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軍撤瞭,中國外交部和國防部的話你真聽懂瞭?

08-29

現在中方是否還 " 修路 ",這個問題已經沒有什麼實際意義瞭。

印度 28 日從中國土地上撤回到兩國錫金段邊界的印方一側,持續瞭七十幾天的兩國軍隊對峙宣告結束 ……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 28 日宣佈,當天下午 14 時 30 分許,印方將越界人員和設備全部撤回邊界印方一側,中方現場人員對此進行瞭確認。中國軍隊將繼續在洞朗地區巡邏駐守,按照歷史界約規定行使主權權利,維護領土主權。

國防部發言人緊接著做出回應,表示中國軍隊自 6 月 18 日以來采取瞭緊急處置措施,包括前推作戰部署等。他要求印方從此次事件中汲取教訓。

那麼這是什麼性質的結束呢?一些印度網絡媒體發出歡呼,認為印度成功實現瞭阻止中國在邊界地區修路的目的。中國網上也有人在說,一個女生在車上被一男人咸豬手,在反復抗議下,男人覺得無聊,停止瞭侵犯。還有人說,兩個阿 Q 各自在歡慶勝利 ……

▲圖為印度學者和網民宣佈印度 " 獲勝 "

但小編要說,事情可不是這麼簡單!

在結束對峙、印度撤軍的時候,中方保持瞭低調,顯示出不刺激印度的姿態。因為常識是,使勁吹噓自己 " 勝利 " 的,往往是心虛的一方。而且中方的平靜也更加顯示出大國的處世風范。

就連一直在猛烈抨擊印度的本報總編輯胡錫進 28 日下午都發瞭一個姿態很高的微博:

如今印度軍隊撤回到邊界的印方一側,則避免瞭中印之間可能已經迫在眉睫的軍事沖突,使得邊界地區的緊張局勢得到緩解,這一點其實很多愛好和平的印度網民也非常歡迎。

請註意,華春瑩強調中國軍隊將繼續在洞朗地區 " 巡邏駐守 ",國防部發言人說解放軍 " 前推瞭作戰部署 "。這是什麼意思呢?大傢知道,洞朗地區十分荒涼,以前那個地區幾乎沒有什麼基礎設施建設,中國軍隊繼續在那裡巡邏,可以理解,但如何 " 駐守 " 呢?" 前推作戰部署 " 又如何能做到呢?

據小編向消息人士瞭解,這一切源於在過去 70 多天的對峙中,中印撕破臉皮,解放軍被迫準備戰鬥,迅速在洞朗地區開展瞭支持對印作戰和長期軍事存在的基礎設施建設,在洞朗地區形成前所未有的軍隊駐紮能力,而在七十多天前,中國軍人還隻能季節性顛簸地去那個地區巡視,根本待不住。

換言之,這場對峙結束時,我方在洞朗地區的存在能力已與之前不可同日而語。難怪中國國防部提醒印方要 " 汲取教訓 "。

所以,網上有人提出的中方是否還 " 修路 ",這個問題已經沒什麼意義瞭 ……

但在這個時間點上,我們不主張對這件事 " 誰輸誰贏 " 進行評價,畢竟,在印度輿論場的民族主義環境裡,這次印度軍隊能撤回到邊界線印方一側,也反映瞭印度的大國理性最終占瞭上風。這種理性也應該得到肯定。

進一步說,印軍非法越界當然是錯誤的。但中國保持最大克制沒有動武,印度也保持瞭理性,問題最後得到 " 兵不血刃 " 的解決,根本原因在於中印有維持邊界和平的共同需求,繼續兩國友好合作的局面,代之以因邊界糾紛而導致的相互敵對,符合兩國的根本利益。

當然,危機持續的 70 多天裡,解放軍也一天都沒閑著,一刻沒有忘記履行自己保衛祖國的職責。然而軍隊比應戰更高的境界是止戰。維護中印邊界的和平,解放軍是最根本的定海神針。

隻是,中國在加強軍事鬥爭準備的同時,一直沒有放棄給和平留下機會,這決非我方的怯懦,這恰是大國自信、對使用綜合手段影響局勢走向有把握的表現。事實證明,中國的各種力量都發揮瞭作用,它們共同促成瞭事情以現在的方式得到解決。

其實,中國公眾對印度本無敵意,也願意兩國以和平合作的方式相處。希望這件對峙可以客觀上推動印度對於中國社會的瞭解,成為正視中國的一個契機。

釘子拔出來瞭,但容易留下一個洞。現在印度應致力於與中國彌合對峙所造成的撕裂,著眼於兩國今後的友好相處和擴大合作。中印交好和中印交惡意味著亞洲這塊大陸 21 世紀截然不同的面貌,中印沒有理由因為突破規則的臨時意氣之爭就毀掉這個大陸的未來。

中印和平結束對峙,對兩國開展全面外交也都加瞭正分。中國的長時間克制充分展現瞭我們的和平意願,也顯示瞭中國是綜合力量大國,有能力不僅僅依賴軍事手段塑造事態。印度則維持瞭自己的大國外交格局,避免瞭為與中國對抗被迫與美日抱團的偏狹道路。經過瞭這場風波,相信中印都將更認真維護兩國之間的正常關系。

中印邊界十分漫長,除瞭已定邊界,還有大段大段的實控線。兩國都應恪守規則,以友好務實的態度對待分歧,不應主動制造危機。一旦發生糾紛和磨擦,就應按照規則解決問題,這是避免將具體摩擦發酵成兩國實力對抗的最好保障。

我們主張讓這次邊界對峙成為歷史,作為教訓它應被印度軍政外交人員牢記,但它不應繼續長期成為中印輿論場具有刺激性的噱頭。要給撤軍的印度留面子,這是此刻中國輿論界必須有的意識。環球時報曾經痛斥新德裡的做法,但是今天之後,我們也願意讓事情迅速翻篇,我們不想與印度媒體開展無休止的後續爭論。一切評價都讓歷史去說。

來源:環球時報

精彩圖片
文章評論 相關閱讀
© 2016 看看新聞 http://www.kankannew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