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因錄取制度歧視亞裔,遭美司法部調查!

11-22

被亞裔組織控告多次的哈佛大學這次終於遭到瞭調查

歷史悠久而備受爭議的教育平權運動是促進平等?

還是反向歧視?

教育平權運動是否就要成為過去?

就看特朗普瞭

文 | 老王

根據美國媒體報道,美國司法部近日認定哈佛大學招生制度存在違反聯邦法案、歧視亞裔和白人的情況;司法部正式對哈佛大學展開調查。

槍打出頭鳥:哈佛大學種族錄取制度被查

CNN 於 21 日曝光的兩份司法部門郵件顯示,哈佛大學反駁瞭司法部的這項認定,但司法部門要求哈佛大學在 12 月 1 日前提供相關文件,否則將起訴大學。

就在今年 8 月,《紐約時報》獲取瞭一份司法部人權部門內部文件。文件顯示,司法部正在準備對 " 大學錄取中存在的有意種族歧視進行調查和訴訟 "。

司法部發給哈佛大學律師的郵件(來源:CNN)

《紐約時報》認為,調查將直指大學錄取中的平權政策(Affirmative Action )和種族配比制度,也就是備受爭議的美國大學招生的平權運動。

司法部發言人表示,這場調查可以追溯到兩年前由 64 個美國亞裔組織聯合提出的對哈佛大學的訴訟。

這些亞裔組織認為,哈佛的入學審核程序對優秀的亞裔學生不公平。當年的控告稱,因為哈佛大學錄取時考慮各種族人數的配比,導致大量優秀的亞裔學生要通過更高的分數進入該大學。

來源:Buzzfeed News 截圖

類似針對哈佛大學的訴訟案在此前也有發生。2014 年,公平錄取學生股份有限公司(Students for Fair Admissions Inc.,美國一傢專註於調查不公平錄取不同種族學生的公司)就曾起訴哈佛大學,質疑該大學關於錄取學生的制度對於亞裔學生區別對待。

控告還表示,盡管亞裔在美國的總人數有所增加,哈佛大學對於亞裔美籍學生的錄取率依然保持相對不變。雖然此案被告是哈佛大學,但是原告的終極目標是徹底廢除美國大學錄取的種族配給政策,爭取全民平等權利。

不是隻有哈佛大學采用種族配比的錄取制度。對比幾所著名的常春藤大學少數族裔錄取比例,可以發現這些大學的種族錄取比例是類似的。亞裔的錄取比例大約 20%-25%,拉丁裔在 10% 左右浮動。而且,這些比例每年變化不大。

五所常春藤學校少數族裔入校最新數據 *

哈佛大學 ( 2017 ) :亞裔 22.2%;非裔 14.6%;拉丁裔 11.6%

普林斯頓大學 ( 2017 ) :亞裔 22%;非裔 11%;拉丁裔 8%

耶魯大學 ( 2017 ) :亞裔 19.1%;非裔 10.8%;拉丁裔 12.9%

斯坦福大學(2016): 亞裔:22.9%;非裔 3.8%;拉丁裔 11.4%

麻省理工學院(2016):亞裔:25.7%;非裔 5.9%;拉丁裔 14.9%

* 數據來源:各校官網

這些考慮種族配比的錄取制度,源於 1960 年代開始的平權運動。

那麼,平權政策(Affirmative Action ,或扶持政策)是什麼?這項為瞭種族平等而生的制度為什麼爭議不斷呢?

" 扶持政策 ":消除不公?還是助長不公?

1960 年代開始,美國聯邦政府和各州政府為瞭保證各種族在就業、教育、醫療等方面享有平等的權利,要求雇員和公共機構(如大學、醫院)扶持少數族裔。 比如,在大學中保證不同種族的錄取比例。

支持者認為,這種有意設置的錄取配比可以幫助少數族裔,保證黑人學生進入名校學習。但不少人也質疑,因為這種預定的配比,白種人和亞裔進入名校面對更大的競爭。

2009 年,普林斯頓大學社會學傢托馬斯 · 埃斯彭沙德和亞歷山大 · 沃爾頓 · 拉德福德做瞭一項研究,研究顯示大學錄取的亞裔 SAT 的平均分高於拉丁裔學生 270 分,高於黑人學生 450 分。

華人團體反對教育平權運動(來源:第一財經 APP)

很多華人團體一向認為,反對平權運動和種族配比給他們帶來瞭不公。

康州的一名華人工程師楊林曾告訴記者說: " 亞裔非常註重教育。這些年來,亞裔在這方面的抱怨很大。我個人非常反對用種族作為錄取依據,設立名額配給。應該是按照成績來錄取,這有利於整個社會的發展。"

楊林還說,對於招生配額制度白人和亞裔早就怨聲載道。

他說:" 不僅是亞裔,許多白人也很關註這件事,我已經收到很多白人朋友轉給我的郵件和短信,大傢的反應都非常正面,很支持這個做法。"

但是,不考慮種族,擇優錄取也給社會公平帶來顧慮。

在扶持政策實施前,美國常春藤大學一個黑人都不招收。扶持政策的實施讓不同族裔的學生進入瞭名校。

普林斯頓大學在 2005 年的另一項研究發現,如果扶持措施被取消,美國名校的黑人學生錄取人數將減少三分之二,拉丁裔學生錄取人數將下降一半。

加州理工學院(來源:《紐約時報》)

