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地方癌癥超高發!住近化工廠政府卻不管!

07-17

編者按:近期,中美空氣狀況對比成為中國網絡熱議話題。美國的環境治理歷程,充滿瞭曲折,因為有社區民眾漫長的倡導運動、為污染受害者追求賠償與正義的法律訴訟、兩黨拉鋸式的立法鬥爭等各方努力,數十年間才得以取得進展。特朗普總統上臺後,許多環境保護方面的成果面臨著新挑戰,現在他已宣佈退出巴黎氣候協定,令全球環境治理面臨新的不確定性。

世界說(ID:Globusnews)深入路易斯安娜州的 " 癌癥帶 "(Cancer Alley),從密西西比河的入海口城市新奧爾良,溯遊而上近 200 公裡,走訪數郡,探訪那些飽受癌癥等疾病困擾的社區。基於種族的制度性壓迫、金錢政治對政治體系的腐蝕、污染的全球化蔓延都能在這些小鎮中看到線索。

(此文分上下兩篇,下篇將於明天推出,煩請對文章感興趣的讀者繼續等待。)

" 你聽說過路易斯安那州的癌癥帶(cancer alley)嗎?"

" 我就來自那裡,周圍很多人死於癌癥。"

Jonathan 的母親六年前因為癌癥去世。他的外祖父與外祖母都因癌癥過世。父親雖然健在,但祖父和姑姑已經因為癌癥離世。

今年 38 歲的 Jonathan 在新奧爾良長大,仍然清楚地記得 1988 年他還在上小學時,在電視上看到臨近小鎮 Norco 的殼牌公司煉油廠爆炸火光沖天的畫面。他也記得 2010 年 BP 漏油事件時電視裡不斷播出的紅色大火和不斷湧出的黑色原油。他回憶,傢裡也經常會收到政府貼條通知,稱水龍頭水質有問題,需要燒開喝,或者需要買瓶裝水。漏油事件發生後,也有看到貼條,說禁捕禁食海產品。

" 人們死於癌癥雖然可能跟這裡吃高熱量食物、吸煙喝酒、縱情享樂的派對文化有關系,但這並不意味著會那麼普遍地患上癌癥然後死掉。這裡的化工企業的廢氣廢水排放肯定也是癌癥高發的原因之一,估計大半個美國都在往密西西比河倒臟東西,我們在入海口肯定受影響。"

△從路易斯安那州首都巴吞魯日到新奧爾良的化工重鎮帶

從路易斯安那州的首都巴吞魯日(Baton Rouge)到密西西比河的河口城市新奧爾良,這個綿延大約 85 邁的化工重鎮帶,密集駐紮著數百傢化工油氣企業,同時也因為癌癥高發,而被許多美國公共健康問題專傢稱為 " 癌癥帶 "(Cancer Alley)。據美國聯邦政府 CDC 的 2015 年公佈的數據,路易斯安那州癌癥死亡率 2013 年時是全美位列第四,遠高於全美的平均水平,大約是每十萬人中有 476.3 人患癌癥,234.7 人死於癌癥。

路易斯安那州的油氣資源開發得早,早在 20 世紀初,油氣產業已經成為瞭路易斯安那州的首要支柱。

到瞭四五十年代,許多化工產業移到像路易斯安那一樣的南方州,主要原因就是因為南方的州政府對於油氣化工企業有更多的支持政策,環保相關的法律桎梏比較少。盡管在 70 年代,美國全國范圍內環保運動的興起,尼克松政府簽署清潔空氣水法、要求建立聯邦環保署,美國建立工作安全與健康(OHSA)保障制度,但大企業仍舊通過遊說、為政客提供競選捐款、支持相關科學研究等方式,來影響立法、引導輿論,掩蓋廢氣廢水排放危害,也利用南部政治、族裔隔離等社會狀況來擴大在當地的生產。

路易斯安那州在 2005 年的卡翠娜颶風中遭受重創,前一任州長金達爾不斷推出減稅政策,但州內財務難以平衡,再加上國際原油價格低迷,該州的經濟狀況也受到瞭影響。隨著頁巖氣開發技術、深海鉆探技術的不斷發展,路易斯安那州正在經歷新的發展機遇。該州的招商引資部門路易斯安州經濟開發局(LED)也正在積極吸引更多的油氣化公司進入州內,希望為該州創造更多的就業,改善瀕臨破產的州內財政。

