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梅尼格欣賞圖赫爾,赫內斯則心儀納格爾斯曼。這是安切洛蒂下課後,德國各大媒體對於拜仁選帥最為統一的一條線索。但最終,兩人決定請回海因克斯,既讓人大吃一驚,又似乎在情理之中。畢竟除瞭 72 歲高齡這個隱憂外,海因克斯具備帶領拜仁重返正軌的一切條件。" 兩巨頭 " 的決定,可以讓俱樂部、球隊、輿論以及球迷信服。
在拜仁,以魯梅尼格為首的公司董事會擁有決策權,以赫內斯為首的監事會則擁有一票否決權。但自 2010 年 3 月領導監事會以來,赫內斯從未否決過董事會的決策。" 兩巨頭 " 盡管在很多事情上都會有各自的想法並不可避免地產生沖突,但就像此次選帥一樣,通過協商與權衡利弊,最終會達成一致。
隨著安帥下課,拜仁各種矛盾全面爆發。在德國媒體看來,魯梅尼格與赫內斯之間的微妙關系,或者說是越來越多公開的意見沖突,也是拜仁所面臨的一大問題。例如萊萬多夫斯基在 9 月國際比賽周接受《明鏡》周刊專訪時抨擊俱樂部轉會政策之後,魯梅尼格怒不可遏,逐一反駁之餘還有威脅波蘭射手的言論,但赫內斯對此則不以為然。最終,拜仁並沒有像 2009 年對待批評俱樂部政策的拉姆那樣罰款侍候。
又如上賽季對於讓拉姆退役出任體育主管的問題,兩巨頭的想法也有較大出入。魯梅尼格希望拉姆提前掛靴,直接管理層。而赫內斯的態度是必須從本賽季開始有人坐這個位置,不能再懸空,但他希望拉姆可以堅持再踢一個賽季。最終,拉姆如魯梅尼格所願提前一年退役,卻拒絕坐上體育主管的位置。不過到瞭本賽季初,當魯梅尼格提出讓薩利哈米季奇坐這個位置的想法,赫內斯 " 睡瞭一晚就拍板瞭 "(赫內斯語)。
眾所周知,拜仁歷史上甚至有過 " 三巨頭 "。事情要從 1991 年 10 月,即海因克斯在拜仁的第 1 次任期結束說起。當時拜仁處在比今天嚴重得多的競技危機當中,時任主席舍勒遂向貝肯鮑爾發出邀請,希望 " 皇帝 " 接掌帥印。但貝肯鮑爾的經紀人兼拜仁史上首位商務經理施萬公開指責舍勒此舉純屬公關技巧,不過是為瞭保住自己官位。施萬強調貝肯鮑爾願意幫助拜仁,但不是當教練," 他是主席位置的理想人選。" 施萬甚至還想推翻自己的繼任者赫內斯," 我可以想到赫內斯先生的替換人選,例如像魯梅尼格這樣的人。"
正是在如此四面楚歌的情況下,舍勒與赫內斯將貝肯鮑爾與魯梅尼格這兩位 " 敵人 " 拉攏到瞭自己身邊。為瞭讓兩尊 " 大神 " 能真正擁有話語權,拜仁甚至還在俱樂部執委會裡增加瞭兩個職位。1991 年 11 月底,貝肯鮑爾和魯梅尼格雙雙當選為副主席。從這個時候開始,魯梅尼格與赫內斯之間的 " 相愛相殺 " 開始瞭。
在正式當選為副主席之前,魯梅尼格就提出加大投入的設想,與其同一陣營的貝肯鮑爾也表示:" 存在銀行裡的錢如果不拿出來用,那就沒有任何意義。" 正是在兩位副主席力主下,赫內斯不得不在轉會市場上變得慷慨起來,拜仁也就此奠定瞭日後變成 "FC 好萊塢 " 的基礎——從管理層到更衣室,拜仁永遠不缺乏人與人之間的沖突,不乏媒體炒作的話題。
這麼多年下來,拜仁一直擁有全世界最懂球的高層,這也意味著執教拜仁可能是世界上最風光的苦差。如果你想通過駕馭這傢世界級豪門而躋身傳奇行列,就必須做好每天都要被懂球帝高層指手畫腳的心理準備。德國著名記者赫爾穆特 · 許曼多年前曾在《時代》周報分析過為什麼拜仁換帥如此頻繁,其中一個理論是:拜仁主帥除瞭要有一套屬於自己的理念,還得同時兼容至少另外 3 套不同的理念。事實上,曾在赫內斯入獄期間擔任俱樂部主席和公司監事會主席的霍普夫納也曾是一巨頭。盡管他不像其他三巨頭那樣有顯赫的球員生涯,但在很長一段時間裡,他擁有過比貝肯鮑爾更大的影響力。
由於球員時代闖蕩過鼎盛時期的意甲,魯梅尼格的眼光一貫比較國際化,這也跟拜仁俱樂部從成立之初就選擇的國際化路線不謀而合——使用外教是拜仁超過一個世紀以來的傳統,而兩度臨時執教的貝肯鮑爾是拜仁在德甲時代唯一使用過的巴伐利亞籍主帥。
與魯梅尼格不同,赫內斯一直註重俱樂部的本土化、傢庭氛圍與感情紐帶的建設。服刑期滿回歸以來,他便重提打造 "FC 德國 " 的構想。對於安切洛蒂之後的主帥人選,赫內斯也非常明確——非德國人不要。"Mia san Mia(我們就是我們)" 這句巴伐利亞方言的俱樂部非官方口號,正是赫內斯 2009 年 11 月當選為俱樂部主席後提出的。正是在這兩種截然不同的理念主導下,拜仁才會成為 " 最有人情味的歐洲頂尖豪門 "(名宿馬庫斯 · 巴貝爾語),並一直散發出巴伐利亞人與生俱來的自豪感。
很多時候,赫內斯與魯梅尼格都看似對立,但可能隻是對外如此,有意地一個唱紅臉,一個唱白臉,就像對待萊萬采訪的態度。有時候則是媒體炒作與斷章取義,畢竟這兩位德國足壇大佬太有新聞價值瞭,而且總是口無遮攔。隻要看看 " 兩巨頭 " 時至今日仍喜歡結伴在看臺上看球,但凡重要決策都是密切協商,對於他倆關系惡化的猜測似乎是多慮瞭。
其實真正讓人擔心的並不是赫內斯與魯梅尼格之間的 " 相愛相殺 " 升級,而是一旦其中一人的影響力完全壓倒瞭另一人,令拜仁淪為一言堂。正如赫內斯 7 年前驅逐 " 上帝他爹 " 范加爾時所說的那樣:" 一傢現代化的足球俱樂部,絕對不能上演獨角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