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化集團,中化集團黨組書記、董事長寧高寧近日為來自中直機關、中管金融企業、中央企業的 107 位組織人事部門負責人,進行瞭 " 組織人事工作如何服務集團戰略發展 " 的授課。
這裡摘文中最值得現代企業深思的兩點,供大傢參考。
在提到一個企業的戰略目標時,寧高寧表示,戰略不是孤立的,是系統問題。戰略目標的確立是一個組織成熟發展的第一項成果。
舉兩傢企業例子:阿裡巴巴和騰訊。這兩個公司每一傢的市值幾乎等於中國石化 + 中國移動,超過 4000 億美元、差不多 3 萬億人民幣,而中國石化和中國移動都是不到 2 萬億人 民幣的市值。阿裡巴巴和騰訊的大股東,即真正擁有這兩個公司的人,都不是中國人。騰訊的最大股東 Naspers,是南非的,占股 40% 左右,而阿裡巴巴的最大股東是孫正義,日本的,占 30% 股權。馬雲隻占 7%-8% 股權,馬化騰占 10% 左右。我開玩笑說,這是典型的中國人打工打成首富,為什麼會這樣?他們在最困難、最需要錢的時候,中國投資者沒有人投資,從戰略來講,沒有人認識到這個公司的成長性和未來潛力。這不是賺錢問題,是戰略問題。在戰略思考上,有沒有真正考慮成長性,思考如何培養業務和發展潛力,而不是不賺錢就趕緊賣掉,這講得是戰略形成的動力。
而在談到企業用人的問題時,寧高寧用李嘉誠管理企業的方法來舉例。" 我在香港的時候,香港有兩傢公司和記黃埔和新世界,當時這兩傢公司很多業務都一樣,比如都做地產、電訊、港口、零售,但是 20 年後,新世界的股票一直還是 10 元,李嘉誠的和記黃埔 20 年已經漲得非常多瞭。業務一樣,市場環境也是一樣,體制上也沒有大的區別,為什麼結果有這麼大區別?關鍵在用人上。我之前問過李嘉誠先生,為什麼你可以做石油、做電話都能做得很好,為什麼恒基、新世界他們做地產還可以,但其他業務不行?他開玩笑說,主要他會說英語。他白天在廠裡打工,晚上學習英文,因為會英語,所以不怕外國人,請瞭一堆外國人給他工作,外國人的眼界超出香港人,做瞭很多石油、互聯網的投資。" 所以最重要的是用人,李嘉誠有用人的眼光,有全球戰略眼光,有對行業的判斷和評價的眼光。反過來看其他香港公司,基本是傢族式、朋友式、老臣子式的公司,這些公司發展的局限性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