雖然州府的宣傳一片欣欣向榮,但數天在癌癥帶的走訪,讓我看到瞭 GDP 和就業數字背後那些受到不公對待、飽受疾病困擾的社區民眾。

全美癌癥風險最高的地方:拉普拉斯的故事

路易斯安那 44 號州際公路是一條沿著蜿蜒的密西西比河河道而建立的東西走向的公路。當我和朋友 Jonathan 開著車拐進這條公路時,眼前的場景有點像科幻電影:公路的一面是化工廠廠房、一排排的儲油罐、像是鋼鐵怪物般高聳、一圈又一圈的處理管道、密密麻麻看起來望不見盡頭的鐵絲網。抬頭看是用鋼鐵架橋鋪就的空中管道,管道跨過高高的河堤。

△ 路易斯安那 44 號州際公路

雖然開在公路上隻能看到青草地,但就在河堤的另一面就是浩浩湯湯的密西西比河。河上停靠著不少駁船,這些管道輸送天然氣、石油或者其他化學物質,日以繼夜地將這些化工產品運出。這些河邊的港口、駁船、鐵路等設施都是屬於南路易斯安那州港口的 54 英裡管轄區的一部分。

我從車窗外望去,南部溫暖的日光下,黑人小孩在河堤青草地上玩耍,而他們的身後就是一大片鋼鐵森林,廠房高聳的煙囪裡排放出白煙。我們的車向北開時,河堤變成瞭一套套平房。這些房子有的看起來是堅固的磚房,有的則是簡陋的拖車式房屋。如果隻往一邊的車窗外看,房子、草坪、居民在前廊外的沙發坐著聊天喝飲料,看起來像是普通的郊區生活一景,但從另一邊的車窗看過去,就是鐵欄、化工廠房一片看起來望不到邊際的鋼鐵叢林。

鋼鐵森林產生的壓迫感,讓我覺得有些恐懼:這裡的居民離化工廠真的太近瞭,近到隻有一條馬路、一層鐵絲網。

△ 居民住宅與化工廠僅隔一條馬路

我們所到的地方是路易斯安那州的施洗者聖約翰郡(St. John the Baptist Parish)一個叫拉普拉斯(Laplace)的小鎮。這個小鎮在密西西比河的北面,離新奧爾良大概 50 公裡左右距離。施洗者聖約翰郡歷史上有不少種植園,1811 年美國歷史上規模最大的奴隸起義也是在這裡爆發。這裡的很多黑人居民如果往上追溯傢族史的話,祖上多是當年種植園的黑奴。

數百年前,許多種植園都沿著密西西比河這條黃金水道而建,而隨著路易斯安那州現代化工煉油產業的發展,不少工廠買下瞭種植園,利用土地和河流資源,新建工廠。慢慢地,密西西比河從巴吞魯日(Baton Rouge)到新奧爾良這一段,形成瞭美國密度最大的一個工業聚居區之一。南路易斯安那州港的總部也設立在拉普拉斯,這個海港是全美進出口最重要的一個港口區之一。

這個位於工業重鎮帶的小鎮受到大規模的關註是在 2015 年。當時聯邦環保署聯邦環保署公佈瞭一份 2011 年的全國有毒空氣評估的研究報告(NATA),其中全美癌癥風險最高的六個測試點全部都在路易斯安那州,而污染源就是來自位於拉普拉斯的日本電化工業所(Denka)的工廠,這個工廠原本屬於杜邦公司,主要排放的有毒氣體是氯丁(chloroprene)。

△ EPA 網站截圖:https://www.epa.gov/la/laplace-louisiana-frequent-questions#highest-risks

氯丁是一種非常常見的化工元素,杜邦公司在 1931 年發明瞭氯丁橡膠(neoprene),正是氯丁原料聚合生成的彈性體,並於 1937 年推向市場,而幾十年間這種防水防油的材料在裝修、制造業中都非常常見,平常使用的雨鞋、潛水服等都是這種材料制作的。但氯丁在室溫下以透明無色液體存在,具有刺激性的醚狀氣味,過度吸入會產生嘔吐、頭暈,根據研究,長期吸入可能致癌。

