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我想和母親談談。
前兩天,香港與臺灣分別確定選送瞭參戰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的電影,香港選送瞭《一念無明》,臺灣地區選送瞭《日常對話》,相比起在臺灣金馬獎與香港金像獎都斬獲新晉導演的《一念無明》來說,《日常對話》的知名度就要小得多。
然而《日常對話》卻早已在今年柏林電影節泰迪熊獎和臺北電影獎拿下瞭最佳紀錄片的獎項,實力相當不俗,此次也是臺灣首次選送紀錄片角逐奧斯卡最佳外語片。
這部影片是導演黃慧偵的長片處女作,第一次拍攝就能獲得如此高的榮譽,與侯孝賢的監制不無關系,而且侯孝賢算是全程為這部紀錄片保駕護航,為拍攝申請資金,借自己的名號給導演去籌備,還推薦瞭自己的禦用配樂林強,給這部電影做音樂,曾為蔡明亮做剪輯的剪輯師雷震卿也出手相助。
受到這麼密切的關註,主要是因為這部電影的主題。
今年 5 月 24 日臺灣大法官宣佈臺灣現行民法不允許同性結婚是為違憲,須於兩年內修法,此消息一出,雖然同性婚姻在臺灣依然還未能合法化,但最多再等兩年就可以瞭,真是臺灣 LGBT 群體的一大喜事。
盡管爭取到瞭法律上的支持,但從民意調查的結果來看,觀念上的支持者與反對者似乎一直勢均力敵。
數據來源:維基百科 " 臺灣同性婚姻 " 詞條
從結果來看,可以基本得出一個結論,年輕人更支持同性婚姻,而年齡越大反對者越多。
而《日常對話》中講的,就是一個大齡女同性戀的故事,而她是導演的媽媽。
為什麼要拍這樣一部記錄自己母親的影片?導演自白,她作為一個影像制作者,常常講述別人的故事,卻沒有勇氣面對自己,所以她不想再回避。
我們在影視作品裡看的 LGBT 群體,更多都是聚焦在年輕人的身上,關註他們的性覺醒,或懵懵懂懂跌跌撞撞地發現這個世界對他們的殘酷,或表達愛之純粹與性別無關。
卻很少看到關註 LGBT 老年群體的影像,難道他們就不會老嗎?出櫃之後父母的言論,聽到出現的次數最多的就是 " 你老瞭之後怎麼辦?" 因為我們的傳統裡有句話叫做 " 養兒防老 ",既然是同性戀,那就沒有 " 兒 ",那如何 " 防老 "?
就算老瞭,膝下有女,依然還是要被 " 男大當婚,女大當嫁 " 所束縛。
隻要活著,總會有人對你的不同有所好奇,現在輪到你的小輩在發問。
而影片的主題也不僅僅隻是 LGBT,從預告片和各方的介紹來看,還有傢庭的主題,講述異性戀女兒和同性戀母親如何勇於去坦誠自己,跨越彼此之間的不理解。
導演並非是出生於兩個同志媽媽的傢庭,那個時候臺灣還沒有那麼開放,她也有一個爸爸。她的媽媽是迫於社會壓力而走進婚姻的,但也因此註定瞭這段婚姻會破碎的結局。她的爸爸嗜賭,拿走傢裡所有的錢財,還會傢暴她的媽媽,最後隻得逼得媽媽帶著她和另一個姐妹離開這個爛泥一般的傢庭。
這樣的傢庭並沒有使得母女之間的親情更加融洽,反而因為傢庭的破裂和母親的性向,使得彼此之間隔閡很嚴重。
導演試圖與母親溝通自己的拍攝——
卻得來母親冷冰冰的抗拒,從肢體語言上來看是一直回避鏡頭——
但正如片名《日常對話》所揭示的,導演想要表達的主題,就是人與人之間的交流,她選擇從與最親卻最陌生的人入手,這種交流的關系是平等的。都經歷過青春叛逆期的我們其實也知道,最血濃於水的傢人往往是我們最陌生的朋友。你敢和母親像朋友一樣坐下來掏心窩子地談一談嗎?我不敢。
這樣的 "little talk" 並非局限於母女之間的瑣事,並非隻是一場談心,而是導演從 1998 年到 2016 年花瞭 18 年時間拍攝下來的多次溝通,從母親的生活經歷中看到性少數人群的困境、女性的社會地位等大命題,這也是本片為何能突破重圍拿下柏林泰迪熊獎的理由。
本片會在本屆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獎上獲得一個怎樣的名次,還無法定論,但衷心希望華語電影界能有越來越多如此優秀且真實的影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