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孟松跳槽中芯國際,臺媒為何各種酸

10-24

日前,曾經被張忠謀 " 追殺 " 的前臺積電幹將梁孟松擔任中芯國際共同首席執行官。在不久前,業界就盛傳梁孟松將要加盟中芯國際,中芯國際的股價也一度隨這則消息而攀升。三星的先例尚歷歷在目,梁孟松擔任中芯國際共同首席執行官後,將對中芯國際掌握先進制造工藝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

梁孟松於臺積電、三星皆有功

梁孟松擁有臺灣國立成功大學電機工程學士和碩士,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博士學位。在美國求學期間,梁孟松的導師是胡正明。胡正明是何許人呢?

胡正明在 1973 年獲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博士學位,1997 年當選為美國工程科學院院士。2007 年當選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在十多年前,在美國國防部高級研究計劃局的資助下,胡正明教授及其團隊成員共同發表瞭有關 FinFET 技術的論文。憑借在 FinFET 等技術創新上的貢獻,在 2000 年,胡正明教授獲得美國國防部高級研究項目局最傑出技術成就獎。在 2015 年,胡正明教授還榮獲美國年度國傢技術和創新獎。想必正是師從胡正明教授這樣的大師,使梁孟松能夠在 14nm Finfet 技術上幫助三星趕超臺積電。

梁孟松早年曾在美國芯片巨頭 AMD 公司任職。在 1992 年,梁孟松入職臺積電擔任工程師和資深研發處長。在 2000 年前後,臺積電與 IBM、聯電角逐 130nm 工藝。IBM 當時選擇瞭向臺積電和聯電授權 IBM 的技術,聯電接過瞭 IBM 的橄欖枝,而臺積電則選擇瞭自己研發 130nm 工藝。結果由於良率的問題,聯電和 IBM 的 130nm 工藝遲遲無法商業化量產。而選擇自己研發 130nm 工藝臺積電則大獲成功。而梁孟松在與 IBM、聯電的角逐中發揮瞭關鍵作用。

在 2006 年蔣尚義退休後,梁孟松原本以為升遷有望,沒想到臺積電從 Intel 挖來瞭羅唯仁,同時,孫元成被提拔為研發副總經理,而梁孟松則被調為基礎架構的專案處長。正是因為職場不順,加上三星的高薪聘請,梁孟松選擇瞭入職三星。

三星在挖走梁孟松後,在 45、32、28nm 制造工藝上縮小瞭與臺積電的距離,在 14nm 制造工藝上三星堪稱大躍進,更是憑此斬獲瞭蘋果和高通的訂單,臺積電董事長張忠謀也公開承認 16nm 技術被三星超前,以致臺積電股價一度大跌。三星和臺積電因挖走梁孟松並把技術帶到三星打瞭長達 4 年的官司 ……

從梁孟松在臺積電和三星的業績來說,就技術上而言,梁孟松是毋庸置疑的。把梁孟松挖到中芯國際擔任共同首席執行官,對於中芯國際而言是有積極意義的。

中芯國際的基礎相對薄弱

雖然梁孟松在臺積電和三星的業績充分肯定瞭他的個人能力,但在中芯國際是否能復制他在臺積電和三星的成功,還是要打一個問號的,這其中的原因就在於中芯國際的基礎相對薄弱。畢竟中芯國際將來能夠取得怎樣的成績,梁孟松領導能力和專業技能水平至關重要,但所處的平臺也非常重要。對於臺積電、三星而言,中芯國際的底蘊還是單薄瞭一些。

雖然中芯國際在 2010 年後扭轉瞭過去長期虧損的局面,並且還獲得瞭高通的訂單。不過,這其中有很大成分的非商業因素。何況就市場份額來說,中芯國際與臺積電的差距非常大。在 2017 年,在晶圓代工市場中,臺積電的市場份額高達 59%,連年虧損的格羅方德,其市場份額也有 11%,聯電的市場份額為 9%,而中芯國際隻有 6%(由於統計的是 Foundry,沒有統計 Intel、三星這樣的 IDM 廠商)。在技術水平上,中芯國際也和臺積電這樣的大廠相去甚遠。

