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鋼醜聞:“日本制造”的神話如何破滅

10-16

文 / 觀察者網專欄作者 楊陽】

最近日本的經濟新聞頭條莫過於日本神戶鋼鐵醜聞瞭,電視媒體都廣泛報道。神戶鋼鐵公司的數據偽造醜聞繼續發酵,首席執行官川崎也在東京的新聞發佈會上不得不表示歉意,並且表示,如果客戶要求,公司打算提供賠償。

電視截圖,圖片來源:作者提供(下同)

當被問及為什麼在許多制品的數據上都有做假的時候,川崎隻說 " 還在審視原因 ",沒有給一個明確的答案。

雖然神戶鋼鐵公司拒絕透露客戶名,但據報道,包括周五公佈的受影響的客戶達到 500 傢公司,它們包括豐田汽車、特斯拉和通用汽車等全球汽車制造商以及空中客車公司和波音公司等飛機制造商。

雖然川崎先生強調,到現在為止披露的數據作假的產品的銷售額占公司銷售額的約 4%,意味著其業務的 96%已經正常運行。但是股市卻給瞭另外一個回答。

該公司的股票價格進一步下降,從周四收盤開始下降 8.7%。神戶鋼鐵公司的市值在本周短短四天下降約 40%。

此外,公司債券市場經歷瞭 " 神戶制鋼所的震撼 "。周二,在 2015 年發行的 10 年期國債的價格跌至 92.24 日元,前一周的價格確是 101.54 日元,投資者開始擔心中期對公司運營的影響,第二天價格進一步下跌為 88.47 日元。

川崎重申周五,該公司將在一個月內披露它的內部調查結果。然後市場卻彌漫瞭悲觀的色彩。

那麼,曾經業績輝煌的神戶制鋼為什麼會走向今天呢?筆者做瞭一番研究分享給大傢。

神戶制鋼的困局

債務危機

神戶制鐵所宣佈 2017 年度的目標是停止高爐。因為鋼鐵事業的赤字已經持續 2 年瞭,他們下決心削減費用。但是,業績惡化不光是神戶制鋼。由於整個東亞制造業的重心轉移,尤其是中國制造業對日本的沖擊,中國、東南亞等海外制造廠的競爭激化,再加上鋼鐵行業本身很脆弱,日本的鋼鐵業被迫處於嚴峻的局面。今後,有無復蘇的可能也很難說。我們分析神戶制鋼的財務狀況一目瞭然。

我看瞭一下神戶鋼鐵的公開的財務報表,比較 2013 年 3 月期日本國內的鋼鐵業界的銷售額,在 2012 年時,當時業界 1 位新日本制鐵和 3 位住友金屬工業合並誕生的新日鐵住金以 4 兆 3899 億日元位居首位。2 位是 JFE 控股的 3 兆 1897 億日元。3 位是神戶制鋼 1 兆 6855 億日元。

問題是神戶制鋼財務報表的 " 負債的部類 "," 流動負債 " 裡有 " 短期借款 "3770 億日元,"1 年內償還預定的公司債 "200 億日元。" 固定負債 " 裡 " 公司債 "1770 億日元," 長期貸款 "3850 億日元。以共計 9590 億日元。

總之,持有 1 兆日元左右的負債。有 1141 億日元 " 現金及存款 "。

綜合之後,財務報表的實際財務狀況為負債 8000 億日元以上。

為瞭生存的賭註,神戶制鋼的企業戰略調整為 " 選擇和集中 "

鋼鐵業並沒有那麼高利益率,競爭也很激烈。這不僅僅是神戶制鋼的問題,而是鋼鐵行業的問題。因此,與其考慮增加沒有競爭力的產品,不如考慮壓縮在競爭力弱的領域的產品。神戶鋼鐵高爐的停止,一般認為就有這樣的背景。

電線和發條等鋼材,神戶制鋼占據著世界首位份額。譬如,吊橋的電線、懸掛使用的發條等。神戶制鋼能做成質量非常高的東西。因此今後,神戶制鋼想集中到那樣的領域。

上圖可以看出神戶制鋼的三大事業是材料、機械、電力

日元貶值風潮,拖累電爐制造廠

神鋼的電爐制造廠也陷入嚴峻的狀況,有兩個理由:1. 由於日元貶值,鐵廢料的出口增加,導致日本國內鐵廢料缺乏瞭,鐵廢料價格上漲 3 成;2. 電力費用的漲價,生產費用增大瞭。

