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天獨厚毗鄰海洋,
數千年來海外貿易的窗口,
海上絲綢之路的 " 主角 "。
沿著歷史印記,
走進越秀商圈,
觸摸千年商都的脈絡。
千年商都 · 越秀商圈
廣州市地處珠江入海的三角洲,兼具河港與海港的優勢,坐擁陸路、水路、航海、航空之便,自古以來就是中國對外開放的門戶,有 " 南大門 " 之稱。秦漢時期,廣州便開始有瞭海外貿易活動,是 " 海上絲綢之路 " 的發源地,至唐代,航線已遠達西亞、東非沿岸各國。
越秀區地處廣州中心,是廣州市千年來未曾易位的城市核心。(全球建城兩千年,城市中心未發生偏移的城市隻有三個:古羅馬、亞歷山大和廣州。)今天,我們走進越秀北京路商圈、流花商圈、環市東路商圈和長堤金融街,感受千年商都核心區域的經濟活力。
北京路商圈
——千年古道,繁華如昔
(金鳳迎春,每年春節前在北京路周邊區域舉辦的西湖路 " 迎春花市 ",是廣州市最熱鬧的花市。)
北京路商圈,北起省財政廳,南至大南路、文明路一線,東至文德路,西至教育路,商區歷史悠久,文化遺產眾多,是廣州著名的古老商業區。
自建城伊始,北京路地區即在地理區位、政治文化、商業體系中均處於廣州的核心地位。公元前 204 年,南越王趙佗建國,其皇城即在今北京路北段財廳前一帶。北京路地段舊稱 " 雙門底 ",自宋滅南漢後,南城拓展," 雙闕樓 " 下並列雙大門得名。舊時為廣州城官道,官署、書院、學宮、義學雲集,是歷史悠久的繁華商業街。
(民國時期的永漢路和 2017 年北京路財政廳同機位。老照片供圖/越秀區檔案局,右圖/梁建華)
清代,北京路由北至南依次名為永清街、雄鎮直街、雙門底、承宣直街,1919 年,改原 " 永清 " 為 " 永漢 "。
民國時期,隨著城市的發展,漢民北路(今北京路)向北延伸,並修建大量騎樓街,今北京路商業區的街道格局至此大體形成。
20 世紀 30 年代初,為紀念國民黨元老胡漢民," 永漢 " 改稱 " 漢民 ",後復稱 " 永漢 ",至 1966 年,正式更名為 " 北京路 " 沿用至今。
(1927 年的永漢影戲院和現在的永漢電影院。解放後永漢影戲院經歷瞭多個歷史時期,名字也有幾番變化,1986 年改名為永漢電影院。老照片供圖/越秀區檔案局)
(20 世紀 30 年代,北京路上的第一間寶生園,現為天河城廣場。老照片供圖/越秀區檔案局)
(1955 年和現在的北京路新華書店。老照片供圖/越秀區檔案局)
1997 年,北京路商圈逐步升級為時尚繁華的商業步行街,進一步激發商區活力,2002 年,北京路 " 千年古道 " 遺跡也得以發掘,在北京路前端,我們低頭可見玻璃路面下積淀的層層古道。2016 年,北京路文化旅遊區正式掛牌國傢 4A 級旅遊景區,成為廣東省首傢全開放、全免費的國傢級 4A 景區。
(距離路面 0.5 米至 3.3 米的空間裡——唐、南漢、宋、明、清的軌跡層層摞疊,廣州悠長的歲月近在咫尺。供圖/黎裕衡)
(浪漫的北京路步行街。)
(北京路旗袍秀。)
漫步在北京路步行街,感受著跨越千年的繁華,商區的百年老字號,如陳李濟、致美齋、采芝林等,也在現代都市的流光溢彩中綻放著它古老而年輕的活力。
早在清朝,陳李濟便開啟外向型的經營方式,依托海上絲綢之路,遠銷新加坡、馬來西亞、越南、泰國等地,清道光年間,更在廣州十三行開設批發所,作為產品輸出、洋藥原料引入的窗口。
