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三變正宮,正宮變小三,果然偷情才是最爽的
文章、陳赫、陳思成,陶喆、林丹、王全安。娛樂圈出軌男星之多,都可以合演一部大戲——《出軌者聯盟》。
然而,單方出軌常見,雙方出軌難找。
如果說出軌者之間容易惺惺相惜,那麼夫妻二人同時出軌,就隻能說 " 不是一傢人、不進一傢門 " 瞭。
單方出軌常常以 " 原諒 " 或 " 離婚 " 收場,雙方出軌呢?我們很難想象這樣的傢庭將發生怎樣的化學反應。
而這正是這部電影試圖著力為我們展現的 ——
《那些愛人》
The Lovers
影片開場,兩對情侶現身:邁克和露西,瑪麗和羅伯特。
都多大瞭,還玩兒什麼黃昏戀
然而,這兩對並不是夫妻,其中的邁克和瑪麗才是。
他們婚姻早已沒瞭親密和溫情,剩下的隻有欺騙、尬聊,然後同床異夢。
在屋裡談話都要隔好幾米,互相遙望;瑪麗立於冰箱一側,全程未踏入廚房、且毫無幫廚之意:
不想聊就別聊瞭唄,何苦互相為難
睡覺前,各看各的手機;上床後,兩人的幾句對話也采用分切鏡頭,直至關燈,他們都沒有分享同一畫框空間:
導演用鏡頭語言表明瞭他們彼此的疏離,分手也隻是遲早問題。
在情人那邊,他們也都到瞭需要給出個交待的時候,這樣的地下戀情畢竟不是長久之計。
露西催促邁克跟老婆攤牌,邁克卻以兒子回傢怕傷他心為由,試圖推脫。
羅伯特是個作傢,作為男小三,他內心敏感脆弱,女朋友一直不給他一個明確答復,讓他無法思考、食不下咽。
這天,邁克本打算約老友喝酒,卻因對方時間不巧順延到瞭下周。剛吵完架的情人露西打來電話,他可能沒心情約會,就敷衍過去瞭。
怎樣敷衍?
邁克為男性同胞們上瞭一堂生動的 " 如何睜眼說瞎話 " 示范課程。
首先,電話鈴聲響起,手機顯示 " 工作 "(敢不敢再假一點):
聊不幾句,露西應該是想今晚見面,邁克明明有空,卻說:
可這樣還顯得不夠真、不夠生動,所以邁克立馬佯裝對面來人,張口就喊朋友名字。
即使對面是一堵墻,即使四圍空曠無人,邁克依然演得起勁,表情豐富。
看來,對女人說起瞎話來,每個男人都是影帝。
邁克拖著疲憊的身軀回傢,開門看到老婆也在,二人不由驚詫:
妻子正在喝酒,丈夫也就拿瞭杯子倒上,然後一起坐在沙發上看老電影,從他們不自然的肢體動作看來,這樣的共處時光定是許久未曾有過瞭。
這是個好的苗頭,也為之後劇情逆轉做瞭鋪墊。
翌日夜,邁克早早入睡,剛跟羅伯特偷情回來的瑪麗躡手躡腳進瞭臥室,蓋被入眠。(看來早已熟諳此道)
睡前二人還是照舊背靠背顯得疏遠,但不同的是這次他們出現在瞭同一畫框,看來有戲。
果然,第二天一早,倆人竟不自覺抱在瞭一起,那一刻他們嘴唇之間的距離隻有 0.01 公分。
這就尷尬瞭。
兩個許久未曾親熱的人,突然在無意識中親瞭對方,那種奇妙的化學反應,隔著屏幕都能嗅到。
尷尬之後,趕緊各幹各的。
妻子煮完咖啡回屋穿鞋,丈夫洗完澡以浴巾裹身;此時,金風玉露一相逢,幹柴烈火一把燒,你懂的。
後面的劇情基本可用兩個詞概括 "they fuck"。老夫老妻重燃愛火,精力旺盛各種啪啪啪。
有人說這是嫉妒使然,然而此時他們還並不知道對方已經出軌。這是一種比嫉妒更微妙的心理狀態,當兩個人身體和心理都隔離太久," 小別勝新婚 " 的感覺反倒悄悄滋長。
兒子帶女友歸傢,他提前打瞭預防針:
兒子的聲音提前入畫,形成的聲畫對位讓夫妻相依偎的畫面顯得諷刺
註意,兒子作為白人,找瞭個有色人種(棕色?)女友,美式政治正確。
結果回到傢,兒子在廚房外偷瞄到父母纏綿,大為驚異:
到後來,他們也都知道對方有瞭別人,那種將要失去對方的感覺反倒讓他們互相抱得更緊。
可他們仍沒有放棄與各自情人的幽會,抉擇慢慢逼近,他們愈加困惑:明明早已下定決心,此時卻為何陷入兩難境地?
他們會回歸傢庭嗎?還是依然選擇分離?