但是,如果提高產品價格的話,會在與來自中國和韓國的進口鋼材價格競爭中輸掉。

現在,全世界鋼鐵生產的狀況是,占據世界的粗鋼生產量的一半的中國鋼鐵業的生產量是年間 9 億噸以上。其中 2 億噸一般認為是剩餘飽和量。日本的生產量是年間約 1 億 2000 萬噸。光是看這些數字,也明白全世界鋼鐵供給過剩。

雖然鋼鐵的需求不會減少,不過,到現在為止,鋼鐵企業像以往一樣保持利益變得更加難瞭。

還有,今後不僅僅是中國,還有各國也在提高制鐵技術,追趕日本鋼鐵行業。中國的上海寶鋼、韓國最大的制鐵公司浦項制鐵也能制作出高質量的鋼鐵。今後,日本的鋼鐵業的優勢會越來越少。

神戶制鋼正是在這種經營壓力下,才走上瞭 " 偷工減料 " 之路,對鐵、鋁、銅粉的配比進行調整,生產出來的產品無法達標,於是對產品檢測數據報告進行篡改,蒙客戶。

由此事件,筆者想給大傢整理一下日本制造的前世今生。

日本制造的興衰

日本制造是如何崛起的

1960 年 12 月,日本政府發表國民收入倍增計劃,在 1960 年到 1970 年為實現國民生產總值翻兩倍的目標。為瞭實現這個目標,日本政府也做瞭很多的計劃,比如說環太平洋工業帶。經濟發展的結果,使國民生產總值達到計劃的 1.7 倍。到 1973 年的第 1 次石油危機的發生,日本經濟持續高速增長,1960 年代後半期,經濟增長率超過 10%。

然而,50 年前," 日本制造 " 是 " 質量不佳 " 的代名詞,當時的世界對日本商品可能沒有什麼購買熱情。隨著外在環境的變化,二戰戰敗之後,經歷瞭朝鮮戰爭,在美國的扶植下,日本經濟迅速復蘇。

" 小政治,大經濟 " 的環境下,日本也贏得瞭寶貴的發展機會,大量吸收西歐美國等最先進的技術。為我所用是日本人最為擅長的本領,就如他們從前吸收中國唐文化一樣。

在此期間,日本的制造業已經完全改變瞭。魯迅先生提出的拿來主義也是日本制造業精神的一個寫照。所以,早期日本制造是站在西方經驗技術這個巨人的肩膀上發展起來的,這個筆者在參觀松下紀念館的時候深有體會。

隨著日本經濟的大發展," 日本制造 " 成為日本人的驕傲,甚至是世界上最好的品牌之一,代表瞭市場上最高的品質。有時候,當顧客購物時,他們甚至不去檢查日本制造的產品,因為他們認為日本人嚴謹認真負責的 " 匠人精神 " 肯定會起作用。

中國人同樣善於學習,因此早已有很多分析日本制造優點的文章,在此不再贅述,隻講日本人工作倫理裡的兩個 " 理論特點 "。

1,一個叫 Monozukuri -,直接翻譯的意思是 " 做東西 ",但是,其實真正意義的不僅僅是物品的制造本身,而是制造物品的人的承諾,讓他們能夠制造出最好的產品。堅持一個高標準,然後實現它。

2,還有一個詞叫改善,這意思是 " 持續改進 ",在改善成為企業流行語之前,這是日本制造過程的一部分。做到哪一步都需要改進它。更好瞭。然後再改進它。等等,這是無止境的,在某種程度上令人吃驚,因為產品從來沒有真正的 " 完成 "。

另外," 日本制造 " 給人一種精心細致的形象,原因之一是工人把公司當作第二個傢庭長期服務,因此有時表現得或顯得更為 " 專業 "。以前,日本公司的員工在 60 歲以後才能申請退休。他們根本不用擔心他們的財務狀況。而日本的員工也將自己的生活奉獻給自己的公司,一直盡全力取得更好的成果。工作主義在日本很常見,許多日本員工敬事如神,甚至有很多過勞死的。

可是在泡沫經濟崩潰後狀況為之一變。受到平成不景氣的到來,泡沫經濟的崩潰影響瞭企業的業績,為瞭削減經費,企業減小新畢業生的采用。甚至篡改財務報表等等。

最近幾年,豐田汽車召回事件等,對許多日本制造商的失望開始打破瞭我們對日本制造的信任。我們開始問:" 日本制造出瞭什麼事瞭?"

