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註:
在互聯網行業,燒錢成瞭理所當然的行為。有時候燒錢的速度決定瞭一傢公司能否成功,這也是風險投資行業特別喜歡互聯網的原因。因為投資人願意提前給錢,等公司上市或者出售的時候,再獲取回報。
對於創業公司來說,在占領市場早期,燒錢可能是必須的。但對於大公司來說,一直持續不斷的燒錢,則不是一個好的信號。《經濟學人》雜志分析瞭五傢特別燒錢的公司,得出的結論是他們沒有未來。
這五傢公司在過去十年裡一共虧瞭 1000 億美元。其中兩傢是能源公司,但另外三傢都是互聯網公司,而你一定非常熟悉:Uber、Netflix 和特斯拉。
下面就是《經濟學人》的文章:
伊夫聖洛朗 ( Yves Saint Laurent ) ,Lady Gaga,大衛鮑伊 ( David Bowie ) 。有的人就是可以不按照普通人的生活標準來生活。那麼對於公司來說,也可以這樣嗎?
很多公司的老板都會抱怨說,自己不想成為短期利潤的奴隸。但是,的確有一些企業傢能不管這些問題。比如電動汽車公司特斯拉。特斯拉的創始人伊隆馬斯克 ( Elon Musk ) 還在大談無人駕駛汽車和太空旅行,而且這傢公司的股票也一路飆升相比 17 年 1 月,特斯拉的股價已經上漲瞭 66%。
特斯拉最近五年的股價走勢(鳳凰網科技配圖)
特斯拉好像有一張可以持續借款讓它虧損數十億美元來追逐夢想的許可證,而且有這張證件的公司不止一傢。但是這樣的公司真的能實現夢想的幾率,和你成為影視明星或者知名時裝設計師一樣渺茫。
資本主義原本就是今天進行投資,明天收獲利潤。亞馬遜在 2012 到 2014 年間,虧瞭 40 億美元,但是建立起瞭一個現在很賺錢的商業帝國。盡管如此,對一傢大公司來說,先投入一大筆錢虧上幾年來加速擴張並不常見。如果你去看 Russell 1000 指數裡的美國大公司,這裡面隻有 25 傢(或者說 3.3%)在 2016 年現金流虧損 10 億美元的。在 2007 年的時候,這個比例是 1.4%,1997 年的時候還不到 1%。但是大部分現在虧損超 10 億美元以上的公司是能源行業的公司,主要是受到最近石油價格下跌的影響,他們的虧損有意外因素。
但有些公司就喜歡一直高速發展。Netflix,Uber 和特斯拉這些科技公司都在說他們(尚未被證實)的商業模式將在很大程度上改變一個行業。另外兩傢則是以不斷虧錢所著稱。 Chesapeake Energy 是一傢頁巖氣能源公司,他們每年現金流都會虧損 10 億美元,並且已經連續虧瞭 14 年瞭。Nextera Energy 是一傢風能和太陽能公司,並且投資人都很看好,但也是每年虧 10 億美元虧瞭 12 年瞭。
上面提到的這五傢公司在過去 10 年裡,一共虧瞭 1000 億美元,但現在他們的市值總和達到瞭 3000 億美元。在連續大虧的同時,市值還能不斷增長,也算是一種企業傢藝術的極致瞭。
難以持續的現實扭曲力場
蘋果公司的聯合創始人史蒂夫喬佈斯 ( Steve Jobs ) 以現實扭曲力場著稱,他可以改變人們原有的相反認知(但蘋果其實並不是特別虧錢,他們虧的最多的一年是 1993 年虧瞭 8.74 億美元)。現在這五傢公司扭曲現實的能力來自三個方面:一個願景、快速的增長以及融資。
我們先來說說願景。在這一點上,一個魅力十足而且又有改變世界計劃的領導人絕對是加分項。在 Chesapeake 創立的前 23 年裡,他們的領導人一直是奧佈裡麥克倫登 ( Aubrey McClendon ) 。他是一個從巖石中獲取天然氣和石油的先驅(後死於一場高速車禍)。Netflix 的裡德哈斯廷斯 ( Reed Hastings ) 通過在網上售賣電影和電視劇摧毀瞭電視產業。和特斯拉的馬斯克一樣,Uber 的前 CEO 特拉維斯卡蘭尼克 ( Travis Kalanick ) 也夢想著改變人們的出行。Nextera 的高管團隊不是那麼令人驚艷,但他們的目標同樣偉大 他們想要掀起一場能源革命。
