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城市美女這麼多,都是吃什麼長大的?

09-22

廈門是個好地方

漫步在鼓浪嶼

感覺身心都寧靜瞭

廈門的美女也是很多的

白衣白裙的妹子站在花從中

美得像一幅古典畫

俗話說得好

一方水土養一方人

究竟是什麼樣的美食

才滋養出水靈靈的妹子們

言歸正傳!

今天美食君帶你賞賞廈門的美食!

== 海蠣煎 ==

用閩南話講是蚵仔煎,是廈門當地特有的小吃,各地都有區別和特色。

原料是海蠣裡最好吃的珠蠔!吃時配著蒜泥、沙茶醬、芫荽、辣醬等佐料,美味可口,鮮香四溢,配上魚丸湯,簡直連舌頭都會一起吞下去!

== 炸五香 ==

炸五香也是廈門大眾化傳統名點,香嫩酥脆,餡料精細,甜美爽口,既是小酌佳點,亦是佐餐食品,制成後的五香酥脆鮮香,妙不可言。

早在六十多年前,在廈門的 " 四孔井 " 和 " 二舍廟 " 等就有炸五香啦!超有人氣的!

== 沙茶面 ==

閩南多華僑,許多海外飲食都輾轉流傳於閩南。" 沙茶 " 傳到廈門,卻一頭跳入湯鍋,做成瞭滋味濃厚的面湯——沙茶面。

嘗過的人大多會為這色澤紅黃、鮮香微辣的美味所傾倒。可以根據自己喜好加入豆制品、米血、大腸、腰花、鴨腸等,風味濃鬱!

== 花生湯 ==

廈門的花生湯有好久好久的歷史啦!清甜爽口,滋補潤肺,喝到嘴裡是令人安心的古早味,久久難以忘懷。

無論是寒冷的冬日還是炎炎的夏季,喝上一碗花生湯,一天的勞累一掃而空,心情都變好瞭!

魚丸湯

@豆沙餡的面包頭

魚丸湯是廈門鼓浪嶼四大名小吃之一!

魚丸 Q 勁十足,鮮脆可口、餡香多汁,湯頭香濃四溢,美味可口,嫩、脆、香、鮮,遠近聞名,是閩南小吃裡必不可少的一道獨特風景!

== 薑母鴨 ==

這可是一道皇帝吃過都說好的宮廷禦膳哦!

廈門薑母鴨以紅面番鴨為原料,用芝麻油將鴨肉炒香後,再加入老薑及米酒等燉煮而成。老薑除濕暖身,鴨肉滋陰降火,氣血雙補,溫而不燥,適合秋冬季節食用!

== 芋包 ==

說到廈門芋包,它的美味是無人能擋,尤其是剛蒸起來的芋子包皮薄薄的,似乎裡面的餡都要沖破那皮出來瞭似的。

滿滿的芋泥,飽滿的餡料,盡管剛蒸好的芋子包很燙很燙 , 但你還是會忍不住要咬一口,而且是一大口!

== 土筍凍 ==

土筍是一種形似蚯蚓的軟體動物,滿是膠質。

別怕!閉著眼吃下去,你會發現玩意兒原來這麼好吃!

土筍凍要蘸醬吃,特別是加瞭芥末的蒜蓉醋醬,開胃上口!

== 蔥糖卷 ==

它的味道,簡而概之,就是酸甜辣。

一張張鋪開的薄餅,放少許肉松,脆爽蘿卜,再加上麥芽糖,最後撒上香菜,根據口味抹上相應的醬料,卷一卷,成瞭!

酸酸甜甜的蘿卜絲和粘牙膩味的麥芽糖,分開吃味道都不怎麼樣,但當把所有的材料放在一起,反而超級好吃啊!

== 廈門餡餅 ==

提到廈門就不得不提的餡餅!據說一年廈門賣出不止一億個餡餅哦!

搟三次皮,起八層酥,留下濃濃的古早風味。老師傅手作的餡餅,一口下去,外酥內綿,皮軟軟的很有彈性,內餡兒綿綿的,入口即化,香氣四溢,真是吃瞭一個還想再吃一盒的節奏!

== 碗仔粿 ==

@哎呀肉倩

最具特色的廈門同安早點,就是碗仔粿瞭!

蒸完後的 " 碗仔粿 " 白白嫩嫩的,雖說長相不出眾,但內容確實豐富的,裡頭臥著鵪鶉蛋、肉蓉,上班族們總喜歡早上來一碗,一天都精精神神的!

== 燒肉粽 ==

@毛毛小姐

看到這個好多人會覺得,不就是粽子嗎,到處都一樣!NONONO!大錯特錯,廈門的燒肉粽之所以出名,原因就在於裡面的肉!

特制的紅燒肉加上新鮮板栗包出來的肉粽,搭配地道風味的蘸料,香糯可口。

據說,廈門最好吃的燒肉粽店,一天能賣出成百上千個肉粽子!

== 燒仙草 ==

@李白鹿

很多人以為燒仙草是從灣灣那邊傳過來的,其實燒仙草是福建地區的特產呢!

廈門的燒仙草獨有風味!

滿滿的一碗燒仙草,上面蓋瞭厚厚的紅豆、綠豆、手工芋圓薯圓、大塊的香芋,還澆上瞭一層香甜的椰子汁,爽到爆有木有!

正是這些美味

才滋養出廈門美女清新又復古的美

一座城市

幾道美食

在燈火闌珊中

尋到那一點僻靜又優雅的心情

就像每一次的相遇

都是闊別已久

久別重逢

是這樣的一個小島,如果你對它一無所知,打動你的除瞭那藍天碧海以及無車馬喧囂的安寧,再無其他。

或許,你還會抱怨如今空氣不再那麼清新,沿街的叫賣太擾耳。可是,如果你避開人群,拐入那些僻靜的巷弄,聽那些隱約的琴聲,或者幹脆,轉入一條上山的小路,在那些破敗的院落前忡怔著,終於神思恍惚起來的時候,鼓浪嶼的真正魅力,才會逐次向你展開 ……

在那一刻你渴望觸接它,渴望深入它,猶如它與你的前生,有著奇異的淵源。

———— Air 夫婦《迷失 · 鼓浪嶼》

* 轉載請註明來源:美食工坊(ID:MeishiGongFang)

* 文丨霄霄

精彩圖片
文章評論 相關閱讀
© 2016 看看新聞 http://www.kankannew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