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通混改 JBAT 悉數入局,巨頭有什麼陽謀

08-16

在 4 月停牌之後,聯通混改方案終於塵埃落定,BAT 和京東,中國最大的四傢互聯網公司悉數入局。中國聯通稱戰略投資者將認購 90 億股中國聯通 A 股股份,百度、阿裡、騰訊和京東將投資,除以上企業外,蘇寧、滴滴、中國中車、網宿科技、用友、宜通世紀等也參與投資。投資者認購 A 股價格為每股 6.83 元人民幣,計劃發行股份募集資金 780 億元人民幣。其中,百度將向聯通 A 股投資 70 億元、京東將投資 50 億元、阿裡巴巴投資 43.5 億元、中國人壽投資 217 億元。這是 BAT 和京東各自在 2017 年以來的最大單筆投資,這次投資對於中國聯通,對於互聯網公司意味著什麼?

在 OTT 這個概念出現後,互聯網公司與運營商之間的關系就變得越來越緊密。從最初的微信與運營商之爭,再到微信與聯通合作推出 " 微信沃卡 " 的破冰之旅,以及虛擬運營商牌照發放,合作日益成為互聯網公司與運營商的主流關系。不過,這一次 BAT 和京東投資中國聯通與過往的合作有本質不同,這是混合所有制改革的起點,有望改變通信市場格局、同時給互聯網公司帶來增量。

中國聯通搬來瞭四位互聯網救兵

3G 時代中國聯通因為牌照優勢,將中國移動和電信甩在後面,然而 4G 時代卻被拿著 TD 牌照的中國移動反超。2017 年一季度,中國移動營業收入 1840 億元,超過中國聯通和中國電信之和。2017 年上半年,中國聯通凈利潤 7.8 億元,隻相當於中國移動兩天半所賺取的利潤。

除瞭財務業績被中國移動甩開之外,在 4G 和寬帶這兩個關鍵業務上,中國聯通也被中國移動拉開瞭距離。截至今年 6 月底,聯通 4G 用戶數為 1.38 億,僅為移動的 23%,也低於電信。聯通傳統的優勢業務有線寬帶也被移動超越。借助於中國鐵通的固網資源,中國移動的寬帶業務大幅提速,用戶數已超出聯通近 1800 萬戶。寬帶還是聯通輸得起的戰爭,但 4G 卻是聯通難以承受的失敗。

聯通眼下最缺的是 4G 基站數量,比移動和電信都少。方正證券研報指出,聯通與移動在移動通信網絡質量上的差距大約對應 34 萬個基站,要達到中國移動的網絡水平,大約需要約 500 億資金,然而眼下聯通缺錢,業內有句話說是 " 中國移動是今年花去年的錢,中國電信是今年花今年的錢,而中國聯通是今年花明年的錢 ",通過混改引入外部投資補足資金缺口,進而補齊網絡差距,才具備同臺競爭的基本條件。這一次引入的投資金額為 780 億元,將補足資金缺口還有剩餘。

不過,互聯網公司帶來中國聯通的遠不止於真金白銀。一方面,互聯網公司擁有眼下最先進的企業經營理念,尤其是扁平化組織架構和互聯網思維,已經是傳統行業紛紛學習的經營之道。融入更市場化的機制,也是運營商乃至國企混改的首要訴求;另一方面,互聯網公司擁有海量資源,包括:用戶、技術、數據、人才等等,都可為運營商所用。比如之前,聯通與騰訊合作推出大小王卡半年時間就增加瞭 2000 萬用戶,之後中國聯通又與阿裡、百度、京東、 微博、今日頭條甚至 B 站合作發卡,獲取 4G 用戶數,互聯網公司成瞭聯通的銷售渠道。

事實上,運營商早已意識到互聯網公司的價值。2015 年底,中國移動掛牌成立互聯網公司,統籌 MM 等互聯網業務,還成立瞭整合瞭音樂、視頻、閱讀、遊戲和動漫在內的咪咕文化科技公司。中國電信旗下則有 21CN。不過這些公司本質都是國企體制,在互聯網公司面前缺乏競爭力。通過混改引入互聯網資本,將讓中國聯通(或即將成立的相關子公司)真正具備互聯網基因,可以說,中國聯通混合所有制改革引入 JBAT 是明智之舉,這相當於搬來互聯網救兵,助其追趕中國移動和電信。

互聯網巨頭終於吃到通信的蛋糕

互聯網公司一直覬覦通信這塊蛋糕。

一方面,通信本身就是一個巨大的市場,中國移動上半年營收 3888.7 億,每天的利潤為 3.4 個億,這個數字超過瞭 BAT 的盈利能力,不過,這個市場短期內不是 BAT 和京東可以分食的;

另一方面,運營商是互聯網公司的基礎設施,且日益重要。PC 時代運營商隻是為互聯網公司機房提供帶寬接入,移動互聯網時代運營商流量管道的角色對於互聯網公司更是不可或缺,正是因為 3G 發牌才有瞭今天的移動互聯網。沒有運營商的網絡,互聯網業務無從談起;運營商的網絡一故障,如日中天的微信也沒轍。反過來,互聯網與運營商深度合作就能進行大量業務創新。