(老字號陳李濟藥坊創始於公元 1600 年(明萬歷 28 年),陳李濟獲得吉尼斯世界紀錄:全球最長壽藥廠!圖為一百多年前和現在的北京路陳李濟藥坊。 老照片供圖/陳李濟)
(陳李濟首創的蠟殼藥丸,解決瞭藥品保存與遠洋運輸問題,這一顛覆性的創新,是陳李濟得以遠銷海外的重要因素。)
(陳李濟中藥博物館。)
同期聲
陳進偉(陳李濟黨委副書記):
" 陳李濟屹立四百餘年而不倒,不僅是因其‘道地、有效’的口碑,也得益於其‘本錢各出、利益均沾、同心濟世、長發其祥’的立坊宗旨。"
" 許多街坊是聞著陳李濟的藥味長大的,陳李濟陪伴著人的一生,是許多越秀老街坊的情結。"
"1920 年代,楊殷,工人運動領袖,中共六大的常委,早年是以陳李濟藥廠工人的身份作為掩護的,陳李濟與中國的革命歷史也密切相關,這是現在很多抗日劇的原型。"
" 陳李濟藥廠雖搬離瞭北京路,但一直心系商圈發展。近期將推動‘ 400 年陳李濟重回千年古道’的計劃,為北京路商圈建設添磚加瓦。"
流花商圈
——從交通樞紐到時尚標桿
(俯瞰廣州火車站和流花商圈周邊。)
流花,得名於南漢流花古橋。1974 年,廣州火車站落成,省汽車總站、郊縣車站、南方航空公司等相繼設立,流花地區集聚瞭三大樞紐,也在同年,流花展館成為廣交會所在地。
(1974 年,中國出口商品交易會流花路展館建成,2017 年的同機位拍攝。老照片供圖/陳寶亨)
1991 年,第一棟真正意義上的現代化批發市場——白馬服裝城由廣州市城市建設開發集團投建,1993 年,白馬服裝城正式開業。廣州天馬時裝批發中心、廣州流花服裝批發市場、廣州新大地服裝城等相繼開設。
流花街轄內中國出口商品交易會大樓與火車站為中心的周邊現代建築群,更被稱為 " 流花玉宇 ",為 80 年代廣州羊城八景之一。
(廣州流花服裝批發市場。)
流花國際服裝節已經成為流花的標簽,每年 8 月,中國流花國際服裝節等一系列活動都會相繼舉行,這裡,是歐亞時尚流入中國的窗口。
(流花國際服裝節,精美的時裝配上美女模特,一出現就引爆全場。 供圖 / 紅棉國際時裝城)
作為中國服裝品牌的黃埔軍校,不斷向 " 國際時尚之都 " 的目標邁進,一個國際化、更加時尚的、有生命力的流花展示在國際視野中。
流花這張名片,已成為中國時尚的標桿。
而 " 互聯網 +" 的運用,讓這種時尚更加觸手可得。為主動適應電子商務大潮,越秀區上線瞭廣州市專業市場公共服務平臺,提供一站式政務服務、數據挖掘與誠信溯源、一站式 O2O 產業服務、全球供應鏈采購信息配對、招商租賃與項目培育、商情監測與指數發佈等服務。
(紅棉國際時裝城,流花商圈轉型的典范。)
(定位國際、時尚、品牌以及藝術追求,讓流花在時尚界長盛不衰。)
卜曉強(紅棉國際時裝城總經理):
" 紅棉的轉型首先是經營思想的轉變,由以往的房東角色轉向為經營者的角色,並參與到整個服裝市場的經營中 ";
" 其次,紅棉、白馬、天馬等,實行差異化的經營,在發展中找到自己的精準定位,憑借自己的品牌在專業市場中生長 ";
" 我們一個月可以做到 350 種時尚服裝上市,某些品牌的新衣服與國外同步上市,紅棉跟米蘭就是同步的。"
" 我們也有自己的設計師品牌,原創品牌也一直是流花商圈的一大亮點。"
環市東商圈
—— " 廣州尖東 ",廣州首個 CBD
