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動物之中的 " 建築師 ",大傢第一時間會想起誰呢?蜜蜂、白蟻或者是織佈鳥?無論如何,相信很多人在聽到這個問題時,腦子裡蹦出來的前三個名字應該都不屬於哺乳動物,因為在我們的印象當中,哺乳動物很少會去 " 搭建 " 一些什麼東西來作為自己的巢穴。不過凡事皆有例外,今天要給大傢介紹的是我們哺乳動物當中最厲害的一位 " 工程師 " 和 " 水利專傢 " ——嚙齒目,河貍科 Castoridae,河貍屬 Castor 的河貍 Castor canadensis。
我聽見有人誇我!圖片:Steve / American Beaver
帶槳遊泳的大老鼠
和之前介紹過的海獺、水獺類似,河貍也是一種半水棲動物,身上也帶著大量適應水棲生活的特征,包括放水和保暖性能超強的皮毛,長有蹼的腳以及可以自主關閉的鼻孔等。但在河貍身上有著一個其他水棲半水棲哺乳動物都不具備的、可以被視作是標志的特征——真 · 槳狀的尾巴。
出來遊泳豈能不帶槳!圖片:Cheryl Reynolds / Worth a Dam organization
與海獺那種大圓毛氈筆狀的毛茸茸的粗尾巴不同,河貍的尾巴可是高度特化的產物。河貍尾椎骨的椎體呈縱短橫長的扁圓型,兩側橫突發達,結構緊密,看起來幾乎就是連成一片的骨板狀。在這樣的尾骨外面附著著一層緊致的肌肉和特殊的、角質化的皮膚,組成瞭一塊堅硬、致密的 " 槳 "。有瞭這麼神奇的 " 工具 " 的輔助,河貍在水中遊泳的速度可謂非常驚人。
不過,盡管看起來像一張槳,但是河貍的尾巴還是可以以波浪形的方式運動的,那可是一種既能兼顧推進力的需要,又能減少在運動過程中受到的水的阻力的、高效的運動方式呢。
現代河貍的骨骼,註意看尾椎骨的形狀和排列。圖片:beaver-skeleton-diagram
曾經存活在地球上的巨河貍,尾部的結構和現代河貍明顯不同。圖片:beaver-skeleton-diagram
這麼一條標志性的大扁尾除瞭能夠在劃水的時候為河貍提供非常強大的推進力之外,還有一個非常有意思的使用方法。不過在這裡先賣個小關子,在後面回過頭我們再來談談。
所以說,如果有人拿著一隻尾巴帶槳的動物的照片,然後和你說:" 哎呀~這隻水獺(海獺/旱獺/土撥鼠 ……)真的好可愛唷~" 的時候,你也可以嘗試著把自己的慣用手的手指並攏成槳狀,然後給 TA 來那麼一下 ……(當然啦,開個玩笑,暴力是不好的喲~)
哺乳界最強的土木工程師
在自然界當中,像人類這樣,會為瞭改善自己的生活條件而去改造自然環境的動物並不多見,而河貍則是其中的佼佼者。話不多說先上圖,來給大傢一波視覺沖擊:
河貍修築的大壩,右方遠處的那個木頭堆就是河貍傢(咦?)。圖片:Philippe Clement / naturepl.com
這個超豪華的木質結構的大壩,就是河貍的傑作,又被稱作河貍壩。由於河貍的分佈范圍多在高緯度地區,作為半水棲動物的它們,在大冬天如果帶著一身濕漉漉的毛發鉆出水面的話,很有可能會被凍死。因此防寒抗凍成為瞭它們築巢的第一優先事項。然而,和選擇穴居的水獺不同,河貍很顯然把全部的技能點都點在瞭 " 築巢 " 上面。其巢穴設計之精巧,即便是放在人類文明之中看來也足以令人感到震撼。
足以截斷一條河的河貍壩。圖片:PBS/ YouTube
來個人站在旁邊再直觀地感受一下河貍壩的大小。圖片:animalproson
河貍巢穴的主體是一個結構復雜的 " 構築物 "。它們通常會在自己棲息地的水體當中選擇一塊相對幹爽的小沙洲或者濕地——通常如果上面能直接找到一棵樹的話會更好——用軟泥、草、落葉和小樹枝鋪出一片 " 地基 "。河貍會將木頭沿水路搬運到這片地基之上,用樹枝和泥土、碎石等,一層一層地搭建出一個巨大的拱頂,而這就是整個河貍傢族生活起居的場所。
通風性能良好的木堆能夠保持巢穴的幹爽,用來鋪地面的泥土和草木在腐爛降解時能產生一定的熱量維持巢穴的溫度,使這裡成為一個冬暖夏涼的好地方。
