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 億美元的空氣!比特幣的狂熱風潮

08-29

如果是經常關註財經新聞和科技新聞的話," 比特幣 "這個名詞最近肯定經常出現在你們的眼前。

從上半年影響巨大的 " 比特幣病毒勒索事件 ",再到最近幾個月跟瘋瞭一樣的比特幣行情,比特幣都刷足瞭存在感。在最近眾多媒體的報道中," 炒幣 "、" 挖礦 "、" 礦工 "、" 區塊鏈 "、"ICO" 等各種新名詞(其實也不新瞭)不停出現,估計很多人都蒙圈瞭吧。

今天筆者就來給大傢捋一捋,比特幣的前世今生,比特幣的底層技術區塊鏈到底是個什麼技術?還有標題那聳動的 "50 億美元的空氣 " 到底又是什麼?

不過還是在開頭先說清楚,由於筆者才疏學淺,比特幣和區塊鏈又太過博大精深,所以筆者隻能從淺顯易懂的層面為大傢解釋,更深層次的東西,歡迎大傢和筆者一起討論呀 ~

比特幣的誕生

2008 年 9 月,金融危機在美國爆發並席卷全世界。

同年 10 月 31 日下午,在一個普通的密碼學機構郵件列表中,幾百個成員均收到瞭自稱是" 中本聰 "的人發送的電子郵件。他在郵件裡描述瞭一個全新的,不依賴任何機構、政府,完全網絡化的貨幣體系。一個月後,中本聰放出瞭比特幣系統最原始的版本。

2009 年初,芬蘭赫爾辛基的一個小型服務器上,中本聰生產出比特幣的第一個區塊——創世區塊(Genesis Block),並獲得瞭第一筆 50 個比特幣的獎勵。

同時,為瞭防止比特幣被快速無限量的復制,稀釋價值,中本聰設定瞭一系列的規則來防止這種情況發生。比如限定比特幣產生的總數量是2100 萬個,而且生產難度每年呈幾何狀遞增。順帶一提,現在已經生產瞭 1300 萬個以上瞭。

如果隻是單純的比特幣誕生史,其實到這裡就完結瞭。不過僅僅知道這些,並不能幫助你理解比特幣到底是一個什麼東西。

眾所周知,在我們人類歷史中,最開始的商業行為是以物易物的,比如我傢有一隻羊,想換你傢的兩隻雞。一開始並無不妥,但是隨著集體意識的不斷發展,以物易物開始暴露缺點,所以貨幣體系應運而生。

回到比特幣上面來。首先,比特幣和人民幣、美金這樣的貨幣單位有著決定性的不同,就是去中心化

那什麼是中心化和去中心化呢?在各國貨幣體系中,中央銀行就是他們的中心。比如我國,無論你是現金交易、銀行轉賬、支付寶微信電子支付等等,都是靠著銀行來給你記賬和清算的,沒有任何金錢交易可以脫離開銀行這個中心,而且我們也需要國傢和銀行來為我們手上這麼五顏六色的鈔票和賬戶裡虛無縹緲的數字做價值背書。

所以,萬一國傢出瞭什麼事,破產瞭,你手裡一切的鈔票和賬戶裡的數字都將變成一文不值。

但比特幣的創新就在於,它去中心化瞭。它采用瞭區塊鏈的技術,構建瞭一個基於比特幣用戶的 P2P 網絡,讓比特幣在這個網絡上進行點對點的流通。你可以理解為,比特幣不會存儲在一個中央服務器裡(央行),而是存儲在一臺臺個人電腦中(用戶)。在需要交易的時候,你直接向下傢交易,通過區塊鏈的特性,你的這邊交易會告訴所有比特幣的用戶,由所有比特幣的用戶來驗證和承認你的這筆交易。