舉例來說,在 2016 年,臺積電營業收入的 54% 是來自於 40nm 及以下制程技術,格羅方德的比例為 48%,聯電為 18%,中芯國際僅有 2%。在 2017 年第二季度,中芯國際的主要營收還是來自於 130nm 和 180nm 等老舊工藝,28nm 工藝隻有 6.6% 的占比。更要命的是,中芯國際的 28nm HKMG 工藝的良率始終是一個問題。筆者在咨詢國內某 Arm 陣營的 IC 設計公司的工程師為何不使用中芯國際 28nm 工藝流片時,他表示:低端芯片都可以轉 SMIC(中芯國際)瞭 ...... 隻是 SMIC(中芯國際)太不爭氣瞭,到現在 28 良率還不穩定。

作為對比,與中芯國際體量大致相當的中國臺灣公司聯電,28nm 工藝已經貢獻瞭 28% 的營收,而且聯電的 14nm 進度也比中芯國際要快。最好的證據就是聯電設在廈門的工廠已經導入瞭 28nm 制造工藝,而根據臺灣當局的必須保持 "N-1" 代技術落差的要求,聯電很可能在新工藝上取得瞭突破。在聯電第二季度的財報上也顯示,14nm 工藝已經為聯電貢獻瞭 1% 的營業收入。

此外,中芯國際的自主工藝很少有深亞微米的工藝,大多是 180nm 和 130nm。雖然中芯國際有 40nm 的自主工藝,而且宣稱有 28nm 的自主工藝,但這些自主工藝鮮有使用,或者用自主工藝流片的都是些小芯片。目前,中芯國際最先進的工藝線都是引進的,還不得不簽署一定限制條款。

因此,在底子相對比較單薄的情況下,即便梁孟松鞠躬盡瘁,中芯國際也不可能在短時間內就追上臺積電。事實上,在梁孟松的幫助下,中芯國際能在 2020 年在市場份額和技術水平上雙雙超越聯電是一個相對比較現實的目標。

臺灣當局應當以更開放的姿態面對大陸

在以紫光為代表的大陸企業試圖收購臺灣半導體公司遭到臺灣當局阻擾之後,大陸企業開始以 2-3 倍的薪酬從中國臺灣挖人,臺積電前 CEO 蔡力行、臺積電前共同運營長蔣尚義、臺灣 " 存儲教父 " 高啟明等先後加盟大陸企業,聯電有數十名工程師集體跳槽上海華力微電子,華亞科有上百位工程師跳槽到大陸合肥的存儲工廠。

面對這種人才的自由流動,臺灣當局也以行政手段加以遏制,離職的華亞科前員工從中國大陸返回臺灣後立即遭到臺灣 " 調查局 " 搜索詢問,還有一名受聘於中國上海華力微電子的前臺積電員工被指控在離職前竊取臺積電的 28 納米工藝制程技術。最終,臺灣新竹檢方認定該工程師觸犯營業秘密法第 13 條之 2 第 1 項,意圖在大陸地區非法使用營業秘密罪嫌,以及刑法第 342 條第 1 項背信罪嫌,對其提起公訴。

對於梁孟松跳槽到中芯國際,臺灣的媒體也是各種酸,臺灣 " 東森新聞網 " 的報道中就引用臺灣網友的言論將梁孟松貶低為 " 半導體呂佈 "、" 現代版三姓傢奴 "。其實在半導體行業,這種跳槽其實是非常正常的現象,比如芯片設計師 Jim Keller 曾經供職於 DEC、博通、AMD、蘋果和特斯拉。

雖然臺灣當局嚴格遏制兩岸技術合作與人才交流,但從大形勢上看,兩岸經濟合作發展趨勢是擋不住的,是不以臺灣當今的意志為轉移的。臺灣當局應該以更加開發的姿態對待兩岸經濟合作與人才、技術的交流。

精彩圖片
文章評論 相關閱讀
© 2016 看看新聞 http://www.kankannew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