被氯丁摧毀的一傢人

在居民羅伯特 . 泰勒(Robert Taylor)的記憶中,杜邦的工廠是 1964 年時出現在拉普拉斯。

羅伯特是一名非裔建築工人。今年 76 歲。拉普拉斯建廠那一年,美國剛通過民權法案,1965 年,聯邦農業部出臺內部備忘錄,要求停止歧視,非裔可以通過農業部的低息貸款項目買地建房。1966 年,羅伯特選擇瞭一個 30 年房貸,在拉普拉斯邊上的裡瑟夫 Reserve 小鎮買瞭一塊地,當時那塊地花瞭 1100 美金,本來就是建築工人的他,開始一點一點地搭建一個屬於自己的傢。

即使種族隔離被廢除,但南部對非裔的強大歧視仍舊存在。羅伯特的妻子潔諾比亞 Zenobia 是穆拉托(Mulatto),兩人中學時就相識,高中畢業後不久就結婚瞭。穆拉托是當地對於白人和黑人混血人種的一種稱呼,因為路易斯安娜州曾經是西班牙和法國的屬地,不少白人男性和黑人女性生下的後代就是穆拉托人。

" 那個時候我們約會都要很小心。在南部,非裔可能因為盯著白人女性就被打、甚至被吊死,更別提結婚組成傢庭。我當然不會選擇住到那些恨我們的白人社區,我隻能住在非裔社區。"

他先把前屋建瞭起來,一傢人在 1968 年左右,搬進瞭新房子,而後屋大概是在 1974 年左右完全建成。這個屋子離杜邦的工廠大約是兩公裡多,走路也就半小時,開車十分鐘不到。

" 三年前,我女兒去肯塔基州看病,我們一傢人就在那裡過聖誕,沒想到潔諾比亞在那年快過新年的時候跌瞭一跤,大腿骨碎裂,又中風,聖誕裝飾從那個時候就一直沒卸下來。"

羅伯特邀請我們進屋,雖然是四月,聖誕樹立在屋子中間,壁爐上還掛著紅綢帶、槲寄生做成的花圈,通往二樓的樓梯上也都是紅色蝴蝶結、綠色松柏裝飾。玻璃餐桌上放著一堆漂亮的玻璃器皿,在午後的陽光裡像是籠著一層聖光,邊上還立著一個笑意盈盈的小聖誕老人。

" 她特別喜歡裝飾傢裡,這些聖誕裝飾品她都不讓我們碰,所以我們就想,索性讓聖誕就一直待我們傢好瞭。"

△ 羅伯特

羅伯特有兩個女兒兩個兒子。他和妻子在 1988 年左右曾經搬到加州橙郡跟兒子們的傢庭一起住。羅伯特和兒子們都是建築工人,建築合約越接越多,傢庭生意也不斷好轉。兩個女兒也畢業結婚工作,住在他們拉普拉斯的房子裡。

但 1995 年,羅伯特的母親被查出來患瞭骨癌,他和妻子從加州搬回傢來照顧老人,他的母親去世不久,妻子的母親也開始生病。為瞭照顧在加州的生意,羅伯特開始瞭長期 " 通勤 " 生活,大概每兩個月回傢鄉一次,而妻子則留在老傢照顧她的母親。

2003 年,在拉普拉斯的妻子被查出來患瞭乳腺癌,醫生為她施行瞭腫塊切除術、同時也施行化療和放療。經過瞭痛苦的治療,她成為瞭一個癌癥幸存者,但其他疾病癥狀也開始不斷顯現,身體越來越差。2005 年,颶風卡翠那發生之後,路易斯安那州受到重創,羅伯特決定搬回拉普拉斯,參與傢鄉重建。雖然重建後也曾想著要跟妻子搬回加州去,但妻子的身體一日不如一日,也沒法搬傢。

加州的兒子在 2005 年帶著女兒回到瞭這裡,開始在老傢做生意,女兒跟著一起回來,進入瞭附近的小學。但僅僅過瞭兩個月,小女孩 Kimmy 就被醫院診斷出患有哮喘。一年後又發現瞭一種罕見的腦部疾病,最後搬回瞭加州。"Kimmy 本來可能能成為一個音樂傢,她從小就學大提琴,結果得病瞭之後,雖然現在恢復瞭 90%,但她的手還是會抖,沒法拉琴瞭。" 而回到路易斯安娜的兒子現在也被發現患上瞭糖尿病。

