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晚高峰的東京新宿站,人流洶湧,卻像流水線那樣順暢。這是設計的功勞。
東京的軌道交通系統有多復雜?比蜘蛛網一般的線路圖更能體現這一點的,是車站。新宿站,那裡匯聚瞭 JR 東日本、京王電鐵、都營地下鐵、小田急電鐵和東京地下鐵這 5 傢公司的 15 條線路、178 個出入口和幾十傢店鋪。每天進出新宿站的人流超過 300 萬,相當於整個橫濱的人口。其他車站的人流情況即使沒有新宿站那麼誇張,要讓眾多旅客每天順暢、安全地使用車站,也必須有好的設計。
△ 就算來瞭東京多次,人們還是會為錯綜的軌道線路和站內復雜的指示牌而感到訝異。 圖片來源 | 東日本旅客鉄道株式會社
赤瀨達三是這方面的行傢,他是第一個為東京設計車站指示牌、線路標志和空間構成的設計師。人們現在可以看到的地下鐵各條線路的彩色圓圈標志就是他在 1973 年設計的。
《未來預想圖》× 赤瀨達三:
井然有序背後的好設計
△ 赤瀨達三( Akase Tatsuzo ),1946 年生,黎設計綜合計畫研究所創始人、董事長。東京大學博士。曾為營團地下鐵(現東京地下鐵)、港未來線、築波特快等交通設施,以及六本木之丘等建築設計引導標志方案。是日本公共設施引導標志體系的開創者之一。圖片來源 | 黎設計
Q:為什麼會開始設計車站?當時要解決的最大問題是什麼?
赤瀨達三:20 世紀 70 年代,地鐵換乘越來越多,很多車站的人群變得混亂。比如現在的銀座站,是由從前銀座線的銀座站和丸之內線的西銀座站合並而來,加上新增的日比谷線,很快就出現瞭 " 換乘困難 " 的反饋。
東京地下鐵的前身——營團地下鐵找到瞭我供職的村越設計事務所。當時我們主要的客戶是機場,我 24 歲,周圍的同事都忙於機場內部的設計,老板把設計車站的任務交給瞭我。
第一個任務是大手町站,我嘗試把車站的指示牌統一並加入方向指示和圖解標志。比如,把入口標志統一成綠色,出口標志統一成黃色,線路標志統一成線路名加各線路的彩色圓圈,出口處加上周邊區域的地圖和各出口對應建 築的圖解。大手町站的設計取得成功後,地下鐵的其他車站也開始改造。
△ 1972 年改造前的東京營團地下鐵大手町站(上圖),指引牌相當混亂。 改造後,東京營團地下鐵出口附近的指引牌(下圖),這套系統設計基礎框架沿用至今。圖片來源 | 黎設計
Q:東京車站給我的印象是人流巨大,但它們總能像流水線一樣自動流轉。指示牌設計的秘訣是什麼?
赤瀨達三:地鐵乘客最需要的是簡單明瞭、連續不斷的信息流。想要進站時就能看到進站標志,選擇線路時能看到線路指引,要出站時能看到出口指示。具體而言有這些技巧:
① 考慮到要讓正常人群和坐輪椅的人們在移動時都輕松捕捉到信息,因此,指示牌和地圖的大小以及高度就要符合不同視線高度的需求。
② 指示牌的顏色根據內容不同也要區分,比如出入口的指示牌用容易引起註意的黃色,各條線路的指示用藏青色等。
③ 指示牌的內容,除瞭換乘和進出口信息外,還要加上諸如附近的百貨店、商鋪等街區信息。
△ 營團地下鐵指示系統流程圖。 圖片來源 | 黎設計
Q:看起來,指示系統是為瞭緩解車站空間的復雜程度?
赤瀨達三:是的。引起車站混亂的根本原因不是指示不清,而是站內空間構成不合理,而這種不合理的背後是職能分散。
① 首先是政府。比如,當初我們希望改造國會議事堂站,讓自然光到達中央大廳,結果遇到很大困難。因為地下鐵的建設關系到 3 個部門:負責土木部分的建設部、負責搭建墻壁天花板的工務部和設置照明的電氣部。日本是一個不願意給別人添麻煩、盡量避免摩擦的社會,所以 3 個部門之間的溝通和交流很少,大傢都隻關心自己的事情。
② 和中國不同,日本的鐵路公司( JR、東京地下鐵、小田急電鐵等)為民營公司,其中甚至互相存有競爭關系,所以各傢公司都會堅持自己的設計,缺少溝通,未能從整體出發,所以到現在為止各條線路所使用的標志、指引牌和色彩仍舊沒能完全統一。這給在各條線路間換乘的乘客帶來瞭混亂。
△ 澀谷站的指示牌。周邊的商業設施也是重要的引導信息。 圖片來源 | Fabian Ong
Q:如果給現在東京的車站設計打分,您會打多少分?
赤瀨達三:65 分吧。
Q:隻有 65 分?那剩下的 35 分缺在哪裡?
赤瀨達三:東京的交通系統已經非常便利,但還有很多改良的餘地。比如說新宿站:
① 8 個月臺都是獨立分開的,乘客不能像在法國裡昂的聖埃克絮佩裡站那樣一覽各個站臺的情況,因此需要依靠各種指示牌。
② 新宿站出口復雜,比如中央西口和西口、南口和新南口,是非常容易引起混亂的,因此指示牌需要標註換乘的專用出口。
③ 另外,給人帶來壓抑感的天花板和屋頂都需要改進。
除此以外,東京現在的不便之處還在於,從東京都心發散出去的各條線路之間連接的班次較少。我認為將來東京交通系統的發展趨勢是引入 LRT( Light Rail Transit )系統,即路面有軌電車。相比於地下鐵等交通工具,有軌電車容易乘坐,乘客登上月臺時不必走臺階,對於行動不便的人士相當方便。畢竟日本如今是一個老齡化社會。
采訪:季揚 | 編輯:趙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