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科學男神 Dr. 魏:真想培養聰明的孩子,你之前的做法可能都錯瞭

10-07

今天是國慶長假第 8   天,假期外灘君精選瞭

8   篇往期好文與大傢共度雙節,此為第 8   篇。

看點   因《最強大腦》為人熟知的 Dr. 魏,他本人是北京大學心理與認知科學學院教授,在采訪中,他談及市面上很多流行的腦科學都是錯誤信息,尤其是在育兒領域。同時作為兩個孩子的父親,Dr. 魏認為孩子早期大腦發育的特點是可塑性極強。在一階段傢長是孩子的所有,不要過早讓孩子接受體系化教育,註意營造傢庭微環境,會深遠地影響孩子的潛能。

文 | 吳妍嬌     編輯 | 李臻

2014 年,因為《最強大腦》這檔風靡全國的電視節目,科學界出瞭一位新男神——魏坤琳,北京大學心理與認知科學學院教授,不過他更為人熟知的身份是 "Dr. 魏 "。

上周,在 TedxKids 的會場上,外灘君見到瞭這位傳說中的科學男神,一襲幹凈的白襯衫,再配上年輕帥氣的眉眼,讓我很難相信魏坤琳已經是兩個孩子的爸爸。尤其是在我最初的印象中,他那句 " 科學是我評判的唯一標準 " 的口頭禪讓所有觀眾記住瞭這位理性的判官,而那個時候,他還是一副有棱角而充滿權威感的科學傢形象。

也許是孩子的誕生,推著魏坤琳不自覺地將所學往育兒上靠。在這幾年裡,他慢慢發現,市面上流傳的有關腦科學的錯誤信息多到難以想象。尤其到瞭育兒領域,情況似乎更誇張瞭," 根本沒法看 "。

作為愛貝睿兒童實驗室主任,魏坤琳驚異於育兒領域中偽科學的流傳,想要正本清源,讓育兒有科學依據。或許是作為兩個孩子父親的身份,Dr. 魏一談起育兒的話題,語速飛快卻邏輯清晰,依然保持著科學傢的嚴謹和理性。

你還敢不重視學前教育嗎?

Dr. 魏自己的兩個孩子年紀還小,尚處於學前階段,大概也是這個緣故,他對學前教育的話題頗有些心得。他反感 " 早教 " 一詞。這聽上去像是要把孩子押到教室裡,讓他們早早地接受體系化教育。

在 Dr. 魏看來,兒童教育是相當特殊的,成人世界做什麼都有規則,但做父母是沒有說明書的。

對於學前階段的孩子來說,父母可以說孩子的全部,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而恰恰 0~3 歲或者 0~6 歲是兒童大腦發育的一個飛速時期,這個時期的教育會對孩子產生長遠的影響。

在這個圖表上,x 軸是孩子的年齡,y 軸是孩子腦重的變化。孩子出生的時候,腦重隻有成人大腦的 25%,到三歲的時候就到瞭大概 85%,6 歲的時候其實跟成人大腦已經非常接近瞭。

" 在這個過程中,大腦產生瞭翻天覆地的變化。這個變化期,我們叫做聰明養育的黃金期,這個時期恰恰是沒有系統的學校教育的階段,所以這個時候的環境和教育,很大程度上是我們傢長給的。"

除瞭腦重以外,大腦中神經元的聯接更為重要,因為神經元之間的聯接才是大腦運算的實質。

寶寶的大腦 0-3 歲之間有一個非常快速的增長過程,神經元之間建立大量的連接。0-3 歲先建立大量的聯結,然後開始修剪。修剪哪些,留下哪些,這些是後天養育可以塑造的。

這裡要說到,人的神經系統有一個最基本的特點叫非用即失。具體來說就是,你給大腦什麼樣的刺激,處理那些相關刺激的聯接就被加強,而沒有用到的就會被修剪掉,而這個提供刺激的過程就是我們養育的過程。

