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 年前的北京,全國人都能從中找回憶

07-19

本文轉自公眾號:老北京城

ID:beijing-cheng

曾經的北京,愜意,舒服,熱情

曾經的北京,安靜,祥和,幹凈

曾經的北京,已經漸漸遠去

那個再也回不去的年代

留給我們的是美好

60-70 年代的北京

▼ 20 世紀 60 年代,咱北京人做飯、取暖都離不開煤,尤其到瞭冬天,煤更是不可或缺。

那時候蜂窩煤還屬於稀罕產品,一般傢庭都燒煤球爐子。煤廠為瞭方便群眾,冬天會派工人把煤球送到居民傢裡。

▼在冬天儲藏大白菜可以說是 20 世紀老北京人冬天必做的一件大事。那時候北京冬天寒冷,當時還沒有蔬菜種植大棚,冬季蔬菜比較匱乏,土豆、白菜、蘿卜就是市民們過冬的主要菜品。

大白菜易於儲存,價格便宜,是冬日裡居民飯桌上的重要蔬菜。那時候傢傢戶戶都會儲藏很多大白菜。由於購買人群和購買量都極大,在當時計劃經濟體制下,白菜由公社、大隊、街道統一安排購銷,一到采購時間就傢傢戶戶齊齊出動。

▼ 1966 年,北京東長安街的大字報和人們購買油印小報的場景。藍色在那會兒特時髦!

▼ 1967 年,中央工藝美術學院的學生在歷史博物館門口張貼的巨幅宣傳畫。

▼ 1967 年,長安街上市民早晨上班的車流,那時候沒有堵車,看著舒心溫馨。

▼ 1971 年,故宮重新對外開放,圍觀的市民。

▼ 20 世紀 70 年代,北京故宮城墻下的剃頭師傅和他的老主顧。那時候剃頭也就兩塊錢,不像現在,一去剪頭發就被辦卡。

▼ 20 世紀 70 年代,北京街頭賣蟈蟈的小販,自行車上掛滿瞭蟈蟈籠子。買蟈蟈玩是當時孩子們的童年樂趣之一。那時候老喂蟈蟈吃蔥和黃瓜條,您還記得嗎?

▼ 20 世紀 70 年代,東單菜市場,市民在春節前夕購買活禽。在那時的北京,隻有在重大節日前夕,才有活禽供應。那會的雞肉也好吃,特別香。

▼ 1964 年,景山萬春亭南側正在清理積雪的工作人員。

這場景和林語堂在《北平的冬天》中的文字很有同感:" 一夜北風寒,大雪紛紛落,那景致有得瞧的。

▼故宮、景山、北海、鼓樓位於北京城的中心位置,景山中峰的萬春亭雖然隻有不到 50 米高,卻可以南瞰故宮,北望鼓樓,西觀北海。

▼ 1976 年 7 月 28 日,唐山發生裡氏 7.8 級地震,一夜之間城市成為廢墟,傷亡慘重。

這次地震波及范圍甚廣,北京亦震感強烈。北京王府井飲食服務部在中山公園為市民提供食物,可以清楚地看到當時夥食的價格不超過 3 角錢。

▼ 1977 年,長安街西單路口,牧羊的農民正趕著羊送去屠宰廠。

▼ " 內聯升 " 始創於 1853 年,是北京的老字號。內聯升的千層底佈鞋繼承瞭民間傳統手工藝,講究手法、力度,隻有經驗豐富的師傅才能制作出舒適的佈鞋。

1977 年,內聯升恢復瞭老字號,為廣大人民群眾提供服務。" 內聯升 " 雇用瞭京郊的農民來制作佈鞋的鞋底,圖為婦女們正在搓麻繩、納鞋底。

▼ 20 世紀 70 年代末期,晚上在廣場談戀愛的年輕人。小雨中,戀人們撐著傘偎依在一起。

▼ 20 世紀 70 年代末期,北京勞動人民文化宮附近,長椅上談戀愛的年輕人。那時候還不流行看電影,這麼聊天多自在。

80-90 年代

改革的春風吹拂大地,國人展現出瞭對變革的渴望、以及對新鮮事物的巨大的興趣。我們可以窺見在新舊交替時期,北京城裡的種種細致微妙的變化。

▼改革開放後,市民們的業餘生活豐富起來。20 世紀 80 年代初,北京勞動人民文化宮跳集體舞的年輕人。

▼那時的三裡屯,還刷著粉紅色墻的大使館,前面停著一輛經典的黑色老爺車。一位清潔工人穿著一身白色的工作服,在清晨用大掃帚清理街道。大使館粉紅色的小院早已被高層建築代替瞭。

