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巴嫩 聽起來垂涎欲滴的國傢 崇尚享樂主義
上世紀 60 年代,戰亂之前的貝魯特曾有過輝煌,是西方人口耳相傳的中東巴黎。除瞭幾個畸富的油國之外,黎巴嫩的人均所得為中東之冠。由 1975 年開始,長達 30 年的戰亂幾乎摧毀瞭貝魯特。過去十幾年局勢比較穩定,貝魯特擺脫瞭戰亂,慢慢恢復到上世紀 60 年代的樣貌,但它的鄰國以色列、敘利亞都是多事之地,動蕩也經常波及到黎巴嫩,以致這個美麗的國度不會輕易出現在旅人的行程當中。
貝魯特,沿著地中海釣魚的人。本文除署名外均為 葉孝忠 圖
雖然位於中東,但黎巴嫩基督徒人口比例很高,占瞭總人口的 4 成。總體而言,貝魯特人的生活也十分歐化。我到訪的時候正值齋月,但正午時分,餐館永遠人聲鼎沸。夜晚的貝魯特更是不肯輕易入眠,不少餐館過瞭晚 9 點才迎來大批人潮,一直營業至午夜時分。城市中著名的 Liza 餐廳,設計時尚而自信,完全有資格登上各種設計雜志的封面。女主人的創業路徑是:先在巴黎設點,然後再把分店開到傢鄉貝魯特來。
當代黎巴嫩菜的傑出代表 liza 餐廳
在貝魯特大街上,經常能看見豪跑,完全顛覆想象。臨靠地中海的貝魯特,陽光十分充足,海岸設有不少沙灘俱樂部,城中的俊男美女原來都聚集到這裡,躺在躺椅上曬太陽品嘗著雞尾酒,DJ 播放著目前歐美最流行的音樂,一時間我還以為自己正在 Ibiza 島呢。在局勢較為安穩的日子,貝魯特瘋狂的夜生活和地中海的陽光和蔚藍,吸引瞭不少歐洲人來這裡度假。當地人覺得自己更像是熱情奔放的地中海人,而不是拘謹保守的中東人。
不過,日常的喧鬧中依舊能感受到緊張的氣氛。由於市中心佈滿瞭政府辦公大樓,因此戒備頗為森嚴,到處設有站崗的兵士,以銳利的眼神註視著路人。市中心有不少現成的戰爭紀念碑,著名的假日酒店,早已經失去瞭所有的玻璃窗戶和趾高氣揚的遊客,鋼骨水泥到處是炮彈的痕跡,矗立在市中心,提醒著貝魯特人那些不堪回首的記憶。我忍不住拍瞭照片,就被士兵叫住,說這裡不能拍照,必須馬上把照片刪掉,但士兵的態度很友善。
佈滿炮彈痕跡的假日酒店
市中心的建築風格十分混搭凌亂,也正是這樣的風格提醒瞭一場場可怕的戰爭曾經在此輪番上演。各種造型設計新穎的公寓由廢墟中升起,向貝魯特人預示瞭一個可靠的未來,其中不少還是名傢的設計,比如赫爾佐格和德梅隆事務所設計的貝魯特陽臺(Beirut Terraces)是目前全市最貴的公寓,層層疊疊富有層次的樓房,風格十分前衛。一些仿古風格的樓房及街道,看起來太新,旨在復原這裡曾經有過的歐式地中海情調。然而廢墟依舊是廢墟,一口破墻裡有破爛的沙發,墻上掛著一傢人的生活照。
貝魯特陽臺(Beirut Terraces)
貝魯特人愛玩的性格,或許和多年來的戰亂有關。今朝有酒今朝醉,誰也不知道明天是否還會醒來,所以貝魯特的夜生活十分瘋狂,大傢玩得醉生夢死。最有名的一傢夜店名為 Bo18,設計呼應瞭貝魯特的當代歷史。夜店的選址就富有象征意義,這原是一個巴勒斯坦人的難民營。設計師把貝魯特人最不願意記得的歷史融入設計當中,位於底層的夜店象征墳墓,桌椅形似棺材,夜店屋頂能開啟,封閉時,鳥瞰的角度像是直升機降落坪,人們玩得最瘋狂的清晨時分,屋頂就會開啟,陽光落在等待著救贖的人們的身上。不少人形容 Bo18 為戰爭建築,Wallpaper 雜志還連續幾年將它選為全球最佳夜店。
貝魯特市中心有不少造型奇特的樓房
租瞭車,由當地司機帶著,我們開始沿著蔚藍的地中海海岸線走。司機竟然開來一輛開蓬跑車,把音樂來得震耳欲聾,就能掩蓋路上瘋狂的汽笛聲,當然也引來瞭不少人的註目眼光。
司機不止多次超速,還不斷超車。看我有點惶惶不安,司機才識趣的慢下來,但不一會就受不瞭其他車輛的超越,兇猛的踩著油門超車。或許速度給黎巴嫩人的刺激遠遠不及肆虐這個國傢多年的戰火。在炮火聲中長大的貝魯特人,還會怕些什麼?