因此,早期大腦發育的特點是可塑性極強,各種能力同時發展,但是每種能力有自己發展的敏感期。當然,我們不是說孩子長大以後就不能發展能力瞭,隻是很多能力的關鍵期在兒童時期。而在這個敏感期裡,傢長是起到主導作用的人。

" 有時候你可能沒意識到,我們的一言一行都在影響孩子。你塑造的傢庭的這個微環境,會深遠地影響孩子的潛能。"

Dr. 魏舉瞭一個例子:

大腦中有一套鏡像系統,同一組腦區、同一個腦網絡,在人完成某個動作的時候被激活,同時他在觀察別人完成同樣的動作的時候也會被激活。在看別人的行為,和自己做同樣的、有目的的行為的時候,都會被激活。這其實是顯示瞭人天生大腦中間就有進行模仿學習的功能。

具體到孩子教育的問題上,就表現為傢長自己做出什麼樣的行為,孩子都會不自覺地模仿。Dr. 魏談到瞭現在極為普遍的 " 手機控 " 問題。

" 我們大人有很多壞習慣,比如拿著手機就不松手,特別是一些需要跟人打交道的工作,特別需要社交媒體的工具,有任何風吹草動就要立馬做出反應,所以大人的註意力是切成非常小塊的。但我們要想,同樣的工作行為會不會帶到傢庭裡去,你是不是在孩子面前也是隨時掏出手機,那麼即使你在跟孩子玩,你的註意力也是分散的。你註意力分散的行為,孩子都會模仿、學習,那麼他的註意力培養就會出問題。"

在 Dr. 魏看來,在早期教育過程中,傢長就是孩子的所有。孩子會學習大人的一切行為,他會在傢長營造的微環境裡生長,所以必須要註意各種細節。

智商≠智力,智力培養大有名堂

全天下的父母最希望自己的孩子擁有兩樣東西,健康和聰明。健康,以現在的醫療水平和營養水平,一般問題不大。但是聰明,怎麼讓小孩更發揮他的潛力,培養他的能力和興趣,這就需要一定的技巧和知識瞭。

Dr. 魏有一套著名的真智力理論,說智商不等於智力。

智商,是用一套標準的題目測試智力的一部分。它的核心在於 " 工作記憶 " 和 " 處理速度 "。

而智力,則是一個更大的范疇。智力的核心是學習能力,包括形成概念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這裡不得不提到三種不同的智力和三類聰明人的概念。這世上大體有三類聰明人,第一類是天賦的高智商;第二類是你常年學習和工作經驗養成的技能;第三類是理性的反省能力,即擅長做理性的思考。

而這三類聰明人,在神經科學上或心理學上,與之相對應的是三種智力。這三種智力分別是神經智力、經驗智力和反省智力,由 Perkins(戴維 · 珀金斯)提出。

接下來,我們要提出一個聰明的公式。

基礎在神經智力和經驗智力上面,但理性智力和反省智力相當於一個放大器。

" 如果做一個不恰當但是比較方便的比喻,其實可以把大腦看做一個運算機器,電腦的硬件就是神經智力,軟件是後天學習。你可以裝很多軟件在上面,那就是你的經驗智力。反省智力相當於操作系統,它可以把你硬件和軟件的優勢發揮到最大。"

所以常被我們掛在嘴邊的智商,其實就是指神經智力,而這裡面很大一部分的確是由基因決定的。

但同時,我們也發現,真正起到決定性作用的、使人的智力呈指數增長態勢的,是反省智力。它可以統籌調配前面兩個智力資源,所以非常重要。

反省智力和人類的理性密切相關,具體來講可能有三個主要的關鍵詞:

第一個關鍵詞是是策略。策略是你用腦、幹事、思維的方法。你見過在你們班上學習成績很好的同學,但他沒有成就一番非常大的事業。他們很多人缺的就是稍微高層次一點的策略,缺一套做事、做人的方法。

比如說思考某一個問題的時候,常人是從一個角度思考一個問題,聰明人會從四五個角度思考同樣一個問題。" 我會註意引導小孩換著角度思考問題,甚至是換位思考問題。把事情之間的聯系給指出來,幫助他來推理。"

