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廣場舞不應為場地“背鍋”

08-08

編者按:6 月初,一段廣場舞老人和籃球少年在洛陽王城公園籃球場因爭奪健身場地而發生肢體沖突的視頻在互聯網上快速發酵,成為輿論焦點,背後實際折射出我國人民群眾日益提高的健身需求和現有健身場地不足帶來的種種矛盾。

當下中國城市居民在健身的過程中遇到瞭哪些突出問題?對此有關部門又該如何著手解決?近期,新華社記者在全國多地進行深度調研,采訪相關政府部門官員、學者、企業界人士以及不同年齡段、不同職業的城市居民,試圖探尋解決上述問題的答案。

新華體育在全民健身日推出此組共六篇重點調研稿,旨在激發社會各界對全民健身、大眾需求、健康中國的關註,並采取切實可行的措施,盡可能地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健身需求,為建設健康中國助一臂之力。(編者按完)

55 歲的田大媽最近很鬱悶。6 月初,一段洛陽王城公園籃球場內籃球小夥與廣場舞老人因爭奪場地而造成肢體沖突的視頻引爆網絡,把他們這些廣場舞的參與者推上瞭風口浪尖。對於 " 侵占 " 籃球場地的指責,田大媽感到有點冤。

" 我們在這個場地跳舞已經好幾年瞭,這裡最早是土地,後來水泥硬化,再後來才變成籃球場,我們都一直在這裡跳舞,現在一起跳舞的人數已經達到 200 多人。" 田大媽說。

事件發生前,場地雖然安裝瞭籃球架,但並沒有專人管理,一直是一個公共健身場所,誰都可以進來。長期以來,跳廣場舞的大爺大媽們也跟打籃球的小夥子們形成瞭一定的默契——打球打到晚上七點,廣場舞的隊伍一來,打籃球的人就走,這麼多年一直都相安無事。

用田大媽的話說:" 那天來打球的是一些生面孔,不瞭解情況。"

作為當天打球的 " 生面孔 " 之一,23 歲的小於也很鬱悶。去年他從老傢重慶來洛陽做廚師,他喜歡打籃球,而離他租房最近的公共籃球場就是這裡。

" 當天我們剛來沒多久他們就來瞭。" 小於回憶說," 場地又沒有燈光,等光線暗瞭我們自然就走瞭。可他們不願意等我們打完,後來就發生瞭沖突。"

沖突發生後,王城公園籃球場因需要安裝照明設施而暫時關閉。小於和田大媽一樣,一時都沒瞭鍛煉的場地。

根據國傢體育總局披露的信息,截至 2015 年,全國體育場地數超過 170 萬個,人均體育場地面積達到 1.57 平方米。根據《體育發展 " 十三五 " 規劃》," 十三五 " 期間,我國將逐步建成三級群眾健身場地設施網絡,推進建設城市社區 15 分鐘健身圈,努力實現到 2020 年人均體育場地面積達到 1.8 平方米的目標。

從宏觀層面上看,百姓身邊的健身場地正不斷增加,而從個體層面的感受來說,很多人依舊會像田大媽和小於一樣,為身邊沒有合適自己鍛煉的場地而感到困惑。

在王城公園籃球場關閉期間,記者曾於晚上 6 點至 6 點半在籃球場外觀察,先後有三批人前來打球,但都無奈離去。

" 健身基礎設施太少,即使是收費的籃球場也很少,大部分中小學校又不開放,這讓我們去哪打球?" 小於說。

記者看到,離王城公園西門對面約 100 米處,就有一所小學,而這所小學的體育場並不對外開放。

田大媽他們也為沒有場地發愁。事件發生後,王城公園管理處將公園的臨時停車場騰出來,並重新鋪瞭水泥地,安裝瞭電燈、掛物架和石凳。但大爺大媽們嫌小。

" 除去周圍道路,我們量瞭一下,310 多平方米,比籃球場那塊 770 平方米的場地小瞭一半還多。" 田大媽說," 我們都一塊兒跳舞好幾年瞭,相互熟悉,都成瞭朋友。如果分開,大傢一塊兒湊錢買的音響怎麼分?教練怎麼分?誰走誰留?分開的人怎麼辦?"