是不是看完一臉懵逼?別擔心,那是因為你還不瞭解區塊鏈是什麼。那我們接下來就來看看區塊鏈到底是個啥吧。

區塊鏈,簡直就是另外一個互聯網

首先,我們來看看區塊鏈的定義。區塊鏈,即區塊 + 鏈,如果把互聯網裡分散的一臺臺個人電腦看做區塊的話,那麼一臺電腦與另一臺電腦的點對點連接,就可以看成是鏈,由這種點對點連接的電腦組成的網絡,就是區塊鏈。

瞭解互聯網的朋友,是不是有點眼熟?這不就是P2P 網絡嘛!對,P2P,即點對點傳輸也是區塊鏈技術的一種應用。不瞭解 P2P 的話,筆者舉一個簡單的例子:

比如你通過愛奇藝下載一個電影,就是從愛奇藝服務器將電影傳輸至你的電腦;而如果你從 P2P 資源下載一個電影,便是從其他已有此電影資源的 P2P 用戶電腦中下載,並且如果其他 P2P 用戶需要此資源,也可以從你的電腦裡下載。

現在理解瞭區塊鏈的構成,那區塊鏈對於比特幣到底有什麼用呢?

這裡就不得不說一下中本聰提出的共識機制瞭。所謂共識機制是區塊鏈系統中實現不同節點之間建立信任、獲取權益的數學算法。上面講比特幣的時候也提到瞭,比特幣的創新在於去中心化,就是交易不再通過類似央行的機構。那聰明的小夥伴們肯定會想,那怎麼保證我這筆比特幣的交易真實有效呢?要是被人耍賴欠賬瞭怎麼辦?有央行背書都會出現老賴行為,這種私人對私人的交易不是更難保證嗎?

其實恰恰相反。

這種通過加密算法和共識機制的交易,才是真正最安全的。筆者給大傢舉個簡單的例子,你們就明白瞭。

假設有這樣的一個小村莊,大傢不是靠銀行,而是自己用賬本來記錄誰有多少錢,並且每個人的賬本都是公開的,以此來保持賬本的一致性。

每個人的賬本上都寫著:張三的 A 賬號餘額 3 比特幣,李四的 B 賬號餘額 2 比特幣。當張三想要通過 A 賬號轉賬 1 比特幣給李四的 B 賬號時:

張三大吼一聲:大傢註意啦,我用 A 賬號給李四的 B 賬號轉 1 比特幣。

張三附近的村民聽瞭確實是張三的聲音,並且檢查張三的 A 賬號是否有足夠餘額。

檢查通過後,村民往自己的賬本上寫:A 賬號向 B 賬號轉賬 1 比特幣,並修改餘額:A 賬號餘額 =3-1=2 比特幣,B 賬號餘額 =2+1=3 比特幣。

張三附近的村民把轉賬告訴較遠村民,一傳十十傳百,直到整條村所有人都知道這筆轉賬,以此保證所有人賬本的一致性。

這個例子裡面,你隻要把這條村替換成整個區塊鏈,把村民替換成用戶的電腦,把賬本的一致性替換成共識機制,整個比特幣的交易流程你就懂瞭。(非常感謝 江卓爾萊比特礦池創始人提供的例子)

在這個過程裡,就算你自己偷偷修改你電腦的代碼,想謊稱自己沒進行過這筆交易也沒用。因為隻要這筆交易真實發生瞭,該區塊鏈上所有的用戶都會記錄並且公開,如果記錄不一致,那麼你的賬戶就不會被承認。

系統會嚴格按照設定好的規則執行,真真正正的鐵面無私,保證交易的公正性,安全性極佳。同時,能追蹤的隻是賬戶密匙,隻要賬戶密匙的主人不公佈自己的身份,就無法追蹤到到底是誰。所以,比特幣廣受互聯網黑暗面的人喜愛。

這裡面,最傳奇的人物也許就是區塊鏈和比特幣的發明者 中本聰 瞭。因為,到現在也沒有人知道,中本聰這個名字背後的人是誰。

其實,基於區塊鏈的各種特性,區塊鏈在各種行業都大有可為,具體的筆者會在第四部分給大傢講講。現在,我們還是先回到比特幣本身吧,標題那 "50 億美元的空氣 " 到底是什麼鬼,你們難道不好奇嗎?

