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劉丟丟
微信、支付寶的無現金補貼大戰在 8 月份集中爆發,支付寶發起「無現金周」活動,線下付款超過 2 元可獲得獎勵金,第二筆消費後還可以抽黃金;微信則推出「無現金日」,同樣在線下消費不少於 2 元就可領取 1 筆鼓勵金,還會送出現金紅包。
在無現金活動如火如荼進行時,央行在 8 月 4 日的下發的一條通知叫醒瞭沉浸在無現金宣傳中的第三方支付:自 2018 年 6 月 30 日起,網絡支付業務全部通過網聯平臺處理。這意味著微信、支付寶這樣的非銀行支付機構告別直連模式,他們的交易數據也將統一交給網聯平臺。
無現金是大勢所趨
根據國傢統計局數據,2016 年我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達到 33 萬億元,其中網上零售額突破 5 萬億元,社零比達到瞭 15.5%。電商的發展方便瞭人們的生活,一方面物流體系讓商品流通更快,另一方面網絡支付的完善讓交易平臺安全得到瞭保障,網絡支付已經成為電商平臺運行的基石。
傳統線上電商發展到今天,市場已經接近飽和,很多電商平臺開始嘗試「線上 + 線下」的新銷售方式。今年 6 月份,亞馬遜宣佈以 134 億美元的價格收購全食超市,這次亞馬遜史上最大規模的並購行為,被視為其向線下零售發力的標志。
圖片來源:Washington Post
近幾年消費市場出現的一個巨大變化是移動電商的崛起。移動互聯網的發展帶動瞭從 PC 到移動設備的流量轉移,智能手機普及讓移動支付迅速升溫。微信也正是靠其在移動社交上的積累,在短短幾年裡後來居上,成為與支付寶不分伯仲的支付巨頭,共同占據第三方移動支付的 90% 市場份額。
電商總體規模在不斷增大,移動支付體驗也符合人們的消費習慣,再加上微信、支付寶背後兩個互聯網巨頭的助推,我們的社會走向無現金似乎是大勢所趨。
加強監管也是必然
支付寶在 2015 年就開始推動無現金的概念,今年更是喊出瞭「用 5 年推動中國進入無現金社會」的口號。在很多電商平臺購物時,支付完成後都會跳轉到抽獎、兌換的頁面。在線下商鋪,微信、支付寶也接連推出豐厚的補貼獎勵推動無現金支付。二維碼收付款已經極大地簡化瞭支付流程,而最新的「新零售」嘗試是無人便利店。
CNNIC 發佈的報告顯示,截至 2017 年 6 月,我國使用網上支付的用戶規模已經達到 5.11 億,使用比例提升至 68.0%。其中手機支付用戶規模達到 5.02 億,線下場景使用特點突出,4.63 億網民在線下消費時使用手機進行支付。
在無感支付來臨之際,虛擬的支付方式和現實商業的碰撞已經到達一個臨界點。電商作為整個商業的補充,在互聯網趨勢的推動下,很可能會上升到主流地位。這樣的消費方式符合人的體驗習慣,也是企業發展的助推器。
在超市便利店、酒店餐館,甚至是街邊的小攤,現金正逐漸被二維碼支付替代。無現金口號喊得太響亮,終於還是觸碰瞭紅線。據網上消息,在無現金活動期間,阿裡旗下的盒馬鮮生門店出現瞭拒收現金的行為。央行武漢分行與螞蟻金服進行瞭口頭交流,要求在宣傳活動中刪除「無現金」字眼,並停止拒收現金的行為。
事後央行方面進行瞭辟謠,表示此事有所誇大,隻是與螞蟻金服進行瞭交流,並未通知不得使用「無現金」字眼。但之後支付寶還是悄悄撤掉瞭「無現金周」的說法,以「黃金周」代替。微信也將「無現金生活」的表述改為「微信支付智慧新生活」。從這件事可以看到,「無現金」步子邁得是有點大。
別緊張,央行要的可能隻是數據
央行從未放棄過對支付機構的監管。第三方支付曾度過瞭幾年的紅利收割期,2015 年底《非銀行支付機構網絡支付業務管理辦法》的出臺正式打破混亂的支付市場,網絡支付實名化的開始也預示著央行開始收緊對支付機構的把控。
網聯平臺正是央行為支付寶、微信等第三方支付機構提供的統一清算平臺。在要求網絡支付業務全部接入網聯平臺的規定宣佈後,很多媒體將其解讀為第三方支付平臺被「收編」,但其根本原因其實是央行對「數據」的把控加強。
在用戶隱私屢屢被提及的今天,數據已經成為互聯網公司的「隱形資產」,數據之爭引起瞭很多企業之間的糾紛,比如前段時間華為與騰訊關於「用戶數據」歸誰的爭論。不光是企業,政府對數據的重視也在加強,蘋果在貴州設立數據中心不隻是為瞭提高用戶體驗,政府對蘋果手中龐大數據的覬覦才是這個決定最重要的推動力。
支付體系背後是海量的用戶行為、用戶數據,在與國民經濟關聯如此重要的一環,數據卻一直被第三方支付機構掌握。網絡支付確實提升瞭用戶體驗,在為下一代商業形式佈局的路上也符合企業利益,但「能力越大,責任越大」,過度的商業競爭勢必會影響網絡支付整體發展,央行統一結算平臺的決定更多是為瞭消除支付數據體系之間的壁壘。過去央行通過資本來控制經濟,如今它還想更進一步,結束微信、支付寶們的數據壟斷。
統一的結算平臺會讓央行更容易獲得網絡支付的第一手數據,如此龐大的數據央行能否吃得下、網聯的具體承受能力如何?且看下一次「618」、「雙十一」的考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