(環市東商圈被稱為 " 廣州尖東 ",是世界頂級時尚聚集地。供圖/陳碧信)
環市東商圈是上世紀 80 年代末 90 年代初伴隨著改革開放逐步發展起來的,伴隨著白雲賓館、花園酒店、友誼商店、廣東國際大酒店等地標性建築與大型商店的相繼落成,總部經濟漸成規模,環市東迅速發展成為廣州 CBD,是廣州市最早的中央商務區。
1976 年,白雲賓館落成,它是中國第一座接待外賓的星級酒店,以其 120 米的高度成為廣州地標,白雲賓館也是老廣州口中的 "33 層 "。
(1978 年的環市東綠樹成蔭,橫貫東西走向的環市路一望無邊,如今,環市東路車如流水馬如龍。左圖/陳寶亨,右圖/陳碧信)
(1978 年,環市東路新建的友誼商店大樓落成,4 月 12 日迎賓。如今,老廣們還是更傾向於來這裡購物。老照片供圖/梁維炘)
(1981 年,友誼商店建成瞭大陸第一個超級市場,很受歡迎,那時候一個星期能發出幾千臺電視機,現在的雀巢、藍罐曲奇,大陸這邊友誼商店都是第一個做的。 供圖/梁維炘)
1991 年,廣東國際大廈落成,這是老廣州口中的 "63 層 "。
(廣東國際大廈是中國最早的鋼筋混凝土結構超高層建築)
(由 60 層通往 63 層的旋轉樓梯在改建時險些被改造拆除,在一眾老員工的極力爭取下得以保留。)
(從 63 層樓頂俯瞰環市東商圈。)
1992 年,世貿中心落成,這是廣州第一座甲級寫字樓。國內外企業與各國領事館及辦事機構爭相進駐。2004 年,麗柏廣場建成,奢侈品消費也經由環市東進入到廣州市民視野中。
(麗柏廣場以出塵品位和頂級服務吸引高端消費群體,成為城中時尚潮人追捧的典雅殿堂。供圖/孫蘭。)
(2008 年,馬路兩旁高樓林立,環市東路已發展成廣州國際化高級商務區。供圖/陳寶亨。)
(晚霞映襯下的花園酒店。供圖/C 仔)
(夜幕下的環市東,有一點奢華,也有一點小資。供圖/陳碧信)
在城市快速發展的背景下,環市東依托老城區,更像是一位已趨成熟的長者,鬧中取靜,綠樹環繞,越秀深厚的人文底蘊為它灌註瞭更多的文化血液。
(環市東路還有宛若世外桃園,安靜而祥和的華僑新村。)
如今,環市東商圈乘著越秀區發展總部樓宇經濟的東風,商圈中的商務樓宇向品牌化、精品化、專業化和集聚化發展。2014 年,越秀區成立廣東省首個樓宇經濟協會;2015 年,越秀區率先發佈全國首個《星級商務樓宇評定》," 星級樓宇 " 的指標概括瞭從硬件到軟件的諸多細項。" 立起來的開發區 " 讓這個老牌商區正迸發出新的活力。
(綠樹環繞,繁花盛開,環市東依然魅力迷人。供圖/孫蘭)
同期聲
梁維炘(廣州友誼商店老員工):
" 最初我們隻對外賓開放,憑外匯券購物,到 1980 年底才對公眾開放。"
" 後來,一個港澳同胞能帶兩個大陸顧客,港幣也可以買,外幣也可以買,我們根據當天的匯率再去銀行換。"
" 日本的松山芭蕾舞團來華,外交部要送他們一整套服裝道具,一個禮拜就要,我們照著購物單跑遍廣州,一周完成任務。"
"1984 年,花園酒店建成後,這裡就開始形成一個商圈,後來又有瞭遠洋賓館,世貿大廈建起來,整個環市東配套都變瞭。"
梁麗儀(廣東國際大廈實業有限公司經營部經理):
" 我們 1992 年開業,當時叫廣東國際大酒店,在老廣州心中就是 63 層,我記得第一傢麥當勞開在這裡,當時排隊都排到瞭隔壁的電視臺大樓。"
" 我們是廣州第一代的酒店服務式公寓,也算是引領潮流吧。那時候候租表疊起來都有 2 公分那麼厚。"
