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 年全面屏劇變:國產機之幸 國產屏之殤?

03-01

如果說,2017 年作為 " 全面屏元年 ",讓整個手機行業和消費者們見識到瞭全面屏的魅力與 " 錢途 " 的話。那麼 2018 年就顯然會是讓全面屏愛好者們歡欣鼓舞的一年——畢竟,就在最近的這段時間,我們就已經見到瞭與幾個月前截然不同的," 全新全異 " 的一大批全面屏新機。

無論是剛剛震驚 MWC 會場的伸縮式鏡頭概念機 vivo APEX,還是外觀讓人感到似曾相識的華碩 Zenfone 5,亦或是雖然名不見經傳但卻能首發聯發科 P70,真機意外地相當不錯的 " 歐樂風 "T2Pro!

除此之外,當然還有並未在 MWC 會場中發佈,但也將很快登場的小米 MIX2S、華為 P20、以及今天早上剛剛曝光。同樣將采用 " 劉海屏 " 的一加 6……

從這些新機中,我們不難看出,2018 年的 " 全面屏手機 ",相比 2017 年來說,幾乎可以稱得上脫胎換骨。特別是當平庸的 18:9 全面屏被各種真窄邊框全面屏、劉海屏、曲面屏所取代,無論是屏占比、視覺效果、手感還是技術層面上的 " 先進性 " 都稱得上是劇變。

國產手機亮瞭,國產屏幕涼瞭?

然而,就在一片叫好聲中,其實也隱藏著一個難以回避的尷尬——自 2017 年起,國產手機中銷量最佳、配置最好的數款 " 全面屏 " 旗艦,沒有一個使用的是國產屏幕。與之相對應的是,三星、夏普、JDI 等國際一線屏廠在全面屏大潮中收獲頗豐。

這可不是筆者的妄言:2016 年的小米推出首款全面屏手機時,采用的是夏普專門為其定制的屏幕面板,而在去年發佈的小米 MIX2 則是使用瞭 JDI 新推出的 Full Active 液晶屏。華為 Mate10 系列剛發佈的時候,資本市場曾有傳言稱華為用上瞭國產屏幕,但隨後遭到華為辟謠,Mate10 使用的是 JDI 的屏幕,而 Mate10 Pro 的屏幕則來自三星。

其他的例子還有 OPPO、vivo 和一加,這三個品牌去年的全面屏手機不僅外觀風格相似,其尺寸相同的 18:9 全面屏實際上也來自同一傢供應商三星。除此之外,努比亞 Z17S 用的是和小米 MIX2 同宗同源的 JDI 屏幕,隻是設計風格迥異而已。

如此一來,國產屏幕廠商幾乎是在去年集體 " 掉線 " ——即使是在今年的 MWC 會場上,當一眾國內外廠商競相發佈新一代全面屏旗艦時,中國屏廠也隻有維信諾拿出瞭量產化的 AMOLED" 劉海屏 ",其他幾傢似乎依然在 " 夢遊 "……

屏廠啞火,技術落後還是 " 點錯科技樹 "

為什麼會這樣?要解答這個問題,我們不妨先分析一下 " 全面屏 " 出現的時機以及它技術更迭的情況。

2002 年,諾基亞發佈瞭旗下第一款采用塞班智能操作系統的手機 Nokia 7650,它同時也是諾基亞旗下第一款內置拍照功能的手機。這款手機配備瞭一塊 2.1 吋的彩色屏幕——事實上,它可以視作是手機 " 智能 + 多媒體 " 時代的領路人。而 7650 上所使用的這種小屏 + 直板鍵盤造型,整整用瞭五年時間才遭到蘋果初代 iPhone ( 2007 年 ) 的挑戰。而在喬佈斯老爺子宣告直板觸屏互聯網時代來臨的九年之後,我們才迎來瞭首部 " 全面屏 " 手機小米 MIX(2016 年)的誕生。

