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摩蘇爾難民說:" 解放和 ISIS 同樣可怕。"
這裡,有建於 8000 多年前的古城,有講述古老亞述文明的博物館,有收藏瞭流傳近 7000 年典籍和手稿的圖書館 …… 但是,毀滅它們,隻需要 3 年。
在 3 年時間裡,曾經在這裡安居樂業的 150 萬不同宗教的人們,淪落他鄉,顛沛流離。曾經的族群和信仰,外部世界已經無從辨認,他們身上唯一的標簽是—— " 難民 "。對他們而言,生活隻剩下虛無縹緲的昨天,支離破碎的今天,以及看不到哪怕一絲希望的明天。
與他們作伴的,隻有被戰火一次又一次侵蝕之後的斷瓦殘垣。
這裡是摩蘇爾,伊拉克第三大城市。幾天前,它被宣佈全面解放。
曾經的狂歡
美國籍阿富汗裔作傢卡勒德 · 胡賽尼在他的小說《燦爛千陽》裡講述瞭一個令人悲傷的故事:兩名阿富汗女性各自帶著屬於不同時代的悲慘回憶,共同經歷一次又一次戰亂,以及伴生出的貧困與暴力。在命運巨輪碾壓下的那些臉龐,甚至不知道究竟誰應該對這一切負責,是蘇聯軍隊、塔利班、美軍,還是傀儡政府,抑或是貧窮和宿命。
當女主人公之一、少女萊拉歷盡滄桑後再次來到被塔利班炸毀的巴米揚大佛,這裡已經支離破碎、面目全非,暗合瞭她在戰火下的生活。
令人更加悲傷的是,小說裡的悲劇,在伊拉克,在摩蘇爾,真實上演。
2014 年,摩蘇爾被極端組織 " 伊斯蘭國 " 占領,自此,面目全非。
除瞭在新聞中偶爾能夠聽到這個城市,或許已經很少有人能再想起,摩蘇爾叫 " 雙春城 ",因春秋兩季溫度相近而得名。由於風景秀麗,它也曾被譽為兩河流域上的 " 北方明珠 "。
摩蘇爾,回不去的傢園
摩蘇爾地區自 1969 年起每年都舉行全國春季聯歡節,著名藝人蜂擁至此表演現代民族文藝節目,人們穿戴著五彩繽紛的民族服裝狂歡——而這一景象大概將被人們長久地遺忘瞭。
摩蘇爾的前身是亞述帝國首都尼尼微,這是在美索不達米亞平原上曾經盛極一時的帝國。在亞述綿延 2000 多年的歷史裡,它為人類文明貢獻瞭數不盡的文化瑰寶。在這裡被發現的世界上第一部英雄史詩《吉爾伽美什》證明瞭人類文明的搖籃正是美索不達米亞。
曾經的摩蘇爾博物館,有著人類最早的活動記錄,見證瞭不同民族與文化的相互交融。
" 摩蘇爾 " 一詞在阿拉伯語中意為 " 連接點 ",它是絲綢之路 " 上的重要中轉站,也是連接印度、波斯灣與小亞細亞和地中海的戰略樞紐。在 1940 年建成的摩蘇爾—阿勒頗鐵路,成為溝通伊拉克與歐洲的重要通道,從伊拉克到土耳其的輸油管道也通過摩蘇爾運往國際市場。
在和平時期,它發揮著在商業上的重要作用。中世紀在歐洲熱銷的平紋棉,其詞源 muslin 正是來自摩蘇爾(Mosul),意為 " 來自摩蘇爾的 "。奧斯曼帝國時期,摩蘇爾成為該國的商業中心。
留存於明信片中的摩蘇爾
更重要的是,摩蘇爾還擁有豐富的石油資源,它擁有伊拉克北部最大的油田和煉油廠。早在 1000 多年前,人們還不知道將為石油搶得頭破血流的時候,一名阿拉伯旅行傢這樣為摩蘇爾未來的命運寫下註腳:
" 在通往摩蘇爾道路的右側,是一片低窪之地,黑黝黝的像是坐落在一片烏雲之下。真主在此設下瞭瀝青的源頭,大大小小地分散著,向外噴湧而出。"
城市的宿命
優越的地理條件或許早已預示瞭摩蘇爾的宿命,它註定難以風平浪靜。
底格裡斯河上的摩蘇爾大壩如今隨時可能決堤,被稱為 " 世界上最威脅的大壩 "
一戰後,隨著奧斯曼帝國的分崩離析,摩蘇爾成為新成立的伊拉克的一部分。但此時英國開始覬覦石油資源豐富的摩蘇爾。英法兩國此後達成交易,摩蘇爾屬於英國,敘利亞與黎巴嫩則由法國控制。
美國密歇根大學的中東問題專傢胡安 · 科爾表示,在將摩蘇爾省與南部二省合並之後," 英國人依靠奧斯曼帝國時期的遜尼派精英來進行統治。這一策略使南部的什葉派被邊緣化,這些地方多為貧民窟與村鎮,如果他們敢惹是生非,就會遭到英國空軍的轟炸 "。
隨後幾十年,伊拉克政變頻發,權力幾度易手,直到薩達姆最終確立統治,其間摩蘇爾的庫爾德人和什葉派的反抗此起彼伏。
薩達姆曾經在摩蘇爾修建的行宮今天成為一片廢墟