"2013 年 越秀區政府正式授予我們‘總部經濟發展基地’的稱號;2015 年,我們又被評為‘五星級商務樓宇’,如今,我們希望打著‘貼心牌’能繼續服務更多的優質客戶。
" 環市東這邊樹蔭彌漫,節奏也比較慢,鬧中帶靜有自己的味道。"
廣州民間金融街
——廣州 " 外灘 ", 一部廣州金融發展史的濃縮
(廣州民間金融街。供圖/梁建華)
長堤,原為珠江舊堤,曾是廣州著名的 " 十裡洋場 ",見證瞭廣州作為南方商業大都市的繁華勝景。舊稱西壕口,始建於 19 世紀 80 年代末,由時任兩廣總督的張之洞以 " 弭水患、興商務 " 批準開築,原為防洪目的而修建,由於其位處廣州核心與珠江北岸,區位條件優勢突出,長堤也被賦予瞭除堤壩外更高一層的經濟意義,因清代 " 十三行 " 的開辟逐漸繁榮。
(長堤金融街今昔對比,歷史上的長堤,有著 " 中國金融第一街 " 之美稱。左圖供圖 / 金融街博物館,右圖/梁建華)
自廣州開埠,長堤便憑借優越的地理區位,成為洋商必爭之地,外商搶灘與民間資本的湧入,長堤逐步成為瞭珠江北岸繁榮的商業集聚區,銀行商鋪林立。至 20 世紀 30 年代,長堤商業區已成為廣州極具近現代氣息的商業中心。
清末民國之前,票號、錢莊、典當、銀坊等集聚於長堤以民間資本經營為主的各類舊式金融組織,在一定程度上推動瞭廣州經濟的發展。
(1858 年西方人畫的廣州全景圖。)
民國後,各類銀行開始出現,逐步取代舊式金融組織。民國初期,廣東新設銀行中八成集中在廣州。20 世紀 20 — 30 年代,保險業開始崛起,傳統金融業、官辦銀行與民營銀行三足鼎立。
(20 世紀 40 年代的長堤大馬路。)
這裡有第一幢高層酒店愛群大廈,中國第一傢洋表勞力士總代理店,第一傢地下百貨商場,第一座能旋轉的高層樓頂餐廳,富商名流雲集,酒傢食肆客如雲來。
而後歷經抗戰、國共內戰等,至 1949 年建國,廣州解放後,金融發展趨於回穩,那時候的長堤,憑借其發展底蘊優勢,成為國有銀行集聚地。
(長堤堤岸今昔對比。左圖/陳寶亨,右圖/孫蘭)
2012 年,長堤正式掛牌 " 廣州民間金融街 "。
5 年來,廣州民間金融街成功集聚一批民間金融機構。重點發展主導產業為金融業,包括小額貸款公司、融資擔保公司、商業保理、基金公司、再貸款公司等機構及相關配套機構。
目前,廣州民間金融街建設卓有成效,2016 年獲批全國民間金融品牌示范區、互聯網小貸發展試驗區,廣州民間金融街也連續數年成為廣東省重點建設項目之一。
(沿著廣州民間金融街,不同寓意的金融雕塑沿街而立。供圖/梁建華)
(廣州眾創金融街,為促進科技金融 " 聯姻 "、促進 " 草根 " 企業壯大、孵化科技型企業而設立。)
(互聯網金融孵化中心的時光長廊,以科技的視角,見證著一個全新的金融時代到來。)
吳煜暉(廣州民間金融街管理委員會):
" 廣州民間金融街以長堤金融街為核心,打造金融與類金融產業集聚地,延續越秀長堤悠久綿長的金融文化。"
" 我們已經取得瞭一項國傢標準立項,兩項廣東標準的立項,就是要把民間金融發展規范化的管理經驗、建設經驗,形成標準,在國內推廣。"
" 在西安、成都、武漢、哈爾濱、南寧,已經掀起瞭民間金融的浪潮,我們還跟西安進行瞭直接對接,進行技術服務輸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