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才開放全國公測,騰訊信用還有機會追趕芝麻信用嗎

01-31

這兩年芝麻信用可謂風風火火,應用場景越來越豐富,不僅在金融領域被用來判斷信用,而且也被用在生活服務各種免押金領域,相比之下,騰訊信用有點姍姍來遲,並沒有做大范圍的推廣。直到近日,騰訊信用似乎想明白瞭,在前期的小范圍測試後,終於開始瞭全國范圍內的信用分公測。不過現在進度晚於芝麻信用,未來還有趕超的機會嗎?

騰訊信用全國范圍公測

此前據媒體報道,騰訊征信負責人曾向馬化騰匯報產品情況,卻被馬化騰叫停:" 這樣的產品,不就是買賣個人數據嗎?" 隨後馬化騰就以 " 保護用戶隱私 " 為由,要求產品停止開發。此後騰訊征信對外業務基本停擺,很少見到騰訊信用進行業務場景拓展。

直到 2017 年下半年,騰訊信用似乎想明白瞭,8 月份,騰訊悄然開放瞭微信信用分查詢渠道,但僅是 QQ 超級會員專享。隨後開放部分地區測試,包括瞭廣州,深圳和江蘇,三地的用戶可以查詢信用分,並憑信用分有機會獲得微粒貸免息、高速先通行後付費、手機分期免息等福利。11 月,騰訊信用與聯合摩拜單車推出信用免押金。

直到 1 月 30 日,騰訊信用終於在全國范圍內開放公測,用戶在微信搜索 " 騰訊信用 " 公眾號,填寫姓名、身份證號、手機號,就可開通,查看自己目前的信用分。信用分最低 300 分,最高 850 分,判斷要素共五個包括履約、安全、財富、消費以及社交,高信用用戶目前可享受的服務包括微粒貸借錢、掃碼乘車、分期還信用卡、超會專屬福利、免押金租房、免押騎摩拜、免押金租車、手機延保等。

騰訊信用分與芝麻信用分會有哪些不同?

相比之下,芝麻信用分分值為 350 至 950 分,影響芝麻信用的五個因素包括身份特質、信用歷史、行為偏好、履約能力以及人脈關系。

騰訊與芝麻五大信用判斷因素名稱不同,實則差異並不大,五大因素之下還有很多細分維度,不同之處在於把一些細分維度放進瞭不同的因素。如個人資料是否齊全,是否經常更換等特質,騰訊放進瞭 " 安全 " 維度,芝麻放進瞭身份特質維度。而財富、消費情況、行為數據、履約、人脈社交關系等因素也都是二者共同的考慮因素。

信用判斷因素上大同小異,二者不同之處在於各種維度的數據的豐富程度不同,芝麻信用的消費數據、履約數據會比騰訊更豐富,畢竟基於阿裡的電商數據,以及螞蟻金服的借貸服務。而騰訊的社交數據則會比芝麻信用更豐富。

此外二者在評分中,賦予各種維度的權重也會不同。可能騰訊信用分之中,社交數據的權重會更高。騰訊自傢的微粒貸產品,也是看重社交關系,如果朋友圈中有更多騰訊員工,則信用額度會更高。

騰訊信用為什麼這時候從開始全國公測?

由於前期過於謹慎,騰訊信用沒有占據市場先機,應用場景遠不及芝麻信用。這兩年芝麻信用不斷推各種業務合作,領域涵蓋瞭信用卡、消費金融、融資租賃、玩具租賃、抵押貸款、酒店、租房、租車、共享單車、婚戀、分類信息、二手商品交易、學生服務、公共事業服務等各個方面,至少在上百個場景提供信用服務。大傢感知度比較高的應該是共享單車免押金。在消費金融領域,芝麻信用的被接受也很高。網貸之傢統計瞭 30 傢從事消費金融的網貸公司,芝麻信用合作數量居於前列。

騰訊信用則慢瞭一步。可以認為在信用領域,騰訊沿襲瞭以往的追隨戰略,等到市場逐步成熟、模式逐步穩定、政策逐步明確後,再通過自己的產品能力與用戶端優勢切入市場,攫取市場份額。

當下信用市場已經開始明朗。個人征信牌照很難發放給此前的八傢試點機構,以後個人網絡借貸領域的征信會由互金協會牽頭組建、騰訊信用與芝麻信用都入股的百行征信來做,而其他信用公司可以以數據產品服務商的形式存在,基於自己的數據產品,在借貸與社會信用領域提供信用服務。信用與征信不同,征信是借貸相關,信用則是與社會生活中各種行為相關。

即使沒有個人征信牌照,隻要數據質量足夠好,數據產品也精準,則借貸領域的企業還是會購買相關服務,社會生活中設計信用的環節,也會采購相關服務來降低信息不對稱程度,從而提升體驗。信用公司會成為未來經濟生活的重要基礎設施,不僅可以獲得查詢費用、服務費,還可以在各種業務接入中不斷積累更多數據,將更多場景納入到自己的生態。而芝麻信用此前的業務拓展過程也證明將信用到各種場景,這條路跑得通。

騰迅信用有機會追趕芝麻信用嗎?

馬化騰此前曾經感嘆跟阿裡的競爭越來越多,至少有十幾個領域有競爭。信用領域算是其中之一。現在芝麻信用已經跑出很遠瞭,騰訊信用這時候才開始發力,還能趕上嗎?想超越太難瞭,但逐步縮小差距、給芝麻信用帶來壓力還是可能的。

騰訊信用的最大優勢當然是社交數據。這一點其他公司都比不瞭,當然很多人會質疑社交數據的價值。尤其是在金融領域,社交數據與借貸相關度較弱,相比之下電商以及線下消費數據在金融借貸方面更有價值,可以判斷用戶的還款能力,畢竟消費與財務實力基本成正比。社交數據在判斷用戶財務能力方面作用有限,不過其實也有自己的殺手鐧,即在反欺詐方面作用更明顯。欺詐團隊之間有通信往來,所以運營商數據一直是判斷欺詐的重要因素。騰訊的社交數據在這方面與運營商數據作用類似,特別是在社交關系更多由手機通訊錄遷移到微信後,騰訊的社交數據在反欺詐方面的價值會凸顯出來。這會在一定程度上幫助騰訊擴展信用生態。除瞭社交數據,微信支付也貢獻瞭不少消費數據。

除此之外,騰訊的社交產品或許會幫助信用分的推廣,微信支付的崛起在很大程度上也是依賴瞭騰訊在社交領域的優勢推出微信紅包。騰訊的用戶規模也是推廣信用分的重要根基,如果在 C 端占據瞭優勢,可能會倒逼 B 端商戶推廣信用分。

當然,要趕上芝麻信用,對騰訊信用來說太難瞭,畢竟芝麻信用已經先行太多,場景遠比騰訊信用豐富,而且芝麻信用的數據也很被業界所認可。騰訊信用如果真的想明白瞭,要在信用領域發力,大幹一番,預計會逐步縮小二者之間的差距,起步階段可能比較快,當二者越來越接近的時候,繼續的推進會越來越難。就像在支付領域一樣,需要有好的玩法與策略,以及強大的推廣能力。而且在達到一定階段後,自身的優勢已經充分發揮,想要趕超變得越來越難。

精彩圖片
文章評論 相關閱讀
© 2016 看看新聞 http://www.kankannew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