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火鍋排行榜

03-03

第八屆中國(重慶)火鍋美食文化節,人們坐在巨大的火鍋前品嘗美食。圖 / 新華社

世界上隻有兩種人:一種是吃火鍋的人,另一種是其他人。

數據顯示,火鍋已然成為第一國民美食。

在火鍋的江湖裡,有傳承、秩序、包容、圓融,正如學者易中天所說," 火鍋簡直渾身上下都是中國文化 ":烹飪手法上,它 " 以柔克剛 ";食材選擇上,它 " 兼濟天下 ";味道上,它體現瞭一種 " 中和之美 "。

鴛鴦鍋既火辣又滋補。

火鍋不僅是種烹飪方式,也是一種用餐方式;不僅是一種飲食方式,也是一種文化模式。可以這麼說:在火鍋裡,我們可以讀懂中國。

我們來看看全國各地的火鍋——東北酸菜白肉鍋、老北京銅鍋涮肉、重慶麻辣火鍋、廣式打邊爐、潮汕牛肉鍋、臺灣一人鍋 ...... 你最喜歡哪一款?

銅鍋涮肉 | 北京

據說,光緒年間,北京 " 東來順 " 的老掌櫃買通瞭太監,從宮中偷出涮羊肉的佐料配方,涮羊肉從此走入民間。報人徐凌霄著《舊都百話》雲:" 羊肉鍋子,為歲寒時最普通之美味,須於羊肉館食之。此等吃法,乃北方遊牧遺風加以研究進化,而成為特別風味。"

銅鍋裡涮出的肉香,是老北京的味道。

毛肚火鍋 | 重慶

重慶火鍋以壓倒一切的姿態出現,而毛肚火鍋是重慶火鍋的源頭。美食傢車輻認為,重慶人吃毛肚火鍋屬於豪放派,成都人則屬於婉約派,從對食材的處理可見一斑:蔥、蒜,重慶的長三四寸,成都的隻有一寸;鱔魚,重慶的保留鮮血,成都的則需洗去鮮血。

重慶的洞子火鍋。這是由以前防空洞改建成的火鍋店,裡面溫度比外面要低 10 多度。

酸湯火鍋 | 貴州凱裡

自媒體人王欣(反褲衩陣地)是貴州人,他說,雖然酸湯魚被外省人視為貴州火鍋代名詞,但實際上,在貴州,各個地區有各自的主打鍋,酸湯火鍋則是黔東南州的主打鍋。貴陽人愛吃的火鍋,脫胎於凱裡的紅酸湯,又勾兌瞭貴陽人最愛吃的糟海椒,稱為酸辣燙。

貴州凱裡的酸湯魚火鍋。

菌子火鍋 | 雲南

作傢、美食傢汪曾祺在《昆明的雨》一文裡說,昆明菌子極多,雨季逛菜市場,隨時可以看到各種菌子。其實,雲南就幾乎沒有不產菌子的地方,一到雨季也就是菌季,雲南人會自動開啟吃菌模式:炒著吃,做成火鍋吃 …… 吃菌子火鍋的真諦是:不要放肉!不要放肉!不要放肉!

野生菌火鍋是雲南特有的美味。

粥底火鍋 | 廣東順德

順德的粥文化於 19 世紀初期興起。19 世紀中後期,一對姓歐陽的姐妹成為自梳女,遠赴新加坡謀生。順德的粥水制作技藝通過她們傳播開去,逐漸成名並得到改良,最終成為順德區非自然文化遺產。有瞭獨門的粥水制作技藝,順德人得以首創粥水火鍋。

順德香伴粥的最大特色是可涮之菜囊括種種,動、植、飛、潛,無所不包。

打邊爐 | 兩廣

曾任《星島日報》總編輯的陳夢因(筆名 " 特級校對 ")在《食經》一書中寫道,打邊爐又稱 " 生鍋 ",為避免吃後虛火上升、牙痛,豆腐是不可或缺的;如果沒有豆腐,湯裡宜放入少許生石膏。另外,打邊爐的作料需有雞蛋,吃的時候蘸蛋液混合的調味料,可以避免燙傷舌頭和口腔。