Uber 的前 CEO 特拉維斯卡蘭尼克(鳳凰網科技配圖)
有瞭一個宏偉的願景之後,你還需要通過高速的增長來讓人相信。通常這些公司會用一些看起來很大的數據來吸引人,比如從地下可以獲取到的石油和天然氣,人們每天需要叫出租車的次數等等。他們得讓投資人相信自己有很高的最終價值,也就是未來價值會很高,而且會有穩定的利潤。為瞭顯示這樣的潛質,在理論上說,如果高速增長開始停滯,那麼利潤就會受到影響。
Uber 說他們在運營越久的城市利潤越高,比如舊金山。Nextera 表示如果他們停止對新運能的投資,每年的現金流就能到達 60 億美元。Netflix 總是強調他們在內容上的花費涵蓋瞭五年的投入,所以盡管實際上他們在虧錢,從財報上看他們竟然可以做到盈利。
第三點是通過不斷融資來覆蓋越來越大的虧損。這五傢公司裡,每一傢都是融資方面的創新者,可以從那些對公司增長非常看重的投資人那裡輕松的融到錢。Uber 現在主要還是通過私有市場來融資,Nextera 則是把自己的部分業務變成瞭合夥人關系,特斯拉會從客戶那裡收取定金同時用環保的利用來尋求稅收上的好處。
Chesapeake Energy 擅長發行垃圾債券,但是華爾街還都會買賬。Netflix 和很多影視工作室以及電影人簽訂瞭總價高達 140 億美元的內容授權協議,當然這些內容都是為未來準備的。
盡管一直在燒錢,但 Netflix 的股價仍然一路走高(鳳凰網科技配圖)
所以,一直用現實扭曲力場來經營也是可行的。但是隨著時間越久,這種行為要繼續下去就會越難。這樣的公司需要更多融資,而且為瞭融資,他們又得描繪更加宏偉的未來以顯示自己的最終價值。為瞭保持持續的增長,公司的管理層又會非常難做。總有個時候,他們會發現很難持續。這五傢公司的借款總額已經達到 600 億美元,其中 Chesapeake 已經因為債務纏身而遇到瞭很大的麻煩。
冷靜的客觀分析
也有一小部分公司雖然巨虧但最終成功瞭,比如亞馬遜。
過去 20 年,一傢拉斯維加斯的賭場 Las Vegas Sands;一傢遊輪度假公司皇傢加勒比 ( Royal Caribbean ) ;一傢芯片公司美光科技 ( Micron Technology ) 這些公司都曾有過連續兩年虧損 10 億美元,但後來發展的很好並開始賺錢。
但盡管如此,從連續巨虧中走出來的幾率仍然是非常渺茫的。我們再來看一下 Russell 1000 指數,在這個指數統計的范圍內,從 1997 年開始至少有兩年虧損超過 10 億美元的公司一共有 37 傢,其中有 21 傢現在還在虧錢。
根據熊彼特的創造性破壞理論,如果要讓這五傢公司的估值看起來很合理的話,他們未來 10 年每年的銷量增長都要保持在 8-33% 以上。按照投資銀行瑞士信貸統計的美國 1950 年到現在的公司數據,以上五傢公司以現在的收入水平,要達到之前提到的這樣的增長,幾率為 0.1% 到 25% 不等。
當公司增長速度放緩、幾乎沒有公司把利潤全部投入到生產環節的時候,如果有公司出來敢燒錢,會被看成很有雄心。但是一年燒 10 億美元實在是風險太大,而且這樣的公司很有可能會失敗。
這應該在常理之中,很少有人在下列情形下還能取得成功 通過讓男女都穿一樣來打造出一個時尚帝國、穿一件生肉的衣服去頒獎晚會、歌唱在火星上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