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中國拱手讓出的屬土,印度的另一個西藏

07-21

錫金人依舊有過藏歷新年的傳統

如何獲得一塊領土的主權?

如果被侵占領土的國傢不抗議且默認,鄰國也默認,占領者所謂的主權就會不斷被"歷史性強化",最後轉成國際社會承認的權力,占領者自此也就會獲得真正的領土主權。

這就是錫金離開我們的過程的。

前幾天,朋友給我發瞭個中印爭端的新聞

末瞭,還吐槽一句,錫金咋成印度的瞭?

若不是最近成為熱點,恐怕少有人意識到

作為一個國傢的錫金,早在2004年就從中國的課本裡消失瞭

而在此之前,我們會脫口而出:

中國的陸路相鄰國傢有15個

……巴基斯坦、印度、尼泊爾、錫金、不丹、緬甸……

事實上

自1975年以後,錫金就已成印度一個邦瞭

2005年

印度以承認西藏屬於中國的一部分為條件

換取中國對錫金是印度一個邦的承認

自此

活在中國課本裡超過30年的國傢錫金

也壽終正寢瞭

曾經的錫金國旗

如今

依然有一個錫金老國王流亡在美國

旺楚克·滕辛·納姆加爾錫金末代國王的兒子

名義上的南嘉王朝第十二位國王

對於中國人而言,錫金是禁區

在此之前的幾百年內

錫金與西藏緊密相連

它和不丹都是中國的屬國領土

這種影響延續至今

最顯著的特點就是那脫不下去的藏袍

還有每年都會過的藏歷新年

這裡唯獨不彰的就是那股咖喱味兒

閱讀經文的僧人

錫金最大的寺廟隆德寺(Rumtek monastery),是藏傳佛教噶舉派在西藏之外的主寺,這裡珍藏著藏傳佛教噶瑪噶舉派(白教)聖物"黑寶冠"

錫金人的聖湖Gurudongmar river

錫金街頭的姐妹

在神話時代

錫金便開始瞭與西藏緊密聯系

至少在公元七世紀

錫金已是吐蕃的一部分

那時還被稱作孟哲雄

意為稻米豐盛的地方

錫金則是孟哲雄的尼泊爾語發音

錫金大吉嶺地區的村莊和田地,這裡是徒步聖地,可惜與國人無緣

有關錫金文明起源的傳說有很多

在錫金國王的傢族傳說中

王室祖先是吐蕃國王赤松德贊第25代後人

協額古如達謝

於公元13世紀時在拉薩大昭寺得到預示

讓他一路向西南

他將在那裡找到哲孟雄國

赤松德贊,吐蕃第三十七代贊普,755年至797年在位。在他任內,吐蕃國勢達到鼎盛。他也為藏傳佛教的弘揚起著極為重要的作用,被後世尊稱為"吐蕃三法王"之一。圖為桑耶寺中的赤松德贊像。

