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 後不願結婚瞭,母嬰短視頻還有市場?

10-07

短視頻風口已經吹瞭快兩年瞭,今年的短視頻更加註重垂直化,遊戲、穿搭、化妝、母嬰短視頻等細分領域很快從藍海變成瞭紅海。而在這些垂直領域中,更專業化的母嬰類短視頻則因二胎政策的開放獲取到瞭更多的流量和關註。根據美拍與艾瑞聯合發佈的《短視頻達人發展趨勢報告》,寶寶達人的平臺總占比為 8%。寶寶母嬰頻道上線至今,母嬰視頻總播放量已經達到 126 億次。

而與短視頻同時發生的,還有這兩年高速增長的恐婚、恐孕人群,且隨著受教育水平的整體提高,女性積攢已久的 " 恐婚 " 情緒終於在產婦墜樓事件中得到瞭集中爆發。回頭再看母嬰短視頻,新一代女性正在經歷史上最長的婚姻空窗期,90 後、00 後都不願意結婚瞭,母嬰短視頻卻還隻談育嬰問題。

母愛很 " 無私 ",但現代人很 " 自我 "

母愛總與 " 無私 " 兩字掛鉤,而現代女性正在顛覆這個概念。母愛的無私並非隻存在於人身上,在昆蟲界,食母蛛就是典型例子。食母蛛是澳大利亞的蜘蛛物種,在夏天,母蜘蛛會不斷吃昆蟲特意把自己養肥,等冬天一到她會讓自己的小寶寶們分食自己。對於食母蛛而言," 生 " 即是死。

就婚育本身的風險而言,哺乳動物的兇殘程度也未必遜色於 " 食母 " 行為。折磨產婦的一系列生殖疾病一般開始於胎盤早剝、妊娠劇吐、妊娠期糖尿病,其後膽汁淤積、流產等等風險還有很多。大約 15% 的婦女在每次懷孕期間都會遭受危及生命的並發癥,即使有瞭現代醫學的幫助,兇險的懷孕並發癥先兆子癇還是沒能解決,全球約 12% 的孕婦死亡原因都可以歸咎於先兆子癇,而這還僅僅是人類懷孕並發癥的一個開端。據悉,全世界每天仍有約 800 名婦女因懷孕而喪生。

就國內社會的婚育氛圍來說,中國人普遍對結婚、生孩子這些事有一種執念,總覺得結婚就和到點上下班一樣,到瞭年齡就必須提上日程。女性一到婚齡,就開始被周圍人逼著相親,但這個辦法放在現如今的年輕人身上卻是越強迫越適得其反。因為,現實婚姻中不幸福的負面新聞已經讓姑娘們認準瞭 " 單身才是王道 ",傳統社會沿襲下來的 " 為傢庭犧牲一切 " 的思想,更讓新一代 " 自我 " 的年輕人對婚姻望而卻步,習慣獨立生活的她們恐婚、恐孕,一步也不願意踏進婚姻的墳墓。

而就新時代的婚育觀念來說," 女性能頂半邊天 " 已經成為事實,姑娘們牢牢把握著高等教育的統治地位。調查顯示,在 2016 年女性所占研究生比例為 50.64%,占普通本專科學生比例 52.53%,占成人本專科學生比例甚至高達 57.76%。這些高知女性表示:以物質為基礎,沒有感情導向的婚姻會掩蓋彼此的優點,三觀不合的矛盾會頻繁發生,男女差距會造成沒有共同話題 …… 這樣的婚姻成為瞭一種折磨,這些高知女性成瞭低結婚率、低生育率和高離婚率的有力推動者。

正是這三大因素決定瞭女性越來越 " 自私 ",開始更多地為自己考慮。而當 " 現在不努力,將來可是要結婚 " 的姑娘們,與 " 將來可是要結婚的,現在還不趕緊努力 " 的男性群體對婚姻越來越恐懼的時候,我們才意識到:適齡未婚男女一直缺乏正確的婚育教育。

90 後、00 後都不願意結婚瞭,母嬰短視頻卻還隻談育嬰問題

母嬰行業發展至今,已經有 16 個年頭,在流量越加分散、消費被柔化的現今,用戶時間越來越碎片化,用戶的個性化需求也越加凸顯,而母嬰短視頻用它輕、短的特點迎合瞭用戶的個性化需要。值得一提的是,內容生態能力一直是母嬰短視頻的核心,面對龐大且持續增長的媽媽用戶群體,創業者要麼通過內容直接變現,要麼靠內容連接用戶,通過其他商業途徑變現。

近幾年,乘著視頻創業的風口,母嬰行業近年來出現多種 " 重嬰輕母 " 的視頻類型。無論是在原創網紅類短視頻,還是在專業類的母嬰短視頻,又或者在綜藝類母嬰短視頻上,我們所看到的母嬰視頻內容都離不開:孕期教育、哺乳教育、親子教育這些常規性母嬰知識。