價值 50 億美元的空氣,新型鬱金香泡沫

在我們上面說完區塊鏈後,就可以來說一下比特幣到底是怎麼生產的瞭。看過比特幣最近報道的朋友,肯定聽說過 " 挖礦 "、" 礦機 "、" 算力 " 這些名詞。

每隔一個時間點,比特幣系統會在系統節點上生成一個隨機代碼,互聯網中的所有電腦都可以去尋找此代碼,誰找到此代碼,就會產生一個區塊,隨即得到一個比特幣,這個過程就是人們常說的 挖礦 。計算這個隨機代碼需要巨量的 GPU 運算能力,簡稱 算力,於是礦工們采購海量顯卡,組裝成挖礦專用機,也就是 礦機 瞭,用以更快速的獲得比特幣獲利。

(密密麻麻的礦機)

插句題外話,從今年 6 月份開始,電腦配件市場的高端顯卡價格水漲船高 ... 甚至有段時間到瞭一卡難求的地步,有錢也買不到好顯卡,因為全被國內各大礦場主給買斷瞭 ......

這些礦場主大多聚集在甘肅或者新疆,找個小地方的發電廠,拿到超低的電價,然後就開始日復一日地挖礦。據央視報道,目前全世界 70% 的比特幣產生在我國。

而能讓礦場主如此瘋狂的原因,就是比特幣已經變成一種投資物,甚至是投機物瞭。我們可以來看看最近比特幣的走勢:

簡單來說,從今年開始,比特幣就好像一隻火箭,一直在上升,從未停下來過。今年年初,一個比特幣還停留在 5000 人民幣上下浮動,截止到 8.26 號,比特幣的價格已經飆升到 30000 元人民幣瞭,足足翻瞭六倍!

8 月初,一枚比特幣的價格還在 18000 元人民幣附近,半個月後就升至 28000 元附近,甚至一度超過 29000 元,漲幅超過 50%。誰能想到,2009 年比特幣剛問世的時候,1 美元就可以買 1000 個?

一時間,大傢跟瘋瞭一樣投入比特幣的狂熱浪潮之中。而且同時,各種仿比特幣的山寨幣也層出不窮,但大多數是打算坑一筆錢就跑路的。

而在這場浪潮之中,最為熱鬧的就是"50 億美金的空氣 "瞭。

ICO,一個因為虛擬貨幣誕生的全新名詞,類似股市 IPO, ICO 是指虛擬貨幣首次公開發售。如今,由於 ICO 一旦成功,並到交易平臺上市,就可能帶來數倍或數十倍的財富增值,因此各種項目都收到追捧,其融資速度快到令資本市場難以想象。

3 月 16 日,國內智能合約創新平臺量子鏈開始 ICO,5 天籌集到價值 1500 萬美元的比特幣和以太幣;4 月 26 日,致力於預測市場的項目 Gnosis 開始 ICO,僅 15 分鐘 ICO 就募集完成。

" 比特幣首富 " 李笑來創立的一個名叫 EOS 的區塊鏈項目,僅用瞭 5 天時間就在 ICO 平臺上融到瞭 1.85 億美元。7 月 2 日,這一項目在相應的二級市場市值沖到50 億美元

(李笑來)

有人把它稱作 "50 億美元的空氣 "。

大多數投資者隻知道 ICO 能在短時間內有 30 倍、50 倍的漲幅,卻連這是一個什麼產品都無法搞清楚——李笑來的 EOS 幾乎沒有任何實體產品的項目,按照規則,這筆募集資金沒有上限,而募集資金的用途也完全不明確。