羅伯特傢的大女兒當瞭 20 多年的護士,多年以來一直有嘔吐或者腹瀉等癥狀,但一直不清楚原因,後來查出來她的腸道和胃癱瘓瞭,州裡的醫生把她的大腸取出,連到直腸,還在腹腔裡放瞭一個起搏器。女兒本來一直很瘦小,但生病瞭之後就越來越胖。2013 年年底,醫生將她轉到瞭肯塔基的醫院,那個醫院正是制造起搏器的醫生所在的地方,全美很多相似病癥的患者都在那裡接受治療。他們也在肯塔基度過瞭一個難忘的聖誕節。就在女兒手術要再放一個起搏器的同一天,妻子潔諾比亞跌倒中風,一個月後才見到瞭康復中的女兒。

羅伯特從裡屋攙扶著妻子出來。因為行動不便,她推著一個行走輔助器。當她坐下時,四肢不斷在顫抖。她被診斷有多發性硬化癥(Multiple sclerosis,MS ) ,身體不太聽使喚。她的心血管還因為化療造成瞭損傷,醫生在她的心臟中放入瞭支架。

" 自從診斷出癌癥之後,我的身體就一直在走下坡路。" 潔諾比亞跟我細數自己現在看的醫生,她努力回想著病癥和醫學名詞,吃力地告訴我,她自己至少在看五個科的醫生。她的記憶也不如從前,雖然記著摔倒中風前和傢人在肯塔基度過的快樂的聖誕節,卻把時間記成一年前。

潔諾比亞一直很健康,傢裡也沒有癌癥歷史。現在 74 歲的她挨過瞭癌癥、中風,忍受著多發性硬化癥對她身體的侵蝕,但她仍舊很感恩,兩個女兒都在身邊,一個兒子也回來瞭,丈夫和孩子們都幫著照顧她。

" 這一切跟我們周圍的環境都有關系,但社區裡面的人都不去想這個問題,雖然每天都聞到怪味,但我們能怎麼辦呢,這裡是我們的傢,能搬到哪兒去呢。"

△ 世界說(Globusnews)探訪路易斯安那州癌癥帶:所有人都聞得到那種味道

像羅伯特一傢所在的社區正是所謂的(鐵絲網社區)"Fenceline community",即因為離工廠距離近,直接受到排放的廢氣毒氣、廢水、噪聲等影響的社區。我問羅伯特,為什麼傢人都這種情況,還不搬傢。他苦笑到,這個房子因為就在工廠邊上,放在房產市場上,他們賺不到錢不說,估計要賠一半以上的錢。一大傢子人要搬傢是不小的花銷,也意味著工作生活都得從頭開始。他的傢人都生病瞭,他當然不希望讓別人來接手這個房子,讓別的傢庭也遭遇這樣的厄運。

在 2015 年聯邦環保署的報告出來前,羅伯特從未聽說過氯丁。他隻是一直疑心杜邦工廠排放的廢氣,覺得味兒大。但近些年,社區裡越來越多的人患上瞭癌癥、呼吸系統、免疫系統等疾病。他說,隔壁傢的老父親死於喉癌,兩個兒子也被診斷出得瞭相同的癌癥。而街對面的人傢,一戶父親死於結腸癌,另一戶的妻子因為肺癌離世。整個社區許多人都在疾病中掙紮。

聯邦立法的漏洞

不少人認為美國法律健全,對污染排放的管理嚴格,但目前美國環保和公共衛生領域的專傢對於從 70 年代建立的污染管理體系批評頗多。

美國是 1976 年通過瞭《有毒物質管理法》(Toxic Substance Control Act ),在 1986 年又通過瞭《應急計劃和社區知情權法(1986)》(Emergency Planning and Community Right-to-Know Act, 簡稱為 EPCRA),隨後建立有毒物質排放清單制度(Toxics Release Inventory,簡稱為 TRI),要求產生和排放危險物質的企業要自主上報每年的排放情況,有義務公開環境信息。民眾可以在環保署的網站上查找這些公開數據。

但《有毒物質管理法》存在一個重大缺陷,就是公司在投產新的化學物質時,並不需要承擔證實這種物質對於人體影響的責任,而是把責任轉嫁到聯邦環保署。這與醫藥、農藥制造等行業的管理方法截然相反。而聯邦環保署需要在已經有確切證據顯示物質有害之後才能要求企業公開排放數據。

正是因為這種時間差,杜邦和電化公司其實並不算 " 違法 "。杜邦建廠時,他們拿到的排放許可允許他們每年排放 403,580 磅,大約是 183 噸。他們每年的排放量都在這個范圍內。由於聯邦環保署終於在新報告中將氯丁標識為致癌物,目前要求的新排放標準是濃度必須小於 0.2 微克 / 立方米。