其實,這兩人的表現不像結婚幾十年的老夫妻,倒像正經歷七年之癢的小夫妻。
大部分人的父母應該更像英國手繪動畫電影《倫敦一傢人》中的父母,他們的愛情沒那麼多傳奇、波折,更沒有不必要的矯情,就是平平淡淡的傢庭生活。
為何要折騰得死去活來?那些貌似平凡無奇卻處處顯影於細微之處的愛情,才更值得我們銘記。
但這樣的故事常不受創作者和觀眾待見,因為不刺激、不夠有戲劇性。
《那些愛人》裡這兩位,說到底就是一個字——作。
愛就留下,不愛放手;自己作死,又能怪誰?
一定會有人不同意瞭:這就是愛好嗎?因為愛,才會徘徊糾結、死去活來。好,那我們就來聊聊小年輕們熱衷的 " 愛情 " 話題。
當然,於連的一傢之言沒人要聽,我們就來看看三個著名國際大導是怎麼表達的。
小輩的先來——韓國導演洪尚秀。
他 2008 年的作品《夜與日》中,男主是個畫傢,因為在韓國的時候跟美國交換生一起抽大麻害怕被警察抓,所以一個人跑到巴黎避難。
惡劣的居住條件和百無聊賴的生活讓他心情低落,偶然中他結識瞭女主柔貞,看人傢生得水靈他便強行表白,反正洪尚秀電影你懂的,男人再猥瑣也能贏得美人心。
兩人沒爽多久,身在祖國的妻子傳來懷孕的消息,他開始矛盾自責 ……
洪導鏡頭下的女人都是欲望的客體,她們美麗溫柔,一顰一笑總能喚起男人 " 性致 ";她們單純善良,男人幾句甜言蜜語就會暈頭轉向。
男人一心想得到她們,這更多是一種征服欲,一種赤裸裸的動物兇猛。這可以叫愛情,也或者不是;就像一見鐘情,也可以說是見色起意。
《夜與日》的男主為何自責?他覺得對不起獨自在國內養胎的妻子;又為何矛盾?因為他更想占有眼前巴黎這位柔美女孩。
好像都和愛情不怎麼搭邊。
第二位——法國導演埃裡克 · 侯麥。
他 1972 年的作品《午後之愛》,講述瞭踏進婚姻圍城的弗雷德裡克,是巴黎一傢小公司的職員,但他不安於老婆孩子熱炕頭的庸常,每到午後,便幻想與其他女人纏綿。
直到舊情人克洛伊出現,熱烈奔放的她數次勾引男主,弗雷德裡克恐把持不住。
最終,他沒有走入道德禁區,心慌意亂的弗雷德裡克飛奔回傢,抱著妻子就是一番傾訴衷腸。
他說我害怕孤單,卻無法對任何人訴說;
他說我自以為目前的一切都是理所應當,其實隻是自己因忽視而冷漠;
他說自己最大的錯誤就是懈怠,結婚後沒能好好與妻子溝通交流。
男人啊!隻有等到快要失去才會懂得珍惜,他不是不愛瞭,隻是仍不夠成熟。
最後的重磅大佬——英格瑪 · 伯格曼。
相比其它晦澀的作品,伯格曼 1973 年這部《婚姻生活》則顯得 " 親民 " 許多。它最初是伯格曼拍攝的六集電視劇,共 295 分鐘;電影版為 167 分鐘,獲 1975 年金球獎最佳外語片。
幾個婚姻場景,四位出鏡演員,一對悲歡怨偶,伯格曼用一次極簡主義表達,對婚姻本質進行瞭獨具個人特色的哲理式剖析。
他借男主之口,傾吐瞭自己關於孤獨的見解:
" 孤獨是絕對的,除此之外的一切均是幻象。千萬別有所期盼,煩心事倒是總有的;若是好事降臨,那終歸是好的。但千萬別指望能擺脫孤獨,人們總能在宗教、政治、愛情和藝術這些東西裡找到歸屬感,但孤獨終是不可避免的。"
他也借女主之口,告訴我們 " 幸福就是滿足 ";
最重要的,還是最後兩人在海邊小屋內相擁,感嘆著 " 我不認為我曾被誰愛過 "。
伯格曼還是沒忍住,他以哲理的方式闡述愛情,悲觀而厭世。
所以,繞瞭這麼一大圈,從三位國際大導眼中的欲望、溝通、孤獨,再回到《那些愛人》,那對疏遠許久又重尋激情的中年愛侶,真的是因為愛情又回到一起瞭嗎?
恐怕更多的還是嫉妒帶來的占有欲、以及在夫妻關系中意外發現的偷情的歡愉。
愛從來不止是愛本身,還有圍繞其周邊的種種人性蕪雜。
可什麼才是真正的愛情?又沒人可以定義、也沒人能說得清。它本就是情感和欲望混雜的產物,誰多誰少,大傢都有自己的配方。
鄧麗君演唱、羅大佑作詞的歌曲《愛的箴言》裡有一段:
愛是沒有人能瞭解的東西,
愛是永恒的旋律;
愛是歡笑淚珠飄落的過程,
愛曾經是我也是你。
借用洪尚秀兩部電影的片名做一下總結陳辭:
別輕易說這就是愛,因為那很可能隻是《生活的發現》;別輕易說這不是愛,因為你《懂得又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