打個比方:平權政策的種族錄取配比下,進入同一所名校亞裔學生需要 95 分,白人需要 90 分,黑人隻需要 80 分。

但是,如果這所名校規定隻有 90 分以上的學生才能進入學校,那麼亞裔、白人學生可能會擠爆學校,黑人學生和拉丁裔學生大量減少。

加州理工學院就是上面所說的第二種純粹擇優錄取的學校。

1996 年,加州通過 209 法案,禁止加州內的國傢公立大學將種族作為招生的考慮因素,成為美國第一個不考慮種族因素招生的州。

法案實施後,加州理工學院的亞裔入學率持續上升。2017 年,該校亞裔學生本科錄取率達到 43%,數量上遠遠甩開占 28% 的白人學生,成為校內的 " 多數族裔 "。

政治正確的犧牲者?

大學錄取平權政策的反對者認為,白人和亞裔正是種族平等政治正確下的犧牲者。他們認為,這種扶持政策對本來符合錄取條件的優秀白人、亞裔造成瞭不公。

並且,這種美國黑人和拉丁裔享有的 " 特權 ",也假定瞭他們的能力不足夠,需要被扶持才能上好大學。這種 " 優惠 " 也是一種對黑人、拉美裔的反向歧視。

這種反 " 特權 " 的聲音從前似乎不受待見。美國歷史上,有三學生狀告學校歧視白人的著名案件,但均以學生敗訴告終。

阿比蓋爾 · 費舍

1978 年,白人學生巴基狀告加州大學董事會案:巴基兩次申請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醫學院被拒絕,他認為該校固定的 16 個少數族裔名額讓白人身份的他無法錄取。最後,美國最高法院判定加州大學勝訴。法院認為,美國的大學可以給予少數族裔申請者一些錄取優惠,但禁止 " 配額制度 "。

2003 年,白人學生芭芭拉 · 格魯特狀告密歇根大學案:格魯特在申請入讀密歇根大學法學院時,達到瞭該學院的入學要求,但卻該學校拒絕瞭她的申請。同巴基案類似,最高法院認為密歇根大學法學院沒有違反憲法的規定。法院鼓勵大學將保護少數族裔的權益納入招生的考慮因素。

2008 年,白人學生阿比蓋爾 · 費舍控告德州大學奧斯汀分校案:德州大學奧斯汀分校拒絕瞭她的入學申請,反招收成績不如她的拉美裔和黑人學生。

亞裔聲援費舍

最終法院同樣認定德州大學奧斯汀分校的錄取行為不違憲。當時,不少華人社團上街支持費舍,呼籲大學取消這種對優秀白人、亞裔學生不公平的政策。

《紐約郵報》今年還報道瞭一件頗具諷刺意味的故事。

印度裔學生卓科爾 · 英格姆爆料,15 年前他在申請名校醫學院時曾剃光頭假扮黑人,加入黑人學生會,並在申請材料中表明非洲裔的身份。然而,他自己也沒想到這個惡作劇居然讓哈佛大學、哥倫比亞大學等 11 所美國名校紛紛向他遞出橄欖枝。 他因為這些學校為黑人學生留的名額,以低於平均分的成績進入一傢著名醫學院。他入讀的這所醫學院對外宣稱申請者的平均 GPA 為 3.84,而英格姆 GPA 隻有 3.1。

但後來英格姆選擇從醫學院退學,以亞裔身份進入安德森商學院,完成瞭 MBA 學位。英格姆還將他的經歷寫成瞭書。

英格姆說,他公佈這個經歷的原因是他認為所謂的 " 平權 " 政策就是種族主義。他說," 平權 " 政策其實加強瞭人們對美國少數族裔的負面刻板印象,認為少數族裔需要特殊待遇。

調查哈佛的背後:特朗普曾經的諾言

今年 8 月正式開始的教育平權運動調查,直接由司法部民權司領導,由白宮直接指派調查人員。以往,這類調查是由民權司下屬教育機會處 ( Educational Opportunities Section ) 負責的。

這場對哈佛大學的錄取政策的調查,被美國媒體視為特朗普調查美國大學招生平權政策的重要舉措。

特朗普在競選期間,就曾經表示過上臺後要對平權政策進行調查,他的這項主張也招攬瞭不少華人支持者。

教育平權運動最早是有民主黨提出的,深受該運動影響的華人認為,共和黨競選者特朗普的政策更符合他們的利益。

(來源:路透社/Jose Luis Magana)

英國《金融時報》中文網專欄作傢劉裘蒂認為,特朗普的做法鞏固瞭特朗普執政的群眾基礎,也可能解決華人、白人長期的平權怨言。

但她對特朗普平權政策調查也有不一樣的看法。她說,考慮種族因素的平權政策,其實讓美國的大學有瞭很大的調整空間。就算有學生狀告學校對白人、亞裔不公,僅僅依照法院的判決一般難以勝訴,也難以顛覆這項歷史已久的政策, 除非是立法上的改變。

她還擔憂," 中國申請學生的不斷激增,特別是對於常春藤盟校和其他一線名校的熱衷,加上媒體對於中國學渣紮堆湧現美國校園亂象的報道,勢必使得優秀的中國學生更難突出。"

精彩圖片
文章評論 相關閱讀
© 2016 看看新聞 http://www.kankannew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