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搞壞 20 個違章電子眼 覺得這玩意有黑幕

07-28

話說,

照片中的哥們兒名叫 Stephen Ruth,今年 44 歲。

哥們兒的主業是房地產經紀人,由於他自己名下房產也不少,所以他也是一位房東。

可正是這樣一位看起來不愁吃穿的大哥,卻毅然幹起瞭 " 為民請命 " 的活兒 …

事情的起因還得從人們熟悉的紅綠燈說起 …

老司機們都知道,在大多數設有紅綠燈的路口都有拍闖紅燈的電子眼,

為瞭保護行人的安全,也為瞭維護正常的交通秩序,這樣的監督相信任何人都不會有異議。

在 Ruth 所居住的薩福爾克縣的馬路上,自然也有這樣的電子眼。

從 2010 年 7 月開始,全縣就在各大路口安裝瞭約 50 個闖紅燈電子眼,一旦被拍到有違規行為,就需要繳納 80 美元的罰款。

Ruth 雖然這些年也被罰瞭不少錢,但和大多數人一樣,他也隻是怪自己不夠小心。

可 2015 的一天,當他在教堂聽到一位牧師的一番言論,他突然意識到,事情可能並沒有那麼簡單 …

" 那位牧師告訴我,他發誓自己一直開車都很小心,結果還是被拍到瞭 4 次,他覺得這些電子眼有問題 …"

聽瞭牧師的話,再回想起自己此前被罰款的經歷,Ruth 也隱隱覺得有些不對勁,

就這樣,Ruth 決定自己去做個小實驗 …

第二天,他挑瞭幾個路口,有的裝有電子眼,而有的則沒有,他分別看著表開始計時,

他發現在有電子眼的路口,黃燈變紅的時間間隙隻有 3 秒鐘

而那些沒有電子眼的路口,變燈的間隙卻有 5 秒鐘...

"3 秒鐘的時間,除非當司機一看到黃燈就開始猛踩剎停住,不然必被拍無疑。"

於是,Ruth 又回傢上網查閱瞭一下當地的交通信息網站,

然而一組 2013 年的數據卻讓他驚呆瞭,

這是兩組對比,分別是安裝闖紅燈電子眼前後的交通事故數據對比,以及受傷數據對比,

令人詫異的是,竟然安裝瞭電子眼以後,記錄在案的事故以及受傷的頻率不僅沒降反而還升高瞭 …

Ruth 又回想起這些年看到的新聞,好像確實有很多司機因為怕被拍而急剎,最終導致瞭追尾:

" 可能你這一秒看到的還是綠燈,等它變黃瞭以後,你就隻有 3 秒鐘的時間減速,這真的很危險。"

看到這一切,Ruth 簡直氣不打一處來,他相信電子眼的初衷是好的,但把變燈時間調的這麼緊根本不科學,

他確信當地政府是想靠著這些電子眼來 " 斂財 ":

" 時間短,人們來不及反應,那麼被拍的幾率就高,要交的罰款就越來越多。"

於是,Ruth 決定親自出動來對抗這種 " 腐敗行為 ",

他要化身 " 紅燈羅賓漢 "(Red-light Robin Hood),讓這些電子眼不再坑納稅人的錢!!

具體咋做呢?

其實剛開始 Ruth 的計劃還比較 " 平和 ",他隻是手動去調整這電子眼的拍攝位置

方法也很簡單,隻需一根長桿上面綁兩個球,然後把攝像頭的朝向推向天空,

讓這些電子眼每天拍拍天空美麗的景色就好 …-。-

同時,他還把這一套 " 教程 " 拍成瞭視頻,發到瞭油管上,讓當地居民都能早日擺脫被 " 不公正 " 罰款的深淵 …

由於太高調,Ruth 毫無意外的被警察找上瞭門 …

2015 年 4 月,當地警方對他提出瞭警告,要求他不得再做出任何破壞公共安全的行為。

可 Ruth 的視頻當時在油管上實在太火瞭,很多網友都為他的 " 勇敢 " 而 " 點贊 ",

" 紅燈羅賓漢 " 這一酷炫的名頭也讓他成瞭當地的網紅,

仿佛被打瞭雞血的他,更是正義感暴漲,他要繼續為民請命!!

不過這一次,他的行為就更極端瞭,他要直接把這些電子眼給搞壞瞭!!

截止到 2016 年 4 月,前前後後他大概弄壞瞭當地近 20 個電子眼,這麼大的動靜也是很難不驚動警方 …-。-

當警方再次找上門的時候,Ruth 相當的淡定,很快就承認瞭一切。

被帶回警局交代瞭一下事情經過後,沒多久 Ruth 就被取保候審瞭。

然而,

再次回到傢以後,Ruth 表示自己意外接到瞭一個自稱是警察的人的電話:

" 他說他是警察,但是不負責我的案子,隻是知道我的事。"

" 他告訴我說那些路口的紅綠燈確實是被改過,原來黃燈的持續時間是 6 秒,後來給改成瞭 3 秒,就為瞭多罰款增加收入。"

Ruth 聽到這番話,更加堅定瞭自己要激揚濁清的決心,他開始更頻繁的更新自己的臉書,讓更多人知道 " 真相 "…

接下來,就是一場正反方的唇槍舌劍瞭 …

由於這事兒經過社交媒體的一傳播,鬧的越來越大,不隻是 Ruth,許多反對電子眼派都加入瞭這場 " 口水戰 "。

首先,當地的官員表示,交通部門是根據全國公認的計算方法來確定的變燈時間,他們征收的罰款是完全合理合法的。

然而,這一說辭很快就被懟瞭回去。

" 我們交通部除瞭對國道上的信號燈有要求,其它道路並沒有統一要求哦。" 美國國務院的一位發言人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

好吧,甩鍋失敗後的當地政府又再次強調,他們所做的一切都是為瞭百姓的安全呀!

