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子計算機有多可怕   一秒破譯全世界所有密碼!

01-25

導語:最近半年以來,人工智能的發展重心逐漸從雲端向終端轉移,相伴而生的是全新一代的計算芯片產業全面崛起。智東西歷經數月,首次對包括 AI 芯片在內的新一代計算芯片全產業鏈上下近百間核心企業進行報道,覆蓋國內外各大巨頭玩傢、新興創企、場景應用、代工生產等,全面深入地對芯片產業發展、創新創業進行瞭追蹤報道。此為智東西新一代計算芯片產業系列報道之一。

CES2018 上,英特爾 keynote 演講甩出 49 量子比特(qubits)超導量子計算測試芯片 "Tangle Lake",震撼全場,在爭奪量子霸權的路上,科技巨頭激烈廝殺,那麼量子計算的魅力究竟有多大,竟能引得谷歌、英特爾、IBM 等科技巨頭紛紛 " 折腰 " 進軍呢?舉個例子,目前世界最強的超級計算機是神威 · 太湖之光,運算速度是每秒 9.3 億億次;而一臺 50 量子比特的運算速度將達到每秒 1125 億億次,瞬間秒殺世界最強超級計算機。智東西帶你走進神秘而又充滿傳說的量子計算領域,看盡量子計算機這三十多年的發展歷程。

一、量子計算是什麼?

在經典計算機裡,存儲的信息單位是比特(bit),比特使用二進制,也就是說一個比特表示的不是 "0" 就是 "1"。

但是,在量子計算機裡,情況會變得完全不同,量子計算機的信息單位是量子比特(qubit),量子比特可以表示 "0",也可以表示 "1",甚至還可以是 "1" 和 "0" 的疊加狀態(superposition),即同時等於 "0" 和 "1",而這種狀態在被觀察時,會坍塌成為 "0" 或是 "1",也就變成瞭確定的值,其實也就和經典量子理論 " 薛定諤的貓 " 是一個道理(把一隻貓放到一個不透明的特殊盒子中,在打開盒子前,這隻貓既可能是死的,也可能是活的,打開後,兩種可能性才坍塌到其中一種)。除此之外,兩個量子比特還可以共享量子態,無論這兩個量子比特離得多遠,也就是所謂的 " 量子糾纏 "(entanglement)。

量子比特的這種特性會帶來什麼好處呢?

理論上,2 個量子比特的量子計算機每一步可以做到 2 的 2 次方,也就是 4 次運算,所以說,50 量子比特的運算速度(2 的 50 次方 =1125 億億次)將秒殺最強超級計算機(目前世界最強的超級計算機是神威 · 太湖之光,運算速度是每秒 9.3 億億次)。

說得再具體一點,拿《火影忍者》舉例的話,那就是佐助是經典計算機,鳴人是量子計算機,要找一個東西,佐助隻能自己一個一個地方跑去找,也許要找一年。

但是鳴人可以分出 5 個影分身,然後 5 個影分身再分出 5 個影分身,分身的分身再分身,所有分身都同時去不同的地方,瞬間找到東西,然後分身收回,隻剩一個鳴人,取回東西,完成。

雖說理論上來說,量子計算機計算能力驚人,但是量子計算機也存在致命的缺點,主要有兩點,這也是量子計算機一直發展緩慢的主要原因,第一是非常不穩定,需要低溫運行,第二是精度差,錯誤率高。

成也蕭何敗蕭何,量子計算之所以能達到如此神速,就是因為量子比特的疊加狀態和量子糾纏,但與此同時,量子疊加和糾纏狀態是極度脆弱的,不能受到一丁點幹擾,量子計算機必須在極度低溫條件下工作,低到什麼程度呢?零下 273 攝氏度差不多吧,這就好比拿一根很細很細的針頂起一個雞蛋,稍有幹擾,結果就會變得一片狼藉。

其次,因為量子比特的不穩定性,量子計算的精度也存在問題,保真度(fidelity)不高。保真度是什麼呢?打個不恰當的比方,就好像你拿 100 塊錢去銀行櫃臺存瞭又取,取瞭又存,來回幾次,最後取回來的錢卻隻有 60 瞭,那保真度也就隻有 60%。

而且就算這些問題都可以得到解決,量子計算機對於處理日常任務並沒有什麼用處,對於普通人的生活影響不大。但在某些特殊領域裡,量子計算機有傳統計算機所不具有的能力,比如在化學和材料學裡模擬分子結構,還有處理密碼學、機器學習的一些問題,後文會詳細說到,在此不贅述。

二、科技巨頭混戰,量子霸權到底是真是假?

