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消息網11 月 5 日報道 臺媒稱,西方人對中國大陸至今有不少刻板印象,例如 " 山寨 ",然而歐洲在 17 世紀刮起 " 中國風 " 時,其實也有不少模仿熱潮,各種看似 " 中國貨 " 的商品,還被打上 " 中國制造 "。
據臺灣中時電子報 11 月 2 日報道,中國的絲綢、瓷器、漆器很早就通過絲路傳入歐洲,歐洲人也很快地學會瞭養蠶取絲的技巧。16 世紀之前,意大利、法國已出現一些著名的絲綢基地,但因為 " 中國熱 " 的影響,歐洲人更推崇中國出產的絲綢,因此當時歐洲制的絲綢仍大量采用中國的圖案,且特別打上 " 中國制造 " 的標簽。據傳,當時歐洲各絲織廠的絲綢畫師,人手都需備一本《中國圖譜》。
報道稱,瓷器初進入歐洲時,往往被當成最名貴的禮物,隻有國王和貴族得以擁有,在海上絲路的終點埃及和阿拉伯,當時單件瓷器的價格更是抵上好幾個奴隸。由於瓷器收藏成為歐洲上層貴族的風潮,瓷器又甚為昂貴,歐洲人還曾相信瓷器有驗毒的功能,若在瓷器裡盛放毒藥,瓷器便會裂開。
報道稱,英國作傢丹尼爾 · 迪福曾描寫," 女王愛好穿中式服裝出現,我們的屋裡充滿瞭‘中國元素’。" 可見 18 世紀初的英國宮廷也有 " 中國熱 ",當時的歐洲貴族視 " 中國元素 " 為品位和地位的象征,宮廷裡的貴婦搖著中式扇子,裙裡露出的高跟鞋,盡是來自中國的絲綢面料,鞋面上可都是當季的中式風格圖案。
資料圖:在比利時佈魯塞爾古董和藝術品展上,一名參觀者觀看中國瓷器工藝品。新華社記者葉平凡攝
點擊圖片進入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