在 YouTube 很火的母嬰頻道 Mama Natural 上,創作者用圖片快閃的形式在《9 Months of Pregnancy in Under 2Minutes》中向觀眾展現瞭懷孕過程中體形的變化,視頻很受年輕媽媽用戶的歡迎,但是看這類視頻的人群除瞭孕婦再無他人。

而用動畫的形式向年輕父母傳授母嬰知識的短視頻節目《明白瞭媽》,其在騰訊視頻上單集點擊量均在 300 萬以上,內容制作方 " 青藤文化 " 在去年底宣佈掛牌新三板,並被估值 2.85 億,但短視頻內容也隻是涉及備孕、生產等領域。除此之外,宣稱內容新穎的母嬰視頻《耐撕爸媽》,也隻是關註到孕媽媽、奶爸、保姆等群體。

可以看出,短視頻育嬰知識泛同質化現象十分嚴重。其原因在於,視頻制作者把母嬰視頻的推送對象定位為懷孕媽媽或新晉父母,而忽略瞭這個大時代下適齡未婚人群的想法。正如前面提到的 " 恐婚恐孕 " 問題,在 21 世紀,適齡未婚人群對婚姻、懷孕知識的缺失,遠遠大於懷孕母親對孩子的教育問題。她們已經被社會折射出來的 " 婚姻疲態 " 蒙蔽瞭雙眼。而母嬰視頻作為婚姻與生育的衍生產業,隻有將婚育教育囊括其中,關註年輕恐婚人群的婚姻觀教育,才有可能改變這個走偏的婚育時代。

根據國傢統計局的數據,截至 2015 年,中國單身人口就已達到 2 億;全國獨居人口從 1990 年的 6% 上升到 2013 年的 14.6%;而結婚率也自 2013 年起大幅下滑,離婚率則逐年攀升。眼見單身獨居群體日益龐大,中共中央、國務院在《中長期青年發展規劃(2016-2025 年)》中明確將青年婚戀教育納入高校教育體系,未婚青年的婚戀教育已經是大勢所趨。

整體而言,短視頻的發展給母嬰短視頻的生長提供瞭肥沃的土壤,母嬰短視頻為媽媽們建立瞭一個交流育嬰經驗的平臺,但是卻局限於親子教育、孕婦知識,缺乏對女性群體的婚育教育,在國傢政策的扶持下,婚戀教育終將成為母嬰教育的一部分。

婚育教育將成為母嬰短視頻下一個流量增長點

塔可夫斯基說:" 人們為瞭生活經驗去看電影,因為電影有一點是其他藝術不能比的,它能夠開闊、豐富、濃縮人們的實際經驗 ……"。母嬰短視頻同樣是以視頻的形式向人們傳播育嬰經驗,但若能將婚育教育包含其中,則能確保母嬰短視頻的長線收益。

雖然母嬰短視頻乘著短視頻的風口實現瞭奔跑,但是用戶群體局限、視頻生產力低、內容變現難等問題始終束縛著內容創業者的手腳。而短視頻風口過後,母嬰短視頻將會陷入內容僵局,急需尋求新的流量增長點,恐婚人群的婚育教育正是擺在眼前的契機。

從現代社會角度去看,現今社會發展到瞭欲望大肆繁殖的階段,人們對於幸福的安全感也隨之降低。這說明現代婚姻關系和婚姻觀念到瞭一個需要變革的階段,而社會急需對恐婚人群進行婚育教育,短視頻正是最佳的教育途徑。

從恐婚群體角度去看,恐婚現象在城市的未婚人群中占有一定的比例,尤其是那些三十歲上下、收入較高的女性居多。雖然對社會的婚姻環境並不樂觀,但調查顯示高達 71.1% 的人還是願意相信 " 白頭到老 "。恐婚是一種心理狀態,一般會隨著時間或情況的變化而改變,她們更希望通過教育手段讓自己克服恐婚心裡,在 30 歲前把自己嫁出去。

從短視頻平臺角度去看,忽略恐婚群體的母嬰短視頻憑借乘著短視頻的風口崛起,也將會因為風口退去而沒落。在母嬰短視頻商業模式未形成之前,擺脫一成不變的母嬰視頻內容,增加恐婚群體婚育教育是一個不錯的選擇。這樣既能吸引 2 億單身人士的關註或許更多流量,又能拓展母嬰短視頻的內容矩陣。

綜上所述,中國並不缺大而全的母嬰內容平臺,缺的是內容創新平臺。母嬰短視頻隻是一種經驗傳輸,而婚育教育則更易親近年輕消費者,從源頭改善母嬰短視頻即將要面臨的生存困境。因此,恐婚群體的婚孕教育或許會成為母嬰短視頻下一個流量增長點,母嬰短視頻也應該將目光放長遠,承擔起婚育教育的社會責任。

劉曠,以禪道參悟互聯網、微信公眾號:liukuang110

精彩圖片
文章評論 相關閱讀
© 2016 看看新聞 http://www.kankannew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