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的太監都是從哪兒來的?「河北」一定是最常見的答案,北京周邊地方尤其如此。
河間府、保定府、三河縣、香河縣等今天屬於河北省大地區,都被普遍認為是太監的主要產地。廊坊市南部的大城縣,還因為出產瞭王承恩、李蓮英等明清時期的著名太監,而被冠上瞭「中國太監之鄉」的稱號。
在電影《大太監李蓮英》中,主演薑文更從始至終以河北口音念臺詞,以求貼近歷史原貌。
太監真的都是從河北出來的嗎?
明清太監出直隸
絕大部分太監的籍貫或來源地都很難考察,畢竟在歷史上,這些人的地位並不高,隻是皇帝和宮廷的閹割奴隸。
不過,宦官與皇帝關系緊密,參與重要事件、有特殊事跡的大有人在,有些更曾經權傾朝野。所以,在官修正史和部分私人著作中,也多少記載瞭一些太監的出身與籍貫地。
如明代太監中,就有一百一十九名太監,籍貫記載於正史或私修史書。
當然,他們隻是明代太監的九牛一毛——明中期嘉靖年間,宮中太監已多達「數萬人」。後期的萬歷初年,太監人數也超過兩萬並持續增加,到明朝滅亡時據說有十萬人之多,他們中的絕大部分都沒有在歷史上留下任何痕跡。
▍以太監為主要角色影視劇的時間背景一般是明朝或清朝
所幸那一百多位產地清楚的太監,之所以能夠被記載下來,與他們的籍貫、背景沒什麼關系,主要是因為入宮後的事跡。其中既有汪直、馮保、魏忠賢這樣的權閹,也有因個人品德、功績或者與重大歷史事件有關的中層甚至下層宦官。
因此,他們籍貫記錄的隨機性較強,未受什麼人為選擇因素的幹擾,作為研究樣本,反而能比較可信地反映出明代太監群體籍貫的一般分佈規律。
在明朝前半期 42 名籍貫可考的太監之中,有 7 名來自於北直隸,大約相當於今天的京津冀地區,占總人數的 16.7%。
▍明朝北直隸地圖
此外,明朝初年宦官還有一個主要來源,即朝鮮、安南等「外藩」的進貢,以及明代平定四方或與外族交戰時俘虜的戰俘。因此,明朝前半期存在著大量非漢人、非內地出身的宦官。
如果去掉這些外來宦官,僅計算內地漢人出身者的籍貫,出身京津冀地區的宦官占比可達 30% 左右。
從嘉靖到崇禎的明朝後半期,京津冀更加高產:77 名籍貫可考的太監中,有 67 人出身京津冀,占總人數的 87%。
這 72 名來自北直隸的明朝太監中,有 48 人出身於順天府、保定府以及河間府等京畿地區,大部分都在今天京津兩市以及河北省的范圍內。
到瞭清朝,宮中太監的人數,從明末時的九萬以上,被大幅度削減到 9000 人左右。清朝又嚴厲禁止宦官幹政,太監完全是宮廷奴隸,沒有出現諸如前代劉瑾、魏忠賢那樣把持朝政的大太監。
因此,清代太監的相關記載,比明朝更為缺乏,甚至在《清史稿》中,都沒有像歷代正史中那樣設置專門的「宦官列傳」。
不過,人們耳熟能詳的清朝太監,也全都出身於直隸地區,即今天的京津河北一帶。
▍清朝直隸地圖
例如李蓮英籍貫直隸順天府大城縣(今河北省廊坊市大城縣),安德海籍貫直隸天津府南皮縣(今河北省滄州市南皮縣),小德張籍貫直隸天津府靜海縣(今天津市靜海區),崔玉貴籍貫直隸河間府河間縣(今河北省河間市)等。而號稱「中國最後一個太監」的孫耀庭,也同樣出身於直隸靜海縣。
▍左起依次為李蓮英、安德海、小德張、崔玉貴
這樣看來,似乎河北以及京津地區真的是太監之鄉,起碼在明清時代確實如此。
唐宋宦官出中原
但是,今天的京津與河北地區也不是一直都盛產太監。
在歷代史書中首次為宦官設立「宦者列傳」的《後漢書》中,記載瞭十四名東漢宦官的事跡,他們絕大多數出身於司隸、豫州、徐州、並州南部、荊州北部等中原州郡,在地理位置上與當時的首都洛陽十分接近。