從諾基亞 7650 到蘋果 iPhone 的這五年時間裡,主流手機的屏幕尺寸僅僅從 2.1 吋增加到瞭 2.4 吋,分辨率更是剛剛從 202x176 上漲到 320x240,屏幕比例更是沒有變化過;即便是從 iPhone 誕生直到 MIX 發佈之前,直板智能手機們也隻不過是用瞭九年的 "16:9 寬屏面板 ",即便尺寸和分辨率上漲,基本的面板比例依然沒有大變 …… 更不存在什麼 " 異型屏幕 "。

但是,從 2016 年底,小米 MIX 初代以定制的 17:9 夏普屏宣告 " 全面屏 " 時代到來開始,到 2017 年三星 18.5:9" 全視曲面屏 "、蘋果 " 劉海屏 "、一眾 "18:9 全面屏 " 征戰市場,再到今年 18:9 式微,異型全面屏全面爆發——一共隻用瞭一年多一點的時間 ……

一年多一點的時間裡,不算曲面屏,國際上的一線屏廠一共推陳出新瞭三代屏幕比例,手機廠商們在外觀設計上經歷瞭比過去十幾年還大的改變。屏下指紋、無邊框、全面屏、虹膜 / 結構光識別——這些創新都是基於全新的屏幕、基於它們的新形狀、新設計才能實現的。

那麼,真相是國內的屏廠們沒能跟上業界突如其來的快速更迭麼?或者說得更 " 露骨 " 一點,是它們的技術力不夠,無力應付競爭麼?

事實上並不見得是這樣——畢竟,早在去年年初深圳的 CITE 展會期間,我們就已經看到瞭大量來自國產廠商的 AMOLED 柔性屏、高色域液晶屏等等優秀產品,要論技術含量的話,這些屏幕決不見得比去年大紅大紫的 "18:9 全面屏 " 要低。

這樣看來,或許原因更像是屏廠們 " 押錯寶 " ——大力研發的柔性屏並沒有如預期那樣迅速被市場接納,反倒是技術並不復雜但噱頭十足的 " 全面屏 " 紅火瞭起來,這樣的結果未免有些令人沮喪。

所幸,國產屏廠中,依然有 " 清醒者 "

當然,目前整個手機業界,一線屏幕供應商確實還是要看幾傢海外企業——人傢本身就有著更深的技術積淀、更大的體量,產品的泛用性、技術更新速度上領先也確實是事實,這點沒什麼好爭的。但幸運的是,在這次的 MWC 展會上,我們還是看到瞭靠譜的 " 國產屏 " 的——這就是筆者前面說到的維信諾 6.21 吋異型 AMOLED 全面屏(Notch AMOLED)。

也許很多人對於 " 維信諾 " 這個名字感到陌生,這傢屏廠的前身其實是 1996 年成立的清華大學 OLED(有機發光顯示器,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splay)項目組,換句話說,它可是正經的專研 OLED 的科班出身。

正因為有著科研底子做保證,維信諾的 OLED 產品線在技術上是足夠有保證的,事實上,這一次維信諾在 MWC 上展出的不僅有異型全面屏、還有一款可承受 10 萬次彎折的 " 動態折疊屏 " 以及另一個尺寸更大的 " 柔性電子書 " 屏幕,這兩款 AMOLED 屏幕目前都已經實現瞭量產,或許不久之後就會在未來的手機或平板產品中登場瞭。

根據群智咨詢 ( Sigmaintell ) 最新數據顯示,2017 年,國內屏廠共出貨手機用 AMOLED 面板約 7.8 萬平方米,其中維信諾一傢便產出瞭超過 3 萬平方米,占到瞭國內 OLED 面板出貨量的 38.9%,具於首位。

或許,在 2018 年的手機 " 全面屏革新 " 中,我們就能看到這傢來自中國的技術大拿——而它最大的意義,不僅僅在於有望降低全面屏手機的售價區間,更在於有望終結中高端全面屏手機 " 沒有中國屏 " 的現象 ……

精彩圖片
文章評論 相關閱讀
© 2016 看看新聞 http://www.kankannew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