很快,它的市值在接下來的 10 天迅速縮水為原來的 1/3 都不到 ...... 這背後發生的事情,筆者相信大傢的腦補能力,這裡就不說瞭。

不得不說,城裡人真會玩。

在這種背景下,大量奇葩,對沒錯,就是奇葩的 ICO 項目如雨後春筍一樣湧現,沒有技術、沒有市場、有的隻是畫餅的各種創業投機主義者,紛紛希望搭上 ICO 這輛順風車。而大量散戶也希望各種 ICO 項目能再現幾十倍暴漲神話,好讓自己一夜暴富。

(網友 P 圖嘲諷各種奇葩 ICO 項目)

這種比特幣的狂熱也吸引瞭不少投資機構的關註。作為比特幣的底層技術——區塊鏈,簡直就是繼新零售之後的又一個風口,各大投資機構紛紛持幣觀望,等待隨時入場。筆者相信,他們看到的不是比特幣的狂熱,而是背後區塊鏈的真正價值。

區塊鏈的真正價值,到底是什麼?

曾經,有人這麼評價過區塊鏈:下一代的互聯網。

區塊鏈是分佈式數據存儲、點對點傳輸、共識機制、加密算法等計算機技術的新型應用模式。它最大的優點,是能以公正的姿態,保證數據的真實性、安全性和隱私性。

那什麼領域會需要這種優點呢?

第一個當然就是金融領域瞭。

在目前區塊鏈的探索和應用中,金融是最主要的領域。區塊鏈技術在數字貨幣、支付清算、智能合約、金融交易、物聯網金融等多個方面可是存在廣闊的應用前景的。

舉一個我們已經習以為常的例子——淘寶購物。在最開始淘寶和支付寶沒有深入人心的時候,你怎麼敢相信一個素未謀面的賣傢呢?你怎麼敢直接把錢打給他呢?同樣的,賣傢又怎麼敢相信你,直接給你發貨呢?所以,一個中立公平的支付寶誕生瞭。大傢先把錢交到支付寶手裡,由支付寶來做第三方可信任擔保交易的角色。

(早期支付寶的 Logo,主打安全交易)

那如果把支付寶的角色換成區塊鏈技術呢?由於其不可篡改和全網公開的特性,讓交易變得直觀又安全,也不再需要一個第三方的擔保角色瞭。雖然作用和支付寶的一樣,都是解決誠信問題,但是比起支付寶,區塊鏈不屬於任何人,任何組織機構,更加公正。

其實現在馬雲爸爸建立個人信用體系也是同樣的原因,隻有大傢都是誠信講信用的人,那麼交易才能低成本高效率順暢地進行下去。

第二個領域是公證和版權保護。

區塊鏈的全網公開特性,能有效保護原創者的著作權。完成的原創作品,都可以追蹤和溯源,避免網絡中的用戶非法使用具有知識產權保護的內容。對原創者來說,這是一種更便捷、更安全、更低廉的版權保護方式。

一旦這種技術成熟,那麼像之前《三生三世十裡桃花》的抄襲鬧劇,就應該不會再次發生瞭吧。

其實區塊鏈在大數據、隱私保護等領域也有十分廣闊的應用前景,不過還是為時尚早。

結語

說到底,比特幣現在的狂熱,也是因為眾多投資者被利益沖昏瞭頭腦,盲目逐利而發生的鬧劇而已。千萬不要因為這種情況就對比特幣和區塊鏈技術嗤之以鼻。

中本聰在 2008 年提出來比特幣和區塊鏈技術,確實是互聯網的一大劃時代進步。可惜太過超前和復雜,這項技術一直隻在小眾的極客、黑客圈裡流行,普及還是需要時間。

被比特幣帶火起來的區塊鏈技術,今後將會何去何從呢?讓我們拭目以待吧。筆者認為,區塊鏈技術很有可能從根本上,改變互聯網的現狀,對智能時代產生深遠的影響。

如果你有什麼看法,歡迎在文章下面留言和我交流哦 ~

【文】投稿來自:SSS

精彩圖片
文章評論 相關閱讀
© 2016 看看新聞 http://www.kankannew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