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橙子君說
你有沒有這種經歷:
看完一篇文章,覺得它說的超有道理,給瞭自己很大啟發;過幾天再看另一篇文章,發現它的觀點也頗具啟發性,點出瞭很多自己忽視的觀點。但 …… 等等,這兩篇文章的觀點怎麼有些矛盾啊?
今天,橙子君分享的這篇文章,就深度分析瞭兩個看似矛盾的理論:舒適圈 VS. 能力圈。橙子君認為,這篇文章可貴之處不僅在於它的觀點,還有作者本人表現出的在面對 " 矛盾 " 觀點時的做法:深入瞭解來龍去脈,再比較兩者的細節,最後對其形成個人理解,將兩個觀點均納入自己的知識結構。
文丨人神共奮的李剛
作者說:
為什麼兩個相反的辦法,看上去都很有道理?
從巴菲特的能力圈和舒適圈這兩個概念,談談如何建立知識結構
為什麼看上去相反的
兩種方法都很有道理呢?
我們在看知乎、公眾號文章時,常常遇到一種情況,發現瞭一個很有道理的方法論之後,哇,好像天底下所有的問題都解決瞭,隻恨自己怎麼沒早點看到。
可過瞭一陣子,又發現瞭一個新方法,看起來也很有道理,可是,且慢,為什麼跟我幾天前看到的方法是相反的呢?
舉個例子,我有一類文章,講如何終生學習、如何建立知識結構的,常常涉及到一個概念:舒適圈(也叫舒適區)。
我也常去雪球的價值投資圈裡潛水,這個圈子裡的人也會講一個 " 圈 ",叫 " 能力圈 "。
" 舒適圈 " 和 " 能力圈 " 看起來差不多,指你為自己劃的一個圈,裡面都是最熟悉的領域、知識、方法、習慣、心態 ……
但是,這個兩個理論卻是完全相反的。
" 舒適圈 " 理論認為,舒適區裡有安全感,但缺乏挑戰,隻有走出去,你才能進步;
而 " 能力圈 " 投資理論卻認為,每個人應該專註自己的知識邊界,圍繞你最熟悉的領域投資,不要覺得自己無所不能。
當你看到一對矛盾的理論時,不要急著罵娘,不要輕易否定任何一方。你應該感到高興,這是一個絕佳的機會,可以讓你從更高的層次,同時理解這兩個理論。
為什麼要跳出 " 舒適圈 "?
一般人都是先瞭解 " 舒適區 " 的,所以再看到 " 能力圈 " 這個矛盾的理論後,我們應該立刻回頭問自己一個問題:
" 舒適圈 " 這個心理學的概念,當初是為瞭解決什麼問題,或總結什麼現象的呢?
以 " 社交恐懼癥 " 幾個現代癥狀為例:
討厭做自我介紹。
玩手機 80% 的時候是為瞭避免和陌生人說話。
能發微信絕不打電話。
看見認識的人如果距離夠遠寧可繞道走。
跟人講話從來不直視對方的眼睛。
看到這趕緊到文未點個贊,回頭接著看 ……
簡單的說," 舒適圈 " 裡的狀態讓你心裡有安全感——沉默、獨自玩手機、發微信 ……;相反," 舒適圈 " 外的狀態讓你產生心理焦慮——自我介紹、和陌生人說話、打電話 ……
" 舒適圈 " 的那個圈,就是你內心的安全邊界,這個理論本來是解釋某些心理狀態的,但後來,發展成瞭 " 刻意學習 " 的理論後,作用發生瞭變化。
如果學習和工作上,總是停留在 " 舒適圈 " 內,就是隻關註自已最喜歡的東西,隻瞭解自己熟悉的方向的知識,隻以自己習慣的方式把自己習慣的工作做到自己習慣的水平,就不可能達到新的目標。
所以 " 舒適圈 " 理論,發展瞭三個區——舒適區、學習區、恐慌區,並認為,人應該跳出 " 舒適圈 ",到學習區去學習(但不要觸及恐慌區),把學習區變成 " 舒適圈 "。
瞭解瞭 " 舒適圈 " 理論的價值取向之後,你就知道,下面應該怎麼去分析 " 能力圈 " 瞭。
為什麼要回到 " 能力圈 "?
我們再來看看 " 能力圈 " 的概念是如何形成的。
" 能力圈 " 以是巴菲特為代表的價值投資者堅守的最重要原則之一,巴菲特在他 " 致股東的信 " 裡,是這麼解釋的:
" 你不需要成為每傢公司的專傢,甚至不需要很多。你隻需要能夠評估你能力范圍內的公司。…… 能力圈的大小不是關鍵,而瞭解它的邊界則至關重要。"
為瞭解釋這個重要的投資理念,巴菲特講瞭一個俄羅斯移民老太太的故事,她是內佈拉斯加州最大的傢具賣場創始人,巴菲特給她投資一個億。
老太太英語很爛,不懂股票,隻知道收現金,甚至巴菲特投資她的公司時,也隻能用現金。
(巴菲特與創始人 Rose Blumkin)
這位老太太的能力圈是什麼呢?巴菲特說:
" 如果價格合適,她今天下午會買 5000 個茶幾。她會零零碎碎的買 20 個不同的地毯,和其他所有類似的東西。
" 擁有這麼狹窄的能力圈絲毫沒有問題。事實上,她對那個領域看似死板的投入讓她可以集中精力。隻有專註,她才可以克服自己的短板,實現如此非凡成就。"
" 能力圈 " 理論聽上去也很有道理,但你先得瞭解它的來龍去脈。
價值投資者往往要面對很多不同行業的公司,會有專業知識不足的感覺,很多人為瞭懂明白一傢公司,往往會 " 強行理解 " 那些行業的專業知識,最後成瞭 " 半吊子投資 "。
於是,巴菲特理念橫空出世,不懂不會讓你輸,沒有意識到 " 有些知識超出瞭你的能力邊界 " 才是真正的風險。
" 能力圈 " 理論其實就是四個大字:不懂不投。從巴菲特開始,投資界才出現瞭專業化分工,有人專投消費類公司,有人專投科技公司,有人專投周期性行業 ……
知道瞭 " 能力圈 " 理論來歷,還有必要知道這個理論在其他領域的擴展。這兩年,有一本書很火——《斷舍離》:
" 斷 " 指不買不需要的東西;
" 舍 " 指清理掉沒有用的東西;
" 離 " 則指拋棄對物質的迷戀。
這個跟投資不搭界的生活整理術,其底層邏輯與 " 能力圈 " 理論的是完全相通的。" 斷 " 和 " 舍 " 的標準是沒有用的東西,但什麼叫 " 沒有用 " 呢?
