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看到這個主題,相信很多人會想到 " 國傢推行延遲退休方案 " 這個話題。該方案說的是,從 2018 年開始,女性退休年齡每 3 年延遲一歲,男性退休年齡每 6 年延遲一歲,直到 2045 年同時達到 65 歲退休。
這個話題在網上引起瞭熱議,很多人都認為不應該延遲退休,因為大傢都是希望能夠提前退休的。說實話,之前我也抱有同樣的想法,希望能夠提前退休,但最近,當我看完《百歲人生》這本書之後,我的想法就徹底轉變瞭。
我們先來聊聊《百歲人生》這本書,書中提出瞭很多新觀點,我挑出幾個跟我們退休息息相關的話題,跟大傢分享一下:
1 未來有大量職業會被人工智能所取代
這個觀點跟我之前寫的很多文章的觀點不謀而合,例如《AI 人工智能時代下,個人投資理財的 " 不變 " 與 " 變 "》以及《就業危機近在咫尺,哪些工作是人工智能無法取代的?》。
書中提到,未來社會分工會出現嚴重的兩極分化,那些最高端的、需要原創性工作的行業,比如科技業、創意產業、娛樂業等等都會被保留;那些最低端的、不需要太多科技含量的服務業也會被保留。而夾在中間一些重復性、標準化的工種,比如文員、普通技術人員等等,很快就被人工智能所取代。
如果你恰好處在中間層,那麼不要說提前退休瞭,可能你在退休之前就已經失業瞭,而且還很難找到新的工作。這也就意味著你很可能無法儲備足夠多的養老金來保障未來的生活。
2 我們這一代人有很大概率能活到 100 歲以上
這個觀點是作者通過大量的統計數據推算出來的。統計數據顯示,我們的壽命平均每年大約會增加 3 個月。這個數字其實是比較保守的,事實上比這個速度更快。拿國內數據來看,從中國建國初期平均壽命不到 40 歲,到如今截至 2016 年,中國人均壽命已突破瞭 76 歲,整整多瞭 36 年的時間。如果按照這個速度發展,我們這一代很可能平均活到 100 歲。
活得久自然是好事,但是我們的養老金準備得夠不夠呢?目前我們在計算養老金的時候往往是以 "60 歲退休,80 歲終結 " 來規劃的,也就是說養老金隻支持 20 年左右的退休生活。但是,如果我們能夠活到 100 歲的話,養老金必須要翻倍。你準備瞭足夠多的養老金瞭嗎?
3 三段式人生將被多段式人生取代
書中提到,因為壽命的延長,未來我們的人生格局也會產生巨大的變化。過去傳統的 " 三段式人生 " 將會徹底消亡。什麼是三段式人生?第一段是 30 歲之前,我們主要都在學校裡學習,稱之為學習階段;第二段是 30 歲到 60 歲,我們主要都在公司裡工作,稱之為工作階段;第三段是 60 歲以後,我們開始退休安度晚年,稱之為等死階段。
如今這種局面已經慢慢被打破瞭,比方說,在工作階段發現能力跟不上,可能又要去學校進修,學習新的技能以後,再開啟一份全新的事業。而在等死階段又發現養老金不夠,可能就需要延長工作階段。
當然,更重要的是,大部分的老年人並不想過無聊的老年生活,他們往往會希望自己的晚年生活能夠更加豐富多彩,最好是還能夠為社會創造一些價值,獲得更多的成就感。比方說,60 歲甚至 80 歲都仍然可以去學一門技術,然後再去創個業什麼的。這個不關乎賺不賺錢的問題,而是通過折騰讓日子過得不那麼無聊。我相信,這種事情在未來會越來越常見。
4 自我更新,自我革命,擁抱新事物
像剛才所講的那三點問題被提出來以後,我們有什麼應對策略嗎?書中的第四個觀點其實就回答瞭這個問題:自我更新,自我革命,擁抱新事物。說得簡單一點:隻有懂得變化,順應變化,然後主動去變化的人才會活得越來越瀟灑。
人的骨子裡是害怕變化的,但是現在卻處在一個快速變化的新時代當中。為瞭適應這個時代,我們不能局限自己的思維模式,要懂得變通,主動從 " 三段式人生 " 當中跳出來,享受 " 多段式人生 " 的美好。
就拿我自己來說吧,我每隔兩三年就會要求自己學習一項新技能或是嘗試一個全新的領域,從而突破自己原有思維模式的限制。這些年,隨著互聯網技術的普及,資訊也更加發達瞭,我們學習技能的速度也應該加快。我正嘗試在更短的時間內能夠基本掌握一項新技能,比方說,我要健身的話,就可以聘請最專業的健身教練指導我,再加上勤奮的訓練和科學的飲食,一年時間足以讓我的體形發生明顯的改變。
當然,還有很多技能已經列入瞭我的學習計劃當中,例如:英語、舞蹈之類的。你也別覺得我學舞蹈有什麼奇怪的,剛才也說瞭,未來娛樂業將會非常發達,說不定以後我還能在娛樂業有所發展,這誰知道呢?
最後,還是說回到退休養老的問題上。提前退休這個想法我覺得已經不適合時代的發展。我們其實可以換一種想法:如果我們一直都是在做自己喜歡的工作,同時工作本身又能夠提供給我們更多的成就感,那為什麼我們不一直工作下去呢?所以說,推翻提前退休的想法並不是被迫的,而是我們主動選擇的結果。
與其被淘汰,不如自我更新;
——周穎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