與不丹一樣,錫金開啟後神話時代的歷史

得益於佛教傳入這片土地

無論是在民間野史還是官方記載中

藏傳佛教的主要奠基者蓮花生大士

和錫金立國有著密切聯系

至今

錫金仍保留著對蓮花生大士的崇拜

錫金擁有世界最高的蓮花生大士像,位於南錫的金蓮師聖地

錫金開國君主為蓬楚格·納穆加爾

他是來自西藏康巴地區的普提亞貴族

在紅教(寧瑪派)傳教士的幫助下

率領族人征服瞭錫金土著雷佈查族勢力

所以從立國開始

錫金便確立瞭與西藏的藩屬關系

錫金土著居民雷佈查人,也是藏族的一支

由於錫金獨特的地理位置

錫金先後被不丹、尼泊爾廓爾喀侵略失國

但也是這兩次侵略

強化瞭錫金和中國的連接

從地理位置看,錫金猶如南亞的波蘭

錫金與不丹雖然同屬藏系文化

但康巴漢子的剽悍血統

讓後者成為喜馬拉雅南麓的強國

不僅不把自己宗教上的宗主西藏當回事

也一直惦記著鄰國錫金

1700年,借著錫金內亂之際

不丹趁機占領錫金

第三代錫金國王倉皇逃亡西藏

在西藏的幫助下

國王才得以驅逐不丹返國

為瞭加強與宗主西藏的聯系

第四代錫金國王娶瞭一位拉薩貴族的女兒

但因為懼內

這位國王最後竟然做出瞭極端之舉

放棄王位外逃,剃度出傢瞭

錫金的僧侶們在玩排球

1788年

錫金遭遇瞭一個更強大的對手

連西藏都搞不定的廓爾喀

他們不僅再次把錫金國王趕跑到西藏

還順道進入後藏地區

洗劫瞭班禪喇嘛的紮什倫佈寺

達賴和班禪向當時的清廷請求援軍

乾隆皇帝先後兩次用兵解決此事

《平定廓爾喀得勝圖》,清賈士球、黎明、馮寧等繪,圖上端有乾隆皇帝禦筆詩文。描繪瞭清乾隆末年出兵平定廓爾喀的幾次重要戰役的場面。八幅圖依次為:攻克擦木、攻克瑪噶爾轄爾甲、攻克濟嚨、攻克熱索橋、攻克協佈嚕、攻克東覺山、攻克帕朗古、廓爾喀陪臣至京。圖為廓爾喀陪臣至京,描寫的是乾隆皇帝在紫光閣接見廓爾喀使臣。

1791年

由福康安和海蘭察統率的清軍

將廓爾喀人全部逐出西藏

越境追擊至尼泊爾加德滿都城郊

廓爾喀請降成為中國的藩屬

被其所滅的錫金也得以復國

這也是乾隆皇帝"十全武功"的最後一件

乾隆,《乾隆騎馬圖》是著名的清代宮廷畫師意大利人郎士寧為乾隆皇帝所畫的戎裝圖,

在碰到英國人時

錫金抱大腿的好日子就一起不復返瞭

可以說

錫金是窩囊的駐藏大臣拱手送給英國的

在入侵西藏周邊喜馬拉雅南麓諸小國之前

英國對中國是懷有敬畏之心的

不過中國一直保持著作壁上觀的心態

致使尼泊爾最先淪陷

已經編入英國軍隊的廓爾喀兵,拍攝於19世紀末

英國侵略錫金時

錫金國王曾向駐藏大臣升泰請求

不要把他們劃出"聖朝版圖之外"

甚至情願棄地入藏

錫金國王圖多南嘉

至死不願發表脫離西藏的宣言,

然而西藏事務的負責人升泰

再一次漠視英國對屬土的入侵

圖多南嘉與侍從

1890年3月17日

升泰與英國駐印度總督蘭斯頓在加爾各答簽訂瞭《中英藏印條約》

錫金的保護權就此落入英國手中

圖中為札西南嘉是圖多南嘉的兒子,在其在位期間,英國還政於錫金國王

札西南嘉與達賴喇嘛

當二戰結束英國撤出南亞時

印度順勢填補瞭政治真空

印度之於其他南亞小國

就像一個"破產版"的美國

對英屬印度的小國為所欲為

1947年

英國撤走後

印度馬上與錫金簽訂瞭《維持現狀協定》

1950年12月

簽訂"印度錫金和平條約"

規定錫金為印度的"保護國"