仔細看過原著,你會發現,不光是指用不上,還指那些自己駕馭不瞭的、超過自己的 " 能力圈 " 的東西。《斷舍離》實際上是 " 能力圈 " 理論從投資向日常生活領域拓展之後的 " 新 " 理念。
知道瞭這兩個理論的來龍去脈,你就能站在一個高度去理解它們,但要轉變為行動原則或操作方案,我們還要比較兩者在細節上的不同。
一個是向外拓展價值
一個是向內尋找價值
首先要問,巴菲特的 " 能力圈 " 與心理學的 " 舒適圈 " 是不是一回事呢?
我認為基本上是的。他們能同時存在,是有不同的出發點,用不同的價值觀看待同一件事。
投資註重的是安全邊界,因為再小的錯誤都會降低你的存量資產,所以 " 能力圈 " 側重於如何避免錯誤;
學習註重的是邊際效率,因為再大的錯誤也不會減少你存量知識,所以 " 舒適圈 " 側重於如何提升能力;
所以在工作上:
思考要走出 " 舒適圈 ",決策要回到 " 能力圈 ";
培訓要走出 " 舒適圈 ",執行要回到 " 能力圈 ";
績效提升要走出 " 舒適圈 ",業務擴張要回到 " 能力圈 ";
舒適圈是 " 知 ",能力圈是 " 行 "。
" 能力圈 " 是能力運用,大小不重要,邊界最重要,你可以在極度狹窄的細分領域做出大成績;" 舒適圈 " 是能力形成,邊界不重要,大小才關鍵,你要不停的把 " 學習區 " 變成 " 舒適區 "。
比如前面的社交恐懼癥,你可以 " 走出舒適圈 ",改變自己的心態,讓自己生活更豐富;也可以 " 回到能力圈 ",專註自身的能量,把擅長的東西做到極致。
如果說舒適圈是 " 知 ",那麼能力圈就是 " 行 ",那如何做到 " 知行合一 " 呢?
" 能力圈 " 與 " 舒適圈 " 的知行合一
還是回到巴菲特的例子。
從上個世紀末到現在,資本市場表現最好的公司都是科技互聯網類的公司,從微軟到 Google 到蘋果再到 BAT,而巴菲特幾乎都沒有參與。
巴菲特漏掉瞭近三十年最大的投資機會,但從他的投資理念來看,他隻是遵守瞭他自己的投資原則,在自已不懂互聯網的時候,就不願跟風,不去賺 " 不屬於他 " 的那份收益。
但巴菲特並沒有不學習,呆在 " 舒適圈 " 裡退化,他在理解瞭互聯網之後,在互聯網進入普遍人的生活中之後,他也開始擴大自己的 " 能力圈 ",以自己獨特的分析方法,選擇大量買入蘋果公司股票。
在巴菲特動手之前一年裡,蘋果公司的股價下降瞭三成。但對於價值投資者巴菲特而言,這卻是一個最好的標的——持續盈利增長、持久的競爭優勢,更重要的是,身邊的人都用蘋果,巴菲特開始理解這個偉大的產品的意義。
從他開始買入蘋果股票至今,股價已上漲瞭 70%。
就像他對 " 能力圈 " 擴張的解釋:
" 我們的能力范圍可以擴大,但隻能緩慢地,隨著時間的推移。一旦偏離瞭這個紀律,就經常會犯錯誤 "。
在能力圈內行動
在舒適圈外學習
我之前在《你那不是知識,頂多是橫店的佈景》中說,知識碎片化時代,最重要的不是知識,而是知識結構,評論有人問我,如何形成知識結構?
這篇文章就是方法之一,已經掌握的知識方法屬於 " 能力圈 "(或者叫舒適圈),新的知識方法一定是在舒適圈外的,所以讓你產生焦慮。
這就是形成知識結構的絕佳機會,像我前面那樣,先瞭解新舊知識方法的大輪廓,再比較它們的細節不同。然後把握一個原則:在能力圈內行動,在舒適圈外學習。
可實際上,我看到大部分人都是相反的——在自己不懂的地方信心十足地下判斷、盲目行動,遇到問題後,又退回去,復習自己理解瞭 100 遍的知識,最後得意洋洋地說:" 太陽底下無新事 "。
橙子君說
舒適圈是能力形成
能力圈是能力運用
我們要盡可能地向外探索
學習更多更全面的知識
但要開始行動時
就得回到自己完全掌握的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