日本制造出現問題的原因

更重要的是,商業上很多做法其實是雙刃劍,在不景氣時期,負面影響也爆發出來。

1,日本的就業制度出現瞭問題。正式員工長期服務雖然有很多間接的好處,但相比 " 臨時工 ",畢竟直接成本還是大瞭不少。在過去 20 年裡,為瞭節省成本,包括大企業在內的日本公司開始使用臨時人員。這些臨時雇員通常由第三方派遣公司雇用,然後派遣給不同的公司,做正式員工相同的工作,但是工資減少瞭 30%。這些臨時雇員沒有前途,沒有晉升的希望,當然也沒有保障就業,不能安全的直到 60 歲退休。這樣的臨時工不太可能晉升為正式員工。

我曾經和他們交流過,他們雖然不會明確說出自己的想法。但如果我是其中之一,我一定不會把生命獻給公司。我永遠不會盡力提供更好的結果。我隻是做基本應該做的,因為明天就可能被解雇或者被送到另一傢公司。

第一代日本企業傢對待他們的員工像傢人一樣,回報他們有保障的生活,他們也給公司奉獻自己的生命。如今,當企業管理層到瞭第三代或第四代時,管理層就采取瞭西方的人力資源理論,把工人當作勞動力。在競爭激烈的環境下,這種變化或許也是必然,但工人因此付出瞭很高的代價。幾年前,在金融危機期間,很多臨時工被解雇,有些甚至在合同結束之前。

如果一個公司的工人總是需要擔心自己的就業,他們能做出優質的產品嗎?畢竟,雖然管理層做決策,但一切都是由職員的手制造的。如果你把這些職員像可樂瓶子那樣喝完瞭就扔瞭那樣對待,那麼他們會怎麼想?

2,創業精神的喪失。追求紙面上的短期業績,有時也會導致 " 維持現狀 " 成瞭第一責任,不出現赤字,是最重要的經營目標。比如夏普的第二代、第三代經營者不能傳承第一代的創業精神一樣。日本大企業的經營者們陷入瞭保守經營。

3,中國等亞洲國傢的制造業崛起,已經漸漸縮短和日本的技術差距瞭,日本由領跑者,變成同一起跑線的競爭對手。同時由於中國成本優勢等原因,日本已經被漸漸拋到後面。

4,追求極致的匠人精神丟失或走偏。" 追求極致 " 是日本工匠精神的核心,Monozukuri 、改善精神,這些核心思想曾經令日本的制造業創造瞭世界的輝煌。但是,由於日本大企業病的盛行,辦公室政治導致他們互相內耗,失去瞭動力。另一方面,過度追求 " 匠人精神 ",未必能制作出符合市場主流需要的產品,自然會在商業上得不償失。

日本制造的未來和對我們的啟示

日本,一個看似貪婪的國傢,我不斷地聽到的是他們制造新商品的願望。但在追求企業目標的時候,忘卻瞭真正的創業精神,神戶制鋼誘發的日本制造業信譽危機值得我們思考。

日本企業保持瞭很長時間的競爭力,但是隨著日本老年化社會的到來,以及中國的崛起,日本制造業勢必有瞭強弩之末的感覺。中國一方面借鑒日本優點的同時,也不能忘記日企所犯的錯誤。這不僅是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真正含義,而且也是我們實現中國夢的基本保障。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傢稿件,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平臺觀點,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關註觀察者網微信 guanchacn,每日閱讀趣味文章。

精彩圖片
文章評論 相關閱讀
© 2016 看看新聞 http://www.kankannew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