▍東漢宦官籍貫主要為首都洛陽周邊的司隸、豫州、徐州和南陽等地
如曹操的祖父曹騰就是徐州沛國譙縣(今安徽省亳州市)人,而位居「十常侍」之首的大宦官張讓,則出身於豫州潁川郡(今河南省許昌市一帶)。
到瞭唐朝,由於文獻資料的豐富,籍貫有明確記載的宦官數量增加。
雖然《新唐書》中說唐朝宦官的來源地以「閩(福建地區),嶺(嶺南地區)最多」,然而通過對正史記載和宦官墓志等文獻的分析,可以發現,在有籍貫可考的宦官中,有超過半數的人出身於唐朝首都長安周邊的京畿道和關內道。
如果加上河南道、隴右道、河東道等位於中原且距離長安、洛陽兩個都城較近的地區,則有約四分之三的唐朝宦官出身於都城附近的區域。
在唐朝,甚至有「良胄入侍」制度,即選拔出身中下層官員傢庭、傢世清白、文化素養良好的子弟閹割入宮為宦。這種「良胄入侍」有一種自願的成分在,有時甚至存在激烈競爭。
為方便調查與就近選征,「良胄入侍」的宦官往往也都出身於唐代長安附近的京畿地區。
▍唐朝宦官籍貫的主要分佈區,都在長安或洛陽「兩京」周邊
宋朝的情況與唐朝也大同小異。在史料中有明確籍貫記載的 34 名宋朝宦官中,開封籍宦官就占瞭 21 人,占總數的約 62%。比如宋末被稱為「六賊」之一的奸臣、大宦官童貫,就是開封人。
而出身於真定、河南、並州、關中等中原地區的宦官,更是占瞭全體有籍貫可考的宋朝宦官人數的 88%。
可以看到,從漢朝到唐宋,乃至後來的明清,有出身籍貫可以考證的宦官,都是來自以當時都城為中心的區域,或者與都城距離足夠近而能夠受到其輻射的地區。
而且時代越近,宦官籍貫與都城之間的距離也就越近,以至於出現瞭自身籍貫就是京城本地的宦官。
自古京畿太監多
因此,「河北盛產太監」的說法之所以流行,並不是因為河北人或者北京周邊地區的居民真的具有多麼嚴重的「奴性」,或者是多麼熱愛進宮為皇帝及其宮廷服務,而是因為諸如順天府、保定府和河間府這樣的地區是距離都城和皇帝最近的地方。
▍左為中國最後一個太監孫耀庭(1902-1996),直隸靜海縣西雙塘村人(今天津市靜海區)
由於生長在首都接近,當地居民的語言與皇帝接近,不必擔心溝通不暢;也不必耗費過多的時間與精力去適應京城的氣候、生活習慣以及飲食習慣,能夠更好更快地投入到宮廷服務勞役中,不太會因為不適應環境或生活習慣而生病、死亡。
因此,出於效率和成本的考慮,宮廷會更偏向於招收出身籍貫在地理上與京城接近的太監。
另一方面,就如「良胄入侍」制度所體現出的那樣,京城附近的居民,對太監制度、進宮當太監的程序以及當太監能夠帶來的利益,會有更直觀、清晰且實際的認識。
在明清時期,民間甚至有出於對富貴的渴望,而競相將自傢兒童閹割後送入宮中的現象。在京畿地區,這種做法更造成瞭「爭當太監」的風氣,進而使本地產生更多的太監。
▍成熟於清朝乾隆年間的官修北京地方史志文獻資料集《欽定日下舊聞考》中,就記載瞭京師本地人為求「非分之福」而將生下的兒子閹割後送進宮中當太監的現象。
此外,歷代都城的周邊往往都是人口稠密的地區,明清時期的京畿(北)直隸地區不但人口稠密,且往往隻有農業一種產業,很容易因為天災人禍或人多地少,而陷入貧困與饑餓。
這時,就近進宮「當老公」「幹皇差」也不失為一條能夠保住性命、吃上飽飯、甚至有機會飛黃騰達的出路。
因此,無論在中國歷史上的什麼時代,太監最主要的產地都是首都周邊的京畿地區。
隻不過,我們也最熟悉、距今也最不遙遠的明清兩朝,其首都恰好是被長期貧困且人口稠密的河北所包圍的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