▼北京城開放之後,大批的外來人口湧進京城,農民打工的,自主創業的,很多年輕人懷揣著理想來這裡打拼奮鬥,期待能夠跟上時代發展的步伐。幾年內,北京城的居住人口劇增,交通擁堵的問題也慢慢凸顯出來。這是早上 9 點上班路上的情景,人們在路口等紅綠燈。

▼這是 1985 年的王府井大街,當時還是一條百貨街,主要是賣一些傢用電器。現在的王府井可截然不同,已經變成一條小吃街,各種吆喝聲招呼著你進去品嘗美食,在這條街上,你可以吃到來自五湖四海的小吃,總有一種會讓你找到傢鄉的味道。可見,街道變遷的歷史有時就是城市面貌變化的縮影吶。

▼那時候,沒有專賣店,沒有大型商場,也沒有購物街,隻有百貨大樓,老百姓平時需要的東西都可以在那裡買到,什麼紅星二鍋頭,中南海煙,用油紙包的老婆餅,還有早上抹的百雀羚,包括做衣服用的佈料,應有盡有。店裡的售貨員都穿著白大褂,還在用算珠計算價錢。

▼上幼兒園的時候,大傢應該都玩過滑滑梯吧?大冬天,北海公園的湖凍瞭一層厚厚的冰,很多人在上面溜冰。年齡小點兒的,就在傢長的照看下,在旁邊的遊樂場裡玩玩,這裡可是很多人整個童年滿滿的回憶啊。

▼北京的冬天寒風凌冽的,同學們在教室裡凍得縮手縮腳,於是,老師就組織在校園裡晨跑,班長在前面帶頭,跑累瞭的時候,就喊上 " 一二一 "!大傢的小臉都凍得紅撲撲的,跟個紅蘋果似得。跑完一圈,身上就暖和多瞭。

▼這是北京大學的男生宿舍。80 年代的大學校園,學習風氣相當嚴謹,學生的書桌上,床頭都擺滿瞭書,什麼 " 佛洛依德 "," 後現代主義 ",還有王朔的小說,都在同學們之間相互傳看,閑時,幾個人聚在一起下下圍棋,陶冶情操。那時的大學生比較稀有,確實是 " 天之驕子 " 呀 ~

▼一位大叔騎著三輪車,在往傢裡運新買的電冰箱。據說," 電視 "" 冰箱 " 還有 " 洗衣機 " 被稱為當時的傢庭三大件,有瞭這三件,就算得上是一個中產階級傢庭瞭。雖然很多傢庭的收入不高,但是一有瞭餘錢,還是會選擇踴躍購買,市場是供不應求呀。尤其是電視機,誰傢裡要是有一臺彩色電視機,那可是很多小孩羨慕的對象,就想沒事兒往他傢裡蹭電視看 ~

▼這位北京姑娘的打扮就更潮流瞭。緋紅色的襯衫,搭上牛仔短裙,白色絲襪,配白色皮鞋,再戴上一頂大紅色的帽子,簡直大膽創新,個性十足。現在走在大街上,您可能覺得普通,不過,這要是擱在 70 年代,那就是 " 小資產階級 " 思想腐化,意識不端正。到瞭 80 年代,人們的觀念漸漸開放,包容性也越來越強,所以,很多人開始更註重穿著打扮,街頭上的美女帥哥開始引領著時尚的風向。

▼這是一對剛剛登記結婚的小夫妻,在爬長城時,在城墻上拍的一張照片。當時非常流行的一部電影叫《廬山戀》,在江西取景拍攝的,風景很美,電影不僅宣傳瞭廬山的美景,還捧紅瞭演員張瑜,所以,這對小夫妻想學著演員的造型,在這裡留個影紀念一下。

