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人婚禮現場收紅包不認識名字:廢除漢字惹的禍

10-24

海外網 10 月 24 日電 " 漢字至今仍在韓國婚喪禮儀中廣泛使用,如果全部換成諺文會怎樣?" 最近,韓國《首爾新聞》刊登瞭這則消息。對此,韓國年輕一代和老一輩人的觀念有所不同,年輕人認為韓國人就應當使用韓國發明的文字,而老一輩人反駁道," 你們年輕人把諺文用得得心應手,可是出生在漢字一代的我們,用漢字用慣瞭,無可厚非。"

眾所周知,韓國在很長一段時間內使用的文字是漢字,後來由於廢除瞭漢字,導致各種弊端顯露出來。鑒於廢止漢字後的種種不便,韓國民眾開始呼籲恢復漢字使用。

資料圖

據日本 record china 網站報道,朝鮮半島上的居民在漫長的時間裡雖然有自己的語言,卻一直沒有文字,直到後來引進瞭中國的漢字,這種情況才得到改善。隨著文字的廣泛使用,韓國的許多歷史、文化才得以流傳到今天。可如今,在韓國廣泛使用的文字是諺文,漢字除瞭在一部分特殊情形下會使用外,大多都渺無蹤影。不過就是因為廢除瞭漢字才導致瞭現在的 " 尷尬 "。

報道稱,漢字至今仍在韓國婚喪禮儀中廣泛使用。例如,在婚儀和葬儀上隨份子時很多人都用漢字書寫姓名。不過,令人尷尬的是很多年輕人並沒有學過漢字。報道中提到瞭 32 歲的白領樸先生,前幾日,他在哥哥的婚禮現場上接待賀客,由於結婚紅包上寫的都是漢字姓名,又不能老是問客人,就這樣一直尷尬著,幾度冒冷汗。最近,像樸先生這樣的例子並不少,在韓國網絡上有很多人發帖子,附上禮金袋的照片,詢問上面漢字的讀法。

很多年輕人因此抱怨,不理解 " 硬要 " 使用較難漢字書寫的理由是什麼,希望在紅包上的姓名能用諺文寫。不過這樣的呼籲卻引發老一輩韓國人的不滿。報道中提到瞭一名 73 歲的男性,他認為," 不是說我們多麼鐘情於漢字,而是因為有很多姓名讀音相同的人,為瞭更加容易地區分開來,我們慢慢地習慣瞭用漢字進行書寫。你們年輕人用諺文用的得心應手,可是出生在漢字一代的我們,也隻是用漢字用慣瞭,無可厚非。"

韓國網友對此議論紛紛。一派認為,韓國人就應當使用韓國發明的文字,因為諺文簡單、好書寫。另外一派認為,如果擔心認錯人,可以使用漢字和諺文並記的方式,或者去學習漢語。

上世紀 60 年代,樸正熙 ( 前韓國總統樸槿惠的父親 ) 任總統時期,傾向廢止漢字,在全國實施韓文教育政策,他下令小學完全廢止漢字教育,甚至連歷史遺跡上的漢字都抹去。

看似一場轟轟烈烈的漢字廢止運動,以韓國取得勝利告終。可很快,廢止漢字的弊端就顯露出來。由於韓國的歷史記載、古跡名稱、文獻、法律條文都大量使用漢字,導致韓國年輕人想瞭解自己國傢的歷史時,卻看不懂歷史典籍。

鑒於廢止漢字後的種種不便,韓國民眾開始呼籲恢復漢字使用。2005 年時,韓國頒佈規定,在所有公務文件和交通標志等領域重新恢復漢字。此後,韓國一些中小學又慢慢恢復瞭漢字課程。

精彩圖片
文章評論 相關閱讀
© 2016 看看新聞 http://www.kankannew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