第二個關鍵詞叫積極態度。這個詞很好理解,人生是一個長跑,你的人生中有很多挫折,你如果沒有一個積極的態度,沒有一定的韌性,你是成就不瞭大事的。以往我們知道這個東西重要,但是並沒有把它劃進智力的范疇。

" 在這方面,我從來不誇女兒聰明,我隻會說你做的不錯,但是如果進一步做這個和那個的話,可以做得更好。這樣的目的就是防止她把自己的成績歸結為自己聰明,而不是歸結在自己的努力上。這樣她遭受挫折的時候,她會想到,自己隻要足夠努力的話,再繼續嘗試的話,才有可能成功。所以說,表揚,是培養積極態度的一個好機會。"

第三個反省智力的關鍵詞叫自我監控和管理。這個概念和我們中國人講的情商有點類似,但又不完全一樣,它不僅僅指的是跟人打交道的能力,更多的是指:你知道你處於事業的哪個階段,你知道怎麼樣調控時間,安排事情的優先級,知道如何調節自己的情緒,而不是放任情緒。還有懂得調動自己的認知資源去解決問題。監控自己、管理自己,這也是智力的一部分。

除瞭上述三個關鍵詞以外,其實還可以列舉出很多其他的能力,例如我們常說的創造力,又比如解決問題的能力。

Dr. 魏把兒童早期能力發展分為瞭智力、情緒、語言、運動、創意 5 個方面,這不是一個教科書式的劃分,但是是一個老百姓可以理解的對兒童能力的劃分。它們其實涵蓋瞭兒童早期能力發展的主要方面。

Dr. 魏說,在這個五腦體系下,我們的傢長應該在每一個方面都進行針對性地培養,而不是在孩子這麼小的時候,就去強調揚長避短。" 揚長避短等到孩子大一點再說,小時候應該更加全面一點。"

成長型心智 VS 固定性心智

在斯坦福教育理念中,有一個叫 " 成長型思維(growth mindset)" 的概念,它是相對 " 固定型思維(fixed mindset)" 的一種心智模式,被公認為近幾十年裡最有影響的心理學研究之一。而外灘君之前采訪過的斯坦福數學教授 Jo Boaler 也曾強烈地鼓勵孩子擁有成長性心智。

所謂 " 成長性思維 "(growth mindset)是指,相信頭腦是可塑的,智力或聰明是可以通過後天努力獲得的,他們認為自己可以學習任何東西。

而與此相對的是,那些具有 " 固定思維 "(fixed mindset)的學生則認為自己智力有限,能學的東西也自然有限。他們傾向於在失敗或犯錯時主動放棄,認為 " 我天生不是這塊料 "。

而在 Dr. 魏看來,這兩種截然不同的心智模式其實和我們傢長的養育有直接的聯系。很多父母會疑惑,同樣是遇到挫折,為什麼有些孩子就能夠屢敗屢戰、不斷努力去克服困難,但有些孩子卻會輕言放棄,甚至不敢去迎接挑戰呢?

Dr. 魏認為,孩子容易放棄,沒有勇氣挑戰困難,很大程度上是因為父母誇孩子的方式不對。不同的誇獎方式其實是在給孩子灌輸不同的心智模式。比如孩子數學好,你誇他 " 聰明有天賦 ",就等於是在跟他說數學學得好僅僅是因為他有天賦,那他以後就會更關註天賦而不是後天的努力。

相反,如果你誇孩子 " 數學好,是因為你經常練習 ",這就是在暗示孩子,大人最看重的是他的努力、練習和勤奮,如果他以後想要繼續得到誇獎,就得更加努力。

前一種誇獎模式培養出的孩子,會習慣性地將成敗歸因於自己的能力或聰明程度,當挫折發生時,他們也會覺得是自己不夠聰明,天生幹不瞭這件事。而擁有成長型心智的孩子則會想,隻要我花足夠的時間和精力,我肯定可以完成這樣的挑戰。