▼ 20 世紀 80 年代,北京在春秋季節常會有沙塵暴。女士們一般都系著紗巾防塵。

▼改革開放後,大傢夥開始有瞭個人形象追求,越來越在意個人的衣著、發型。20 世紀 80 年代,西單的一傢理發店向行人展示新發型的照片,招攬生意。

▼ 20 世紀 80 年代初的 " 換房會 "。當時所有職工都是由單位統一分配住房,市民們為瞭解決上下班路遠、夫妻分居、孩子上學等問題,在民間開始瞭 " 換房 " 活動。圖為市民將自傢房屋的情況寫在紙板上,以便來換房的人瞭解。

▼早市是北京老百姓生活的一大特色。清晨,小販們蹬三輪車載著新鮮的蔬菜到早市出售,自天蒙蒙亮就開始,一直到中午前閉市。早市背靠紫禁城,面對筒子河,老北京的生活情趣盡顯無餘。

80-90 年代

▼ 1985 年 路邊兒烤白薯,外國友人吃得很香!

▼ 1995 年 胡同風情,那時候特流行燙頭

▼ 1997 年 11 月 21 日 王府井大街街邊的塑料模特展示當季的流行服裝

▼ 1997 年 12 月 22 日 工人為麥當勞叔叔上色

▼ 1994 年 2 月 25 日 婦女在飯店用餐後補妝。" 下館子 " 和 " 紅嘴唇 " 是當時人們對經濟寬裕與化妝的理解

▼ 1994 年 1 月 29 日 北京火車站春運返鄉潮。80 年代以後大量民工外出打工,春運成為社會熱點

▼ 1998 年 3 月 20 日 路邊出售的國產和進口品牌彩色電視機

▼ 1988 年,民族文化宮前穿著瘦腿褲的青年在跳霹靂舞。改革開放,讓人們看到,原來在中山裝、綠軍裝之外,還有那麼多新鮮漂亮的衣服也可以穿。年輕人們,開始用 " 奇裝異服 " 顯示自己的潮流和個性,當然,還有對改變生活狀態的渴求

▼ 80 年代初,這種拤腰西式小翻領的上衣,在年輕媽媽當中很流行,在當時也最具代表性

▼ 1986 年街頭一景,照片中所有的女士無一例外都穿著裙子,而且大多數不是紅的、就是黃的。這也恰恰是 80 年代人們追求時尚的一個特點:你說流行什麼,我就馬上跟什麼,很快就全社會風行瞭。

▼ 1985 年冬天,羽絨服也流行紅的,紅彤彤一片,她們的褲子側面帶條,因為當年中國女排五連冠,令全國人民興奮激動,運動服款式也成為模仿的對像。不光款式,連顏色都一樣。這擱到現在叫 " 撞衫 ",人們躲的就是這個,可那時候,大傢都穿,那就是時尚。

▼爐子上的烤饅頭

▼那時還沒有歡樂谷,北京遊樂園是孩子們最喜愛的地方

▼記憶中的北京交通,那時候覺得打車就 10 塊,去哪都 10 塊。

▼竹編嬰兒車,涼快,通風

▼ 1978 年,崇文門菜市場一角,活魚看著真的很新鮮!

▼ 1997 年,崇文門菜市場

▼ 1998 年 9 月 3 日,王府井街頭懸掛的維修大哥大的廣告牌。移動電話於上世紀 80 年代進入中國,當時被稱作 " 大哥大 ",被視為身份地位的象征

▼義務勞動,擦過護欄,擦過公交車 ……

▼ 1980 年 天安門廣場華燈下學習的青年

▼ 1981 年 " 嘗起來馬馬虎虎 ",故宮裡一個年輕人這樣評論可口可樂的味道

▼ 1989 年,小學生頭戴醒目小黃帽手執明顯安全牌出現在街頭,北京孩子從小就有規矩

現如今,隻有當你走進老院子走進胡同,聽到老太太那句:" 這不是哪誰傢的孩兒,都長這麼大瞭啊。" 就感到特別親切。當在街上聽到那一聲聲熟悉的聲音,才能真真正正地感覺到,這裡是北京。

精彩圖片
文章評論 相關閱讀
© 2016 看看新聞 http://www.kankannew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