"2009 年,有 676 人因闖紅燈的車輛而被撞死,113000 人因此受傷。"

" 研究也表明,安裝電子眼可以有效地減少交叉路口的撞車事故,特別是直角碰撞,我們是在挽救生命。"

好吧,既然當局開始擺數據瞭,Ruth 這邊也不甘示弱,他拿出瞭一份由美國汽車學會在 2016 年 4 月發佈的數據:

" 數據顯示,我們這裡約有一半安裝瞭電子眼的路口,意外受傷率在上升,還有兩個路口的交通事故一年內增加瞭兩倍!"

" 他們自己的網站 2014 年開始就沒有任何數據更新瞭,到現在還在拿 09 年的數據跟我講道理。"

事情發酵到這個地步,

包括當地的立法者也站出來表達瞭自己的看法,

當地議員 Rob Trotta 曾表示,有些路口的黃燈變燈時間甚至比 3 秒還要短:

" 司機根本不知道它到底什麼時候會變,所以很容易被罰款,也很容易出現追尾的事故。"

" 他們(當局)利用縮短黃燈時間,誘騙司機闖紅燈,已經至少創收瞭 1700 萬美元,這些都是納稅人上繳的罰款。"

就在兩邊激戰不已的同時,法院方面也傳來瞭最新的消息,

Ruth 對電子眼的損害造成的損失總額為 85000 美元,他還有可能將面臨 7 年的監禁。

但 Ruth 卻表現的依舊淡然,他認為自己並沒有違反任何法律,

並且,在無數網友的心中,他也是個 " 大英雄 ",人們無比崇拜著這位 " 紅燈羅賓漢 ":

" 如果我是陪審團的一員,我不會判他有罪 "

" 我們需要更多像這樣的人,那群吸血鬼政客們已經失控瞭 "

" 這個人是我們當地的英雄!我們都愛他。建築物應以他的名字命名,這樣當孩子們在學校瞭解到他會非常的自豪。我們的城鎮廣場也應該豎立雕像。當他離開法庭時我們將為他遊行慶祝!他是我們的英雄。我想這個星期我會開始分發一些 T 恤衫。作為 Brookhaven 這座美麗的城市的納稅人,我站 Ruth 先生。他在這個鎮上做得比很多政客們要多的多。"

" 不光彩的籌款方式,導致瞭那麼多不必要的車禍,這些官員真可恥。"

" 我上星期剛付瞭一張交通罰單,他們告訴我,我有兩張未付的紅燈票,我說哦。她看著我,竟然笑瞭。如果他們曾能讓你付給他們錢,或者有什麼東西可以威脅你,相信我,他們也遭遇會有這一天的。"

如今,這件事已經過去瞭 1 年多 …

Ruth 原本預期 7 年的監禁,又兜兜轉轉改為瞭預期 1 年緩刑期,但最終判決結果還懸而未決。

不過,人們關註的焦點,也早已不是 Ruth 毀壞公物到底有沒有罪瞭。

包括 Ruth 本人也對最終結果不太關心 …-。-

" 就算最終結果是我要入獄服刑,我的反應也隻會是‘那隨你們吧’。"

他還堅持在為民請命的道路上繼續 " 抗爭 ",他在臉書中寫道 …

" 我隻是想把當地的信號燈理理順,捍衛司機的權力,同時減少不必要的事故發生。"

" 我希望通過我的努力讓我們州能有一個法案通過,針對信號燈的變燈時間能有一個統一的標準。"

" 我們不會再容忍任何欺騙瞭,太多不公正的罰款瞭,太多人因此而受傷瞭。"

好吧 …

在馬路上,無論是行人還是司機,生命的安全永遠是第一位的,

保障交通秩序,保證行車與路人的安全,這才是信號燈存在的意義 …

ref http://www.dailymail.co.uk/news/article-3629562/Man-calls-Red-light-Robin-Hood-indicted-disabling-red-light-cameras-faces-seven-years-prison.html

-------------------

易拉寶:這招挺隱蔽的,為瞭增加罰款,縮短黃燈時間 ...

化學困難戶:???他們紅綠燈不倒數的???

迷途 de 黑貓:國內很多地方也不記秒瞭,我們這今年就是把記秒的改成不記秒的瞭

PrettyBoy 熊出沒:北京現在很多電子眼旁邊都安裝一種閃光燈 有車路過就閃強光 我猜想本意是提醒駕駛員註意 可是 在夜間 周圍黑暗 強光刺眼 閃過我的眼睛看出去白茫茫一片 很容易出危險 前車剎車根本看不見 並且長期對駕駛員眼睛也不好 政府不能以傷害老百姓的做法執法

有本事你去摩爾莊園罵我:那個是定時抓拍 (雖然我也不知道到底什麼原理)我傢門口也有一個 每天回來都被閃瞎

best_jokerNA:??破壞公物不對但是初衷是對的啊,我也是因為踩黃燈被追過一次尾,真的挺氣人的

婷勿忘行:為什麼不去抗議把黃燈時間調長

小小小小小天使啊:或許可以換種方式,比如申請把時間調回去或者延長什麼的,起到真正的作用就好。直接破壞我覺得還是不好,損失的設備錢,還不是要用老百姓的稅款補足啊,說到底還是民眾受損嘛

精彩圖片
文章評論 相關閱讀
© 2016 看看新聞 http://www.kankannew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