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宗大盤雞的江湖裡,沒有蘭州拉面的位置

08-18

最近聽瞭一個段子:

" 有幾個朋友吃厭瞭西餐日料,

決定嘗一嘗小眾輕奢的新疆菜,

於是他們約在瞭蘭州拉面。"

段子歸段子,

但我相信大多數人人生中吃的

第一塊新疆大盤雞就出自蘭州拉面師傅之手。

如果要問一個新疆人,

外地哪裡能吃到正宗的大盤雞?

他一定會搖搖頭,

然後毫不猶豫地指向沙灣的方向。

盡管在外被統稱為新疆大盤雞,

其實大盤雞在新疆自有一個江湖。

從烏魯木齊到伊犁、塔城、阿勒泰等地,

必須要經過沙灣。

以前路況不好,

從烏魯木齊到沙灣開車需要半天時間,

司機們在路上大多已是饑腸轆轆。

於是,312 國道旁的沙灣縣城路兩邊

就出現瞭專為過往司機開的小飯館。

傳說八十年代初,

一位長途汽車司機來到一傢

四川師傅開的小店吃飯,

隨口給張師傅說:

這句話提醒瞭張師傅,

於是在他的鐵鍋裡,

幹辣椒和青辣椒與雞肉同炒,

再配上土豆、寬面,

變幻出瞭如今享譽全國的大盤雞。

從此這隻雞不斷變化融合,

滿足著不同籍貫司機的味覺需求。

人的遷徙流轉,

成就瞭各種食材的香艷邂逅。

方如果是土生土長的沙灣人。

2009 年,

他通過對沙灣當地大盆雞店

以及大盤雞歷史和現狀的調研,

寫作出版瞭一本《大盤雞正傳》。

他說表面看來是為一道菜寫瞭一本書,

其實他是想通過大盆雞為一種文化立傳。

在《大盤雞正傳》中,

大盤雞的起源傳奇被具像化,

李士林是他認定的沙灣大盤雞第一人。

據他的調查,

大盤雞以前不叫大盤雞,

而是沙灣的農傢菜辣子炒雞。

當時李士林開瞭一傢路邊店,

主打辣子炒雞。

最初是用小盆子盛放,

客人吃瞭一盤不盡興,

還要再炒一盤。

久而久之就有顧客要求李士林

用大盤子一次性炒瞭端出來,

大盤於是風靡起來。

在方如果看來,

關於沙灣大盤雞的起源眾說紛紜,

但可以肯定的是,

大盤雞在沙灣絕對是最受歡迎的美食。

中午時分,

在被沙灣人叫做 " 上海灘 " 的吃雞一條街上,

各傢館子門前齊刷刷地拉出一溜八仙桌,

一公裡長的縣城主幹道上,

一公裡長的吃雞隊伍浩浩蕩蕩。

一位在新疆開過十幾年大車的司機說,

廚師隻看雞不看你,

就可以初步判斷這傢的大盤雞是正宗的瞭。

哪怕你衣著考究,珠光寶氣,

也比不上他們手裡擺弄的那隻雞光鮮。

真正的交流都在端上來的大盤雞裡,

隻有吃到嘴裡才明白,

美味無需多言。

正宗的沙灣大盤雞,

一定要用西戈壁鎮的土雞。

這種雞肉口感勁道,

經過反復翻炒肉質也不會變柴變老。

除開主角,

安集海的辣皮子,烏蘭烏蘇的大蔥,

和博爾通古鄉的土豆

也是不容篡改的配料。

這三種沙灣土生土長的食材,

和土雞一起,

翻炒出瞭最地道的大盤雞口味。

辣中帶甜的辣皮子,

是正宗大盤雞區別於市面大盤雞的認證符號。

土豆切塊,澆上雞湯,

放進高壓鍋裡壓熟。

土豆和雞塊結合後,

湯汁發生瞭奇妙的化學反應,

變得既濃鬱又清香。

《大盤雞正傳》裡這樣描寫:

與雞肉和土豆配合食用的,

是新疆的經典主食納仁面。

大而寬的面皮和大盆雞的大一拍即合 ,

香辣的雞湯與面條相互浸潤,酣暢淋漓。

這樣一盤大盤雞端上桌,

能讓人瞬間混亂五識。

在石河子大學念書的同學身上自帶歹勁。

石河子春秋季的天氣變化十分詭異,

上午過冬天,中午過夏天,

下午過春天,晚上就到瞭秋天。

頭頂永遠也落不下山的夕陽,

他們迎著西北帶沙的風潛行到公路上。

在他們看來,

最原教旨的大盤雞就要到公路上吃。

天氣熱的時候,

坐在店外的涼棚裡,

頭頂西部蒼茫天空,

周圍是一望無際的原野,

挨著黑漆漆的公路。

吃到汗流浹背的時候,

灌下一口冰涼的奪命大烏蘇,

就能聞得到晚上十一點才落山的陽光 ,

聽得見從塔裡木河吹來的風沙聲。

這種匪氣的感覺是城市裡大開空調的餐館

永遠也無法供應的體驗。

有位離疆出外謀生的年輕人說,

我們這些新疆孩子在外地,

正宗二字早已離我們遠去。

他們斷瞭在新疆以外的地方

吃到正宗大盤雞的念想的同時,

被蘭州拉面店包圍的我們,

選擇在新疆朋友鄙視的目光中

吞下一塊浸潤瞭大盤雞湯汁的馕,

▲以上部分圖片來自網絡

精彩圖片
文章評論 相關閱讀
© 2016 看看新聞 http://www.kankannew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