錫金的國防、外交、經濟等大權

皆由印度掌管

印度還給錫金派駐印度人擔任該國首相

百年之內,錫金三度更替宗主國

清朝,英國,印度

1956年尼赫魯訪問錫金,左一為紮西南嘉,左二位尼赫魯魯

在處理過若幹次錫金內部的反抗後

印度有瞭兼並錫金的意圖

促使印度最終下定決心的

是蘇聯的支持

1974年4月

印度開始瞭正式的兼並程序

在印度面前

一切反壓制的聲音都太過渺小

危機時刻,錫金想到瞭中國

錫金"民族黨"反抗活動

1974年6月20日11時

"民族黨"在自己的黨部大樓頂層

懸掛起五星紅旗

同時致函世界各主要國傢外交機構

宣佈錫金一切外交事務

自當日起,交付中國負責

中國的"錫金行政區",在這一刻"成立"瞭

這也是錫金與中國的最後一次聯系

這個行政區僅存在瞭短短3個小時

就在印軍的炮火之中湮滅瞭

那時中國在進行如火如荼的文革

無暇顧及這片7000平方公裡的屬土

錫金末代卻嘉帕爾登·頓杜普·納姆加爾與他的美國白人王後,他一直試圖擺脫印度的控制,讓錫金走向獨立自主。1975年,印度軍隊攻占錫金王宮,將其軟禁在宮中。隨後錫金議會廢黜瞭他,宣佈錫金成為印度的一個邦。

1975年

印度軍隊解散錫金國王的宮廷衛隊

軟禁瞭錫金國王

逼著錫金舉行"自願加入印度"全民投票

就這樣,南亞消失瞭一個國傢

錫金成為印度的一個邦

這一切是不是很熟悉?

錫金末代卻嘉一傢與著傳統服飾的錫金士兵,右三為末代王儲旺楚克·滕辛·納姆加爾

與關註現實利益的中國不同

印度喜歡算計邊界與地緣格局的得失

控制不丹、吞並錫金以及這種計較

這一點很像俄羅斯

至於外界盛傳的西裡古裡走廊

並不是印度做擔憂的核心

西裡古裡走廊雖然狹窄

但並不能輕易被掐斷

經過幾十年的經營

印度有很多備選通道

借道控制國不丹

或者通過關系較好孟加拉

西裡古裡(Siliguri)走廊是指印度錫金邦與孟加拉國之間的寬約僅僅22公裡的狹長地帶。印度有三個邊防軍駐紮在西裡古裡走廊,大約十幾個師,十五萬人左右。

如果看到這張亞東溝范圍示意圖

就能明白印度為何要在洞朗地區制造對峙的緊張氛圍瞭

亞東之於印度就像一把指向哽嗓咽喉的矛

從喜馬拉雅山的南坡鉆出

楔入瞭印度領土,靠近不丹邊界

乃堆拉山口是中印最短的貿易通路,曾因中印戰爭關閉四十多年

此處距離錫金首府甘托克約24公裡

洞朗牧場與西裡古裡走廊隔不丹相忘,距離也不過130公裡

中印最短貿易通路乃堆拉山口,印度高官到訪山口,中國士兵在拍照

1962年因為中印邊界戰爭,乃堆拉山口被封鎖,2006年,因為生意,邊界重新開放。2014年,雙方商定增開經乃堆拉山口的印官方香客朝聖新路線。最近有因為邊界沖突而再度關閉。歷史過去瞭,但一些都還在。

從地質學上來看

由於南北向的斷裂構造

喜馬拉雅山弧形地帶形成許多高峰

其中泡罕裡山(7128米)和卓木拉日山(7314米)之間

便形成瞭亞東——帕裡——康馬斷裂谷地

喜馬拉雅山脈這道巨大的屏障

在此出現瞭一個缺口

在亞—帕—康斷裂谷地的盡頭

形成瞭深峽河谷

這條通道成為西藏與不丹、錫金等南亞鄰國進行商貿交往的交通孔道

背後的山峰就是卓木拉日雪山是亞東縣民間傳說的與珠峰並列的七仙女之一,山勢險峻,海拔7326米,又名神女峰

亞東已經有相對完善的交通系統

得天獨厚的地質條件

讓亞東成為整個喜馬拉雅山脈一線最好的山口

在古代

茶馬古道在亞東的乃堆拉山口匯入南亞大陸

由此進入不丹、錫金、尼泊爾和印度境內,

直到抵達西亞、 西非紅海海岸

亞東溝范圍示意圖。亞東溝這是一條南北狹長的河谷,並且跨越瞭喜馬拉雅山脈。海拔高度為2400米至4300米(註:有人常年居住,從事生產活動的范圍)。其南端在亞東縣下亞東鄉南方的乃堆拉山口和亞東河出境處的中印邊境線上;對於它的北端,學術界一般認為:亞東溝到瞭帕裡鎮就停止瞭。但是,如果從更廣義的生態范圍上來說,亞東溝一直"走"到瞭江孜縣的年楚河谷地。從這一點上說,在喜馬拉雅山脈中段五條溝中,亞東溝是印度洋暖濕氣流走得最遠的一條。(圖文來源:中國國傢地理)