在《無間道 2》的打邊爐裡,其實每個食客都心懷鬼胎。

牛肉鍋 | 廣東潮汕

牛肉鍋的北上,在作傢和菜頭眼中意義重大:" 帝都人民多年來歷經醬油的洗禮,味精的沖擊,辣椒的蹂躪,終於開始醒悟食物的本味最美這個道理。在我看來,這種飲食審美上的覺悟和提升從潮汕牛肉火鍋開始,從滿足食肉獸欲開始,是一個好的開端。"

" 牛必須食用當天宰殺,越新鮮越好,不冷凍,不排酸 ……" 都是潮汕牛肉火鍋的考究吃法。

酸菜白肉火鍋 | 東三省

它是漂泊在外的東北人對鄉愁的寄托。作傢張嬙是臺灣眷村第三代,她傢每年過年在眷村爺爺傢團聚,必吃酸菜白肉火鍋,爺爺同時還要說起張傢的歷史,巨流河畔傢鄉的童年故事,冬季落滿大雪,夏天田地裡長滿可口的鮮瓜,還有那些留在東北的面目模糊的親戚。

酸菜白肉火鍋是東北地區的一種滿族傳統風味菜肴。

一品鍋 | 安徽徽州

梁實秋寫《胡適先生二三事》,說胡適當年在上海請 " 新月 " 的朋友們吃飯,就是吃胡太太親自做的一品鍋。" 一隻大鐵鍋,口徑差不多有一尺,熱騰騰的端瞭上桌,裡面還在滾沸,一層雞,一層鴨,一層肉,點綴著一些蛋皮餃,緊底下是蘿卜白菜。" 這是徽州人傢待客的上品,酒菜、飯菜、湯,都在其中。

一品鍋是徽州山區冬季常吃的特色傳統美食。

菊花暖鍋 | 江浙

菊花火鍋最初盛行於晚清宮廷,據說是慈禧太後的最愛。到瞭現代,則盛行於出產好菊花的地方,如杭州。作傢李碧華曾揣摩其做法:菊花瓣用溫水漂洗,瀝幹。湯底是雞肉、火腿等,加一碗杭菊泡成的汁。待湯燒開,一邊涮各種食材一邊投入菊花,灼好即撈起,和肉吃。

菊花火鍋始自 " 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 的陶淵明。

一人鍋 | 臺灣

用中文寫作的日本作傢新井一二三在《你所不知道的日本名詞故事》一書中寫道:"しゃぶしゃぶ本來就是中文‘涮涮’的日文音譯。傳到臺灣去以後,稱之為‘日式涮涮鍋’,亦改良為一人一小鍋制瞭。沒想到近年又傳回中國大陸去,竟叫做‘呷哺呷哺’瞭。" 她這段話,交代瞭源自中國火鍋的日式涮鍋反向傳播回到臺灣乃至大陸的過程。

一個人,也要好好吃火鍋。

八生火鍋 | 福建

據說," 八生涮鍋 " 源於南宋泉州人林洪記載的 " 撥霞供 "(即涮兔肉),此法得自武夷山。林洪同時記載道,後來在臨安(今杭州)詩人楊泳齋傢也見到瞭這種吃法,因此,也有人認為八生涮鍋是浙江的名物。按照福建吃法," 八生 " 指雞肫、牛百葉、鮮海蠣、鮮目魚、生魚、豬腰、鮮蝦、精肉,配以 " 四蔬 " ——青菜、豆腐、熟冬筍、水發香菇。

八生火鍋是一道福建的傳統名菜。

小 新 推 薦

就這樣,在火鍋裡吃出舌尖上的自由

精彩圖片
文章評論 相關閱讀
© 2016 看看新聞 http://www.kankannew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