正因量子計算機有很多經典計算機所無法比擬的優點,目前谷歌、IBM、英特爾等科技巨頭都已紛紛入局,搶奪高地。而這其中,"50 量子比特 " 成為一個重要門檻。

2017 年 11 月的《自然》雜志采訪中,谷歌量子計算專傢約翰 · 馬丁尼(John Martinis)提出,當一臺量子計算機具有大約 50 量子比特的時候,其計算能力和速度將超過世界上任何計算機,能解決經典計算機所解決不瞭的問題。

因此,業內也將達到 50 量子比特的計算機稱為達到瞭 " 量子霸權 / 量子優越性(Quantum Supremacy)",即 50 量子比特的量子計算機優於現在市面上的任何一臺經典計算機。

那我們到底離 " 量子霸權 " 還有多遠呢?

一方面,科技巨頭們都宣佈瞭不少量子計算領域的技術突破,不少媒體也對此加以渲染,稱他們離 " 量子霸權 " 隻有一步之遙,而另一方面,客觀來說這些巨頭離達到量子霸權還很遠。

實現量子霸權的方式,即做出能超越經典計算機的量子計算機的方式有很多種,包括單光子量子計算、超導量子計算等。

英特爾這個月交付的 49 量子比特(qubits)超導量子計算測試芯片 "Tangle Lake",這塊芯片是英特爾與其學術界合作夥伴 QuTech 合作完成的,該款芯片是基於超導體,要求非常低的工作溫度約 -273 攝氏度。盡管如此,英特爾還在研究基於更傳統半導體的 " 自旋量子比特 "。

據英特爾稱,自旋量子比較像一個類似於傳統晶體管的單電子晶體管。此外,英特爾還宣稱已經開發出一種在 300 毫米矽晶片上制造自旋量子比特的工藝。雖然英特爾的這款量子芯片非常值得肯定,但是,做出量子芯片和做出量子計算機是有區別的,做出瞭 50 量子比特的量子芯片也不意味著能做出 50 量子比特的量子計算機,而且量子計算機的計算速度也不僅僅是由量子比特數目所決定,同時還應該要保證量子計算機的精度和保真度。

谷歌是最早進軍量子計算機的公司之一,在 2015 年,谷歌約翰 · 馬丁尼團隊聯合 NASA 和加州大學聖芭芭拉分校宣佈實現瞭 9 個超導量子比特的高精度操縱,谷歌當時還宣稱將要在 2017 年年底做成 49 量子比特量子計算機,不過很可惜,目前還沒有關於此事的消息。

2017 年 11 月 10 日,IBM 對外宣佈,已經研發成功 20 量子比特的量子計算機,可在年底向付費用戶開放,同時,IBM 還成功開發瞭一臺 50 量子比特的原型機,但是 IBM Q 研究副總裁達裡 · 奧吉爾(Dario Gil)表示,量子比特數量增加隻是一方面,處理的量子比特數越多,量子比特之間的交互就會越復雜,因此,50 量子比特的原型機雖然有更多的量子比特,這些量子比特的疊加態、糾纏態也會造成錯誤率很高的結果,無法保證精度和保真度,所以它不見得會比 5 量子比特的計算機更實用、更強大。

除此之外,各個巨頭還推出瞭一些量子計算機的開放平臺,比如 IBM 在 2017 年推出瞭量子計算服務 IBM Q 系統(20 量子比特量子計算雲服務),這個系統的前身是 IBM 在 2016 年開放的 Quantum Experience 系統(5 量子比特量子計算雲服務),這兩個系統可以提供給用戶試用 IBM 公司所造的 5 量子比特和 20 量子比特的量子計算機。除瞭 IBM,微軟也在 2017 年 12 月推出瞭自己的量子計算機開發包(Quantum Development Kit),可以讓用戶在其開放平臺上,用專用量子計算機編程語言 Q# 進行編程。

除瞭科技巨頭的參與,初創公司的表現也非常亮眼,在 2011 年,加拿大初創公司 D-Wave 推出瞭具有 128 個量子比特的 D-Wave One 型量子計算機,這個初創公司吸引瞭很多人的眼球,它使用的是 " 量子退火 " 算法(Quantum Annealing),但是,D-Wave One 到底算不算真正的量子計算機還存在爭論,因為,雖然這種算法確實實現瞭量子比特,但是量子比特之間基本沒有量子糾纏,所以嚴格來說不能算真正的量子計算機。不過,這款量子計算機確實在一些領域可以超越經典計算機。

國外巨頭和初創都在爭分奪秒的研發量子計算機,同時,國內大佬也坐不住瞭,在 2015 年的時候,中科院宣佈與阿裡巴巴旗下阿裡雲共同成立量子計算實驗室,並於 2017 年 5 月宣佈造出第一臺光量子計算機。中科院和阿裡的這個光量子計算機,實現的是 10 量子比特。

總的來說,真正的 " 量子霸權 " 不僅僅是光看量子比特數的競賽,就算做到 1000 量子比特,無法做到系統的可控性和可靠性,也算不得是量子霸權,這也是為什麼 2015 年時,谷歌實現 9 個超導量子比特的高精度操縱就足以讓全世界驚嘆。

三、量子計算理論和技術的發展歷程

瞭解瞭量子計算機領域激烈的巨頭混戰,那麼量子計算理論的發展又是怎麼樣的呢?

