小學科學老師鄭海華說:" 以前也有學生抓來過蝌蚪,我們不提倡同學們去養蝌蚪,因為蝌蚪是比較難養的,自來水氧氣少,養不活,蝌蚪不同時期吃不同的食物,小學生也搞不清楚,最後很容易養死掉。很多傢長和同學搞不清楚癩蛤蟆蝌蚪和青蛙蝌蚪的區別。其實我們見到的純黑色的蝌蚪,長大後都變成癩蛤蟆。而比較少見的身體偏灰色的蝌蚪,以後才會長成青蛙。"

三年級開始

學生要親眼看看動植物的一生

長江實驗科學科目的胡老師說,三年級開始孩子確實要觀察很多動植物。比如養蠶寶寶,是三年級下學期科學課第二單元的作業,從卵孵化開始,到一齡蠶,不斷蛻皮,不斷成長,最後變成蠶蛾的過程,全過程要 60 天左右。這是要讓同學們能直觀看到動物的一生。相應的,第一單元,要同學們種鳳仙花,是要記錄植物從種子到發芽,到成長開花結果的過程。

" 三年級上學期,同學們都學過瞭動植物的一生,知道會出生、發育、死亡。三年級下學期是讓同學們親眼能看到動植物一生的變化。相當於植物選瞭鳳仙花作代表、動物選瞭蠶作代表。這也是一種生命教育,同時也是在鍛煉孩子的觀察探究、動手能力。"

胡老師說,至於觀察蝌蚪,三年級課後作業有涉及,學生自己有興趣可以去觀察,沒有硬性要求。包括種蠶豆,也是選擇性的項目,同學們可以按自己興趣來決定做不做。

" 等氣溫達到 15 攝氏度到 20 多攝氏度,就可以養蠶瞭。至於蠶寶寶口糧‘桑葉’的問題,據我所知,大傢都是相互分享自己的桑葉。桑葉有的是網上買來的,有的是小區附近采摘到的。總之,對於養蠶,同學們都還是非常開心的。"

都市快報記者 胡信昌

精彩圖片
文章評論 相關閱讀
© 2016 看看新聞 http://www.kankannew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