茶馬古道的研究者李旭先生在《遙遠的地平線》中寫道

"以那裡(帕裡)為分水嶺,北面的水流到西藏高原,南面的水流到印度平原……再往下,就要進入春丕河谷瞭

它南連不丹,西接錫金,被稱為喜馬拉雅山中的樂園。這裡的人臉上已經沒有瞭高原紅,而是身材纖小,皮膚白潤……

然後翻過漸漸低下的喜馬拉雅山

到達這一偉大山脈的南麓,到達西藏最南邊的邊境口岸——亞東"

歷代達賴喇嘛逃亡喜馬拉雅山南麓時也都愛走這條路線

亞東下司馬鎮,為亞東縣政府所在地。該鎮東臨不丹,西臨印度錫金邦,境內的乃堆拉山口為中國和印度間重要的邊貿通道。1888年英藏戰爭後,根據《中英藏印條約》,下司馬開埠,清朝在此設立海關。

喜馬南麓五大名溝(亞東溝、陳塘溝、嘎瑪溝、樟木溝、吉隆溝)素有西藏江南之稱,圖為亞東多慶村

在近代

這裡又被英國殖民者視為從大吉嶺反向輸出茶葉的黃金通路

英國人特別希望用印度出產的大吉嶺茶葉

替代西藏人每日必用的從中國內地購買的磚茶

從而壟斷這一龐大市場

茶馬古道示意圖

圖文正在采摘茶葉的大吉嶺茶農。大吉嶺原屬錫金國土,後劃給西孟加拉邦。大嶺紅茶在英國享有盛名,得獎無數,冠絕一眾紅茶,故有"紅茶之皇者"的美喻,亦有人稱之為"紅茶中的香檳"。這種茶的前身就是中國福建武夷山的正山小種紅茶。1857年英法聯軍入侵中國,一個英國搞植物學的軍官發現瞭這種茶的價值,受英國政府的旨意,他利用一個叫福鈞的蘇格蘭人幫助,收集茶葉苗、茶籽,並把技術工人帶到印度,在大吉嶺試種,幾年後中國的紅茶在這裡安瞭傢,從此以該地區的名字命名為大吉嶺紅茶。

大吉嶺鐵路是印度最早的鐵路之一。1999年以環山鐵路系統的經典之作被納入世界遺產清單中。總長約60-80公裡,行駛一種迷你的爬山火車,昵稱為玩具火車。整個鐵路連接印度西孟加拉省的大吉嶺和西裡古裡。為瞭提高阻力,避免車輪在爬坡時打滑,車頭有兩名撒沙工責在鐵軌上撒沙子。

一個人正在試圖爬上火車

大吉嶺地區屬於外喜馬拉雅山脈,

地表主要是砂巖和來自高大的喜馬拉雅山脈的碎石

該區域陡峭的山坡失去瞭表層土

導致在雨季泥石流頻繁發生

由於地處南亞次大陸和歐亞板塊的分界線

地震也頻繁發生

小山被較高的山峰和遠處白雪覆蓋的喜馬拉雅山脈所環抱

大吉嶺村鎮

這裡有得天獨厚的氣候條件

夏季溫度很少超過25度

故在英屬印度時期

此處被作為殖民地精英的度假勝地

1828年

英國東印度公司官員前往錫金的途中在大吉嶺停留

選中此地作為英國士兵的療養地

1835年

東印度公司與錫金簽訂瞭租約

東印度公司的亞瑟坎貝爾醫生和羅伯特納皮爾中尉負責在此創建一個山中避暑地

這是大吉嶺成為避暑聖地的開始

此前,大吉嶺隻不過是有幾個雷佈查人土著組成的小村落

在萬裡無雲時

從大吉嶺可以很清楚地看到珠峰與印度最高峰幹城章嘉峰

從錫金的任何一個角落都能看到幹城章嘉峰,他是錫金的神山

幹城章嘉譯為"五座巨大的白雪寶藏"