量子計算理論從首次提出到現在已經有三十多年,在 1981 年時,諾貝爾獎獲得者理查德 · 費曼(Richard Feynman)首次提出量子計算機的概念。

1994 年,貝爾實驗室的專傢彼得 · 秀爾(Peter Shor)證明量子計算機能完成對數運算,而且速度遠勝傳統計算機,這也是在量子計算理論提出十多年後的第一次實驗。

自此,投資者開始發現量子計算機的可行性,也許量子計算機未必會有那麼多運算錯誤,也許可以嘗試造出一臺處於穩定狀態的量子計算機。

隨後的十幾年,無數的資金進入量子計算研究領域,量子計算迎來瞭很多技術研究進展:D-Wave 的量子退火、英特爾的矽量子點等等,這些研究成果都各有優缺點,但是都還沒有解決最根本的問題。現在主要的技術難點在於精確的實現量子比特的調控、兩兩之間的糾纏、維持它們的量子狀態等,也就是系統的可控性和可靠性。

技術上的瓶頸並沒有得到很好地突破,但是科技巨頭們依然在量子計算這條路上你追我趕,為什麼呢?主要原因在於現有的芯片線程越來越小(納米級),量子力學現象會成為計算機的 Bug,這個 Bug 具體來說是這樣的,計算機裡面有很多晶體管,晶體管像一個開關控制電子進程,但是未來的元件做到納米級後,比如納米級的晶體管,那這個開關可能會失效,因為根據量子力學,電子可以直接通過納米級晶體管,到瞭那個時候,這就會是經典計算機無法解決的大 Bug。

另一方面,因為經典計算機已經快要達到它的極限,其芯片越來越小,芯片的元件小到隻有原子大小, 而且就算達到極限,經典計算機也解決不瞭未來可能會出現的許多問題。比如,優化問題,也就是從無數種可能性中找出最優的解決方法,經典計算機隻能一個一個的去找,但是量子計算機可以並行運算,毫不誇張的說,經典計算機可能要算一年,量子計算機隻用一分鐘就能搞定。

還有就是經典計算機在化學問題、生物問題上的無力。IBM 實驗量子計算團隊經理—— Jerry Chow 曾在 TED 演講上舉過一個生動的例子,一個咖啡因分子,不如水分子簡單,但也沒有 DNA 或是蛋白質分子復雜,如果我們要用經典計算機來模擬一個咖啡因分子,世界上現有的任何電腦都不行,就算你做再多晶體管,做一個和地球一樣大的計算機,或者一個和太陽系一樣大的計算機,甚至是和銀河系一樣的計算機,都沒辦法模擬一個咖啡因分子,然而量子計算機卻可以做到。

總而言之,在經典計算架構發展瓶頸日益凸顯的當下,量子計算機被認為是計算領域最受看好的方向之一。

不過這個未來什麼時候才能來,誰都不清楚,也許十年以內不會到來,根據英特爾實驗室公司副總裁兼總經理邁克 · 梅伯裡(Mike Mayberry)的說法:" 我們預計這個行業將需要五到七年的時間才能解決工程規模問題,並且可能需要 100 萬或更多的量子比特才能達到商業目的。研究人員仍然需要弄清楚如何解決一些問題,包括糾正單個量子比特的脆弱量子態,將軟件算法映射到量子硬件,建立局部控制電子學來控制量子系統並得到結果 "。

結語、量子計算機將重造整個世界

量子計算之所以如此重要,除瞭因為它 " 快 ",還因為它可以重新定義程序和算法,顛覆眾多領域,例如:

軍事方面,一切現有的密碼學全都要被重新改寫,因為用量子計算機能輕易破譯所有密碼;醫學方面,量子計算機可以模擬人體內的各種化學分子,建立起醫學模擬的新模型;此外還有氣象學、材料科學等種種領域都面臨著量子計算的顛覆。

不過,目前我們離真正的量子計算機還有距離,現在,量子計算機還隻是非常初步的階段,量子比特的脆弱、不穩定性還有低精度的問題還沒有解決,要實現實用量子計算機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精彩圖片
文章評論 相關閱讀
© 2016 看看新聞 http://www.kankannew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