因此不論是出於賺錢的目的還是業務佈局考量,BAT 都不可能錯過佈局通信業務的機會。事實上,全球互聯網巨頭都在佈局基礎通信業務,比如 Google 就有光纖通信業務 Fiber 以及虛擬運營商服務 ProjectFi。

中國互聯網公司一直想要投資通信運營商業務。虛擬運營商政策一出現,便一擁而上爭取牌照。不過虛擬運營商是雷聲大雨點小,互聯網公司沒有直接經營權,在資費、產品、技術等層面都沒有什麼話語權,本質上隻是分銷渠道,因此,虛擬運營商服務並未普及,也與互聯網公司投資通信業務的初心背離甚遠。今天混合所有制改革,給瞭互聯網公司投資通信業務真正的機會。

BAT 和京東投資中國聯通之後,就變相擁有瞭通信業務的經營權,可與中國聯通進行通信業務創新,比如此前已經普及的定向流量套餐可以做得更深入,這種合作對於互聯網公司的好處顯而易見:不隻是可以幫運營商賣卡賣流量充值賺提成,還能通過流量經營讓自己的業務更具競爭力。比如百度與聯通合作的流量卡可以針對百度業務(愛奇藝、地圖、搜索、貼吧)免流量,再比如淘寶與移動合作用戶雙 11 購物免流量,還有騰訊與聯通合作讓用戶聽音樂、玩《王者榮耀》都免流量,這將刺激用戶更多地使用這些互聯網公司的業務——移動互聯網競爭的核心正是用戶使用時長。

中國移動互聯網天花板已到,在國內市場獲取用戶增長越來越難,如何留住用戶、挖掘存量用戶價值,才是互聯網巨頭的重中之重,與運營商合作開展流量經營就是存量用戶運營的方式。站在另一個角度來看,互聯網公司正在加速投資實體經濟,比如銀行、商場、影院等等,投資通信運營商這個過去很難進入的市場,對於 BAT 和京東來說在資本和戰略層面都有不小的想象空間。

互聯網公司與運營商的合作空間很大

然而, 互聯網公司與運營商走到一起不隻是為瞭流量合作——畢竟定向流量套餐或者定制手機卡,在投資之前就已經有各種合作瞭。被許多人忽視的是,運營商的資源比通信基礎設施更多,除瞭網絡資源之外,還有海量用戶——中國移動互聯網網民 7 億,但移動通信用戶數超過 13 億。海量渠道,尤其是線下門店(含自有和開放)渠道,是小米、華為等手機巨頭都十分重視的銷售渠道。同時,運營商也佈局瞭郵箱、閱讀、應用市場、音樂、動漫、移動支付等移動互聯網業務,還在佈局雲計算、物聯網、5G 通信等新技術。

正是因為此,互聯網公司與運營商資本合作帶來的業務協同比通信本身更大一些。事實上,很早之前互聯網公司就已經與運營商展開多維度合作,在我印象中,百度與中國聯通合作就十分密切,早在 2014 年,百度、聯通和富國基金就曾一起合作發佈瞭 " 沃百富 " 互聯網理財和生活服務平臺。不久之前,百度與中國聯通合作推出 " 百度聖卡 ",用戶使用手機百度、愛奇藝、百度地圖、百度貼吧可以免流量。去年 11 月,中國聯通與百度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合作領域包括移動互聯網、人工智能、大數據、通信基礎業務等領域,這應該是百度戰略投資中國聯通的前兆。中國聯通未來與互聯網公司將有更多業務層面的協同——包括但不限於通信。

以百度為例:

在通信層面,中國聯通可以為百度提供 IDC、ICT、終端定制、渠道等全方位通信服務及資源支持,百度則可以將這些服務和資源通過百度雲、百度 AI 開放平臺、DuerOS 等整合起來開放給開發者。

在技術層面,中國移動投資科大訊飛成功將後者的語音識別能力整合到語音客服中,百度的人工智能技術可以應用到中國聯通的營業廳、客服、營銷等業務場景中,同時百度還可將 AI 技術應用到聯通已經覆蓋的行業客戶和大眾客戶相關的業務場景中。

在業務層面,手機百度、百度糯米、百度地圖、度秘、百度金融、愛奇藝等業務都可與中國聯通深度合作,比如百度地圖所需的基站定位技術、百度所有業務所需要的短信驗證碼、百度金融所需要的通信和實名制征信數據,聯通都可提供。

可以看到,百度投資中國聯通,不隻是變相拿到瞭通信經營權,在業務層面也有大量的協同空間,尤其是百度眼下大力推進的 AI 戰略,也有望從聯通的通信生態中獲取更多應用場景。不隻是百度,阿裡、騰訊、京東與中國聯通都有這樣那樣的合作契機。前有眾安保險,今有中國聯通,京東與騰訊和百度先後結盟,這再次表明競合才是未來企業關系的常態。不過,四個互聯網巨頭與一個老牌國企之間究竟能擦出什麼火花,還是要時間來證明,畢竟混合所有制改革還是摸著石頭過河。不論結果如何,今天對於國有企業、互聯網行業和通信行業而言都是一個全新的開始。

精彩圖片
文章評論 相關閱讀
© 2016 看看新聞 http://www.kankannew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