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愁裡的羅田吊鍋

03-21

    每個人心中都會有一道菜,時間久瞭不吃就會惦記它;每個人心中都會藏著某種情結,置身特定場景就會點燃它。

    我從小生活在大別山區,在漫長的秋冬時節,每傢都會在火房(廚房)內挖出二尺見方的火塘,在火塘中央的房梁上懸掛一個可以上下升降自如的、下端有回鉤的滑桿,我們習慣叫它光鉤。光鉤掛上鍋(吊鍋)、罐、壺等器具,每天的吃喝就全在火塘邊。

每到燒火做飯的時候,劈柴聲、撥火聲、炒菜聲此起彼伏。

那時放學回傢最溫馨的事,就是坐在火塘邊幫做飯的祖母添柴燒火。當然,之所以這麼 " 熱心 " 是別有所圖。

    火塘燒的柴,是堆放在火房梁上晾幹的陳年劈柴。松樹是最好的柴火,煙少火旺,燃燒出陣陣松香。我們總是在松柴燒成的白灰裡烤紅苕、糍粑、栗子,還沒等烤熟就已經抵擋不住誘人的香味,紅苕上滿滿一層灰也顧不瞭那麼多,直接掰開就吃,滿口生香,回味無窮。

然而,火塘邊最讓人懷念的是過瞭臘八,外面下著鵝毛大雪,一大傢子圍聚在一起,燒起蔸子火,吊鍋裡燉著臘魚、熏肉、黃花、竹筍、苕丸、肉糕、醃蘿卜、幹辣椒等等,菜香四溢。

每當有鄉親來傢,火塘裡邊長輩們會放一個陶罐,壺裡燙上米酒。米酒香甜綿口,老少咸宜,有火有肉,酒性來得快,一壺喝完,再燒一壺。叔伯們喜歡濃烈的,就在米酒制作時加大酒曲的用量,醞成老米酒。傢長裡短,趣聞往事,老老少少推杯換盞。傢鄉有民諺," 老米酒、兜子火,除瞭神仙就是我 "。

隨著社會發展,90 年代末,電磁爐、煤氣漸漸取代瞭火塘,鄉親也紛紛外出務工,吊鍋也就變成瞭記憶。

今天,在貫徹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決勝全面小康的時代背景下。羅田幹部群眾審時度勢,把流傳千年的傳統吊鍋引入旅遊開發,大別山吊鍋以一種穿越歷史的洪荒之力,點燃瞭八方來客藏在心底的那份鄉愁,也為大別山革命老區的振興發展添瞭一把火。

湖北日報 全媒體記者 劉申、張競恒、黃潔如 實習生林孟雷

精彩圖片
文章評論 相關閱讀
© 2016 看看新聞 http://www.kankannew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