海灣戰爭爆發後,美、英、法三國在伊拉克北部設立 " 禁飛區 ",位於 " 禁飛區 " 內的摩蘇爾由於特殊的地理位置成為美英轟炸伊拉克的重要目標之一。
2003 年小佈什政府發動伊拉克戰爭,美國特種兵與庫爾德武裝旋即控制瞭摩蘇爾。美國將此作為軍事訓練基地的同時,同時開始瞭重建工作。但是戰爭留下的創傷是巨大的,在這之後,爆炸事件、恐怖襲擊時有發生。
2008 年 5 月,伊拉克武裝部隊發動瞭一項代號為 " 尼尼微戰役 " 的軍事行動,試圖恢復摩蘇爾的穩定與安全,但同時也導致瞭人員的大量傷亡和外逃,並招致瞭民間人士和人道主義團體的廣泛質疑。
民主的炮聲
雖然歷史上飽受戰火侵擾,但總體而言摩蘇爾算得上是不同種族、宗教和文化融合的象征。幾十個世紀以來,亞述人、迦勒底人、波斯人、希臘人、羅馬人、阿拉伯人、土庫曼人、庫爾德人依次在摩蘇爾粉墨登場,猶太教、基督教、伊斯蘭教和葉齊德派在這裡相遇、共處和成長。
2003 年美國入侵伊拉克的戰爭,嚴重激化瞭該國的教派沖突,摩蘇爾陷入持久的動蕩、暴亂和教派紛爭。期待美國人給這片土地帶來民主之花的人們沒有想到," 民主的炮聲 " 轟炸出來的裂縫卻成瞭滋養極端思想的土壤。
2014 年 6 月 10 日的槍炮聲,徹底粉碎瞭這裡曾經有過的宗教和文化融合。
這一天,極端組織 " 伊斯蘭國 " 攻陷摩蘇爾,隨後兩天內 50 萬摩蘇爾人或步行或駕車逃離。
2015 年聯合國一份報告指出,摩蘇爾有大量人民被 ISIS 組織人員殺害,手段極為殘忍,包括斷頭、活生生被燒至死、從建築物頂部被推下等;大量婦女被強暴、淪為性奴,甚至被當作貨品賣給其他組織人員泄欲,拒絕服從者殺;在校學童被組織持槍份子強逼加入組織,臨戰脫逃者被即場槍斃;基督徒則收到最後通牒,如想保命,就必須皈依伊斯蘭教,或繳納全副身傢作保護費。ISIS 武裝份子更挾持過萬名平民作人肉盾牌,目的是令伊拉克聯軍投鼠忌器。此外,他們大肆綁架和暗殺什葉派,燒毀什葉派清真寺,還試圖餓死和奴役葉齊德派成員。不願歸順的遜尼派穆斯林部族也被視為 " 叛徒 " 而遭殺害。
在清洗 " 異教徒 " 的同時," 伊斯蘭國 " 也在試圖抹煞摩蘇爾的歷史和人類的共同記憶。
他們焚毀多傢圖書館裡的大量古籍,數以十萬計的珍貴手稿化為灰燼;他們使用大錘和電鉆、甚至是重型軍用卡車毀壞摩蘇爾的文物和古城遺址,多座來自亞述時代和世界文化遺產哈特拉城雕像毀於野蠻之下。聯合國公佈的衛星圖顯示,具有歷史意義的老城將近 500 棟建築被戰火摧毀,另有 5000 多棟建築遭破壞。
極端組織武裝分子用大錘破壞摩蘇爾博物館內的雕像
文明的悲劇
今年 7 月 10 日,伊拉克總理阿巴迪 10 日宣佈全面解放摩蘇爾。
但新生的摩蘇爾是這幅模樣 ↓↓↓
以及這樣
" 摩蘇爾 " 在阿拉伯語中的另一層含義是 " 前來 "" 聚集 ",頗為諷刺的是,今天它的關鍵詞卻是 " 逃離 "。
如何解決難民的安置和溫飽,維持當地秩序,以及重建幾乎已經成為廢墟的城市,對伊拉克政府來說難度不言而喻。
更為重要的是,摩蘇爾居民對 ISIS 的憎恨並不代表對伊拉克政府的支持。美國打響的伊拉克戰爭,激化瞭當地的矛盾,也加劇瞭這裡的貧窮和分裂,極端思想實難鏟草除根。美軍撤出後,中央政府對摩蘇爾的無所作為加重瞭摩蘇爾居民的不信任感。
卡齊爾難民營的一位摩蘇爾老人這樣告訴 " 今日俄羅斯 " 的記者:
"70 年來我在摩蘇爾的一切都被毀瞭,ISIS 隱藏在我們身邊,但是為瞭解放摩蘇爾的聯軍和伊拉克部隊沒有停止向我們轟炸,好像我們和 ISIS 武裝分子一起死也沒關系。"
" 解放和 ISIS 同樣可怕。" 難民如是說。
如今,這座古城已經滿目瘡痍,古城凝結的古老文明更是損毀殆盡。文明的沉淀與傳承,穿越瞭一個又一個千年,但是文明的坍塌,卻可以轉瞬之間。
" 民主 " 的西方人總是這樣。他們喜歡在別人的土地上,把那些土生土長的作物連根拔除,然後插上自認為高產的 " 民主 " 秸稈。但在越來越多的地方," 民主 " 的作物瘋長,而人們顆粒無收,土地也陷入劫難。
他們聳聳肩膀,撣一撣鞋上的塵土,揚長而去。留給摩蘇爾們的,是綿延的戰火,生存的恐懼,以及人心的絕望。