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聊史上第一例人類換頭手術的偉大與爭議

11-21

" 換頭 " 這個概念,在人們的印象當中早就已經進行瞭多次:" 角色轉換 "!起初,人們對於它的理解還停留在清代大文豪蒲松齡一部《聊齋志異》中的《陸判》選段;而後來隨著以整容為主的醫美技術不斷發展,這個名詞又多瞭一層暗諷面容大改之人的 " 腹黑屬性 "。當然,在現代醫學的加持之下,如今不少專傢也開始將這一概念應用到如何為人類驅除頑疾,延長壽命的偉大實驗之中,並且最近有瞭重大進展。近日," 世界首例人類換頭手術 " 完成,而負責這一項目的團隊正好來自中國。

全球首例!國產團隊實現 " 人類換頭 " 零突破

盡管從醫學角度來看," 人類換頭 " 手術有著極高的風險與技術要求,但不得不說,整個業內對於它能否實現,還是表現的相當樂觀。正如兩年之前,意大利神經外科專傢塞爾吉 · 卡納瓦羅就曾經表示:" 首例人類頭顱移植手術必定會在兩年之內完成 "。而近日根據英國《每日郵報》的報道,11 月 17 日,塞爾吉 · 卡納瓦羅在奧地利首都維也納舉行瞭新聞發佈會,宣佈世界第一例人類頭部移植手術已經在一具遺體上成功實施,而手術地點正是中國。並且負責指導這次手術的正是哈醫大二院骨科副主任,手顯微外科中心負責人任曉平。

根據任曉平教授的介紹,這一次的手術在哈爾濱醫科大學進行,前後共經過瞭約 18 個小時,雖然依然很漫長,但已經比此前專傢估算的 36 小時減少瞭一半。而在這 18 小時當中,參與手術的人員成功將一具屍體的頭與另一具屍體的脊椎、血管以及神經接駁。在接下來的一周時間之內,有關於這一次頭部移植手術的相關數據、過程以及結果將在美國權威學術雜志《SNI(surgical neurology international)》上發表,屆時有關於這次手術的全部詳細過程也都會刊登在該雜志上面。

在具體介紹這一次的手術時,任曉平教授表示,這個手術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因為我們中國團隊在這一次的 " 攻堅戰 " 中做瞭原創性、始發性的研究。有人認為這一手術將成為醫學領域的一塊裡程碑,比如中樞神經再生,一直被認為是不可突破的障礙,這方面研究全世界一直停滯不前。任曉平強調," 人類醫學史上頭移植史無前例。手術要解決如何解剖、各個組織如何修復重建、怎麼做才能保證術後功能得到最大恢復等一系列問題,我們的手術對這些方面做瞭一個詳細的描述和創新性的設計。"

接下來,或許將面臨真正考驗!

值得註意的是,這一次的手術是在遺體上完成的,而它的順利完成也為今後而實驗提供瞭外科學整個的手術原則、手術入路、手術揭破結構的選擇,以及各種組織的修復方法以及技術。

而為瞭能夠完成這項偉大的手術,卡納韋羅先前曾與哈爾濱醫科大學的團隊成功為老鼠及猴子移植頭部。今年 5 月,他們成功將小鼠頭部移植到大鼠背部,前者的平均存活期為 36 個小時。

按照卡納瓦羅的構想,在完成瞭屍體換頭手術之後,接下來用於活人的實驗就將被提上日程,下一步就將著手準備兩名腦死亡者之間頭顱互換,最後一步才是活人換頭。屆時順利接合頭及脊髓的病人,會昏迷約一個月,如果手術成功,病人會蘇醒並可再次行走。當然,他也強調這僅僅是醫學上的偉大 " 探索 ",而並非我們理想中的 " 續命 "。

那麼誰會成為第一個進行手術的人呢?此前已經多次登上各大媒體頭版頭條的 31 歲患有脊髓性肌肉萎縮癥的俄羅斯男子斯皮裡多諾夫成為瞭 " 呼聲最高 " 的人,而他本人此前也表示願意進行這一手術。但從現在來看他的 " 願望 " 恐怕要落空瞭,因為卡納瓦羅已經宣佈首位接受換頭手術的將是一名中國籍病人,而由於歐美醫療機構普遍不支持這一爭議性的手術,因此斯皮裡多諾夫目前隻能通過傳統方法進行治療,不過這隻是對於其病情起到一種減緩的作用。

爭議:噱頭、倫理以及你是 " 誰 "?

" 遺體換頭手術成功 " 的消息迅速傳開,中國籍醫療團隊獲得瞭高度的評價,但與之一同而來的,也有不少的爭議。

首都醫科大學宣武醫院功能神經外科副主任胡永生教授就提出瞭質疑,認為從嚴格意義上講,這並不能被稱為 " 手術 ",因為手術的定義應該是指在活體上進行的操作,而這一次的頭顱移植是在遺體上進行的,因此實際上就是解剖或者解剖學方面的研究。胡永生教授介紹,當前的醫學技術完全可以做到血管、神經、肌肉、骨骼的重建吻合,但是最關鍵的問題是離斷後的脊髓如何能夠完美地做到神經再生和功能重建,國際上還沒有突破性的研究進展," 現在就談什麼活體頭顱移植,實際上沒有太多現實意義。"

" 我認為應該先充分地進行動物實驗,手術技術和神經再生方法得到充分證實後再考慮人體實驗,這樣才是對病人真正負責任的做法,也更加符合醫學倫理。" 胡永生說," 將來,頭顱移植完全有可能成為現實,但現在還差得太遠太遠。"

而 " 換頭 " 所帶來的倫理問題,則是目前醫療團隊必須要面對的一個問題。理論上來看,頭顱移植的確可以在科學技術層面實現,但隨之而來的倫理問題如何解決,而移植頭顱之後的 " 你 " 又究竟是誰?這些問題都需要去面對和解決,不然這將隻能成為一個噱頭。

對此,任曉平表示,人類的醫學發展史就是在一個個爭議中發展過來的,1953 年第一例腎臟移植手術,當時學術界、社會上都批評不應該做,人應該正常死亡,旁人不能改變這個歷程。第一例心臟移植也如此,甚至都有民眾遞訴狀,認為醫生不合理、不合法、大逆不道。20 年前他到美國參與的手移植手術去年也被列入瞭美國醫保法案。他說,新事物都會有爭議,有爭議才會有完善。

總之,在各種關於倫理、道德的質疑聲中,人類邁出瞭 " 換頭手術 " 中最為重要的一步,並且可以預見到的是,在未來,這種爭議仍將繼續在整個醫療界甚至是網上引起瘋狂的討論。就像很多歐美學者所說的那樣,意大利醫生卡納瓦羅是個 " 瘋子 "。但後者卻回應到:" 對於所有的批評者,我隻想說,你去跟那位俄羅斯病人換個位置,感受他的大小便失禁等等痛苦,再來跟我說。"

精彩圖片
文章評論 相關閱讀
© 2016 看看新聞 http://www.kankannew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