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什麼時候,對於 " 手機戴套 " 這麼個事,大傢變得格外認真起來——新買的手機,是應該立刻用套套保護起來,還是應該放任其 " 裸奔 ",享受新鮮的觸感和外觀?除此之外,手機廠商對於手機套,又作何感想,甚至有何 " 陰謀 " 呢?——看完小編今日歪文,大傢或許可知一二。
戴套派:安全第一,個性至上
要問手機 " 戴套 " 的好處,最明顯的無非兩點,保護安全,增添個性。首先,不可否認,自從智能設備進入 " 大屏 " 時代,因為跌落、磕碰而導致悲劇的幾率就大瞭很多。盡管手機廠商們宣稱使用瞭各種堅固的保護玻璃或金屬機身,但從客觀的防護效果來看,它們確實還不如厚厚的橡膠或塑料靠譜。
更進一步地說,有些強迫癥的朋友非常愛惜他們的手機——容不得原裝的機身上留下一點劃痕,所以買到新機之後第一件事就是給手機裝上厚厚的保護套。當然瞭,這樣一來,如果將來需要轉賣手機,更好的品相自然也能賣出更高的價錢——看起來,戴套還是十分劃算的。
除此之外,對於諸如蘋果 iPhone 這樣的 " 街機 " 來說,雖然設計師們已經很努力地把它打造得精致美觀,但走在街上,看著滿大街的人用的手機和自己的別無二致," 果粉 "(特別是女孩子)心裡多少還是有些不是滋味。
於是,管他原本是如何設計的——套上一個碩大、顯眼、造型吸睛的手機殼。瞬間," 與眾不同 " 的外觀就有瞭," 個性化 "、" 回頭率 " 也有瞭保障,豈不美滋滋?
無套派:尊重 " 原配 ",善待愛機
對於戴套派的理論,那些堅持無套使用手機的人一向是不屑的:在他們看來,手機設計師們殫精竭慮,組合各種材質、線條、光影設計出的外形,理應是用來欣賞的——戴套遮住什麼的,簡直是對設計師勞動的一種褻瀆!
不僅如此,五花八門的手機套,對於手機和使用者甚至有潛在的危害。首先,現代的高性能手機普遍功耗不低,手機廠商們為瞭解決散熱問題,多半會使用熱管、石墨貼片等設計,把熱量傳導到手機外殼或者金屬中框,再通過自然的熱量輻射來散發掉。
而給手機套上保護套,就如同給高燒的患者蓋上瞭厚被子——不管是橡膠、塑料還是矽膠,都是熱的不良導體。更糟糕的是,由於此時手機套隔絕瞭熱量,在用戶摸起來,手機套外部並不熱——這反而造成瞭一種假象,讓人忽視瞭此時手機內部可能已經嚴重積熱的事實 …… 結果,手機因為過熱而損壞、甚至發生意外的時候,用戶渾然不知這其實是手機套的鍋 …… 還以為是手機質量不佳。
更糟糕的是,相對於手機本身外殼所使用的高品質塑料或成本極高的金屬、特種玻璃,市場上的手機殼所使用的材料卻真正是良莠不齊。對於某些粗制濫造的手機套來說,其中很有可能含有有毒有害物質,在使用中會隨著接觸而侵染人體,導致過敏、皮膚炎癥等問題。
手機廠商:既然反抗不瞭 那就戴套吧
說瞭這麼多,對於 " 手機戴套 " 的爭論,基本上都發生在不同階層的消費者之間,作為手機生產者的廠商對此又是怎麼看的呢?
不可否認,對於設計師來說,自己苦心孤詣的作品就這樣被一個簡陋的矽膠套子給毀瞭,心裡肯定是很不爽的。但是設計師畢竟不能直接幹涉市場運作——當手機套已經成為一門不可忽視的 " 生意 " 時,能賺錢的事情又有誰會放過呢?
所以,我們可以看到,現在越來越多的廠商開始在包裝裡 " 附贈 " 手機套——特別是那些定位較低,面向年輕人的機型,有的甚至送的手機套質量還相當不錯。如此一來,消費者自然會覺得自己 " 賺到瞭 ",廠商 " 有誠意 " ——當然啦,手機套的成本什麼的,也是算在售價裡的就是瞭。
當然啦 … 由手機廠商出品的 " 官方 " 手機套,在用料上多半確實會比市場大路貨要好上一些。有的甚至在設計階段就考慮到瞭和機身原本造型的和諧度," 戴套 " 之後也非常美觀。典型的就是一加 3、一加 5 的一系列高品質手機套,還有 moto Z 系列的模塊化磁吸後殼。這兩傢甚至已經把 " 手機套 " 做成瞭相當不錯的生意,不得不說相當高明。
就在最近剛剛發佈的三星新旗艦 Galaxy Note8 的包裝裡,也附帶瞭一個透明手機套——據說,三星考慮到消費者會擔心全視曲面屏的安全性,幾乎包下瞭韓國國內超過 70% 的手機套產能,給每臺 Note8 都配瞭一個套。
筆者看看手中的 S8+…… 默默地將它從官方翻蓋保護套裡取出來,摩挲,把玩瞭一下——然後,又安回瞭套子裡。
【本文圖片來自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