從它有五個峰頂而得來

其中四個峰頂高逾8450米

直到1852年

他還被視為世界最高峰

夜晚的幹城章嘉峰,近處為大吉嶺村鎮

幹城章嘉峰國傢公園是堪比大環線的徒步路線

公園的主要徒步路線有Dzongri短線及Goeche La長線

從Yuksom出發

歷時七到十天

峽谷、湖泊、冰川和當地居民崇拜的洞穴

都能在徒步路線中看到,是能把徒步癡迷者感動哭的地方

幹城章嘉國傢公園一隅

幹城章嘉國傢公園的雲海

有轉山亦有轉湖

不能錯過聖山幹城章嘉

也不能錯過錫金的聖湖

Khecheopalrilake就是其中最有名的一個

Khecheopalrilake譯為度母湖

傳說此處是度母居住的地方

此處是佛教和印度教共同的聖湖

這裡被認為是一個可以實現願望的湖泊

印度教徒與藏傳佛教的僧侶

度母在西藏僧俗大眾的心目中,具有極其崇高的地位。西藏人甚至把她視作自己的始祖。關於藏民族起源的一個神話中提到,觀世音菩薩化身為猴子,與化作羅剎女的度母結合,生下後代,逐漸繁衍為藏民族。這一說法甚至被收入到正式的西藏史書與佛教經典當中。度母崇拜源於印度。西藏的不少史書都稱,尼泊爾赤尊公主入藏嫁給藏王松贊幹佈為妃時,曾帶去一尊檀香木的度母雕像,後置於大昭寺中。這可能是傳入西藏的最初的度母像。在此之前,度母崇拜在其發源地印度應已是十分盛行。此幅唐卡描繪的是蒙藏僧俗最為尊崇的女神綠度母,她集諸佛菩薩事業、功德於一身,具有大而迅疾的加持力。主尊全身綠色,頭戴五佛寶冠,慈容滿面,上身披天衣,下身著長裙,胸前飾聯珠式瓔珞,半跏趺坐於蓮花寶座上,雙手結印並持蓮莖,耳環、手鐲、臂釧等裝飾一應俱全。

Khecheopalri有一個有趣的特點

從古至今

雖然湖周圍綠樹環繞

但沒有樹葉飄浮在湖面上

一有樹葉飄到水面上

就會有鳥兒們把樹葉銜走

因為它們知道

度母是愛潔凈的

俯瞰Khecheopalri

輪廓看起來像是一個足跡

在佛教裡,這被認定為聖度母的腳印

幹城章嘉山區

是喜馬拉雅山脈中段的一部分

其東部則就是錫金的母親河Teesta River的源頭

Teesta Rive源於喜馬拉雅山幹城章嘉峰的澤母冰川

流經錫金、印度,進入孟加拉國後

於奇爾馬裡附近匯入賈木納河

從冰川開始,經過溫帶,終於熱帶

全程長達400公裡

Teesta River的日出

Teesta River邊玩耍的印度小孩

Teesta River

不過像很多發展中國傢一樣

錫金的母親河也面臨著危險的境遇

但近年來由於過度灌溉和其它用途

它基本上已幹枯

漁民無法謀生

數千農民失去瞭水源

但即使如此

印度政府仍計劃沿Teesta River修建水壩以發電

也許等待這條生命線的就是枯竭吧

某些河段已經開始幹涸瞭

因為印度的Teesta River正在逐漸枯竭,一對孟加拉夫婦隻得用長長的管道給西瓜澆水

希望有一天

中國人能夠通暢的踏足錫金

這是一塊好地方

這是一塊你現在踏足

依舊熟悉的地方

為瞭說清楚這件事

我不得不把自己變長瞭

……

精彩圖片
文章評論 相關閱讀
© 2016 看看新聞 http://www.kankannew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