和田大媽一起跳舞的孟紅(化名)抱怨說:" 我們也挺難的,不能在居民區跳,怕擾民,可公園、廣場又太少,老瞭有點愛好還弄成瞭現在這樣。"

在北京大學中國體育產業研究中心執行主任何文義看來,安排專人對場地進行管理,建立合理的時間分配機制,保證場地利用效率的最大化,是在目前場地不足的情況下解決類似 " 場地之爭 " 的有效途徑。

從 6 月 22 日起,王城公園籃球場再次開放,但隻允許打籃球和羽毛球到晚上 6:30,門口有工作人員值守。

沖突事件發生後,王城公園管理處積極介入,協調雙方拿出解決方案。起初雙方同意以晚上 7:30 作為界限,之前打籃球,之後跳廣場舞,但是有人將協調方案發到網上後,又引起一番爭論,打籃球的小夥子們又不同意這個時間段的安排瞭,最終沒有達成協議。

" 現在雙方還沒有達成協議,我們也不敢貿然完全開放場地,怕再次引發沖突。" 王城公園管理處副主任程金發說," 我們想盡瞭辦法,但是現在確實找不到一塊較大的場地供他們跳廣場舞。"

6 月 26 日晚上,在王城公園為大爺大媽們新開辟的場地上,7:30 之後陸續有 20 多名大爺大媽前來做健身操,人數比原來少瞭很多,現在他們對外界異常敏感。

" 現在好多人都不去瞭,有的加入到別的隊伍,有的被子女攔著不去瞭。" 孟紅說," 這一個月大傢都沒好好練過操,新操還沒學會,老操也快忘瞭。"

程金發說,在王城公園的許多空地上,都畫上瞭羽毛球場或毽球的線,好多不是我們畫的,是健身者畫的,我們之所以沒有阻止是想綜合高效利用一片場地,畢竟場地有限。" 長期以來,他們已經約定俗成瞭,互相理解,互相謙讓,這是我們想要達到的目的。"

" 廣場舞對於老年人來說是最安全的健身方式。隨著中國進入老齡化社會,全國有兩億多老年人。我們必須尊重他們的生活方式。通過跳廣場舞能夠強健身體,少去醫院,替國傢省錢,廣場舞對於中老年人絕對是一個好事情。" 何文義說," 健身設施器材的規劃建設應該充分考慮不同人群的需要,年輕人喜歡籃球、足球,老年人喜歡廣場舞和健身路徑,而不是隻建設健身路徑。健身路徑能夠達到鍛煉的目的,但是缺乏趣味性。"

" 這個事件表面上是廣場舞、籃球兩個不同項目的健身人群為爭奪場地而發生的沖突,背後折射出的是群眾身邊健身場地不足導致的各種矛盾。" 首都體育學院校長鐘秉樞說," 以前廣場空地並不是專門用於那種活動,這樣的場地上人們自發地跳起瞭廣場舞。隨著市政建設的推進,有些公共場地就變成瞭專用的體育場地,比如籃球場或者足球場,原來人們休閑、跳舞的場所就自然減少瞭,去籃球場跳廣場舞的事情就會不斷發生。從這裡面透露出提供公共服務要重在建設群眾身邊的健身場所。隻有把身邊的健身場所解決瞭,才能避免這種問題的產生。一個要增加場地的數量,另外要盡量一場多能。公共資源有限,特別是小區的公共資源有限,這種情況下場地一定要是多功能、多元化的,而不是一場專用。"

《國務院全民健身工作部際聯席會議 2017 年工作要點》也明確提出,要建設群眾身邊的體育場地設施,主要責任單位為住建部和國傢體育總局。工作要點包括,合理利用現有公園建設體育場地設施,新建改建體育公園;推動公共體育設施和學校體育場館對社會開放;統籌規劃建設公益性老年體育健身設施,加強社區養老服務設施與體育健身設施的功能銜接,提高設施使用率等。這些都是解決目前健身場地不足的有效措施。

" 健身場地、設施不足的問題政府要負責。以前城市規劃中這一塊沒有設計,總體欠賬較大。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要補群眾體育的短板,首先要補場地設施的短板。" 國傢體育總局群體司司長劉國永說。(執筆記者劉金輝、吳俊寬、王鏡宇,參與記者王子江、蘇斌、孫亮全)(未完待續)

精彩圖片
文章評論 相關閱讀
© 2016 看看新聞 http://www.kankannew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