河流中央的河貍傢。圖片:Doug Wechsier / naturepl.com
河貍會在這個起居室的下方預留出多條向下開口的通道作為出入口。這些通道的外側開口會設置在水面的下方,隱秘而且難以抵達,足以防范河貍的各種天敵。為瞭確保這個開口能夠一直被水淹沒,河貍便築起瞭雄偉壯觀的河貍壩,建起 " 水庫 " 來。
河貍巢穴的一個簡單示意圖。圖片:SlideShare
首先,河貍會用一棵粗長的木頭作為整個大壩的 " 基石 "。這根木頭會被橫置在築起巢穴的水池的一個 " 出水口 " 處。在成功攔截流動的河水前,河貍會進行多次的嘗試,直至找到一個最合適的,既能截斷水流,又能確保大壩的 " 基石 " 不被水沖走的位置,開始這一項巨大的工程。放下 " 基石 " 之後,河貍會在水流變緩的一側開始沿著與 " 基石 " 垂直的方向堆放一些粗樹枝和木材,加固壩體。隨後以縱橫交錯的方式,一層一層地搭建出整個大壩,直至壩體變得足夠堅固結實。
修補堤壩的河貍,仔細看構築堤壩的材料可不僅僅是木頭。來源:PBS / YouTube
在整個修築過程當中,河貍還會不時返回到巢穴中去觀察情況——如果蓄水深度不足以淹沒通道的入口,河貍將會繼續加固加高這個堤壩;反之如果水位過高,可能淹沒幹燥的起居室的話,河貍則會嘗試拆除部分大壩以減少蓄水量。這一個加建和拆除的工程是一種長期而持續的維護工作,特別是在雨季和凌汛期來臨的時候,如果不提前做好準備的話,冰冷的湖水可能就會淹沒整個巢穴——一旦發生這種情況,河貍就不得不放棄自己的傢,舉傢遷徙到另一個地方去重新謀生瞭。
河貍一傢準備開溜。圖片:Mercury Freedom
出擊!槳尾必殺!
既然建造一個傢是那麼艱難的一件事情,河貍自然是一種非常顧傢的動物。它們通常會以傢族為單位群居,而且很多時候相鄰幾個傢族之間會形成一種合作關系,共同建築起規模驚人的巨型堤壩,並且共同肩負起維護堤壩的責任。然而作為一種沒有什麼攻擊手段的動物,一旦天敵找上門來,河貍又不願意輕易放棄這棟 " 別墅 " 的時候,它們要如何保衛自己的傢園呢?
很顯然 …… 現場啃翻一棵樹然後祈禱它落在天敵頭上是不現實的 …… 所以在這種時候,它們會使用到它們唯一的 " 武器 " ——尾巴。
吃俺老貍一槳!圖片:Tom & Pat Leeson / www.ardea.com
河貍可以在淺水區域采用突然下潛,同時用力將扁平的尾巴拍向水面的方式制造出巨大的響聲,並以此嚇跑大多數入侵者。而當這種聲音武器起不瞭作用的時候,它們也會冒死嘗試遊近入侵者,然後將尾巴直接甩在它們的臉上——相信大傢也有過被傢長扇巴掌的經歷,以河貍尾巴的結構和肌肉強度來說,被河貍扇上一尾巴絕對隻會更疼 ……
河貍難過高樹關
提起河貍大傢應該都會聯想到,河貍是一種非常擅長於啃樹的動物。在修建巢穴和搭建河貍壩的過程當中,它們對周邊的樹木的破壞力可謂相當驚人。那麼問題來瞭,河貍會不會被自己啃倒的樹砸死呢?答案是 …… 會,而且不算罕見。
還是嗑小樹保險點。圖片:Daderot / Wikipedia
需要指出的是,河貍雖然是一位天生的 " 工程師 ",但它們也有一個比較致命的問題,那就是——跟著感覺走。也就是說它們在選擇啃哪棵樹的時候,並沒有一個非常明顯的選擇策略,一般來說隻是選擇一個大概范圍,這就導致瞭它們偶爾會嘗試去放倒一些明顯超出它們能力范圍的大樹 ……
此外,與人類在伐木時有針對性地側面砍口不同,河貍在啃樹的時候,是轉著圈圈,像啃玉米似的來的 ……這就導致一棵樹啃完一圈之後,完全無法判斷它會在何時倒下、會向哪個方向倒下。因此,河貍在閃躲倒下的樹木時,隻能靠猜。就跟當年我填高數答卷的時候一樣,猜對瞭,及格,存活;猜錯瞭 …… 嗯 …… 大傢都明白的 ……
萬萬沒想到,河貍也要被高數折磨 …… 繪圖:翼狼 Elang
所以,要活出彪悍的河貍生,還真的是挺不容易的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