很明顯,擁有成長型心智的人在這個社會更容易成功,會更加堅毅。這種思維方式的差別,其實是跟孩子早期教育息息相關的,而我們傢長可能忽視瞭這一點。

" 現在的小孩子比較金貴,傢長往往很呵護,管得特別多,孩子一旦遇到挫折,或者情緒上有一點小波動,傢長就恨不得馬上就跳進來,進行幹預,還美其名曰是幫孩子的忙。這也並不利於孩子形成成長型心智。"

對此,Dr. 魏的建議是:傢長不需要去隨時地幹預小孩子的探索和學習。孩子遇到的挫折是他應該碰到的成長的經歷,他會在錯誤中學習。" 腦科學告訴我們,當你犯錯的時候,大腦成長得最多。"

面向未來的兒童教育應該長什麼樣?

很多人認識 Dr. 魏,是從《最強大腦》這個節目開始的。很多人會把這位科學傢視為聰明人,但他本人卻更願意把自己定義為 " 終身學習者 "。" 在生活中,我判斷一個人是否有前途,不是看一個人是否聰明,而是看他對事物是否有強烈的好奇心,是否有強大的學習能力。"

Dr. 魏說,在當今時代,想要成為終身學習者,還得應對兩個問題:第一個信息過載;第二個學習武器落後。

第一個問題比較好理解,現在我們每個人都是," 一部手機在手,天下知識我有 ",獲取信息相當容易,但同時也帶來瞭信息過載的問題,在短時間內我們無法處理和消化海量的知識洪流。

與此同時,第二個問題也隨之而來,面對如此窘境,我們手中的學習武器似乎並不趁手,我們培養起來的學習方法和學習習慣,是在十多年前的學校教育中獲得的,是面向過去的,並不能很好地適應現在的時代。

大傢可以回想一下當初進大學時選擇的熱門專業,在畢業的時候是否還依然熱門?或者說,你在大學四年中學到的東西和你選擇的工作是否匹配?這就是教育的特點,變化緩慢,卻影響深遠。

2016 年世界經濟論壇上有一個報道指出,現在的小學生這一代人到他們將來工作的時候,現在的 65% 的工作其實現在都不存在。這意味著,我們現在的教育必須面向未來。

傳統教育往往強調的是對一門具體學科知識的掌握,例如老一輩人就常說 " 學好數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 "。但細想一下,學好數理化就真的不怕瞭嗎?不妨想想,傳統的數理化知識有多少是我們未來確確實實會用到的?

知識是流動成長的,面向未來的教育應該引導學生主動對動態知識進行探索,讓學生養成通用的學習能力,突破時空限制。

那什麼是未來看重的通用學習能力呢?在 Dr. 魏看來,可能是對數據的處理能力,對未來的預測能力,多語言能力,與人溝通的能力,覺察別人情緒的能力,創造能力。這些都是不分學科,不論何種工作都能用得上的通用能力。

" 我們不是為瞭當下,把自己的孩子塞到一個教育體系裡面受教育,然後試圖預測 4 年以後什麼是熱門的,這可能預測不準。我們應該回到人的本身,擁有什麼樣的能力,不管你以後做什麼工作,你都能用上,你都能適應這個時代,這就是我說的,面向未來的教育。"

或許面向未來的教育的其中一個目標正是:成為一個終身學習者。

正如查理 · 芒格所說的那樣:" 有一個相關的道理非常重要,那就是你們必須堅持終身學習。如果不終身學習,你們將不會取得很高的成就。我不斷地看到有些人在生活中越過越好,他們不是最聰明的,甚至不是最勤奮的,但他們是學習機器,他們每天夜裡睡覺時都比那天早晨聰明一點點。"

(文中部分內容整合自愛貝睿學堂,ID:iBrainBaby)

整合全球優質教育資源

針對 21 世紀學習型傢庭的核心需求

外灘教育邀您加入 "VIP 專享 "

點擊下圖

瞭解更多 VIP 福利

▼點擊閱讀原文,立即開通外灘教育 VIP 專享

精彩圖片
文章評論 相關閱讀
© 2016 看看新聞 http://www.kankannew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