黎巴嫩這個國傢全長隻有 200 公裡,由海岸線到內陸也不超過 50 公裡,不少著名的旅遊目的地都在貝魯特兩個小時內的車程裡,當日來回很方便。因此不少人以貝魯特作為據點,包車或坐公共汽車到周邊遊覽。
咖啡館裡的現場表演
在羅馬時代,黎巴嫩已經是東地中海的商貿重鎮,因此全國佈滿瞭羅馬時期的歷史遺址,到處都有斷柱殘壁的樂園。黎巴嫩北部有個著名的歷史遺址巴勒貝克(Baalbek),據說是中東地區保留得最為完好羅馬帝國的遺址。這一地區離敘利亞隻有十公裡,還是激進組織真主黨的基地,局勢一直不穩定,偶爾會發生綁架外國人的事件,不少國傢對此處也發出旅遊警告。但我在網上閱讀瞭不少旅行者的安全歷險,問瞭問酒店櫃臺,熱情的黎巴嫩女孩說:找個當地司機帶你,應該沒問題,於是隔天我就和酒店派來的司機阿裡一起上路。一路上有不少檢查站,但黎巴嫩士兵隻瞧瞭一眼,見我是遊客,也就放行通過。
貝魯特不少餐廳設有舒適的庭院
黎巴嫩安全嗎?這事我也說不準,局勢每天都在改變,前一天原本想去黎巴嫩的第二大城黎坡裡,結果車開到半途就得折返,路被封瞭,問司機發生瞭什麼事,司機輕描淡寫的說:前方發生激戰,似乎是平常事一樣。黎巴嫩司機開車十分瘋狂,經常把兩條車道當成三條來開, 超車超速是司機必須學會的技術,才能在路上馳騁。現在回想起,坐在黎巴嫩司機開的車上,算是我在黎巴嫩做過的最危險的事情。
巴勒貝克,也稱為太陽城。羅馬人建城後,就開始為天神們建造大量的神廟,過去,這裡曾經是著名的朝聖地,繁盛一時無兩。買瞭門票後,就有導遊在入口處拉客,問想不想聽古城兩千年多年的故事。我搖搖頭,自己走進瞭廢墟裡,眼前就是垮塌的斷墻裂柱。
巴勒貝克太陽城
現存的遺址范圍不算大,但這組由羅馬人建造的建築群,據說用瞭兩萬名奴隸來打造,保留得算是完好,其中的宙斯神廟現在隻剩下 6 根 23 米高直徑 2.3 米的巨大石柱(原本應該有 54 根),但由這六根大柱子和隨地散落的斷柱,可以想象出著兩千年前有過的雄偉。不遠的巴庫斯神廟,供奉著希臘酒神,經常被譽為最漂亮的羅馬時期建築,46 根巨大的柱子撐起如今已經坍塌的屋頂。站在這些 2000 歲的石柱前,依舊感到震撼。屋樑上的石雕紋路清晰,刻畫著各種故事情節,墻上還雕刻著葡萄和酒壺的圖案。
站在高聳的神廟上,眺望著整個遺址,繁華如煙。那些對旅人反復訴說的故事,往往肯定瞭古代人們的智慧,他們和時間對抗所付出的努力,並用最奢華的方式向永恒宣戰。當然在這場遊戲裡,人類永遠是輸傢。華美的廢墟,提醒著世人,喧鬧的繁華總會凋零,認清瞭這些,也就讀懂瞭廢墟,也讀懂瞭享樂的貝魯特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