據媒體 Intercept 的調查,杜邦公司內部的科學傢早在 1941 年就曾經寫過內部備忘錄,指出氯丁可能對人體造成傷害。但這份報告直到 1992 年才提交給聯邦環保署。

而聯保環保署證明這樣的物質對人體有害,甚至致癌並不容易,因為它們對於人體的影響很多都會經過很長時間才會顯現,而同時很多居民健康相關的數據並不能顯示社區內的真實狀況。

另外,聯邦環保署每年在確定需要披露、監測的毒物名單時,還會碰到不少阻力 : 很多化學行業都在華盛頓投入瞭大量遊說資金,他們的遊說能力很可能會影響到行業生產排放毒物的規定、是否進行信息披露。

△ 路易斯安那州的化工廠

政府失職

2014 年,杜邦將氯丁橡膠的生產業務買給瞭日本公司電化集團。金達爾和他手下的經濟發展局努力想讓電化集團仍舊保留在拉普拉斯的工廠,並利用優惠的減稅政策,歡迎電化集團把美國總部設立拉普拉斯。2015 年 11 月,金達爾和電化集團共同宣佈瞭集團的北美總部將建在拉普拉斯的消息。在經濟發展局官網的新聞通稿中,官方強調,這一決定將直接創造 16 個高管工作職位,保留原場的 200 多個職工的工作,同時還將在當地產生 80 多個非直接工作,大新奧爾良區則是增加一個一百多個工作。

而州內環保局也成為瞭州政府和大企業的同盟。羅伯特在內的多位居民,敦促州環保局按照聯邦環保署的規定,要求企業減排。令羅伯特心寒的是,他本以為民選官員們至少會站在他們這一邊,為他們發聲,但他們追求公開透明數據、施壓減排的行為卻被州環保局的官員認為是散佈謠言,制造恐慌。州環境質量局官員稱根據當地大學圖靈大學的癌癥記錄數據,該地區的癌癥患病率並沒有顯著高於全國平均水平。而聖約翰郡的主席跟他們一見面,就直斥他們要挑戰杜邦," 完全是瘋瞭 "。

在一位環保專傢的幫助下,羅伯特和社區的民眾們終於拿到州環保局的資料,但這些資料又多又復雜,專傢大約每兩周也會到社區裡,將這些復雜文件中的重要內容抓取出來,詳細講解給居民們聽。州環保局還在沒有舉行公開聽證會的情況下,批準瞭電化公司的減排改建項目,目前社區民眾正在要求重新舉行聽證會,瞭解項目詳情。

在聖約翰郡,聯邦環保署設置瞭六個樣本采集點,監控電化的氯丁排放,這個會持續到 2018 年,但之後環保署是否有資金繼續項目將是個問題。根據白宮最新的預算,2018 財年聯邦環保署的預算將被減少 30%。特朗普和共和黨控制的國會對於聯邦環保署工作的敵意態度,或將在未來直接影響到像羅伯特一傢這樣飽受污染困擾的民眾的利益。

羅伯特告訴我,他正在考慮與社區居民們一起提起集體訴訟。羅伯特已經老瞭,還要照顧病弱的傢人,但他也在為子孫後輩考慮。這個集體訴訟面臨著不少的困難,時間、精力和金錢都是問題。杜邦已將生產業務賣給瞭電化集團,責任追溯、取證都是考驗。如果真的可以打贏,也許就能獲得賠償,讓後輩們離開這個地方。

可訴訟畢竟是一場持久戰。在羅伯特看來,最緊急的任務還是要讓電化集團的工廠把氯丁排放濃度降到 0.2 微克 / 立方米。

" 我們會不斷施壓,甚至去廠裡抗議示威。雖然沒法讓他們停產搬走,我們也要讓他們像承諾的那樣,按法律規定減排。" 羅伯特一想到像 Kimmy 一樣的孩子們就揪心。

" 工廠的一英裡的距離內,有三所學校啊!孩子們需要上學。"

(本文特別感謝 Jonathan Jouet 和程度的幫助)

再囉嗦一句

別忘瞭明天繼續關註【探訪美國癌癥帶 · 下篇】哦!

世 界 說

莊 巧 禕

發自 美國 路易斯安那州

揭國際大事內幕,看全球奇葩人物故事,請訂閱 " 財新 " 品牌旗下微信公眾號 @世界說(ID:globusnews)

精彩圖片
文章評論 相關閱讀
© 2016 看看新聞 http://www.kankannew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